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7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6/1195

  两位特使心里都很清楚,王元庆这番话,表明共和国不会提高出价。
  如果共和国不肯出更高的价格,能不能维持原来的承诺呢?
  斯里兰卡特使长出口气,见到缅甸特使不打算首先开口,才说道:“元首的意思我们完全能够明白,此次来访,总统阁下明确交代,斯里兰卡与印度的领海争端由来已久,长期拖下去,只会使问题越来越复杂。虽然我们一直坚持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是印度从未在谈判上明确表态,甚至不愿与我们进行外交接触。既然印度不肯谈,也就无法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事已至此,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当初,共和国出兵收复藏南地区,虽然斯里兰卡没有出兵相助,但是我们一直在道义上支持共和国,并且采取了外交行动。现在正是我们解决与印度的领海争端的最佳时机,我们也相信有着同样经历的共和国完全能够理解斯里兰卡人民的收复被印度侵占领海的迫切愿望,更相信作为斯里兰卡最值得依靠的盟国,共和国会给予我们无私的援助与支持。”
  王元庆微微笑了笑,等着缅甸特使开口。
  “虽然我们与印度的领土纠纷并不严重,但是数十年来,印度一直在东部地区推行迫害与镇压少数民族的政策,严重侵害了缅甸的利益。”缅甸特使露出了极为悲愤的神色,说道,“如同我们的一贯国策一样,缅甸不想干预他国内政,也不会干预他国内政,但是印度的民族迫害政策已经产生了数十万难民,让缅甸人民再也无法忍受。缅甸已经为战争做好准备,我们也相信,共和国绝不会让人道主义灾难持续下去,一定会通过实际行动,拯救那些惨遭印度政府迫害的少数民族。”
  听缅甸特使说完,王元庆忍不住笑了起来。
  相对而言,斯里兰卡特使更加诚实,至少在基本问题上,没有回避斯里兰卡与印度的长期矛盾,也没有为捍卫国家利益找借口。缅甸特使就要圆滑得多了,虽然口口声声说着保护印度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但是缅甸连自己国内的少数民族问题都没解决,有什么理由去保护邻国的少数民族呢?
  缅甸这么做的主要目的不是支持阿萨姆邦独立,而是希望借阿萨姆邦的独立运动,获取印度东部地区的利益,建立一个由缅甸政府控制的国家,为缅甸在南亚与东南亚地区的威信大下基础。虽然缅甸是共和国的盟国,而且是在共和国的庇护下才发展至今,不然早就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颠覆了,但是缅甸政府从来没有放弃称霸南亚与东南亚的野心。从最基本的层面看,缅甸政府为民众灌输称霸思想,不是说缅甸真有称霸的实力,而是借此转移国内矛盾。
  作为东南亚地区唯一的独裁政府,缅甸政府的腐败程度令人发指。出于国家利益,共和国一直没有干预缅甸内政,而是花了数十年的时间,用上千名军人的生命与鲜血,帮助缅甸铲除了国内的毒枭割据势力,击败了北方的反政府游击队,甚至不遗余力的帮助缅甸建立起现代国家经济体系,使缅甸实现了工业化。
  受政治体制的影响,绝大部分缅甸人并未从经济发展中获益,或者仅获得了最基本的利益,绝大部分好处都落入了官僚手中。从2015年到2035年,缅甸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25倍,民众收入只增加了3倍,政府行政开支猛增50倍,社会财富以极快的速度集中到了以200个拥有军队背景的大家族手中。半岛战争之前,在众多与共和国有着密切经济关系的国家中,缅甸的社会问题仅次于朝鲜。随着朝鲜完成统一,建立起民主政治体制,缅甸已经成为共和国周边地区国内矛盾最严重的国家。
  王元庆在共和国推行政治改革之后,共和国与缅甸的关系就发生了微妙变化。
  对缅甸政府来说,共和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但有现实威胁,还对缅甸民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共和国绝不会出兵推翻缅甸政府,毕竟缅甸是共和国的盟国,如果共和国对盟国下手,其他盟国会怎么想?问题是,共和国进行政治改革,让那些与共和国有着密切往来的缅甸人产生了新的想法。缅甸在经济上越来越依靠共和国,也就越来越无法阻止新思维在民众中间传播,从而使缅甸民众对腐败的军政府越来越不满。只要这种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由量变转为质变。虽然缅甸政府也在努力改革,利用各种手段缓解国内矛盾,但是在基本政治体制,也就是由军人控制政府的独裁体制得到彻底改变之前,只能延迟矛盾总爆发的时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如果缅甸政局发生动荡,共和国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缅甸政府吗?
