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6/1195

  “鲁拉贾帕尼没有提藏南问题,大概知道我们不会在藏南问题上做出让步。按照鲁拉贾帕尼的意思,应该尽快恢复莫斯科谈判,积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关键还是克什米尔问题。巴基斯坦逼得太急,对印度国内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大选在即,鲁拉贾帕尼不得不考虑选民的态度。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克什米尔问题,鲁拉贾帕尼无法向选民交代,只能采取强硬政策。”
  “他是说,这会对我国与印度的关系造成影响?”
  顾卫民笑了笑,说道:“鲁拉贾帕尼没有这么说,但是局势很明显,印巴开战,我们会袖手旁观吗?”
  王元庆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顾卫民的意思。
  “我觉得,有必要去伊斯兰堡。”
  “暂时没有这个必要。”王元庆弹掉了烟头上的烟灰,说道,“叶致胜回来后向我做了报告,巴基斯坦的问题并不大,只要我们不支持发动战争,巴基斯坦就会老实下来。现在的问题是,巴基斯坦与印度都需要一个台阶。我建议你再次与鲁拉贾帕尼会面,主动提出由我国出面,组织印巴谈判。”
  “我们出面?”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如果鲁拉贾帕尼真想保持中立,就会抓住这个机会。巴基斯坦那边很好解决,不会让我们为难。”
  顾卫民沉思一阵,说道:“也好,明天鲁拉贾帕尼设宴招待我,我再提出这件事情。”
  “还有一点,鲁拉贾帕尼的态度是否可靠?”
  “你是说,鲁拉贾帕尼在故意麻痹我们?”
  王元庆长出口气,说道:“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虽然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印度的军事实力大幅度下降,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印度已经具有与巴基斯坦交战的能力。按照我的估计,印度的军事实力还略微胜过巴基斯坦。加上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如果印巴开战,巴基斯坦的胜算并不大。鲁拉贾帕尼肯定知道这一点,以往采取克制态度,不是害怕巴基斯坦,而是害怕我们。现在我们集中力量收拾日本,印度获得了非常难得的机会。对印度来说,克什米尔比藏南地区重要得多。鲁拉贾帕尼主动提出尽快恢复莫斯科谈判,很有可能借此机会向我们做出让步,从而让我们放出警惕,为印度出兵克什米尔创造条件。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必须有所提防。”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顾卫民没有反对王元庆的猜测,说道,“但是根据大使馆提供的消息,印度国内支持战争的态势并不明显。十多年来,印度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济的重要性,更加重视生活质量,而不是为了几块地皮与周边国家敌对,鲁拉贾帕尼发动战争的基础并不坚固。最重要的是,印度的军事实力不足以保证在极短的时间内击败巴基斯坦。只要鲁拉贾帕尼稍微有点理智,就应该知道,即便我们已经向日本开战,也有足够的能力对南亚的战略平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王元庆没有急着开口,等着顾卫民继续说下去。
  “与你通话前,我跟李存勋通了电话。军情局一直在监视印度的军事力量,没有发现准备发动战争的迹象。”
  “有没有考虑美国因素?”
  “美国?”顾卫民笑着摇了摇头,“在我看来,就算美国打算给我们制造麻烦,也不会首先在印度做文章,而会全力支持日本,避免日本迅速战败,从而利用‘日本战争’消耗我国的国力,达到削弱我国的目的。只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美国才会在印度展开行动,以各种方式迫使印度向我们开战。当然,印度会不会走出这一步,既要看美国是否足够大方,还得看我们在‘日本战争’中的表现。只要我们打好了,就算鲁拉贾帕尼是疯子,也不会轻易扣下扳机。只有我们遇到了麻烦,鲁拉贾帕尼才会趁火打劫。”
  “看来,我的担心有点多余了。”
  “也不是,我们必须提防美国。”顾卫民稍微停顿了一下,“李存勋在电话中提到,美国至今没有对战争表态,甚至没有做出任何反应,除了我们的打击非常突然、而且非常迅速之外,恐怕美国还在秘密策划更大规模的行动。另外,日本外务大臣北山志川已经在今天晚上飞赴华盛顿。众多迹象表明,日本正在积极拉拢美国,美国也正在为是否介入这场战争做判断。”
  “李存勋跟你讲的?”
