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6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3/1195

  “没有,还没有部署。”
  “没有?”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纪老,我有必要瞒着你吗?确实如你所说,接下来的行动我已经想好了,只是我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回到民众面前,减轻老顾的压力。本来,我想等这些事情安排好之后再找你谈,既然你提起,我就……”
  “不用说,我不想参与这些事情。”
  “纪老……”
  纪佑国叹了口气,说道:“到现在为止,你做得非常出色,甚至可以说,很多方面比我都要做得好得多。只是我太了解你的性格了,更了解你的想法。在你看来,趁机收复藏南地区只是一个开始,因为没有与印度签署正式协约,所以口头协议随时可以作废。印度主动退让,很有可能是权宜之计。事实也大致如此,印度总理通过让步争取时间。如此一来,下一场战争不再遥远。以你的性格,肯定会积极主动的采取行动。除了军事上的准备工作,恐怕最重要的就是让印度自顾不暇吧?”
  “纪老,看来最了解我的人还是你。”
  “当然如此,你我认识几十年,朝夕相处几十年,我不了解你,谁了解你?”
  王元庆笑着摇了摇头,心里很是感叹。
  “不过,你有没有考虑另外一个因素?”
  “美国?”
  纪佑国点了点头,说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是当局者,我是旁观者,美国总统也是旁观者。虽然过快的战争节奏、以及期间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会对美国总统的判断产生一些影响,但是美国总统肯定能够看到你看不到的问题。事实上,美国在我国与印度的冲突中采取的行动很能说明问题。至今,美国都没有明确表态。那分口头协议算不了什么,印度随时可以反悔。美国为什么不表态?在俄罗斯没有犯错的情况下,印度是唯一能够牵制我们的国家。美国肯花数万亿美元拯救日本,为什么舍不得在印度身上多投入一点呢?显然,美国有更加长远的打算。”
  王元庆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肯定如此。”
  “美国的长远打算是什么?”纪佑国喝了口茶,说道,“要想猜出这个谜底,首先得搞清楚美国知道什么,以及美国对局势的推断。事情过去一天多了,美国情报机构肯定收到了消息,知道你还活着。仅此一点,就足以让美国立即调整战略决策。”
  “你是说……”
  “只要你还活着,美国总统就能猜出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
  王元庆沉思一阵,说道:“确实如此,即便美国现在不知道我还活着,只要我出现在公众面前,美国就能猜出前因后果,从而推断出我国的下一步行动。”
  “如此一来,美国会怎么做?”
  “这……”王元庆迅速思考一番,说道,“看来,我想得太乐观了。”
  “不是你太乐观,而是你身在局中,看不到全部。”纪佑国呵呵一笑,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既然你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断,为什么还要担心眼前的局面呢?”
  王元庆暗暗一惊,露出了极为尴尬的神色。
  “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就知道你在想什么。”纪佑国笑着摇了摇头,“说实话,当时我也有点担心,不然不会叫上老赵他们一同回来。现在看来,你的担忧完全多余。既然疑虑已经消除,就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纪老,看来我还远远比不上你。”
  “是吗?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比你差远了。”
  王元庆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
  “话归正题,你打算怎么办?”
  “这……”
  “不要迟疑,最初的想法,很有可能是最正确的想法。”
  王元庆点了点头,沉思一阵,说道:“如果你的猜测没有错,美国很有可能已经知道我们接下来会用什么办法对付印度。如果我是美国总统,我会立即派人前往新德里,稳住鲁拉贾帕尼,趁机要挟鲁拉贾帕尼。当然,最关键的不是鲁拉贾帕尼,而是如何化解受战败影响的印度国内矛盾。”
  “按照你之前的计划,分析美国可能采取的行动。”
  “这样的话,美国只有一个选择。”
  “借力打力。”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这既是唯一的办法,也是最简单的办法。为此,美国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只要兑现布鲁德林在新德里做出的承诺,向印度提供全面援助,就能使印度的社会主导力量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而帮助鲁拉贾帕尼渡过难关。”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王元庆沉思了好一阵,才说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纪佑国微微一笑,说道:“这个黄雀可不好当。”
  “确实有难度,只是成功的把握并不小。”王元庆也笑了起来,“只是代价太大了,搞得不好,很有可能使我们在数年后不得不通过一场建国以来的最大规模的战争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无法在此之前做好准备,恐怕……”
  “目的是什么?”
