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4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2/1195

  一是台电与“中国电子信息研究所”已经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以238亿元(按年分期支付)获得“神经网络计算机技术”的独家使用权;每年为“中国电子信息研究所”提供巨额科研经费,资助数十个科研项目,由此优先获得独家使用权。
  二是台电将在3年之内推出“神经网络计算机”,争取在2035年之前使其市场占有率超过30%,到2045年淘汰电子计算机。台电从月底开始,将全线产品降价15%到50%,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是台电将向所有整机厂商推荐“商用计算机平台普及方案”,提高台电集团在整机制造领域的市场占有量。
  3大举措,招招对准以英特尔公司为首的美国电子产业。
  在“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具有商业应用价值之前,“神经网络计算机”是未来计算机发展的主要方向。2015年之前,共和国与美国就在“神经网络计算机”领域投入巨额科研资金,加大开发力度,其中共和国的“中国电子信息研究所”是该领域的主要领头人之一。台电集团与“中国电子信息研究所”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占据“神经网络计算机”的制高点,在技术上对英特尔公司发起了挑战。
  以加快“神经网络计算机”推广速度为名,将全线产品降价,无非是又一轮价格战。
  真正的重点是第三项举措,台电集团终于向整机厂商发出了“最后通牒”。
  收购AMD公司之后,台电集团成为全球唯一的图形芯片供应商。虽然为了避免遭到反垄断法的打击,台电集团将AMD公司的图形芯片子公司ATI出售给了“华芯集团”,仅保留了NVIDIA公司,但是通过对“华芯集团”控股,台电集团在图形芯片市场上拥有随也无法挑战的霸主地位。
  一直以来,整机厂商都在台电集团与英特尔公司之间徘徊。
  整机市场主流仍然是英特尔公司的处理机配合台电集团的图形芯片。
  年初的时候,王远山就放出风来,整机厂商不能做墙头草,台电集团肯定会在相关方面采取行动。
  确实采取了行动,而且来得非常猛烈。
  按照台电集团公布的“商用计算机平台普及方案”,ATI与NVIDIA的图形芯片将不再支持英特尔公司的新技术,如果与英特尔公司的商用处理器配合,性能必将大打折扣,只有与“华芯集团”的商用处理器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此一来,整机厂商只能选择“华芯集团”的商用处理器。
  走出这一步,台电与英特尔公司的价格战演变成了“控制战”。
  因为英特尔公司开发的图形芯片性能不佳,最多只能在低端市场获得一些占有率,很难打入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所以业界普遍估计,绝大部分整机厂商将改弦易辙,加入以台电集团为首的阵营,逐步抛弃英特尔公司的商用处理器。因为整机市场(包括便携式计算机)占计算机市场总份额的75%,在商用市场占了88%,所以整机厂商的选择,将决定台电集团与英特尔公司的最终胜败。
  也有人担心王远山会玩火自焚。
  如果英特尔公司开发出足以与ATI、NVIDIA相当的图形芯片,凭借在商用处理器上的领先优势,很容易使大部分整机厂商投靠英特尔公司。
  换句话说,王远山在与英特尔公司赌大小。
  只要台电集团在英特尔公司开发出高性能图形芯片之前将“神经网络计算机”推向市场,扭转“华芯集团”在商用处理器上的劣势,英特尔公司肯定会败下阵来。相反的话,台电集团则有可能丢掉大部分市场份额。
  当然,看好台电集团的人更多。首先是“神经网络计算机”肯定能在3到5年之内得到普及推广,逐步取代电子计算机,英特尔公司在该领域没有任何明显优势;其次是台电集团有充足资金保证在未来3到5年之内正常发展,即便因为过激的举动丢失了部分市场,只要台电集团能占领未来计算机的制高点,英特尔公司必将败下阵来。简单地说,台电集团只要在3到5年内推出首款商用“神经网络处理器”,肯定不会输;英特尔公司要在“神经网络处理器”与图形芯片上同时取得重大突破,才能确保不输。
  商场就是战场,王远山吹响了总攻的号角。
  回家路上,王远山显得格外轻松,因为他知道,不管是在幕后支持台电的蔺彦博、李成文等“爱国商人”,还是在政策上给予台电集团全力支持的大陆政府,都不会让台电集团输掉这场决定未来数十年国际商用计算机霸主地位的商业战争。
  想到这些,王远山也不比感慨。
  如果不是当年果断转战大陆,台电集团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吗?