  “后面是我自己猜测的。李存勋一直在军情局忙碌,说你在战术指挥中心,所以没有给你打电话。”
  王元庆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说得没错,美国确实是个麻烦。”
  “我会尽量稳住印度,其他的事情,还需要元首操心。”
  “我尽快联系宗应仁,让他在莫斯科展开行动。”
  “还有阎尚隆,欧洲的态度也很重要。”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就这样吧,相关工作安排好之后,我让焦魃山跟你联系,通报相关消息。”
  通话到此结束,王元庆却一点都没有感到轻松。
  顾卫民说得没错,美国的态度太“诡异”了。
  要在以往,美国肯定会迅速做出反应,至少美国的新闻媒体会迅速做出反应。
  战争爆发快24小时了,不但美国政府没有发表任何声明,就连美国的新闻媒体也集体保持沉默。
  非常反常!
  越反常,危险性越大!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美国保持克制态度,目的是避免与共和国发生直接冲突。毕竟共和国下了决心要彻底击败日本,如果美国贸然介入,很有可能导致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再次兵戎相见。韦斯特伍德上任之后,所有政策都以战略收缩,巩固周边地区的“大本营”为主,在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什么作为。这既是美国国情的直接体现,也是美国决策层对美国未来情势的估计。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即美国的根本目的是阻止、至少迟缓共和国成为世界头号大国。
  王元庆不是西方政治家,但是清楚西方政治家的基本理念。
  任何一名西方政治家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可以说,所有西方国家的基本策略都在为其根本目的服务。美国暂时采取战略收缩的策略,不是在回避共和国,而是在积蓄国力,为击败共和国做准备。
  韦斯特伍德不会背离目标,站在他身后的美国决策层也不允许他背离目标。
  在此情况下,美国肯定会在“日本战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即便无法让共和国输掉战争,也会竭尽所能的让共和国为战争付出高昂代价,达到削弱共和国的目的,最终为击败共和国奠定基础。
  对美国来说,“投资”日本是包赚不赔的买卖。
  共和国战胜了,美国可以利用日本问题给共和国制造麻烦,比如以“人道主义”为名要求共和国解决日本的战后问题。到时候,共和国将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以当前的国际形势,共和国即便彻底击败日本,也不可能出兵占领日本,至少不能单独占领日本。美国可以纠集西方国家,坐收渔翁之利。
  共和国战败了,美国肯定会趁机发难。一面扶持日本,让日本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的头号大国,至少成为足以与共和国正面对抗的大国;一面积极打压共和国,让共和国背上沉重的战争负担;美国借此机会一举两得,即获得了重返西太平洋与东亚地区的机会,又能最大限度的压制共和国、确保头号强国的地位。
  不管战争的结果如何,美国都有机会从中渔利。
  当然,前提条件是,共和国犯下低级错误,给美国从中渔利的机会。
  送上门来的机会,美国会坐失良机吗?
  只有白痴才会放弃这个唾手可得的机会!
  美国会以何种方式向共和国发难?
  王元庆沉思一阵,让焦魃山给李存勋打了电话。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李存勋还是元首的主要幕僚,听听军情局长的意见与建议,肯定有益无害。
  焦魃山给军情局打电话的时候,王元庆亲自联系了到达莫斯科的宗应仁与到达布鲁塞尔的阎尚隆。
  时不我待,既然有人要找麻烦,就得做好准备。
  通完电话,王元庆让厨师准备了一些点心。李存勋从军情局赶过来,至少需要1个多小时,考虑到首都现在的交通情况,恐怕需要2个多小时。到时候,天都差不多放亮了,该是吃早点的时候了!
