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7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8/1195

  裴承毅及时叫停,正是要让工程部队追上24军,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冷静下来后,罗少鹏也不得不承认,他比裴承毅差远了。作为战地指挥官,把握战场局势的能力还不如远在万里之外的前线总指挥,不管罗少鹏对裴承毅有多大的意见,他都得承认裴承毅的军事才华。
  下午,工程部队追上来之后,24军才继续前进。
  虽然希尔布尔的守军已经炸断了达布蒂河上的大桥,在防御阵地上严阵以待,摆出了背水一战的架势,但是24军有备而来,不是盲目突击。更重要的是,罗少鹏知道印军想给24军迎头痛击,而且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战斗开始的时候,突击部队只有1个营,遇到印军抵抗之后,立即撤了下去。随后罗少鹏陆续派了几个营上去,而且严格控制各个营到底的时间,让印军相信,24军并不知道希尔布尔的情况,是在快速行军中突然遭到抵抗。此举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印军老老实实的呆在防御阵地上,准备抗击24军的主力部队。24军的主力部队没有去希尔布尔,而是带着工程部队以越野行军的方式去了希尔布尔东面大约30千米处的达布蒂河北岸。让侦察部队以泅渡的方式过之后,罗少鹏让主力部队在两翼部署防线,然后让工程部队架桥。傍晚,第一座机械化浮桥通车,主力部队开始过河。随着第二座浮桥在2个小时后通车,主力部队过河的速度提高了一倍。
  半夜,24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到达希尔布尔南面河对岸。
  随着天色再次放亮,当印军发现24军的主力部队已经渡过达布蒂河,彻底包围了希尔布尔之后,立即丧失了抵抗意志,向24军缴械投降。
  可以说,这场从9月6日夜间到9月9日清晨的突击行动,充分展现了24军的突击能力,也充分证明了罗少鹏的战术才能。
  也就在这个时候,裴承毅第二次干预前线战斗,让24军停止前进。
  按照作战计划,24军也确实应该在这个时候停止前进,把突击任务交给27军。
  问题是,在罗少鹏看来,24军的战斗力还很旺盛,就算不休息,也能坚持到9月10日之后,没有任何理由让24军停下来。只不过,与前一次不同,罗少鹏已经对裴承毅的军事才华了一直接了解,也就没有那么抗拒。
  裴承毅让24军停下来的理由很简单:突击打得太快了。
  突击行动不是一口气冲到底,严格说来,突击行动不是战争目的,而是战争手段,任何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的,如果达不到目的,手段再好也没用。
  裴承毅让24军突击的目的是什么?
  显然不是让24军去攻打苏拉特,因为以24军的实力,打不下苏拉特。
  按照前线指挥部的部署,24军的突击目的是打通前往苏拉特的进攻路线。“进攻路线”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还得是一条能够为前线部队作战提供保障的交通线,而且是一条安全有保证的交通线。
  一般情况下,运输能力更大的铁路线才是主要交通线。
  问题就在这里,24军是沿着公路线突击的,根本没有控制铁路线。也就是说,到达希尔布尔的时候,24军没能打通从博帕尔通往希尔布尔的铁路线。
  24军停下来后,裴承毅立即下达了新的命令,让罗少鹏集中兵力,占领贾尔冈、普萨沃尔、布尔汉布尔、肯德瓦、赫尔达、伊塔尔希等城镇,打通从博帕尔前往达布蒂河南岸的铁路线。因为绝大部分目标都在达布蒂河与纳尔莫达河之间,所以24军不但得停下来,还得回头发起攻击。
  以罗少鹏的身份,不可能不明白这条铁路线的重要性。
  就算不为27军考虑,24军的主力部队要想在达布蒂河南岸站稳脚跟,肯定需要大量作战物资,而要运送足够多的作战物资,就得控制这条铁路线。
  将第243机械化步兵旅留在达布蒂河南岸后,罗少鹏亲率2个战斗旅向东突击,按照裴承毅的命令,沿着铁路线发起“逆向攻击”。
  这个时候,裴承毅的注意力已经不在24军身上。
  攻打新德里的心动已经开始,裴承毅得全力打好西面的战斗!