  王元庆迟疑了一下,说道:“纪老,你的意思是……”
  “没有明确的目的,任何行动都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与目的背道而驰。”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没有选择,只能全力以赴。”
  “这就对了,明确目的,再寻找最佳的前进路线。”纪佑国呵呵一笑,说道,“与几年前比起来,你确实成熟了很多,不但考虑问题更加周到,策划战略行动的能力还远远超过了我。只是,接下来的道路将更加艰难。不管是国内的政治改革、还是国外威胁,任何一个错误都会使我们的努力前功尽弃,使共和国与中华民族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我们输不起,也不能输。”
  “纪老……”
  “别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纪佑国压了压手,说道,“过了十几年快活日子,我已经习惯了逍遥自在的生活,如果不是事发突然,被你在电话中唬到了,我也不会回来参与这档子事情。我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你能掌好舵。当然,真有需要的话,你可以考虑一下潘云生,他到是很乐意。老彭嘛,你就别想了,他的思想已经过时,完全跟不上现代战争的节奏。老赵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你也知道,还是让他安度晚年吧。”
  “老潘……”
  “你自己去说,我可不会当你的说客。”
  王元庆呵呵一笑,纪佑国的这番话已经让他心满意足。
  “益早不益迟,潘云生的性格你也非常清楚,你越重视,他越卖命。”
  “纪老,你这是在出卖朋友。”
  纪佑国愣了一下,笑着说道:“他要没有这个意思,我会跟你提起这件事吗?”
  “也好,我尽快找老潘谈。”
  “记住了,潘云生是军人,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人。”
  王元庆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纪佑国这番话的意思。
  真正的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把国家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上。要想打动军人,金钱、地位、女色什么的都没有用,只有国家利益、军人职责才能产生效果。如同刘晓宾说服康晓霆一样,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军人会义不容辞的挺身而出。即便潘云生与康晓霆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只要他是真正的军人,本质上就与康晓霆没有区别。
  王元庆知道怎么驾驭军人,每任国家元首都知道该如何驾驭军人。
第五十四章
被动选择
  24小时不到,局势发生戏剧性转变。
  得知消息,鲁拉贾帕尼立即结束政府部长级紧急会议,叫上莱昂纳德、图托、阿亚梅尔、加马尔与沃克尔等政府部长回到总理办公室。
  王元庆没有死,还活得好好的。
  见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中国国家元首,鲁拉贾帕尼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鲁拉贾帕尼是聪明人,那几个部长也是聪明人。
  虽然王元庆在面向中国民众的电视讲话中宣称遇刺时负伤,所以没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民众面前,按照国家法定程序由全体代表大会委员长暂时履行元首职务,但是在鲁拉贾帕尼看来,王元庆这番说辞仅仅是在蒙骗民众。
  王元庆为什么要这么做?
  让秘书关掉电视后,鲁拉贾帕尼朝沃克尔看了过去。
  “已经证明,王元庆遇刺与我们没有关系,中国也没有将矛头对准我们。”沃克尔迟疑了一下,说道,“虽然没有拿到足够的证据,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起由中国内部对政治改革严重不满的人与国外情报机构联合策划的颠覆行动,刺杀王元庆只是其一,关键是推翻中国现有政权,建立一个更加适合某些国家利益的新政权。毫无疑问,最有可能参与颠覆行动的是CIA。”
  “也就是说,这只是你的分析?”
  沃克尔叹了口气,朝总理点了点头。
  “没有证据,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图托提醒了总理一句。
  鲁拉贾帕尼点了点头,说道:“就算有证据,我们也什么都做不了。沃克尔的分析非常准确,迫切希望改变中国现状的肯定是美国,CIA在中国组织策划颠覆行动也很正常。关键问题是,王元庆为什么要拖到现在才出面?”
  房间内顿时沉默了下来,虽然大家心里都有数,但是没人敢开口。
  “如果现在停止撤军……”
  “有用吗?”
  接触到总理的目光,阿亚梅尔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
  鲁拉贾帕尼没有责备国防部长的意思,因为他也非常懊悔。
  毫无疑问,中国主动挑起边境冲突,不是为了对付印度,而是为了对付国内的叛国集团。从一开始,王元庆就策划好了整个行动,虽然做得很隐秘,但并不是毫无破绽。如果鲁拉贾帕尼稍微清醒一点,或者稍微细心一点,就能发现其中的破绽,比如中国并未将巴基斯坦卷入战争,而是想方设法让巴基斯坦保持中立。如果早一点发现这些破绽,鲁拉贾帕尼就不会做出退让的决策,也就不会亲手丢掉藏南地区。王元庆在遇刺后一天复出,除了让顾卫民以代元首的身份铲除叛国集团之外,主要就是对付印度,使鲁拉贾帕尼做出错误的战略判断,在战场上做出让步,从而尽快结束冲突。
  “是否停止撤军不是关键问题。”图托打破沉默,说道,“关键是,王元庆复出,肯定会对局势产生影响,我们该如何应付新的威胁。”
  “你是说,王元庆会撕毁停火协议?”
  图托摇了摇头,说道:“毫无疑问,王元庆仍然是中国的头号领导人,中国与我们达成停火协议,肯定是王元庆的意思,也就没有理由撕毁停火协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3/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