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7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9/1195

  进行小规模战术反击的时候,第773装甲突击旅就没有犯什么错误了。
  这也印证了裴承毅在战后的判断,即需要指挥的战斗单位过多,使指挥系统紊乱,导致各部队各自为战。小规模反击,一般投入3到5个坦克连,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以旅部的指挥能力,同时控制3到5个战斗单位不存在任何问题。
  裴承毅回到战术指挥中心的时候,袁晨皓已经给第773装甲突击旅下达了命令。
  似乎断定战役很快就会结束,裴承毅没有对袁晨皓的安排做太大调整,而是让袁晨皓继续指挥战斗。
  当天晚上,裴承毅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评估各军的战斗力。
  由此可见,裴承毅已经在考虑歼灭博帕尔集团军与法塔赫布尔集团军之后的战斗。
  占领法塔赫布尔已成定局,即便此时把空降163旅撤回去,印军也没有能力收复法塔赫布尔。占领安拉阿巴德只是时间上的问题,随着2股印军全军覆没,就算54军什么都不做,安拉阿巴德的守军也会在弹尽粮绝之后缴械投降。
  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步到底往哪个方向走。
  思考这个问题之前,裴承毅必须搞清楚手里还有多少部队可以动用。
  54军肯定没办法继续打了,能够顺利占领安拉阿巴德,就算功德圆满。24军也没有多大指望,大概要到9月初才能恢复战斗力。21军还在贾姆谢德布尔附近活动,就算立即调过来,也要尽快进行休整。27军与39军得留在东北地区收拾残局,一时半会脱不了身。3个空降军的状况也不理想,最多各有1个空突旅能够参加下一轮战斗。36军与37军肯定得留在孟加拉湾沿岸地区,没有别的军队可以顶替。这场战斗打完,就算77军还能继续打下去,也不能孤军深入敌后。
  这一结果让裴承毅有点失望。
  没有预备队,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
  要知道,裴承毅面前有一个绝佳的机会,一个能够让印度大出血的机会。
  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裴承毅仍然坚持打响了“结合部战役”,不是他想多干掉几十万印军,关键在“结合部”这三个字上。
  印军的南方防线与北方防线一横一纵,博帕尔就是两条防线的交点。
  干掉博帕尔集团军之后,就算印度能够及时为博帕尔增兵,也不可能凭空弄出5个主力师出来。也就是说,此时的博帕尔非常空虚,如果能够一举拿下博帕尔,不但能够占领印度腹地的中心城市,还能一举撕开印军的2道战略防线。更重要的是,占领博帕尔之后,裴承毅就能绕过新德里,甚至不与巴基斯坦计较,让巴军去占领新德里,共和国军队全力从博帕尔向西推进,一口气打到面向阿拉伯海的孟买,完成对印度本土的战略切割,实现对印度南部地区的战略围剿。只要成功走出这一步,别说在2036年底结束大规模军事行动,裴承毅甚至有把握在2035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大规模战略进攻,把接下来剿灭印军残余部队的任务交给盟军。对共和国军人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好事,因为这意味着50万共和国军人能够回家与亲人过春节。
  多么诱人的博帕尔!
