国策(校对)第7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3/1195

  没有任何经济学者支持西方新闻媒体的观点,就连一些西方经济学家都承认,虽然战争对共和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但是大部分影响都是短期与暂时的,从长远看,战争给共和国带来了非常大的利益。
  第四次印巴战争,共和国用大约2000亿元的战争开支获得了巴基斯坦近2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与数千万廉价劳动力,随后通过建立“中国-南亚经济共同体”,获得了一个拥有5亿人口(除印度)的庞大市场与数亿劳动力,为共和国国内的数万亿资本找到了出处,也为共和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基础。南海战争,共和国除了获得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与数亿廉价劳动力之外,还获得了极为宝贵的资源,为“电力革命”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也为国内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半岛战争,共和国不但消除了切身威胁,还通过帮助朝鲜进行战后重建,获得了巨额回报。就算绝大部分人认为得不偿失的日本战争,共和国也获得了无法用经济价值衡量的好处,比如消除日本威胁之后,共和国的国防开支至少可以缩减20%,获得琉球群岛的驻军权之后,共和国东部沿海地区得到了安全保障,大量军事设施向外转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无利不起早,没有任何国家会打没有好处的战争。
  当然,战争带来的好处,往往都有“延迟性”。比如第四次印巴战争结束后,直到2020年左右,共和国的民族资本家才开始大举进军南亚市场,直到2023年,南亚地区才成为共和国主要的初级产品供应地。
  民众考虑的只是眼前利益,而国家领导人考虑的则是长远利益。
  换个角度看,如果没有从2015年到2035年的战争,任由美国在共和国周边地区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就算共和国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取得辉煌的成就,共和国的民众又能得到什么,而且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吗?
  不得不承认,印度战争确实对共和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
  因为是正规战争,所以开战之后,共和国就进行了初级战争动员,招募在2030年初到2035年初之间退役、年纪在24岁到32岁之间退役军人。虽然按照国务院制订的标准,申请再服役军人必须接受全面体检与体能测试,只有达到全部要求,才能再服役,而且总招募量不超过50万,招募对象也以陆军退役士兵与初级军官为主,但是一下招募50万人,而且是50万社会主要劳动力,仍然对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要知道,2035年初,共和国总人口已经降到11亿以下,赡养比(18岁以下、65岁以上的非劳动人口与18岁到65岁之间的劳动人口的比例)超过50%(相当于每2个劳动人口养1个非劳动人口),社会主要劳动力(22岁到50岁的女性与22岁到55岁的男性)不到3亿,其中男性主要劳动力仅有1.54亿,而24岁到35岁的男性壮年劳动人口仅有6500万,由此可以算出,招募的50万军人占社会总劳动力的0.68‰、占主要劳动力的1.67‰、占男性主要劳动力的3.25‰、占男性壮年劳动力的7.69‰。虽然都是千分比,但是千万别小看这个比例,因为这意味着每550个家庭就有1个成员被征召、每1150个男性公民就有1个被征召、每300个适龄服役的男性就有1个被征召、每130个壮年男性就有1个被征召。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属于生产必需品的劳动力每减少1%,劳动力价格就将上涨10%。虽然这会让没有被征召的公民获得好处,但是必然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
  事实上,共和国确实发生了通货膨胀。