第一百六十章
不可模仿的将军
  对西线战场上的3个野战军来说,受到的待遇肯定不公平。
  按照原先的战争计划,东线决战之后,就该在西线发起以攻打新德里为主要目的的决战战役。安排作战任务的时候,裴承毅也明确提到,西线决战时,66军、62军与61军是绝对主力,东线战场调来的野战军打辅攻。正是如此,3个军长才欢天喜地的带着部队去了西线战场。眼巴巴的等了一个月,不但3个军长发现希望成了泡影,就连3个军的官兵都认为前线总指挥忽悠了他们。
  还好,调整后的战争计划中,攻打新德里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9月7日夜间,完成战前准备工作之后,3个军按时发起进攻。
  与之前的战争计划一样,担任主攻的还是66军,61军与62军则负责牵制印军。与之前的战争计划不一样的是,进攻强度大大提高,由66军负责正面突破,61军与62军在牵制左翼印军的同时,还得寻找突破机会。也就是说,随着战局发展主攻很可能变成助攻、助攻也有可能变成主攻。到底谁打主攻,谁打助攻,得由表现决定。在61军与62军看来,这个安排很合理,东线决战已经证明,战略反应军的表现不比重装甲军差。在66军看来,这个安排却很不合理,因为66军的快速突击能力本来就不如61军与62军,正面突击难度也比侧翼突击大得多。
  只不过,到底怎么打由裴承毅决定,不由3个军长决定。
  这么安排,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王元庆只给了裴承毅1个月的时间,而且希望在20天内打下新德里。
  从伯尼哈尔山口(66军进攻出发地)到新德里的直线距离大约是800千米,行军里程超过1500千米;从拉合尔(61军的进攻出发地)到新德里的直线距离大约是530千米,行军里程超过950千米;从苏勒德格尔(62军的进攻出发地)到新德里的直线距离大约是500千米,行军里程超过800千米。以重装甲军平均每天突击50千米,战略反应军平均每天突击40千米计算,3个军打到新德里各需要30天、24天与20天。攻打新德里需要10到15天,就算62军能够单独打下新德里,最快也要30天。因为62军单独攻占新德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等到62军与66军到达,最快也要40天才能打下新德里。这还是理想情况下的结果,而战争中不可能遇到理想情况。
  制订战役计划的时候,裴承毅就知道,按照以往的战术,打下新德里至少要2个月。
  必须采用更加有效的进攻战术,而且是敌人意想不到的战术。
  敌人想不到的战术,裴承毅也很难想到,至少不是唾手可得。
  因为战前准备时间过于短促,就算裴承毅离开首都,搭乘专机返回前线指挥部的途中就在考虑攻打新德里的战术,到战役开始,也只有短短几十个小时,对于一次大规模战役来说,要在几十个小时内想到最好的进攻战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部署作战任务的时候,裴承毅留了很多余地,没有一次把计划定死。
  以他的指挥习惯,也不会把计划定死。
  按照项铤辉、袁晨皓等人的说法,裴承毅不是那种依靠作战计划指挥军队打仗的指挥官,在他指挥作战行动的时候,作战计划不是被改得面目全非,就是被丢进垃圾筒,然后完全按照他对战局的判断下达作战命令。
  可以说,裴承毅的指挥方式是任何人都学不来的,因为没有人有他那样的军事才华。
  别的将军不说,就连深得裴承毅真传的袁晨皓都认为,他远远比不上裴承毅,根本不可能成为裴承毅那种才华横溢的军事统帅。
  正是如此,裴承毅的指挥方式饱受质疑。在一些西方军事家看来,裴承毅的指挥方式不可模仿,也不能模仿,因为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百分之百的按照指挥官心血来潮的安排作战。用比较好听的话来说:如果模仿裴承毅的将军能够灵活自如的应有指挥手段,而且运气足够好,手里正好有几支38军、39军、54军与77军那种足够彪悍的军队,肯定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如果画虎不成反类猫,而且运气又非常不好,手里的军队不够彪悍,获得的就是不是辉煌的胜利,而是可耻的失败。
  事实上,裴承毅之后,还真没有哪个将军能够模仿到位。
  袁晨皓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因为他有足够好的运气,可是比起裴承毅,他所取得的成就仍然差了一大截,特别是在军事创新上的成就,根本无法与裴承毅比肩。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裴承毅让3个野战军同时发起进攻,能够产生一举三得的效果。一是用实战检验3个野战军的战斗力,为确定主力提供最直接的依据。二是最大限度的向印军施压,迫使印军全面动员,在战斗中找出印军防线上的漏洞。三是做出强攻新德里的样子,迫使印军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德里方向上,为南面的进攻行动减轻负担。
  光安排3个野战军还不够。
  战役开始前,裴承毅给15军的商雪韵、16军的怀志刚与17军的王学平打了电话,要求3个空降军尽快让战斗力比较完备的第152空中突击旅、第162空中突击旅与第172空中突击旅做好战斗准备,通过从其他空突旅抽调兵力,让3个空突旅恢复全部战斗力,随时等待作战命令。
  3个空突旅是裴承毅为攻打新德里准备的预备队,也是唯一的预备队。
  只不过,在如何使用3个空突旅的问题上,袁晨皓有不同意见。
  按照他的看法,应该尽快让空突旅参战,至少应该派遣1个空突旅参战,在某个方向上协助装甲部队发起进攻,撕开印军防线,然后确定主攻方向。只要确定了主攻防线,就能让另外2个空突旅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快地面部队的推进速度,争取尽快打到新德里,从而尽快攻占新德里。
  从某个角度看,袁晨皓的意见很有道理。
  连主攻方向都没确定,如何确保打下新德里呢?
