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5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2/1195

  1点15分,双方机群在共和国海军舰队北面大约550千米处遭遇。
  空战打的很激烈,却不惨烈,至少对共和国的舰载战斗机来说,一点都不惨烈。
  日本攻击机群没有预警机支援,F-35CJ的火控雷达最多只能发现120千米外的J-15D战斗机,在使用火控雷达的情况下,J-15D配备的被动探测设备能在250千米外发现F-35CJ战斗机。J-15D机群后面有9架舰载预警机。利用舰载预警机提供的战场信息,J-15D可以在不使用火控雷达的情况下向200千米外的F-35CJ战斗机发射拦截导弹,在最后关头才启动火控雷达,为拦截导弹提供火控参数。
  以往的空战早已证明,没有预警机的一方,投入再多的战斗机都没用。
  仅仅2轮拦截,来袭击的50架日本战斗机悉数被击落,没有1架投出反舰导弹。
  空战结束之后,除了24架没有参加战斗的J-15D继续在舰队北面执行外围防空巡逻任务之外,其余的J-15D战斗机分两个批次返回舰队。主要是航母回收战斗机的速度有限,很难一次接纳所有返航战斗机。
  1点25分,由36架战斗机组成的第一波攻击机群离开舰队上空。
  因为日本舰队上空还有10多架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的战斗机,所以第一波攻击机群里面有12架护航战斗机,只有24架战斗机执行攻击任务。为了支援机群作战,朱荣辉让正在舰队北面执行巡逻任务的2架预警机率先北上,逼近日本舰队。
  1点30分,由24架J-15D组成的第二波攻击机群从航母上起飞。
  考虑到日本舰队剩余的防空战斗机数量有限,朱荣辉没有为第二波攻击机群配备护航战斗机,而是让第一波攻击机群里的护航战斗机执行掩护任务。为此,朱荣辉让航空勤务人员为即将返航的战斗机准备了12具“伙伴式加油吊舱”,准备在必要的情况下为第一波攻击群里的12架护航战斗机提供空中加油。
  1点40分,第二波攻击机群离开舰队上空。
  随后,执行截击任务的第一批战斗机返回,开始在航母上降落。
  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战斗机降落之后立即被送入机库,由勤务人员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与检查、补充航空燃料、挂载反舰导弹,飞行员则直接前往航空作战中心,领取新的作战任务。
  2点过,第二批返航的截击战斗机开始降落。
  在将刚刚降落的战斗机送入机库的同时,航空勤务人员将已经检修好、做好起飞准备的战斗机送到了飞行甲板上的“待飞区”,为第三波攻击做准备。
  3艘航母的航空作战效率非常高,勤务保障难度也非常大。
  没人去催促航空勤务人员,所有参与保障工作的勤务人员都知道,战斗机会稍纵即逝,经不起任何折腾。
  2点15分,第一波攻击机群到达发射导弹的海域。
  24架携带反舰导弹的J-15D发射完导弹之后,立即转向返航。12架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在预警机的支援下,主动搜寻“幸存”的日本舰载战斗机。所有战斗机飞行员都接到命令,严禁飞到日本舰队上空,至少得与日本舰队保持100千米的距离!
  战斗仍然没有多少悬念,日本舰队的防空战斗机根本无心恋战。
  此时,“赤城”号挨了至少9条鱼雷、“加贺”号挨了8条鱼雷(事后证明,射向“赤城”号与“加贺”号的鱼雷只有1条脱靶,另外还有4条鱼雷没有爆炸,4条鱼雷的命中点完全相同,导致计算战果时少算了6条鱼雷),2艘巡洋舰各挨了2条鱼雷,6艘驱逐舰中有5艘挨了鱼雷,距离航母较近的2艘护卫舰也挨了鱼雷。
  舰队已经被摧毁,日本战斗机还有心情呆下来吗?