  战争爆发当天,共和国的基本生活物价就上涨了4%,其中主要依靠进口的基础工业产品的价格上涨了7%。
  严重的通货膨胀,早就让共和国的民众感受到了战争压力。
  更重要的是,对于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共和国来说,物价快速上涨,必然导致连锁反应。因为这是由战争导致的通货膨胀,所以无法用加息等正常手段进行调控。8月底,全体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启用战略储备的法案,通过向市场提供更多的物资,平抑因为战争导致物资紧缺产生的通货膨胀。
  万幸的是,共和国早就建立起了完善的战略储备体系。
  因为战略储备物资非常有限,所以只能在短期内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正是如此,在裴承毅提出加快战争进程,争取在2036年春节之前结束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时候,王元庆才会不遗余力的支持。实际情况是,在70多种必备战略物资中,只有最重要的30多种能够维持1年左右,另外40多种只能维持半年。虽然通过扩大进口、开辟新的资源产地、采取金融手段消化市场上过多的流通性等手段,能够对平抑物价产生帮助作用,但是这些都不是长期策略,只有尽快结束战争,才能使共和国的经济恢复正常。
  从稳定国内经济来看,王元庆把颜靖宇调回中央,并且打破原来的惯例,让颜靖宇担任国务院总理,看中的就是颜靖宇管理经济的能力。说实话,顾卫民是个很好的会计师,却不见得是个管经济的舵手。
  因为政府的调控起到了作用,所以大部分民众并不认为共和国的经济遇到了麻烦。
  事实上,绝大部分民众关心的还是这场战争的对外结果。
  准确地说,就是有没有必要打这场战争,这场战争会对共和国今后的发展产生多大的影响,将对世界格局产生多大的影响。概括起来,就是能否通过这场战争,为共和国获得一个更加和平的周边环境。
  民众对待战争的态度,准确的反映出了民意。
  也就是说,民众不反对战争,表明大部分民众认为这场战争对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有积极贡献。民众开始反思战争,表明大部分民众对某些战争决策持不同意见。民众开始关注印度的战后政治制度,表明大部分民众更加关心如何将战争利益转变为经济利益,如何通过战争获得实质性的好处。
  毫无疑问,大部分民众都希望共和国能够获得实质性的好处。
  由此也就不难想像,绝大部分民众都认为共和国应该在印度发挥持续有效的影响力。
  准确地说,就是控制印度的战后政治体制,用占领军的身份获取经济利益。
  民众的想法没有错,毕竟民众能够看到的也就只有眼前利益。当然,在“全民式”的网络大讨论中,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不应该过分干预印度内政,不能在印度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应该让印度人决定印度的未来,给予印度民众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以积极有效的手段引导印度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由此可见,学者的观点与民众的观点完全相反,对对于擅长研究政策的学者来说,他们看到的正是王元庆所想的。
  在有才能的政治家面前,民意既不可违,又可以引导。
  随着讨论全面展开,之前还在专心报道战争进程的共和国新闻媒体开始重点报道共和国民众讨论战争与印度战后问题的相关新闻。当然,在兵力部署调整完成之前,也没有多少战争新闻可以报道。随着主流媒体加入,“战争给共和国带来了什么好处”、“战争对世界产生了多大影响”、“应该如何处理战后的印度”、“共和国要不要在战后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等等问题成为了共和国民众在茶余饭后讨论的主要话题。虽然绝大部分普通人没有上电视的机会,但是网络媒体为每个人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平台。短短数日之内,共和国几家主要网络媒体上与“战争”、“战后问题”有关的帖子就超过了10万条,跟帖更是上亿条。在记者进行的随机采访中,就连一些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都开始关注战争问题,并且对战争有着不一有的见解。比如一名四川的农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道:希望战争早点结束,国家把粮食出口政策放宽一点,他家的粮食就能卖个好价钱了。
