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6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4/1195

  “早就说好了,夺取制海权的行动由海军全权指挥,裴承毅不会插手。”
  林啸雷点了点头,说道:“对我们来说,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失。”
  “先说坏的一面。”
  “发现印度舰队的潜艇在发回报告前跟丢了目标,而且只确认舰队里有三艘航母,很有可能是从英国引进的中型航母,而不是从美国获得的超级航母。我已经联系了刘海峰,要求潜艇部队全面搜索另外三艘航母,及时汇报情况。”
  项铤辉点了点头,再次拿起筷子。
  “好的一面是,印度舰队并不知道我军舰队的具体行踪,不然不会扑向巽他海峡。”
  “你是说……”
  “很明显,印度海军的战术判断出了问题,认为我军必然走巽他海峡。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或许是印度太相信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对我军舰队的牵制作用,认为我军不敢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
  项铤辉微微皱了下眉头,三下五除二的消灭掉了碗里的馄饨。
  “照这趋势发展下去,我军夺取制海权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林啸雷拿起香烟,先给项铤辉点上了一根。“唯一不确定因素就是印度海军的另外三支航母战斗群。虽然在制订战术计划的时候,我们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损失在所难免,但是照目前的形势看来,我们有很大的希望获得完胜,自然要做出努力。”
  “你有什么具体的安排?”
  林啸雷给自己点上一根香烟,说道:“我已经把最新情报发给了幕青云与华剑锋,战术行动由幕青云与华剑锋全权指挥,潜艇司令部也把到达战区的潜艇交给了华剑锋,一切都由华剑锋做主。海军的战术行动与其他军兵种有很大区别,前线指挥官最清楚战场局势,我在后方只能了解大概情况,也就不好擅自越权指挥。”
  “也就是说,华剑锋才是前线指挥官?”
  林啸雷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整个作战行动中,对潜艇的依赖很大,而华剑锋来自潜艇部队,非常熟悉潜艇战术。再说了,幕青云上将的年纪也不小了,前几年就有退役的打算。让他担任舰队总指挥,只是压阵。战术行动这类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事情,还是交给华剑锋好一点。”
  项铤辉点了点头,说道:“你对海军最了解,我也相信你的判断。关键问题是,我们有多少胜算?”
  “我敢打包票……”
  “别给我来这一套,我要实话。”
  “实话?”林啸雷面露难色地说道,“项总,你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项铤辉呵呵一笑,说道:“临行前,元首特别跟我说过,你要是干不好,就让别的人替你干。”
  “项总……”林啸雷一下急了起来。
  “我不是刻意为难你,我也得给元首一个交代。如果你不能给我交代,让我怎么给元首交代呢?”
  林啸雷咬了咬牙,说道:“这么说吧,对战局有决定性影响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别的不说,光是派到印度洋的那几十艘潜艇到底在哪里活动,有没有发现印度舰队,我们都没有一个确切把握。舰队的问题还不是很大,打得再糟糕,自保不是问题。按照华剑锋制订的战术计划,潜艇才是关键力量,只要……”
  “华剑锋制订的战术计划?”项铤辉立即打断了林啸雷的话。
  林啸雷愣了一下,才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
  “看来,华剑锋这小子不错嘛。”
  “项总,华剑锋也五十几的人了,还小子小子的……”
  “我知道。”项铤辉笑了笑,说道,“既然他能够说服你,得到你的重用,肯定有些本事。”
  “这是当然的,如果他没有本事,我能让他带着海军的全部家当去印度洋吗?”
  “那就好,你最好告诉他,干得好,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干得不好,就别怪我不客气。”
  “项总,你放心,华剑锋当了几十年的潜艇艇长,非常沉稳老练,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不会调整战术计划。”
  项铤辉点了点头,看了眼手表,说道:“还有什么要求,尽快提出来吧。”
  “项总,你这就要走了?”
  “对,我还要去前线指挥部,看看裴承毅到底准备得如何了。”
  林啸雷迟疑了一下,说道:“项总,别的要求没有,只有一件事希望你能替我转告裴承毅。”
  “什么事?”项铤辉站了起来。
  “如果局势有变,舰队很有可能提前发起战斗。虽然……”
  “别虽然但是的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项铤辉打量了林啸雷一番,说道,“元首亲自下达的命令,在必要的情况下,战斗可以提前二十四小时开始。我去前线指挥部,也正是处理这件事情。”
  林啸雷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
  “看好你自己的事情,别给我闹出什么麻烦来。”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又来了,保证得还不够多吗?”
