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5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8/1195

  “刚刚收到作战命令,我们半个小时后登机出发。”营长窦维新中校开始介绍情况,“各连队必须在十五分钟内做好战斗准备,物资装备到后勤部门领取。按照预定计划行动,3连打头阵、1连随后,营部跟随2连空降,其他3个连搭乘第二批运输机出发。”
  窦维新介绍情况的时候,营参谋长屠文龙将作战命令发到了各个连长手上。
  “有什么问题吗?”
  “目的地是哪?”李东石立即问了出来。作为打头阵的部队,他必须搞清楚作战目的。
  “还不清楚。”窦维新看了眼李东石,说道,“部队出发后,旅部才会下达相关的作战命令。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人提出问题,因为除了空降地点不明确之外,其他的都在作战命令中有详细说明。
  “赶紧去准备吧。”
  李东石刚准备离开,屠文龙就拉了他一下,让他留了下来。
  “情况有变。”等其他连长离开后,窦维新拿出香烟,先给李东石点上一根。因为窦维新是从其他营调来的,所以在1533营,他非常尊重李东石这样的老资格基层军官。“我刚到机场去看了,运输机换成了Y-15B,作战目的地肯定有变。旅长给我打了电话,说是第一批空降的部队要与特种部队会合,听从特种部队的指挥,你要留意一点。”
  “特种部队?”李东石立即皱起了眉头。
  自从总参谋部成立了直属特种部队司令部、收归了特种部队的指挥大权、将原本隶属于各军区与各部队的特种部队降级为侦察部队之后,“特种部队”就成了“神秘部队”的代名词。不可否认,总参直属特种部队的作战能力非常强大。一般情况下,特种部队都是独来独往,很少与其他作战部队配合行动。
  “情况有点棘手,你们按照命令行动就是了,别的不要多想。”
  “明白,到了前线,听从特种部队指挥。”
  窦维新点了点头,让李东石回去组织部队。
  如果只是对付阿三,根本不需要出动特种部队,空降兵有足够能力夺取前线机场,完成作战任务。
  15分钟后,3连的90多名官兵陆续登上了1架Y-15B运输机。
  与以往不同,空降兵均是徒步出发,运输机没有装载空降战车。也就是说,李东石他们必须扮演“步兵”的角色。
  这一调整,让很多空降兵觉得不太适应。
  如果在以往,有没有空降战车,对空降兵的作战行动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那种“皮薄陷大”的战车很难在战场上与敌人的装甲力量抗衡,大部分时候被空降兵当成“战场出租车”使用。现在却不一样了,国家花了很大的力气搞出新式空降战车,却在关键的时候留在后方,没能派上用场,多少让空降兵心里有点不安。
  不安归不安,军人照样得执行作战命令。
  3架Y-15B依次起飞,李东石的心情也渐渐放松下来。
  不管怎么样,军人的职责是在战场上捍卫国家,为祖国作战。等了一个多月,终于等到部队出发的一刻了。
  南亚局势紧张之后,空降153旅率先进入战备状态。
  在老挝战争的农黑阻击战中一战成名之后,空降153旅几乎成为了共和国空降部队的代名词。半岛战争之后,第二次军事改革开始,空降153旅以其强悍的作战能力超过另外2支空降旅,成为共和国陆军第一支“战略部队”。
  所谓“战略部队”,就是指能够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即出发执行作战任务的部队。
  用方信中准将的话来说,空降153旅就是共和国陆军这把“尖刀”最锋利、最尖锐的刀尖,是最能给予敌人致命打击的作战部队。
  不管有没有人承认,空降153旅都是不折不扣的王牌部队。
  一个多月下来,空降153旅一直在等待作战命令。方信中在9月底调整了全旅的训练与出勤安排,要求各部队在保持高强度训练的同时做好随时执行作战任务的准备。为此,李东石这些基层作战人员不但连续几十天和衣而睡,就连睡觉都得睁开一只眼睛。一些老兵还提前写好了遗书,做好了为国捐躯的思想准备。
  飞机的震动减弱了许多,表明运输机已经到达巡航飞行高度。
  “李哥……”
  李东石看了眼坐在旁边的张志骐。
  “好像不大对劲。”张志骐将左手伸过来,把单兵计算机的屏幕对准了李东石,“你看看,卫星导航系统显示我们在向东飞行,不是向西飞行。”
  “向东?”李东石皱起了眉头。
  “连长,我们确实在向东飞行。”坐在李东石右手边的警卫班长全季强上士嘀咕了一句。
  “我们不是去台湾吧?”张志骐问了一句。
  “我怎么知道?”李东石苦笑了一下。
  不用猜,李东石都知道机群正在向台湾飞行。一直以来,外界均认为共和国将在南亚用兵,收复被印度霸占了数十年的藏南地区。李东石不是政治家,所以不知道共和国到底会在哪里动武。只是上面将Y-14C换成了航程更远的Y-15B,足以证明部队不是去南亚,而是飞往更远的地方。
  “李哥……”
  “连长……”
  “大家都稍安毋躁,不管去哪,我们都得与敌人作战。”李东石不想跟手下罗嗦,他也不喜欢混乱猜测,“抓紧时间养足精神,实在闲得无聊的,可以检查武器装备。别问我,我也不知道目的地在哪。”
  张志骐苦笑了一下,全季强也没再多问。
  不多时,通往驾驶舱的舱门打开了,机舱内的90多名空降兵都朝那名穿着空军飞行服的军官看了过去。
  “李东石上尉……”
  “在!”李东石解开保险带,站了起来。
  “给你的命令。”
  李东石点了点头,沿着狭窄的过道去了驾驶舱。
  “刚刚收到的命令。”叫李东石的是运输机上的导航员,“一个半小时之后,我们就将到达台北上空。”
  李东石扫了眼导航员面前的屏幕,记住了几条主要信息。
  “特种部队已经控制了机场,你们的任务是协助特种部队控制机场。”导航员敲了敲屏幕,说道,“前线指挥官是闵瑞麟少校,由他全权指挥作战行动。”
  李东石点了点头,将单兵计算机的数据线递给了导航员。
  把作战命令输入李东石的单兵计算机后,导航员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空投尽量准确一点,我可不想着陆后跑上几十里地。”
  “放心吧,直接在机场上降落。”
  李东石笑了笑,没再罗嗦。
  由收到的作战命令来看,特种部队不但控制了机场,而且还歼灭了机场守军,不然运输机不可能直接在机场降落。
  特种部队已经占领机场,派空降兵过去干什么?
