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1195

  能够在弹道导弹发射之前将其摧毁,自然是最理想的防御方式。因为大部分中短程弹道导弹采用了机动部署的发射方式,即便进攻方掌握了绝对制空权,也很难摧毁敌人的所有弹道导弹,所以“导弹拦截系统”一般不针对还未发射的弹道导弹,共和国与巴基斯坦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在开战之后摧毁印度的所有弹道导弹。
  不能将导弹摧毁在地面,就只能在导弹发射之后将其拦截。
  在此情况下,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在弹道导弹发射后还未离开大气层,也就是在“助推上升阶段”将其摧毁。因为印度的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超过1500千米,可以部署在远离前线的后方,而共和国的“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的最大射程只有500千米与250千米,即便共和国与巴基斯坦能在24小时内夺取制空权,也无法阻止印度在24小时内发射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所以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导弹拦截系统”很难对处于“助推上升阶段”的印度导弹构成威胁。
  弹道导弹离开大气层后,进入“中段弹道”。
  虽然不是没有办法拦截大气层外的弹道导弹,共和国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与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都能对高度在500千米以下的太空目标(包括导弹与卫星)进行拦截,但是共和国没有将具备“外太空拦截能力”的防御系统提供给巴基斯坦,而印度的“烈火”Ⅱ型与“烈火”Ⅲ型中程弹道导弹的“中段弹道”都在250千米以上,也就无法在此阶段拦截印度的弹道导弹。
  到此,只能在弹道导弹进入“再入大气层弹道”阶段进行拦截。
  在9日到11日进行的拦截试验,全都针对“再入大气层弹道”,足以证明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导弹拦截系统”能力有限。
  在此阶段,拦截时间以秒计算!
  因为采用了“弹体分离技术”,所以印度的2种中程弹道导弹的再入大气层速度都在20马赫以上。从150千米(大气层最大高度)到地面,最多30秒!在这30秒内,不但要发现并且跟踪导弹(弹头),还要进行拦截,难度可想而知。
  按照霍普金斯提供的数据,6套“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3套“地基导弹拦截系统”只能为巴基斯坦提供最基本的“战略安全保障”。
  在理想情况下,即已经掌握目标弹道、在第一时间确定目标数据,“空基激光拦截系统”需要对目标持续照射10秒,才能确保摧毁;拦截第二个目标之前,“空基激光拦截系统”需要大约5秒的冷却与再瞄准时间。也就是说,30秒之内,1套“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最多只能拦截2个目标。
  “地基导弹拦截系统”的作战方式与“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有所不同,在一般作战模式下,当目标进入大气层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将同时发射2枚拦截导弹,对目标进行第一次拦截。随后拦截系统自动甄别拦截情况,如果已经摧毁目标、拦截系统自动搜索第二批目标,如果未能摧毁目标、拦截系统将发射第二批导弹、对目标进行第二轮拦截。因为每套“地基导弹拦截系统”有6条火控通道,所以可以同时拦截6个目标。在80%摧毁概率的情况下,一次能够拦截9到10个目标。
  如此算下来,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导弹拦截系统”最多只能拦截42枚导弹。
  客观地说,拦截能力并不差。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也最多同时拦截150个目标而已。
  关键还是如何探测与发现目标。
  按照霍普金斯提供的消息,共和国部署在巴基斯坦奎达的“远程警戒雷达”是货真价实的“战略导弹监视探测预警雷达”,采用超长波频段,最大有效探测距离超过4500千米,能够对3000千米内的弹道导弹发射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并且在弹道导弹发射之后30秒内测算出导弹的飞行弹道,为拦截工作提供至少5分钟的预警时间。
  “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要想发挥作用,必须依靠“战略导弹监视探测预警雷达”提供的目标参数。为此,共和国分别在东北、西北、西南、海南与东南地区建立了5座“导弹预警中心”。
  虽然在电子设备小型化的帮助下,原先固定部署的“战略导弹监视探测预警雷达”具备了机动部署能力,但是受雷达工作体制的限制,雷达天线体积非常庞大,即便能够进行空运,也需要花很多时间进行组装与调试。
  按照霍普金斯的猜测,9到11日进行的导弹拦截试验中,数据由共和国部署在西北与西南的雷达提供,而不是由部署在奎达的雷达提供。即便由共和国的工程人员负责雷达的组装与调试工作,也需要10天才能使雷达正常工作。
  如此一来,20日之前,巴基斯坦都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导弹防御能力。
  共和国要想鼓动巴基斯坦发动战争,必须为巴基斯坦提供充分的战略安全保障。
  从共和国与巴基斯坦的后勤准备工作来看,战争也不会在20日之前爆发。