第七十七章
退守固本
  李存勋赶往元首府的时候,地球对面,布鲁德林走进了白宫椭圆形书房。
  美国政府没有外交部门,由国务卿负责外交工作。日本外务大臣北山志川来访,按照外交礼仪,应该由布鲁德林与其会晤。此次的事情非同一般,布鲁德林不能擅自做主,必须向总统请示。
  “北山志川明确提出希望我们能够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
  “力所能及的援助?”韦斯特伍德看了国务卿一眼,说道,“也就是说,让我们派兵参战。”
  “没有提到派兵的事情。”布鲁德林架起腿,显得很随意。“北山志川以首相特使的身份前来,真正主导日本外交工作的是村上贞正。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竭力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村上贞正不会对我们出兵抱任何指望。”
  “但是有可能作为外交筹码。”
  布鲁德林点了点头,说道:“只要我们守口如瓶,不轻易做出承诺,日本不会在出兵的问题上纠缠,很快就会转到主要话题上。”
  “问题是,我们能够坐视日本战败吗?”
  布鲁德林没有回答总统的这个问题,因为不需要回答。
  半岛战争后,美国由战略扩张转为战略收缩,也有说不出的苦衷。中国以“帮助朝鲜实现统一”为借口,不但亲手消灭了韩国,还一举翦除美国在东北亚的最后一块阵地,将战略防线向外延伸数百千米,可以说锋芒毕露!
  受弗雷德里克执政时期愚蠢政策的影响,美国不但输掉了战争,还输掉了经济。2026年,美国占全球经济总规模的分量由2016年的21.2%下降到16.7%,中国所占比例由2016年的9.8%上升到17.1%,在经济总量上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内忧外患,韦斯特伍德不得不采取“退守固本”的战略。
  谁都知道,大萧条时期结束后,随着中美对抗由台下转到台上、欧洲与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由大国主导的世界多极化将不可避免。多极化意味着各个大国将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势力范围,通过军事、经济、外交等各种手段巩固势力范围,对他国势力范围进行渗透。虽然“世界经济一体化”不会受到致命打击,但是经济发展朝区域化方向前进的态势将愈发明显。
  谁能扩大势力范围,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美国的势力范围是北美与加勒比海地区,中国的势力范围则是东亚、东南亚与南亚地区。数年来,美国通过经济、外交等手段巩固势力范围,中国则主要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清除势力范围内的不稳定因素。相对而言,美国的处境比中国更加优越。不管是北面的加拿大、南面的墨西哥、还是加勒比海地区,除了古巴等几个小国与美国不和之外,其他国家与美国的关系都极为密切。中国在东亚、东南亚与南亚的根基并不牢固,除了日本、印度、菲律宾等敌对国家之外,还有如同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非传统友好国家,中国需要花更多的精力解决“后院问题”。
  当初,美国在日本核问题上“扭扭捏捏”,正是希望利用日本给中国制造麻烦。
  增强自己、打击敌人,永远是并行不悖的事情。
  站在美国的角度,“日本战争”不是单纯的地区战争,而是对世界格局有重大影响的全球性战争。
  早在中美交还战俘谈判期间,美国的情报部门就发出了中国有可能制造战争的警告。
  韦斯特伍德没有掉以轻心,因为中国有足够的实力打赢一场大规模地区性战争。
  直到“日本战争”爆发前,韦斯特伍德都认为中国把矛头对准了印度,即将与巴基斯坦联手对付印度。
  收到中国出兵台湾、全面轰炸日本战略核设施的消息,韦斯特伍德也极为震惊。
  战争发展得太快了,快到连美国都来不及做出反应。
  美国东部时间23日凌晨,白宫新闻发言人准备向各大新闻媒体发布外交声明时,日本用战略弹道导弹对中国进行战略反击。
  韦斯特伍德立即让新闻发言人把稿纸压了下来。
  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美国不能贸然发表任何声明,以免犯下不可纠正的错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6/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