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6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8/1195

  按照布鲁德林的分析,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王元庆已经死了,密而不宣,是为了顺利完成政权过渡,等到顾卫民正式掌权之后,中国就会宣布王元庆遇刺身亡的消息。二是王元庆安然无恙,暂不发布消息,是因为叛国集团未被彻底铲除,让顾卫民在前面顶着,王元庆才能在关键时刻出面救场。在布鲁德林看来,如果王元庆只是负伤,就应该立即出面,先稳住局势,让外界知道他还健在,稳住局势后再考虑其他事情。
  前者意味着CIA的行动取得成功,中国肯定会经历一段政治动荡期。
  后者意味着CIA的行动彻底失败,中国很快会做出出人意料的反应。
  截然不同的结果,导致美国不能立即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如果走错了,很有可能正中中国政府的下怀,使美国陷入困境。如果因此把美国牵扯进去,结果很有可能就比杜奇威说得还要糟糕,中美战争将立即爆发。
  最后布鲁德林建议采取隔岸观火的策略。
  布鲁德林的分析很全面,也让韦斯特伍德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也清楚布鲁德林做出这一推断的根本原因,即藏南地区的军事行动几天之内就会结束,到时候不管情况如何,中国政府都会公布实情。
第四十七章
明哲保身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情况截然不同。
  美国还能隔岸观火,印度却不能无动于衷。
  下午收到消息后,鲁拉贾帕尼立即召见加马尔与沃克尔,询问中国发生的事情是否与印度安全机构、情报机构有关。得到否定的答复之后,鲁拉贾帕尼稍微松了口气。只是随着局势愈演愈烈,鲁拉贾帕尼一点都没感到轻松。
  因为印度与中国处于交战状态,所以鲁拉贾帕尼首先怀疑王元庆遇刺的真实性。
  战争爆发后,鲁拉贾帕尼就担心中国会找机会扩大战争规模。虽然克什米尔北部地区的巴基斯坦军队仍然按兵不动,中国也没有在西面发动进攻,但是王元庆早不遇刺、晚不遇刺,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遇刺,难道与战争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最终把印度牵扯进去,说成是印度策划了刺杀王元庆的行动,只要有一点可靠的证据,哪怕确实与印度没有关系,中国也会毫不犹豫的扩大战争规模。即便中国不会用成千上万枚核弹头彻底摧毁印度,也会像当初对付日本一样让印度滚入地狱。中国这么做,国际社会也无可奈何。刺杀他国国家元首,不但是战争行为,还是最恶劣的战争行为,哪怕是崇尚文明的西方国家也无法容忍。
  鲁拉贾帕尼从不怀疑王元庆的野心与魄力。
  当初,为了向日本开战,王元庆冒险让日本将核弹头运往台北。这样的举动,在鲁拉贾帕尼看来很不可思议,可是王元庆做了,还做得非常彻底。如果王元庆早就打算向印度全面开战,他要的只是一个充足的理由。印度不可能入侵中国,小规模边境冲突在国际法上并不是侵略。印度也不会入侵中国,因为印度没有这个实力。如此一来,王元庆要想制造大规模战争的理由,就得在其他方面着手。
  在此之前,鲁拉贾帕尼一直在猜测王元庆会怎么干。
  听闻王元庆遇刺,鲁拉贾帕尼猛然醒悟过来。在他看来,王元庆再次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制造了全面战争的理由。
  果真如此,印度的处境就非常危险了。
  傍晚,在中国官方公布消息之前,鲁拉贾帕尼下达了最高战略警备命令,但是没有下达向东部地区增兵的命令,也没有下达攻击正在印度洋上活动的中国舰队的命令,因为鲁拉贾帕尼不能在这个时候犯任何错误。
  时间拖得越久,鲁拉贾帕尼越是不安。
  按照他的猜测,如果这在一场早有预谋的全面战争,中国不会在获得充足理由之前进行全面战争准备,因为这会露出马脚。按照对付日本的方法,中国会在获得理由之后启动全面战争计划,然后花点时间完成全面战争准备。这样一来,中国才能在道义上站稳脚跟,让国际社会闭上嘴。
  也就是说,王元庆“遇刺”之后,中国开始进行全面战争准备。
  以中国的军事动员能力,12小时、最多24小时,中国就能完成准备工作,随后由国家元首向印度宣战。
  鲁拉贾帕尼能做的,只是尽快让印度做好全面战争准备。
  随着中国国家电视台发布官方消息,鲁拉贾帕尼紧张到了极点。
  王元庆确实遇刺,中国即将展开行动。
  接下来,王元庆或者接替王元庆的顾卫民将公布印度策划刺杀共和国元首的证据,正式向印度宣战,宣布中国进入战争状态。
  后面的事情,鲁拉贾帕尼几乎不敢想像。
  直到宗应仁发布官方声明,宣布由顾卫民暂时履行国家元首职务时,鲁拉贾帕尼才猛然醒悟过来,注意到中国公布的消息中,没有提及王元庆的具体情况。
  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到21点(北京时间,印度新德里时间为23点30分)过,中国政府还没宣布更多的消息,鲁拉贾帕尼更是感到疑惑。
  时间拖这么久,明显不符合中国的一贯做法。
  如果是早有预谋的行动,那么王元庆肯定没死,就算王元庆死了,顾卫民也应该按照计划,立即公布相关证据,而不是拖上几个小时,再对印度宣战。要知道,越快宣战,中国军队越能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用最小的代价打垮印度军队,等到印度军队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工作再宣战,中国就将为战争付出更高的代价。
  显然,这不是一场有预谋的事件。
  难道王元庆没有打算借机对付印度?