  正是如此,这几年来,缅甸一直对共和国心存戒备。
  战争爆发前,缅甸就在共同出兵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远不像其他3个国家那么积极。
  直到现在,缅甸仍然避重就轻,正是不想因为这场战争,导致国内矛盾激化,使得那些掌握着缅甸命脉的当权者丢掉手里的权力,成为民主运动的牺牲品。
  王元庆早就知道面前的情况,所以对缅甸不抱多大希望。
  摆明了态度之后,后面的交谈就简单得多了。
  实际上,斯里兰卡与缅甸的担忧没有任何意义。从一开始,王元庆就不打算变更在战争爆发前做出的承诺,不然也不会让颜靖宇去机场迎接两位特使,更不会按照元首级别的待遇款待两位特使。
  在王元庆承诺仍然按照口头协议履行承诺之后,斯里兰卡特使率先表态。
  按照承诺,斯里兰卡将开放本国几个主要港口,为进入印度洋的共和国舰队与船队提供便利,并且出动舰队,协助共和国对印度进行战略封锁,承担东西两面各500千米航线的护航任务。共和国则承诺不在战后使印度南部地区的泰米尔人建立独立国家,在战争期间为斯里兰卡提供国家安全保障,在战后将印度霸占的海域归还斯里兰卡,并且在战后以经济投资的方式支付舰队与船队在斯里兰卡港口停靠休整所产生的费用。
  斯里兰卡特使表态之后,缅甸特使也不能不吭声。
  按照承诺,缅甸将在共和国歼灭了印度东北集团军之后,出动20个师的地面部队,协助共和国陆军控制印度东部地区,并且在战后以协商的方式,决定阿萨姆邦的政治形态,不在战争期间为阿萨姆邦独立运动组织提供更多的支持,并且确保印度东部地区稳定度过战争时期。共和国则承诺为入印作战的缅甸军队提供必要支持,并且在战后考虑阿萨姆邦的政治地位,确保阿萨姆人的利益,默认缅甸在印度东部地区的利益。
  谈到最后,王元庆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斯里兰卡与缅甸按照承诺,在北京时间11日12点之前向印度宣战。
  当天晚上,两位特使就返回大使馆,向政府报告了好消息。
第一百章
杯弓蛇影
  11日11点30分,斯里兰卡正式向印度宣战。
  15分钟之后,缅甸国家主席在彬马拉(缅甸的行政首都,曼德勒仍然是缅甸名义上的首都)向印度宣战。
  到此,除了没有与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不丹之外,印度周边国家全部参战。
  因为有尼泊尔与孟加拉国宣战在先,而且所有新闻媒体与评论员都做出预测,斯里兰卡与缅甸将加快迈入战争的步伐,所以当斯里兰卡与缅甸向印度宣战的消息传开后,并没引起多大轰动。
  对印度总理鲁拉贾帕尼来说,多两个敌人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斯里兰卡与印度并不接壤,虽然斯里兰卡在近20年内耗费巨资、从中国引进10多艘水面战舰与8艘潜艇,斯里兰卡总统甚至喊出将斯里兰卡发展成印度洋上的新加坡,倾尽全力打造一支精悍海军,其舰队实力也不容小觑,但是印度早就丢掉了制海权,比起中国海军舰队,斯里兰卡那支舰队就算不了什么了。更重要的是,斯里兰卡陆军规模并不大,就算其陆军在国内反分裂战斗中积累了不少经验,那也是针对游击队的作战经验,而不是针对正规军的作战经验。哪怕斯里兰卡派遣陆军参战,对战局的影响也不大。
  与斯里兰卡相比,缅甸海军不值一提,反而是缅甸陆军有点来头。只是在鲁拉贾帕尼看来,缅甸陆军是一支擅长镇压国内反对派势力,而且为军事独裁政府服务的陆军,而不是一支擅长与外敌作战的陆军。别的不说,缅甸陆军与北方毒枭割据势力打了几十年,最后还是靠中国出动特种部队才取得胜利。就算缅甸陆军派兵参战,也最多搞搞后勤工作。以缅甸陆军的“匪气”,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控制办法,恐怕给中国军队带来的不是便利,而是麻烦。