  战争到底能够给共和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11亿个人,就有11亿种不同的看法。
  对指挥这场战争的裴承毅来说,他还没有什么看法,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甚至还没有到谈结束的时候。
  战争还没有结束,讨论战后问题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百七十五章
政治领袖
  9月27日,裴承毅正式给各作战部队下达了战地休整命令。
  虽然针对小股残余印军的扫荡行动还没有结束,但是新德里、苏拉特与维沙卡帕特南方向上的战斗已经结束,赖布尔的印军也在9月25日缴械投降,各个方向上的大规模作战行动正式结束。
  下一步,肯定是攻打海得巴拉。
  到底该怎么打,却不由裴承毅决定。
  对各部队的情况做了详细了解之后,裴承毅意识到,共和国军队最需要的不是立即发动下一场战役,而是获得充足的休整,补充损失的兵力。
  可以说,各部队的情况都不理想。
  不是军队的战斗力不够、也不是军人不够拼命、更不是装备不够先进,而是原本计划用120天完成的东西两线决战,结果不到50天就打完了。战争进程加快,不见得一定是好事,对各参战部队来说确实如此。按照最初的计划,为时45天的东线决战结束之后,各部队将在向西线战场转移的时候,获得至少1个月的休整期,然后参加计划用时45天的西线决战。因为战争计划是在战争爆发之前确定下来的,所以各部队都按照分两次各打45天来进行战争准备。实际上,到博帕尔战役结束的时候,东线决战只打了不到30天,各部队均超额完成了任务,战役结果也远远超过了裴承毅制订的战争计划。西线决战根本没有打,而是变成了攻打新德里、苏拉特、赖布尔与维沙卡帕特南的4场局部战役,持续时间也不是最初计划的45天,而是20天。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各部队都没获得长期休整,只得到了数天的短期休整,大部分损失兵力也没得到补充。
  部队战斗力下降不是问题,如何让部队恢复战斗力才是问题。
  当天下午,裴承毅就离开沃济拉巴德,动身返回总参谋部。
  裴承毅启程后大约2个小时,印度临时政府在新德里宣告成立,得到印度各地区与各界支持的苏沃斯成为临时政府总理。裴承毅在飞机上收看了相关新闻报道,想了好半天,他才想起曾经在伊斯兰堡见过苏沃斯。那还是两年前,在巴基斯坦政府为国际友人举行的晚宴上见到过与巴基斯坦总统在一起的苏沃斯,因为当时裴承毅刚到巴基斯坦,与巴基斯坦军政两界要员还不是很熟,没有得到巴基斯坦总统的单独接见,所以也就见到过苏沃斯,对他不是很了解。
  苏沃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回到5年前,苏沃斯在印度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鲁拉贾帕尼。17岁的时候,出身在平民家庭的苏沃斯已极其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德里大学(印度最知名的大学)的全额奖学金,5年之后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全额奖学金,27岁的时候成为一名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在英特尔公司工作3年之后返回印度,开办了一家电子设备制造公司。此时,第四次印巴战争刚刚结束,印度百废待兴,苏沃斯的公司很快就发展壮大。鲁拉贾帕尼上台执政后,印度开始进行经济改革,苏沃斯仅用5年时间就成为了印度家喻户晓的民族资本家,由其创建的“印度微电子公司”也发展成为拥有4家子公司、22家分公司的超级集团公司,顶峰时期的员工超过15万。虽然在规模上,“印度微电子公司”算不上巨无霸,但是苏沃斯的身份让很多印度平民看到了希望,他也因此成为了印度平民的代表人物。鲁拉贾帕尼全面推行经济改革的时候,苏沃斯走上了另外一条路,一条让印度平民兴奋不以的道路:参政。2024年,苏沃斯当选国民议会议员,正式步入印度政坛。虽然在当议员期间,苏沃斯没有太大的作为,但是作为改革政策的坚决拥护者,苏沃斯成了绝大部分获得了经济地位,积极谋求政治地位的“平民精英”的代表人物。毋庸置疑,苏沃斯一直主张与中国改善关系,利用中国的庞大市场带动印度经济发展,坚决主张以谈判方式与中国解决领土争端。