  虽然共和国拥有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战略空运能力,其庞大的运输机群能够每天为前线运送数万吨作战物资,在目的有限的情况下,共和国不会投入太多的地面作战部队,但是为了夺取制空权,共和国空军必须全面出动,对印度全境的空军基地、防空阵地、战略指挥中心、通信中心等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轰炸,战争爆发后24小时之内的物资消耗量不会低于50万吨,算上地面作战行动,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共和国必须在战争爆发前向前线运送100到150万吨作战物资。
  整个物资运送工作将持续1周以上,大概在17日左右完成。
  部队集结与调动也需要时间。在物资装备阶段,运输机承担了大量任务,而共和国投入的地面部队以空降兵与空中突击部队为主,需要充足的空运能力。如此一来,共和国不可能在后勤准备阶段发动战争。
  综合这些因素,霍普金斯断定战争最快只能在20日爆发。
  几乎没人怀疑霍普金斯的分析,因为他代表的是CIA与美国五角大楼。
  面对共和国与巴基斯坦的“挑衅”,印度一边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一边进行战争准备。
  11日下午,鲁拉贾帕尼下达了最高战备命令,170多万印度军人进入战争状态。
  当天,印度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与联合国大会上强烈谴责共和国与巴基斯坦的军事挑衅行为,希望安理会能够为维护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因为受到共和国的反对,所以印度代表的提议没能在安理会获得通过。
  12日,鲁拉贾帕尼下令部署在伯尼哈尔山口的部队主动后撤20千米。
  持续了10多日的炮战匆匆结束,但是巴基斯坦军队并未就此罢休。12日夜间,巴基斯坦地面部队越过双方实际停火线,占领了原本由印度军队控制的山口南面阵地。
  13日,鲁拉贾帕尼召见共和国驻印度大使,希望能够尽快举行“藏南地区边境问题”第五轮谈判,并且暗示印度可以在某些重大问题上做出适当让步。
  印度的和平信号并没得到回报,在回复印度的外交照会中,共和国外长阎尚隆明确提到,除非印度主动撤出部署在藏南地区的军队,承认“传统线”为双方的实际边境线,不然共和国不会对谈判抱太大希望。
  发展到这一步,战争已经不远了。
第三十九章
潜藏的目的
  愈演愈烈的南亚局势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
  共和国在南亚地区表现出的“霸道”立场让所有人都相信,王元庆不但是极端强硬的国家元首,还是名副其实的“战争制造者”。面对共和国与巴基斯坦的联合围剿,印度连招架的力量都没有。
  随着战争临近,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这绝不仅仅是一场地区战争。
  第四次印巴战争时,共和国采取了极为克制的态度,没有趁机收复藏南地区。虽然战后共和国国内很多人都认为错失了收复失地的最佳机会,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共和国不具备收复藏南地区的条件。原因很简单,印度是有核国家,而当时的共和国还不具备“国家战略防御能力”。如果共和国贸然发动地面战争,印度肯定会铤而走险,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虽然共和国拥有毁灭印度的核打击能力,但是共和国将因此遭受无法承受的损失。更主要的是,共和国不可能对印度实施全面核打击,最多进行核报复。只要印度与共和国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局面将变得不可收拾。
  现在的问题是,印度会不会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
  哪怕印度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哪怕共和国与巴基斯坦有能力拦截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哪怕核导弹不会落到共和国与巴基斯坦境内,哪怕共和国与巴基斯坦不会因此对印度进行核报复,只要印度在战争中发射了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都将是整个人类世界的灾难!
  阻止战争,成为避免灾难的唯一办法。
  14日,美国国务卿布鲁德林紧急访问新德里,与鲁拉贾帕尼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闭门磋商。
  同日上午,俄罗斯外交部长以总统特使身份到达北京,与共和国元首面谈。
  当天下午,欧盟轮值国意大利总理飞赴伊斯兰堡,与巴基斯坦总统会晤。
  美俄欧同时展开外交活动,更加突显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
  问题是,美俄欧的外交行动能否产生作用。
  14下午,布鲁德林在与鲁拉贾帕尼会晤之后,向前来采访的记者表示,美国将尽力调解南亚局势,促进印中巴三方通过谈判解决争端。随后印度总理府新闻发言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印度无意在南亚地区制造紧张局势,不会蓄意挑起战争,可以通过除战争之外的任何方式与周边国家谈判解决问题,但是印度绝不会在涉及到国家领土与主权的问题上向任何强权势力做出让步。
  没人否认,美国已经向印度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稍微晚些时候,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共和国元首已经与俄罗斯总统特使在会晤中取得重大成果,共和国一直奉行“睦邻友好”政策,从来不会以极端方式解决周边问题,但是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不能长期搁置下去,也不能永久得不到解决,必要的时候,共和国有权利以任何方式收复属于共和国的领土!