  攻击机群到达之前,之前在日本舰队附近巡逻的10多架F-35CJ全部转向飞往800多千米外的日本本土,就连担任舰队防空警戒任务的2架预警直升机也转向飞往日本本土。只是直升机的航程非常有限,剩余的燃油根本无法使其到达日本本土。
  因为“赤城”号与“利根”号遭到重创,所以2艘战舰上的“电磁炸弹”没能引爆。
  24架J-15D战斗机发射的96枚导弹至少有70枚击中了正在下沉的2艘航母与2艘巡洋舰,完成了最后的致命攻击。
  2点30分,第二波攻击机群到达。
  3点50分之前,第三波与第四波攻击群先后到达。
  因为前两波攻击机群歼灭了日本舰队内的主力战舰,所以第三波攻击机群集中力量攻击了4艘转向逃逸的护卫舰,第四波攻击机群不得不带着导弹返航,并且在降落之前抛掉反舰导弹(战斗机不能在携带重型攻击弹药时在航母上降落)。
  4点不到,幕青云发出了捷报。
  关键问题是,如何计算战果?
  这件事情,后来闹到了总参谋部。
  虽然所有战果都归于海军舰队(海军航空兵对此非常不满,认为不是海航的H-9BH机群,舰队不可能知道日本舰队拥有“电磁炸弹”,也就无法顺利歼灭日本舰队),但是到底归航母战斗群,还是归潜艇?
  潜艇部队的主张非常明确,即便没有舰队,也最多放跑4艘护卫舰,其他日本战舰都会被潜艇击沉。事实也确实如此,在第一波舰载战斗机到达的时候,日本舰队里的其他战舰都挨了鱼雷,沉没只是迟早的事情。
  舰队则坚持认为,如果没有舰队的支持,4艘护卫舰不会轻易撤离,必然对伏击日本舰队的潜艇构成致命威胁。舰队不但完成了最后的致命打击,还变相掩护了潜艇,所以舰队的功劳最大。
  当然,林啸雷倾向于舰队。
  在潜艇部队与海航的强烈抗议之下,这件事最终由项铤辉裁决。
  潜艇部队最终分到了大头,舰队只起辅助作用。问题还没完,刘海峰与杜兴华在击沉日本战舰的问题上也有分歧,两人都认为自己干掉了2艘日本航母,即便没有对方插手,也能击沉日本舰队的主力战舰。
  当然,两人的争议论不到项铤辉操心,在华剑锋的主持下,刘海峰与杜兴华最终达成和解协议,与肖靖波、乐家成等4位艇长分享了潜艇部队的战果。
  无论如何,这场史无前例的海战取得了既在预料之中,又在预料之外的结果。
  对关注这场海战的人来说,共和国舰队全胜日本舰队并不值得重视,真正让世界各海军强国重视的是各种高科技武器,特别是“电磁武器”在战争中的全新使用,在未来海战战术上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户,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未来海战绝不像普通人想像的那样,决定海战胜负的不仅是制空权,还有制电磁权!
第九十九章
安慰性决议
  因为交战海域在四国海盆,所以2027年10月27日的海战又被称为“四国海盆海战”。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场在基本没有岸基力量支援的情况下,以海面舰队与潜艇为主要交战力量,航母战斗群正面交战的大规模海战,“四国海盆海战”不但被写入了各国海军的教科书,还成为了研究现代海战战术的重要战例。
  航母的打击能力毋庸置疑,共和国舰队的3轮攻击,总共投射反舰导弹近300枚,足以干掉任何1支舰队。潜艇的威胁仍然非常巨大,只要突破航母战斗群的反潜网,潜艇就能“绝杀”航母。战舰反鱼雷手段贫乏,如何防御鱼雷成为海军主要攻关项目。与这些从战斗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相比,“电磁武器”的大规模使用,更受各国海军重视。
  依靠电磁武器,共和国的反舰导弹顺利突破日本舰队的防空网。
  同样依靠电磁武器,日本舰队让共和国的反舰导弹失去了实战意义。
  仍然是电磁武器,让日本舰队丧失了舰队防空能力。
  如何利用电磁武器,如何防御电磁武器,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军事制高点”。
  随着研究深入,各主要强国都认识到,电磁武器不仅能够用在战术上,还能用在战略上!与所有毁灭性力量一样,电磁武器也是一柄双刃剑。电磁波不分敌我,既能摧毁敌人的电子设备,也能摧毁自己的电子设备。更重要的是,电磁波无孔不入,即便可以用电磁屏障保护电子设备,也会因此使电子设备失去应有的价值。
  对共和国与美国来说,研制电磁武器的难度并不大。
  难的是,如何防御电磁武器!