这些政治主张,也是鲁拉贾帕尼执政初期的政治主张。日本战争结束后,印度的政治风向开始转变,“印度微电子公司”的业绩也每况愈下。2031年,苏沃斯在选举中败选,离开印度政坛。在答谢支持他的选民的机会上,苏沃斯直言不讳的提到,全面倒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政策,必然会让印度遭受千年来最惨重的苦难。这次演讲首先给苏沃斯带来灾难,数个月后,班加罗尔地方检察院以“印度微电子公司”偷税漏税为由向法院提起起诉,法院最终判决苏沃斯交纳45亿卢比的巨额罚款。因为无力交纳罚款,“印度微电子公司”被法院查没,苏沃斯也在2032年初锒铛入狱,直到年底才得到赦免。2033年初,苏沃斯离开印度只身前往伊斯兰堡,成立“民主印度复兴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苏沃斯得到了巴基斯坦总统接见,并且在晚宴上见到了裴承毅。
  由其经历可以看出,苏沃斯是印度平民精英阶层的典型代表。
  战争爆发前,“民主印度复兴社”与“自由印度联盟”、“印度平等权益会”、“印度民族救亡社”等流亡海外的印度民主自由社团合并,成立“印度民主复兴党”,苏沃斯以其极高的威望当选为党魁。
  事实上,成立之初的“民复党”只有200多名正式成员。
  苏沃斯在这个时候再次登上印度的政治舞台,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用西方新闻媒体的话来说,鲁拉贾帕尼身亡之后,苏沃斯成为印度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也是唯一能够团结大多数印度人的政治领袖,是建立自由印度、民主印度、平等印度的领军人物,也是印度未来的希望。西方新闻媒体并没在报道中提到苏沃斯的过去,也没有提到苏沃斯一直反对投靠西方世界的政治立场,更没有提到苏沃斯民族资本家的身份。
  王元庆在这个时候选择苏沃斯,等于宣布了印度的战后政治走向。
  虽然苏沃斯坚决主张与西方世界划清界线,不要让印度沦落为西方世界的走狗,成为西方世界对付中国的武器,实际行动上也认为印度应该与中国合作,用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的劣势,共同创造未来,但是从根本上讲,苏沃斯并不是真正的“左派”,即并不主张完全投靠中国,而是利用中国使印度发展得更加健全,其根本目的是建立一个民主、自由与平等的印度,一个能够让所有印度人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的印度,一个能够在未来的世界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印度。
  不得不承认,苏沃斯的政治思想很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谁能否认,真正有才能的政治家没有那么一点理想主义色彩呢?如果政治家没有理想,就不是政治家,而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政客。
  政治家必须有理想,更得有务实的精神与处理现实事务的能力。
  在这方面,苏沃斯完全够得上优秀政治家的标准。
  作为印度民族企业家,“印度微电子公司”就是苏沃斯务实精神的直接体现,也是其处理现实事务能力的体现。“印度微电子公司”偷税漏税,只是印度政府的说法,绝大部分印度民众并不相信苏沃斯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甚至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传统势力对付苏沃斯耍的阴谋手段,苏沃斯被捕入狱是不折不扣的政治迫害。事实也确实如此,苏沃斯入狱后不久,“印度微电子公司”就被班加罗尔地方法院以不到20亿卢比的超低价格卖给了由费尔南德斯家族控制的“印度商用电子集团”,而且是在没有进行公开拍卖的情况下进行的暗箱操作。以当时的情况,“印度微电子公司”的总价值不会低于200亿卢比,减去债务之后的总资产也在100亿卢比左右。
  更重要的是,苏沃斯有参政经历。虽然没有在政府工作的经历,但是在担任国民议会议员的数年中,苏沃斯对如何建立民主、自由与平等的政治体制有直接与深刻的了解,也在此期间形成了独立的政治思想。
  在裴承毅看来,苏沃斯只缺少一个精通行政管理的助手。
  只要给苏沃斯一个合适的担当,就有很大的希望在印度建立民主、自由与平等的政治体制。
  问题是,有合适的人选吗?