  相对而言,鲁拉贾帕尼更重视10多个小时前发生的事情。
  10日夜间22点30分,由40多艘巨轮组成的船队到达吉大港。
  因为船队规模太大,所以不少巨轮不得不在港湾内锚泊。
  根据美国提供的情报,除了为孟加拉国提供大约250万吨粮食之外(孟加拉国的粮食产量一直满足不了国内需求,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上千万吨粮食,其主要粮食进口国是美国与加拿大。为了稳定孟加拉国的粮价,避免孟加拉国在参战后遭到西方国家的封锁导致国内粮价飞涨,影响孟加拉国的军心士气,共和国必须向孟加拉国提供紧急援助),运载的全是提供给共和国陆军的作战物资。虽然受情报机构的工作效率影响,美国并不知道该船队运送了多少军事物资、以及各类物资的具体情况,但是按照船队里各艘船只的运载能力,即便最保守估计,军事物资总吨位都超过了750万吨。
  毫无疑问,这是一批足以决定东线战争胜败的物资。
  按照共和国陆军的正常作战消耗计算,即1个重装甲军每天消耗17000吨物资、1个战略反应军每天消耗12000吨物资、1个空降军每天消耗8000吨物资,把部署在孟加拉国的39军算上,共和国在东线战场上投入2个重装甲军、6个战略反应军与3个空降军,750万吨物资足够消耗57天。虽然实际战斗消耗肯定超过正常情况,战况激烈的时候,消耗量甚至是正常情况的3倍,但是考虑到共和国已经在前线囤积了能够满足11个军作战5天的物资,获得了尼泊尔的地面补给通道,以及11个军不会都在第一时间参战,750万吨物资足够使用45天。
  换句话说,就算第二支运输船队在45天之后才到达吉大港,裴承毅也不用为物资发愁。
  对印度来说,这绝对是天大的坏消息。
  不管孟加拉国的交通网络有多么糟糕,在共和国的2个陆战旅到达吉大港,肩负起物资运送工作之后,肯定能在5天之内将第一批作资送到前线。按照五角大楼的估计,只需要3天,也就是在14日夜间,从吉大港启运的第一批物资就能到达孟加拉国西部地区。裴承毅要做的,只是在囤积的物资用光之前,打通前往孟加拉国西部地区的地面通道,让陆战队的运输车队开入各作战部队的后勤仓库。
  对共和国陆军来说,这绝不是什么难事。
  以裴承毅的指挥风格,战役开始之后,他首先做的就是打通补给通道。
  当然,印度无力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
  对印军来说,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判断共和国陆军发起总攻的时间。
  11日下午,鲁拉贾帕尼召开了2次军政会议。
  虽然包括费尔南德斯在内的部分印军高级将领认为裴承毅会在物资集结完毕之后,也就是在14日之后发起总攻,最有可能在15日凌晨发起总攻,但是以古吉拉德为首的大部分印军高级将领认为裴承毅不会把发起总攻的时间延迟到14日之后,因为中国陆军的11个军已经完成部署,囤积的作战物资足够坚持到5日,所以裴承毅很有可能立即发起总攻,最有可能在12日凌晨开始。
  鲁拉贾帕尼没有任何侥幸想法,第二次会议结束之后,就让古吉拉德下达了动员令。
  晚饭过后,鲁拉贾帕尼紧急召见史塔克。
  “我们已经获得很多相关情报,只是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史塔克长出口气,说道,“裴承毅的战役部署很有欺骗性,而且伪装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加上中国军队具有很强的战役机动能力,除了两个重装甲军的行动比较迟缓之外,战略反应军与空降军都能有可能在开战前数个小时重新部署,也就无法通过中国军队的部署情况判断裴承毅的战役企图,甚至无法判断裴承毅将在什么时候下达总攻命令。”
  “难道一点可靠的把握都没有?”