  虽然有点不解,但是李东石没有多想。毕竟特种部队兵力有限,不可能像正规作战部队那样行动,必要的时候需要空降部队的支援。
  回到机舱后,李东石向几个排长介绍了情况。
  听闻部队即将到达台北,官兵们顿时兴奋了起来。在所有官兵看来,收复台湾要比收复藏南地区重要一万倍。如果空降153旅能够作为“解放台湾”的第一支参战部队,那么空降153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王牌部队!
  李东石仍然很冷静,因为他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第五十二章
大敌将至
  台北国际机场,指挥中心。
  控制住局势之后,闵瑞麟将3个小队长叫了过来。
  “按照作战计划,1小队负责看押叛军俘虏,2小队负责控制塔台,3小队负责电子欺骗。记住,尽量避免流血事件,空降部队将在……”闵瑞麟看了眼手表,说道,“将在一个小时后到达,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准备工作。在此期间,绝对不能走漏消息。如果遇到意外情况,立即向我汇报。”
  3个小队长没多罗嗦,分配完任务就离开了。
  电子战军官接管机场管理工作时,闵瑞麟叫上两名随行队员去了关押叛军的仓库。
  仅仅33名特种兵,就神不知鬼不觉的控制了台北国际机场。除了那些被制服的叛军与机场管理人员之外,没人知道大陆的特种部队已经到达台湾。
  想到这次作战行动,闵瑞麟对远在海峡对岸的卢诚闻佩服不已。
  在卢诚闻决定奇袭台北国际机场的时候,几乎没人相信仅仅1个中队的33名官兵就能完成作战任务,按照绝大部分人的观点,至少需要出动1个大队才能达到目的。经过三次推演之后,卢诚闻制订了作战计划。
  作战行动不但以奇袭为主,还利用了台北的混乱局面。
  李向志发动军事政变之后,台北乱成一团。碍于岛内民间势力的影响,李向志没有封锁台北国际机场,而是准许持有合法证件的岛内人士与在台旅游的他国人员从台北国际机场离开台湾。谁都知道,李向志是绿营的走狗;绿营靠政变上台后,肯定会宣布独立;只要台湾宣布独立,大陆军队就会打过台湾海峡。一时之间,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宣布台湾为“动荡地区”,警告国民不要前往台湾,同时想方设法让滞留在台湾的国民回国。为此,仅美国联邦政府就租借了20多架大型客机从台湾撤侨。
  因为只有台北国际机场对外开放,所以滞留在台湾的数十万外籍人士都得从这里离开。
  从10月20日开始,台北国际机场平均每小时起飞15架大型客机。
  即便如此,短短数日之内,只撤走了不到20万人,仍然有大约30万人滞留在台北。
  按照卢诚闻的猜测,一是李向志与王焕英交割政权,导致叛军内部关系混乱不堪,李向志无心管理民间事务,而王焕英没有执政经验,不知道该怎么管理,忽视了台北国际机场的安全保卫措施;二是迫于国际影响,为了避免让军政府受到指责,李向志与王焕英才没有向台北国际机场派遣军队;三是真正参与叛变的军队非常有限,大部分军队顾虑大陆的影响力,只在名义上承认李向志的军政府,实际上持观望态度;最后就是台北市区叛乱严重,叛军主力被派去镇压暴动民众,无法向机场派遣更多的力量。受种种原因限制,李向志没有在台北国际机场部署重兵。
  如此良机,卢诚闻怎么会错过?
  占领台北国际机场不但等于打开了通往台北的门户,还对后面的作战行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行动非常顺利,闵瑞麟带着官兵冲进机场控制中心的时候,叛军还未反应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8/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