  虽然这个名字常常让人想到20世纪70年代的那场由西方垄断企业制造的灾难,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博帕尔在这个时候的战略地位。
  谁控制了博帕尔,谁就控制了印度的命脉。
  动用几乎全部力量打赢这场战役,裴承毅的目的就是为了攻占博帕尔。
  非常可惜的是,裴承毅手里没有足够的兵力。
  哪怕再有一个战斗力完备的军,也能打下博帕尔,让印度失去拼命的机会。
  如果是其他人,也许会就此放弃回家过春节的想法,但是裴承毅不是其他人,也不是那种遇难而退的人。
  虽然回家陪老婆女儿过春节也是裴承毅的想法,但是作为前线总指挥,他更得为那些浴血沙场的将士负责,更希望每一个还在战场上活动的共和国军人能够回到亲人身边,回到温暖的家中。
  裴承毅没有放弃,而是把目光转向了一支在看热闹的一支主力野战军。
第一百四十一章
最高级别警告
  虽然没人愿意接受博帕尔集团军战败的事实,但是印度当局不得不面对残酷的事实。
  鲁拉贾帕尼没有责备古吉拉德,因为问题不在古吉拉德身上,他只是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办,如何才能挡住中国军队的前进步伐。
  古吉拉德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也没人能够给出明确的答复。
  召开军事会议的时候,之前还坚决反对迁都的陆军将领集体倒戈,就连古吉拉德也默认了迁都的提议。法塔赫布尔集团军与博帕尔集团军全军覆没,已经没有办法打回法塔赫布尔,更无法保住安拉阿巴德,退守坎普尔只是迟早的事情。因为突破口太大,所以北方防线已经名存实亡。虽然古吉拉德提出在坎普尔建立新的北方防线,但是别说其他将领认为这行不通,就连他自己也觉得没有任何可行性。坎普尔位于新德里东南,而位于新德里南面的占西已经失守,就算守住了坎普尔也挡不住中国军队北上的步伐。
  会议上,所有人都在讨论新德里的防御,讨论迁都的事情。
  虽然没人反对迁都,但是在要不要死守新德里的问题上,以古吉拉德为代表的陆军将领再次与以费尔南德斯为代表的海空军将领发生了严重分歧。用古吉拉德的话来说,就算已经没有希望守住新德里,但是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绝不能把首都拱手让给敌人。费尔南德斯坚决反对死守新德里也有很充分的理由,那就是印军的兵力本来就不充足,战争动员还没完全到位,与其在新德里浪费宝贵的军事资源,还不如把用来守卫新德里的军队放到南方防线上去,保卫更加重要的南部地区。
  两名最有影响力的将军意见不合,两派将领自然借题发挥。
  争到最后,什么结果都没争出来。无奈之下,鲁拉贾帕尼只能做两手准备,让古吉拉德负责新德里的防御工作,费尔南德斯负责迁都的准备工作。
  会议结束的时候,新德里的天空已经放亮了。
  见到窗户外的城市,鲁拉贾帕尼感到比任何时候都要累,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精神上的累。
  早在20年前,所有印度人都在民族主义思潮中变得无比疯狂的时候,鲁拉贾帕尼就清楚的认识到,印度要想成为世界大国,绝对不能与中国对抗,甚至不能与中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当时,鲁拉贾帕尼就主张通过谈判与中国解决领土争端,甚至可以在领土问题上做出适当让步。只要能够保住印度政府的面子,给印度政府一个足以向选民解释的理由,就算丢掉部分领土,也要尽快解决与中国的领土争端。经济方面,鲁拉贾帕尼更是坚决主张与中国合作,构建“中印二元经济体”,利用中国对海外市场、海外资源、海外劳动力与初级产品生产地的巨大需求,使印度经济走上快车道。这些主张,并不代表鲁拉贾帕尼与别的印度人不同,放弃了成为世界大国的政治理想,而是鲁拉贾帕尼更聪明,看得更清楚。印度要想成为世界大国,首先就得成为经济大国、制造业大国、科技大国、文化大国,最后才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的军事大国。没有雄厚的根基,就算依靠进口、仿制、引进生产线等等方式获得世界各国的先进武器,建立起一流的武装力量,印度也是徒有其表,大国形象经不起丝毫考验。日本战争之后,印度走上了错误的发展道路。藏南冲突之后,印度更是错上加错,不可挽回的走向了惨败。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作为政治家,鲁拉贾帕尼不知道什么是后悔。
  他已经做得够多了,为印度奉献的了一生,也尽到了全部努力。不管结果如何,17亿印度人不会灭亡,印度这个民族也不会灭亡。灾难过去之后,活下来的印度人会渐渐忘掉战争的伤痛,再次为生计奔波。到时候,也许没人记得那个曾经努力率领印度走上正确发展道路,最终却败下阵来的总理。
  与民族的生命力比起来,个人的生命力显得那么渺小。
  秘书把早点送进来的时候,鲁拉贾帕尼的心情才渐渐平静了下来。
  “总理,史塔克上校来了,说是有要事,想马上与你会面。”
  鲁拉贾帕尼微微皱了下眉头,放下了咖啡杯,示意秘书把史塔克带进来。