  史塔克苦笑一下,说道:“我与杜奇威将军通过电话,虽然我们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是以杜奇威将军对裴承毅的了解,他如此重视欺骗与伪装工作,表明他已经下定了发起战役总攻的决心,并且很有可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甚至十二小时之内下达命令,当然,基准时间不是现在,而是今天中午。”
  鲁拉贾帕尼的眉头迅速跳了几下,说道:“也就是说,马上就要开始了。”
  “可以这么说,入夜之后,中国军队随时有可能发起总攻。”
  鲁拉贾帕尼长出口气,虽然神色立即黯淡了下来,但是看得出来,在他吐出肺里的空气时,似乎轻松了许多。
  “当然,问题没有这么严重,如果贵军……”
  “我已经让古吉拉德下达了战斗动员令。”鲁拉贾帕尼稳住了情绪,说道,“中国军队发起总攻之后,东北集团军群将在东部地区展开反击,争取尽可能多的拖住中国军队。关键问题是,我军的军事通信肯定会受到干扰与压制,很有可能无法及时获得前线消息。如果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我军将在前几个小时内失去所有希望。”
  史塔克点了点头,说道:“杜奇威将军已经重新部署了侦察卫星,平均每小时就有一颗侦察卫星从贵国东部地区上空通过。收到消息后,五角大楼会立即发出警告,我将在第一时间内向阁下与贵军转达消息。”
  “一个小时?”
  “最多七十五分钟。”
  鲁拉贾帕尼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果真如此的话,我们还有一些希望。”
  “只是……”史塔克犹豫了一下,把说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
  “只是什么?”鲁拉贾帕尼立即追问了一句。
  “按照杜奇威将军的分析,裴承毅肯定会在第一时间使用空降部队。”史塔克看了鲁拉贾帕尼一眼,说道,“众所周知,侦察卫星只能监视留在地面上的运输机,无法监视空中的飞行器。我们只能掌握空降部队出发的时间,却无法得知空降部队的目的地。也就是说,在裴承毅首先使用空降部队的情况下,情报延迟时间很有可能超过两个小时,甚至会超过三个小时。”
  鲁拉贾帕尼愣了一下,说道:“不能用侦察卫星监视中国空降兵可能攻打的地点吗?”
  “总理阁下,这……”史塔克苦笑了一下,说道,“即便搭乘战术运输机,空降部队的打击范围都超过两千五百千米。东线战场上的情况极为复杂,有数十个目标值得裴承毅使用空降部队。如果考虑可能同时出动的空中突击部队,打击范围覆盖了整个战场。即便不考虑印度东部地区,东线战场的面积超过了五十万平方千米,即便我们动用全部侦察卫星,因为有太多的信息需要处理,比如要对遭到轰炸与遭到空降兵攻打的目标进行甄别,所以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情报。把情报延迟时间控制在两到三个小时之内,已经是情报机构的极限能力了。”
  鲁拉贾帕尼不懂军事,也不懂情报,自然无法反驳史塔克。
  实际上,美国并未调动全部战略侦察力量,最多只动用了五分之一的侦察卫星。
  在安排侦察工作的时候,杜奇威首先考虑的不是监视共和国陆军的作战部队,而是共和国的战略打击力量与战略防御力量。要知道,东线战争全面开打之后,共和国陆军很有可能势如破竹的攻入恒河平原,摧枯拉朽般的击溃印军。只要印军大范围崩溃,印度就有可能在极端情况下采取极端手段,也就是动用核武器。不管是战略级别的核武器,还是战术级别的核武器,中国军队都会有所防范。换个角度看,哪怕是一颗战术核弹头,而且是落在印度境内的战术核弹头,只要对入印作战的中国军队构成了威胁,王元庆就会采取防范措施,也就是在印度出现动用核武器的征兆时,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摧毁印度的核力量,使印度丧失进行核反击的能力。
  能够执行这一作战任务的只有战略打击部队。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必须同时加强战略防御力量。
  也就是说,中国战略力量的动将直接反映王元庆的战略决策。
  到了这一步,美国就得担心一个严重问题。
  那就是,如果没能阻止印度使用核武器,中国会不会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对印度进行报复性的战略核打击?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场战争的性质就完全变样了。
  哪怕美国没有理由因为印度遭到核打击,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美国也得考虑中国的极端报复行动产生的影响。换句话说,如果中国把核弹头丢到新德里,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要知道,包括鲁拉贾帕尼在内的印度高层全在新德里,而中国的核打击肯定会迅猛无比,不会给鲁拉贾帕尼等印度领导人逃命的机会。印度高层完蛋之后,印度中央政府就完蛋了,战争就提前结束了。
  显然,这完全违背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美国要做的,就是在发现中国有使用战略核武器的征兆时,及时向印度发出警报,让鲁拉贾帕尼能够逃过一劫。只要印度高层还在,哪怕新德里从地球上消失了,印度中央政府也不会消失,战争就不会结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6/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