  “项总,我送你出去。”
  “不用了,我自己去机场,你在这里盯好,有消息立即发给总参谋部与前线指挥部。”
  “行,没问题,项总你慢走。”
  当天下午,项铤辉到达沃济拉巴德。
  这边暂且不提,林啸雷送走了项铤辉之后,立即给远在数千千米之外的华剑锋发去消息,明确提到舰队可以提前24小时发起进攻。随后,林啸雷联系了刘海峰,让他给所有正在印度洋执行作战任务的潜艇发去战斗信号。因为与潜艇通信需要动用战略通信频道,所以只能由潜艇司令部下达命令。
  对在后方调动部队的刘海峰来说,他要做的只是转发命令。
  对正在前方规划战术行动的华剑锋来说,林啸雷发来的消息替他解决了最大的问题。
  确认消息无误之后,华剑锋把正在规划航空作战任务的杨晋杰叫了过来。
  “提前开始?”
  “对,只要我们愿意,可以提前二十四小时开始。”
  “真是好消息,这下最大的麻烦解决了。”
  “还有不到十七个小时,我们得尽快完成准备。”
  “打击行动已经规划好了,舰载航空兵随时可以出动,主要还是潜艇……”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了起来。
  对华剑锋与杨晋杰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作战时间订在8月1日凌晨,而舰队最快将在7月30日夜间进入交战海域。拖上24小时,将出现很大的问题,即舰队的行踪必然会被敌人发现,从而遭到印度海军的打击。
  解决了最大的问题,不等于解决了所有问题。
  别的不说,如何让那些已经到达战区的潜艇配合舰队作战,就是华剑锋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傍晚,3艘“北京”级航母各出动了2架倾斜旋转翼飞机。
  6架飞机的任务不是向后方运送人员,也不是去联系南海舰队的3艘航母,而是前往潜艇活动海域,设法与潜艇取得联系。为此,6架倾斜旋转翼飞机上都携带了专门用来与潜艇通信的广域蓝绿激光通信设备。这种设备发出的激光束能够穿透大约60米的海水,只要照射到潜艇上,就能被潜艇上的激光信号接受器截获。如此一来,不需要潜艇浮上水面,就能获取最新的战术信息或者无法用战略通信电台传递的作战命令。
  夜幕下,3艘“航母”在严格的灯火管制下,如同3座海上城堡。
  航母内,航空勤务人员正在检查所有作战飞机。虽然航空作战指挥部没有下达作战任务,但是随着联系潜艇的飞机起飞离去,官兵都意识到,这个晚上将决定两支舰队、两个海军、乃至两个国家的命运!
第三十三章
超级潜艇
  战争意味着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对于海面下的潜艇官兵来说,战争只有两种形态,一是抓住机会,二是错过机会。
  “虎鲸”号回到480米的巡航深度,张雪峰让副手鲁洪涛少校下达了战斗命令,把刚刚收到的作战命令反复看了几遍。
  确切无误,战争即将开始。
  张雪峰长出了口气,将一颗槟榔丢进了嘴里。
  对即将45岁的海军上校来说,在3年前决定留在一线作战部队是他海军生涯中除了与刘海峰搭档之外的第二个重大决定。
  张雪峰不是不想不想过上安定平静的生活,只是他不甘心。
  刘海峰离开一线部队、升任海军潜艇司令时曾经邀请张雪峰一同前往潜艇司令部,继续当他的副手。海军司令林啸雷也是这个意思,毕竟刘海峰与张雪峰搭档多年,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让张雪峰出任潜艇部队参谋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三思之后,张雪峰拒绝了刘海峰的邀请,决定留在前线部队。
  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虽然张雪峰没有说明留下来的原因,但是刘海峰知道搭档的想法,不但没有强迫他,还为他争取到了最好的机会:出任“虎鲸”号混合动力攻击潜艇的装配长。
  2032年底,张雪峰前往武汉造船厂,参与“虎鲸”号的装配与训练工作。
  这是海军的一惯传统,任何一艘战舰在舾装阶段都有一名来自海军的装配长,协助造船厂完成建造工作,同时训练第一批艇员。一般情况下,装配长将是首任舰(艇)长,在服役的前2年负责摸清舰艇的性能,培训合格的官兵。对任何一名海军军官来说,能够出任装配长都是非常宝贵的机会。按照海军内部不成文的规矩,军官要想晋升为将军,必须懂得建造工作,也就必须拥有担任装配长的经历。林啸雷、张韦昌、幕青云、窦海鲲、华剑锋、杜兴华、刘海峰等人都当过装配长,张雪峰也不能例外。
  刘海峰的这一安排,正合张雪峰的胃口。
  实际上,张雪峰就是不甘心永远当刘海峰的副手。他不是不佩服刘海峰,也不是与刘海峰有矛盾,只是他以刘海峰副手的身份出任潜艇部队参谋长,今后不会有多大前程,更不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只有单干,张雪峰才有机会获得属于自己的将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4/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