  虽然美国军事顾问的好几次军事建议都没收到成效,甚至帮了倒忙,但是鲁拉贾帕尼非常清楚,不是美国军事顾问的能力不够,而是印军的战斗力太低。如果印军能有美军一半的实力,战场上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史塔克跟着秘书走到总理书房门边的时候,立即被两名卫队军官拦了下来。
  与以往不一样,史塔克没有空着手,带来了一只保险箱。
  听到外面的争吵声,鲁拉贾帕尼亲自去开了门。
  “总理……”
  看到史塔克手上的箱子,鲁拉贾帕尼就知道发生什么事了。“没事,你们都回到岗位上去吧,史塔克是我的朋友。”
  见到总理开口,两名军官才闪到一边。
  鲁拉贾帕尼朝史塔克点了点头,把美军上校请进了书房。
  “总理,真是不好意思,如果不是有必要,我也不会给你添麻烦。”
  “那里面应该是很贵重的仪器吧?”鲁拉贾帕尼朝装了高级防盗锁的保险箱看了一眼。
  史塔克点了点头,将保险箱放在了大腿上,先对比指纹与虹膜,然后是声纹,最后才输入了一串密码。
  打开保险箱的时候,史塔克说道:“这是一台保密通信设备,此次前来,不是我想找总理阁下,而是杜奇威将军希望与阁下面谈。”
  “面谈?”鲁拉贾帕尼皱起了眉头。
  史塔克点了点头,将保险箱放在了茶几上,摁下了左下角的红色按钮。
  一阵光线闪过之后,由多束激光相互干扰形成的三维画面出现在了保险箱上方,不多时,一名身穿陆战队军服的中年人出现在了画面里。
  “杜奇威将军,我在总理府。”
  “看到了,总理阁下好。”
  “将军你好。”鲁拉贾帕尼客气了一句。
  “总理阁下,本来不应该打扰你的,但是有些事情,我认为应该直接跟你谈。”
  鲁拉贾帕尼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杜奇威的意思。按照美国与印度的约定,美国提供的军事建议只能送到费尔南德斯与古吉拉德的手中,军事顾问不能直接向总理提建议。虽然史塔克是个例外,但是一直以来,杜奇威只能直接联系古吉拉德。要想联系鲁拉贾帕尼,他只能让史塔克带话。
  “刚开始,我联系了古吉拉德将军,听说贵军正在积极准备新德里防御战。”
  “确实如此,而且我们还准备迁都。”
  杜奇威点了点头,说道:“尽快做好迁都准备并没错,因为我也认为贵军已经失去了守住新德里的机会。当然,我说得过于直接了一点,请阁下不要介意。”
  “当然,这样的话我已经听了很多了。”
  杜奇威苦笑了一下,说道:“我非常明白阁下的想法,虽然新德里迟早会沦陷,但是贵国政府与贵国军队绝对不能轻易让出新德里,只有誓死保卫新德里,才能激发贵国军人与民众的抗战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国军队用对付加尔各答的办法对付新德里,肯定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使原本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局势转向。如果中国军队使用传统手段攻打新德里,我相信,贵军一定能在新德里打一场翻身仗。如果贵国能够积极准备、筹划新德里保卫战,甚至有可能在此扭转战局。”
  “扭转战局?”
  “让中国军队在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之后,不得不考虑提前结束大规模军事行动。”
  鲁拉贾帕尼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杜奇威说的“扭转”与他想的“扭转”完全不是一回事,即便如同杜奇威所说,能在新德里给中国军队制造大量伤亡,新德里也会在战火中变成废墟。
  用一座首都换来一个国家,应该是很划算的买卖。
  “总理阁下,我要说的,并不是新德里保卫战。”
  “那是……”
  “跟古吉拉德将军通话的时候,我强调了贵军的部署存在巨大漏洞,或者说贵军有一个非常致命的漏洞。”
  鲁拉贾帕尼立即皱起了眉头,打到现在,杜奇威的判断还没有出过错。
  “贵军高度重视新德里保卫战,原本无可厚非,但是我要提醒贵军的是,与新德里相比,博帕尔更加重要。丢掉新德里,贵军还能继续抵抗,如果丢掉博帕尔,即便贵国马上迁都,也很难扭转战局。可惜的是,古吉拉德将军并不认为博帕尔受到了威胁。当然,我也不是说古吉拉德将军的判断有误,事实上,中国将军的手力确实没有能够威胁到博帕尔的主力部队。这场战役打完之后,裴承毅手里能够用的军队将寥寥无几,甚至无法强行攻占安拉阿巴德,只能通过围困的方式,让安拉阿巴德的守军投降。但是不要忘记,中国能够让保护孟加拉国的39军攻打加尔各答,就能用部署在尼泊尔的38军攻打博帕尔。非常遗憾的是,虽然我多次强调裴承毅会调遣38军入印参战,但是古吉拉德将军并不认同我的说法,而且不打算采取针对性的防御措施。”
  “你有足够的证据吗?”鲁拉贾帕尼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我说的是,你有没有证据证明38军即将入印参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9/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