  到底是谁刺杀了王元庆?
  或者说,谁想刺杀王元庆?
  肯定不是个人,没有国家级别的力量支持,没有任何人可以顺利刺杀中国元首。
  除了印度,最大嫌疑对象就是美国!
  想到这,鲁拉贾帕尼终于有所顿悟。
  肯定是美国!
  问题是,美国为什么要策划刺杀王元庆的行动?
  这次,鲁拉贾帕尼没费多少精力就想明白了。
  美国有一万个理由让王元庆完蛋!当然,其中最充足的理由就是王元庆对美国构成的直接威胁。归根结底,就是王元庆推行的政治改革。
  在普通人看来,王元庆搞政治改革,肯定是针对共和国的内部问题,而不是对外。
  在政治家眼里,王元庆搞政治改革,名义上是解决共和国的内部矛盾,实质上则是针对外界的敌对势力。
  中国要想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而且是唯一的世界大国,必须拥有一套良好的制度。
  当年,英国能够超越西班牙、荷兰与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是因为英国拥有一套更加符合时代环境的政治体制。美国能够打赢独立战争、能够在短短100多年间超越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也与其政治体制有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能够通过冷战击败苏联,其政治制度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依靠发起“电力革命”的先进技术,以及由纪佑国发起的“产业结构调整”获得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经济上的强大,最多让中国在短期内获得与美国对抗的实力,毕竟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也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最终却倒在了美国的脚下。中国要想从根本上击败美国,政治改革必不可少,只有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才能将中国的经济实力完全转化成国家实力与军事实力,才能在长期的国家竞争中战胜美国!
  鲁拉贾帕尼明白这个道理,韦斯特伍德也明白这个道理。
  最重要的是,美国利益集团的“掌门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既然如此,美国肯定会想方设法阻挠与破坏王元庆推行的政治改革。因为王元庆已经在日本战争中获得了军队的绝对支持,政治改革也深得民心,所以美国能够采取的手段非常有限,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除掉王元庆。到时候,不管谁上台、也不管继任者能否继承王元庆的衣钵,中国的政治改革都会因为王元庆的离去遭受重创。即便不能因此让中国放弃政治改革,也能为美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如果这是美国策划的刺杀行动,印度的处境更加危险。
  为了在中国制造动乱,美国肯定会在刺杀王元庆之后设法扩大战争规模,让中国政府首尾不能相顾。如果中国集中力量平定国内叛乱,必将输掉战争,从而使政府的权威与威信受到挑战。如果中国集中力量对付印度,会使国内动乱加剧,随着动乱范围扩大,平定动乱将变得异常艰难。
  当然,中国政府不会束手无策。
  按照鲁拉贾帕尼的想法,中国很有可能提高战争级别。
  简单地说,就是在战争规模扩大之前,主动使用核武器,或者威胁使用核武器,迫使印度就范,避免战争规模扩大。
  真要走到这一步,印度就在走钢丝!
  与中国拼核武器,印度连一点生存的希望都没有。
  鲁拉贾帕尼没有选择余地,绝对不能让战争规模扩大。
  哪怕中国只在战争中使用一枚核弹头,而且是最小当量的战术核弹头,鲁拉贾帕尼都将骑虎难下。反击,印度彻底完蛋。不反击,政府立即垮台!
  只有阻止战争规模扩大,才能保住政权、保住印度!
  想通这一层厉害关系之后,鲁拉贾帕尼亲自给各战区司令官、各师旅级指挥官下达命令,要求东部战区之外的所有印度军队呆在营地与基地内,没有总理下达的命令,谁也不准擅自参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与中国政府通气,避免中国政府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扩大战争。
  新德里时间10日凌晨0点,鲁拉贾帕尼让外长图托联系驻华大使,向中国政府递交外交照会,表明印度与发生在北京的事件没有任何关系。还让图托亲自召见中国驻印大使,传递同样的信息。因为王元庆生死不明,顾卫民肯定在处理善后工作,所以鲁拉贾帕尼没有立即与顾卫民通热线电话。
  虽然鲁拉贾帕尼没有宣布印度将放弃藏南地区,但是从其采取的行动来看,放弃藏南地区已是必然。
  印度没有选择的余地,要想保住整个国家,必须有所舍弃。
  随后,印度驻华大使会见阎尚隆的时候首次提出,只要中国立即停止战争行动,印度将把部署在藏南地区的所有军队撤到杰尔拜古里以西(也就是撤出印度东部地区),只在东部地区保留用来维持治安的5万军人。
  印度在这个时候做出让步,完全超出了王元庆等人的预料。
第四十八章
转折契机
  外界纷纷猜测王元庆的生死时,王元庆却在做一件与大局无关的事情。
  见到蔺慕华的时候,王元庆亲自将泡好的花茶端了过去。见蔺慕华之前,他还专门找康晓霆询问了蔺慕华的喜好,知道蔺慕华喜欢喝茉莉花茶。
  “元首,你……”
  “我还活着,活得很舒坦。”王元庆呵呵一笑,说道,“康夫人,康晓霆也活着,毫发未损。”
  蔺慕华愣了一下,随即长出口气。
  “康晓霆接受了全面检查,防弹背心挡住了所有子弹,不会有任何后遗症,我已经让李存勋亲自送他过来。”王元庆抱了抱拳,“如果你要发火,就冲着我来吧。这件事情与李存勋没有多大关系,是我让他找康晓霆的。你也知道,康晓霆跟我认识十几年了,我一直将他当好朋友看待,绝不会做出损害他的事情来。而且这次能够顺利镇压叛国集团,康晓霆立下了重大功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8/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