  随后,共和国外交部长召见印度大使,表示可以提前进行边境谈判。
  共和国的态度立即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欢迎,俄罗斯总统在14日夜间给共和国元首与印度总理通了热线电话,希望共和国与印度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俄罗斯愿意为双方边境谈判提供一切必要与有益的帮助。
  晚上,巴基斯坦总统设宴款待意大利总理,在致辞的时候,巴基斯坦总统重申穆斯林占绝大多数的克什米尔地区是巴基斯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基斯坦不能容忍任何欺压穆斯林的举措,更不会回避任何挑战。为了保护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同胞,巴基斯坦将在近期采取实质行动。
  除了巴基斯坦的态度依然强硬之外,共和国与印度的态度都有所缓和。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所有人都知道,推动战争的不是巴基斯坦,而是共和国。虽然共和国的态度有所缓和,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这只是外交上的应对措施。只要巴基斯坦保持强硬态度,最终与印度开战,共和国必然参战。
  15日,共和国与印度谈判代表团启程前往莫斯科。
  此时,新闻界的声音发生了转变。
  以半岛电视台为主的“中立媒体”认为共和国已经为和平做出了重大努力,表明了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的立场。如果印度能在谈判中正视历史、承认现实、做出让步,共和国没有任何理由用谈判以外的手段解决争端。只要共和国认为可以通过谈判收复失地,巴基斯坦迟早会与印度进行谈判,不可能单独发动战争。
  以CNN为主的西方新闻媒体则认为共和国接受俄罗斯的斡旋,与印度进行边境争端谈判,目的不是在谈判桌上解决争端,而是为了麻痹印度,为突然发动战争创造条件。为了证明观点,CNN对共和国3个空降军在15日进入战备状态进行了全面报道,宣称共和国的主力作战部队已经进入临战状态,随时可以展开军事行动。
  是战是和,仍然是个悬念。
  按照CNN的报道,共和国与巴基斯坦将在20日完成战争准备,如果印度无法在20日之前让共和国看到通过谈判收复失地的希望,战争肯定会爆发。
  也就是说,还有5天,共和国就将在战争与和平中做出选择!
  莫斯科,成为了新的焦点。
  15日夜间,俄罗斯总统设宴招待共和国与印度的谈判代表团,在宴会致辞上,俄罗斯总统希望双方能够本着务实的原则,为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做出贡献。
  当天晚上,双方进行了正式谈判前的准备会议,印度首次同意对领土主权进行磋商。
  16日,谈判正式开始。
  因为是闭门谈判,记者无法进入谈判会场,所以谈判进展如何,外界并不清楚。从“协调委员会”(由俄美欧三方代表组成)在当天傍晚公布的消息来看,因为印度不肯在边境划线问题上做出实质性让步,所以第一天的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将注意力集中到莫斯科的时候,忽略了另外一个“热点地区”。
  16日夜间,台湾最高检察院对外公布消息,4名台军高级将领因为涉嫌在2019年的军事采购中收受军火商贿赂,已经被逮捕。
  在绝大部分人看来,这条消息根本算不上“新闻”。
  因为受到大陆限制,所以台湾很难从外界获得军火。2015年的第四次印巴战争与2016年的东海战争之后,共和国加强了对台湾的“军事封锁”。2017年,美国向德国购买212级潜艇生产许可证,准备为台湾建造8艘潜艇,共和国不但立即招回了驻美与驻德大使,还向德国施加了强大压力,表示如果台湾获得德国的潜艇,将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对德国进行“技术封锁”,并且对所有出口到共和国的德国商品征收惩罚型关税,最终迫使德国放弃向美国出售潜艇技术。2022年,美国打算从法国引进潜艇技术,准备为台湾生产潜艇,共和国采取同样的办法,迫使法国收手。半岛战争后,美国为了避免与共和国发生直接冲突,逐步降低了对台湾的军事支持。
  为了获得先进武器装备,台湾必须走“歪门邪道”。
  早在21世纪初,“达震案”就暴露出了台湾军队内部的腐败情况。当初法国为了向台湾出售“幻影2000”型战斗机与“拉菲特”级护卫舰,向台湾军方高层行贿,最终使台湾以极高的价格签署采购合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台军将领收受贿赂,并不稀奇。
  只是在某些人看来,这并不是普通的“军购受贿案”。
  17日上午,村上贞正召开内阁紧急会议。
  谷树良平首先做了情况简介。“落网”的4名台军高级将领均在2008年之前,也就是绿营执政时期晋升为将军,在此之前均与绿营领袖王焕英有过秘密接触。虽然王焕英已经逃回台南,得到了上百名保镖的严密保护,但是郭锴铭在这个时候向与其有瓜葛的台军将领开刀,肯定不是为了“肃贪”,而是在清除异己份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