  在巴基斯坦待了2年,裴承毅对印度的政治情况也有所了解。在他看来,印度并不缺乏政治领袖,没有苏沃斯,还有其他平民精英,真正缺乏的就是精通行政管理、懂得平衡各方实力的政治家。甚至可以说,鲁拉贾帕尼就是凭借其强大的行政管理能力,在印度政坛上风光了20年。如果鲁拉贾帕尼稍微有点理想主义色彩,懂得如何平衡各方力量,利用各方势力,就不会落得这个下场。
  事实上,印度确实没有第二个鲁拉贾帕尼。
  由此可见,鲁拉贾帕尼与苏沃斯不是同一类人。鲁拉贾帕尼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功绝非偶然,苏沃斯在政治上的失败也绝非偶然。
  印度没有合适的人选,王元庆肯定会替印度安排一个合适的人选。
  至少在过渡时期,王元庆不会撒手不管。甚至可以说,印度能够在什么时候获得独立自主的政治权力,完全由行政管理人员决定。当然,以印度的情况,在17亿印度人中肯定能够找到一位合适的人选,需要的只是时间。
  飞机降落到首都郊外的空军基地时,裴承毅没再胡思乱想。
  印度的政治进程是政治家的事,不是军人的事。
  此次返回总参谋部,裴承毅的首要任务是向总参谋长与元首解释下一轮军事行动,并且对战争进程做出更加详细的说明。
  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到达总参谋部后,裴承毅立即去了项铤辉的办公室。
  “回来了,一路还好吧?”项铤辉朝裴承毅点了点头,迅速在文件上签了名,然后对站在旁边的秘书说道,“送到国防部去,让他们尽快给出明确答复。”
  秘书没多罗嗦,带着项铤辉签了字的文件离开了办公室。
  “没办法,烦人的事情太多了,本来打算到机场去接你的,结果一直忙不过来。”项铤辉亲自给裴承毅泡了杯茶,坐到裴承毅对面的沙发上后,说道,“听说各部队的状态都不太好,元首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询问前线情况。你也知道,局势正在转变,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裴承毅点了点头,拿起了放在茶几上的烟盒。
  “你有什么想法?”
  “主观意愿再强烈,也得服从客观事实。”裴承毅点上烟,说道,“局势很清楚,如果我没猜错,元首最关心的还是印度临时政府的合法性。简单说来,就是印度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合法政权。印度临时政府刚刚宣布成立,西方国家没有立即表态,不表明西方国家会承认临时政府的合法性,更不能证明西方国家不会借此生事。只要美国带头,包括欧盟在内的众多西方国家就会拿印度临时政府做文章。元首肯定在考虑这个问题,而且短期内不会做出多么强烈的反应,因为我们需要时间。换句话说,越快推翻海得巴拉政权,临时政府的合法性就越能得到巩固。到时候,只有一个政权,就不存在合法与不合法的问题了,至少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否认印度唯一的政权。”
  项铤辉点了点头,说道:“看来,不需要我格外提醒你了。”
  “问题是,根本快不起来。”裴承毅苦笑了一下,说道,“前几天,我到66军、61军与62军走了一趟,大概了解了一下情况。相对而言,这三个野战军的情况还比较理想,毕竟在攻打新德里之前,没有执行多少作战任务。其他野战军中,除了77军在此之前获得了补充之外,其他各军的情况都不理想,38军需要补充三千五百人、39军需要补充四千人、54军需要补充四千六百人、21军需要补充两千人、24军需要补充一千八百人、27军需要补充二千四百人、36军需要补充二千二百人、37军需要补充一千七百人,三个空降军的情况更加糟糕,所有空降旅都没有恢复战斗力,空突旅的战斗旅平均下降百分之三十。按照目前的补充速度,各部队最快只能在十一月初参与大规模作战行动。”
  “十一月初?”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当然,前线指挥部会在各部队进行长期休整的时候制订作战计划,只要部队恢复战斗力,就能立即展开行动。”
  项铤辉稍微沉思了一阵,说道:“照你的说法,最大的问题是补充兵力。”
  “还有官兵的心理状态。”裴承毅叹了口气,说道,“相对而言,官兵的厌战情绪与疲惫状况比减员更加严重。别说前线部队,就连后勤保障部队都疲惫不堪。更重要的是,除了地面部队之外,航空兵的状况更加糟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3/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