  当然,这些都是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事情,与政治家没有太大的关系。
  收到总参谋部发来的捷报时,王元庆正在与刚刚回国的阎尚隆商讨外交政策。
  欧洲各国的态度非常明确,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主要成员国均坚持认为共和国轰炸日本的民用核设施,严重违反了“人道主义原则”,背离了侵略反击战的本质,对日本民众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虽然欧盟没有在应对措施上达成一致,但是英法德意西等国很有可能绕过欧盟,随同美国的步伐对共和国实施制裁。
  “法德意正在积极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虽然英国的态度有点暧昧,但是为了避免欧盟内部出现分歧,法德意的态度不会过于尖锐。总体来说,欧盟的情况非常复杂。”阎尚隆尽量做到客观公正,没有带多少感情色彩,“对于我们轰炸日本核设施的作战行动,欧洲人多持反对意见,我在布鲁塞尔的时候就发生了数百起针对我国的反战示威游行,大批右翼政党要求政府立即采取行动。相对而言,左翼政党的态度比较温和,欧洲各国的态度也非常不一致,就连法德意也在应对措施上犹豫不决。”
  “难民问题?”
  阎尚隆点了点头,说道:“华盛顿那边的情况我还不太了解,但是从我在布鲁塞尔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西方国家对如何解决日本难民问题存在严重分歧。美国希望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做出最大的贡献,收容大部分日本难民;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则指责欧洲没有尽到人道主义义务,欧盟应该出更多的力气;欧洲却反过来指责美国,认为正是美国在核问题上的纵容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美国应该为日本难民负责。”
  “这么说来,欧盟的观点与我们比较相近了。”
  阎尚隆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也只能说相近,毕竟欧洲人权团体的影响力很大,欧洲各国政府不可能在日本问题上倒向我们。关键是,没有任何国家愿意接纳日本难民,甚至不愿意提供太多的资金与物资援助。别的不说,美国到现在只承诺为愿意接纳日本难民的国家提供不到一百亿美元的援助。这点钱,别说拯救日本难民,连安置难民的费用都不够,其他国家怎么愿意当冤大头?”
  “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经济刚刚复苏,美国也拿不出多少钱。”
  “还有美元霸权地位的衰落。”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西方国家相互扯皮、相互推卸责任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按照计划,歼灭日本海军之后,我们将对日本实施战略封锁。我已经让总参谋部向海军司令部下达了作战命令,外交部要做好相关准备。”
  阎尚隆没多说什么,知道王元庆所说“准备”的含义。
  这时,焦魃山来到书房,在王元庆耳边低语了一番。
  王元庆的眉头跳了跳,随即露出了笑容。
  阎尚隆一直在观察元首的神色,知道肯定发生了大事。
  “刚刚收到消息,日本舰队已被我军全歼。”王元庆向焦魃山挥了挥手,让首席助理留了下来,“参加作战任务的舰队正在前往补给会合点,战略封锁将从明天凌晨开始,我会提前宣布消息。你回去准备一下,去李存勋那里带上所需资料,做好去纽约的准备。”
  “我尽早出发。”
  “记得准备好外交声明。”
  阎尚隆点了点头,起身告辞。
  战局的发展速度,让外长多少觉得有点意外。按照最初制订的作战计划,海军最快只能在11月初夺取制海权,然后对日本实施战略封锁。这才27号,战争爆发不过4天多,海军就干掉了日本舰队,为战略封锁奠定了基础。
  阎尚隆非常清楚战略封锁的意义。
  战略轰炸只能摧毁日本的国家基础,战略封锁则能彻底毁灭大和民族!
  虽然全世界都知道共和国会在取得优势之后对日本实施全面战略封锁,以此加快战争进程,减少共和国的战争损失,但是只要共和国正式宣布对日本实施战略封锁,肯定会在国际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应。
  王元庆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没有让外长去起草声明。
  忙到天亮,王元庆与焦魃山才拟订了对日实施全面战略封锁的宣言初稿。
  让焦魃山对稿子进行润色之后,王元庆回卧室睡了几个小时。
  27日14点30分,王元庆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从28日0时起,共和国将对日本实施全面战略封锁。随后,国防部公布了交战区域范围与暂订通行条例,外交部公布了对日禁运物资详细清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2/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