  不管怎么说,不可能把宝贵的支援力量平均分配在3个进攻方向上吧?
  从3个方向上发起进攻,只能使每个方向的进攻力量大大降低,不可能在3个方向上都取得突破。进攻的要领就是集中优势力量,突破敌人的防线,而不是将力量平均分散在整条防线上。
  这个最基本的道理,裴承毅不可能不明白。
  只不过,裴承毅没有采纳袁晨皓的建议。
  原因很简单,攻打新德里的战斗很特殊,不能用常规战术。
  西北地区本来就是印度的战略中心地区,独立之后,印度一直将西北地区作为国家的根基,数十年来,从未放松过西北地区的防御建设。四次印巴战争,更让印度把西北地区当成了国家命脉。从兵力数量、防御密度、防御强度、军队素质、基础设施、后勤保障等任何一个方面看,西北地区都是印度之最。如果算上西北地区的城市密度与人口密度,对任何一支军队来说,这里都是现今世界上能够找到的最深的战争泥潭。
  第四次印巴战争结束后,当时还是低级军官的裴承毅参加了总参谋部的兵棋推演。推演的主要内容就是已第四次印巴战争的条件,模拟出兵攻打新德里。虽然总参谋部从来没有公布这次推演的结果,但是裴承毅知道是个什么结果。第四次印巴战争后,纪佑国大力推行军事改革,以彭茂邦为首的共和国军人全力支持,就受到了这次推演结果的影响。由此可以推断,推演结果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藏南冲突后,总参谋部开始着手准备印度战争。去将官培训班深造之前,还是作战处处长的裴承毅负责制订了几份针对印度的战争计划,其中明确说明攻打新德里的重要性与困难性。在伊斯兰堡工作期间,裴承毅以共和国军事顾问的身份,协助巴军制订了几份同样针对新德里的作战计划。虽然不是主要参与者,但是裴承毅知道,巴军也非常清楚攻打新德里的难度。
  这些经历,足以让裴承毅高度重视攻打新德里的作战行动。
  更重要的是,军情局已经证实,印度的第一阶段战争动员全部到位,第二阶段战争动员的第一轮征兵工作已经开始。最保守估计,西线战场上的印军作战部队超过400个师,总兵力在500万左右。按照军情局的推测,如果攻打新德里的行动持续到10月中旬,共和国军队要面对的印军至少有750万,甚至有可能接近1000万。
  3个军加3个旅,对付500万到1000万的印军!
  别说500万到1000万荷枪实弹的军人,就算是手无寸铁的平民,也能让裴承毅头痛。
  换句话说,裴承毅要用只有敌人五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的兵力取得胜利。
  就算裴承毅再厉害,也不会掉以轻心。
  传统战术不是没有取胜的可能,只是不可能在1个月之内取胜。
  现实情况逼着裴承毅出奇招。
  驳回袁晨皓的建议时,裴承毅只提到一个理由,那就是任何1个军加3个旅,都不可能打下新德里。
  这个理由,足够让袁晨皓心服口服。
  实际上,这也正是裴承毅在3个方向上发起进攻的目的之一。
  要想打下新德里,必须集中全部兵力。也就是说,3个野战军都得取得突破,还得争取同时攻到新德里城外。
  这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裴承毅没有把攻打新德里的指挥工作交给袁晨皓,而是让袁晨皓去负责更重要的西进作战行动,正是因为袁晨皓的能力还不够,在指挥作战的时候欠缺经验。
  到底该怎么打,别说袁晨皓搞不清楚,就连在后方“督战”的项铤辉也搞不清楚。
  进攻开始后,项铤辉在1个晚上给裴承毅打了5次电话,询问裴承毅的战术部署。让项铤辉非常失望的是,裴承毅的回答既干脆又直接:企图不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8/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