  虽然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预言,谁能占领大陆市场,谁就能占领全球市场,但是很多台商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更多的台商则把大陆的政治问题挂在嘴上。
  商人就是商人,谈什么政治问题?
  台湾发展得再好,也只是一个人口2000多万的岛屿。
  大陆发展得再差,也有10多亿消费者。
  王远山看得很清楚,也才能够超越其他台商,获得令人羡慕的成就。
  轿车停下,王远山的心情也平静了下来。
  “老爷,蔺先生与李先生已经等你多时了。”管家替王远山拉开了车门。
  “他们来了多久了?”王远山显得很惊讶。
  “快两个小时了,我将他们请到了书房。”
  “准备点酒水,等等……”王远山叫住了管家,“把我那瓶藏了三十年的香槟拿来,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管家点了点头,没多罗嗦。
  王远山来到书房不久,管家就将香槟送了过来。
  “老蔺、老李,这可是我珍藏了三十年的香槟。”王远山接过酒瓶,亲手倒好3杯,“也许你们不相信,这瓶酒还是我跟夫人度蜜月的时候买的。当初一共买了三瓶,一瓶在儿子的百日宴会上喝了,另外一瓶在‘华芯’成立的时候喝了,只剩下了这一瓶。”
  蔺彦博与李成文都露出了惊讶神色。
  “今天是个大日子!”王远山呵呵一笑,将酒杯递到了蔺彦博与李成文的手上,“我刚刚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台电集团的发展战略,相信明天一早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会做相关报道。”
  “不用等到明天,东星电视台与CNN电视台刚刚报道了。”
  “这么快?”王远山愣了一下。
  蔺彦博呵呵一笑,说道:“老王,你的动作确实太突然了,我们看到报道的时候都没反应过来,相信英特尔公司的老总正在赶往国会大厦的途中吧。”
  “果真如此,我们更值得喝香槟庆祝。”王远山举起酒杯,说道,“我们预先庆祝台电集团早日收购英特尔公司。”
  “还要庆祝华人在电子商业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李成文补充了一句。
  王远山点了点头,小泯一口,说道:“二十年前,没有人相信我们能够制造出商用计算机芯片,现在没有人怀疑我们在商用计算机芯片领域取得的成就。或许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不会相信我们将战胜英特尔公司,等到二十年后,恐怕就没有人会怀疑了。”
  “二十年前,还没人相信共和国能够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呢。”
  蔺彦博微微一笑,接着李成文的话说道:“二十年能够改变很多东西,我相信,也能够改变两岸民众的思想观念。”
  听到这话,王远山摁下了手边的通话器,吩咐管家不要让任何人进来打扰。
  趁此机会,李成文将带来的音频干扰器放在了茶几上。
  “从苏州回来后,我联系了岛内几个主要社团的大当家。”王远山将放在书桌上的雪茄盒拿了过来,先给蔺彦博与李成文散了一根,才给自己点上。“虽然我没有挑明目的,但是各大社团都认为实现民族统一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护炎黄子孙的利益。不瞒你们,岛内的各大社团都在想方设法的转正,很多都在大陆投资。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不是怎么统一,而是统一后社团的利益能否得到保证。简单地说,是社团成员的利益能否得到保证。”
  “老王,你觉得我的利益受到危害了吗?”
  王远山看了李成文一眼,随即笑着摇了摇头。
  “大陆政府不在乎我们以前干什么,而是在乎我们今后干什么。”李成文点上雪茄,说道,“和平实现统一是我们所有人的夙愿,只要站对地方,促进民族统一,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大陆政府肯定不会打击岛内社团。”
  王远山似乎不大满意,毕竟李成文的话不具有担保性质。
  “我们会尽快与大陆政府联系。”蔺彦博很清楚王远山的想法,“如果肯定,尽快促成岛内社团与大陆官员直接会面。不管有什么问题,只要大家在和平统一问题上意见一致,都可以拿出来谈。”
  听到这话,王远山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第二十九章
稳定因素
  台湾社团希望与大陆政府官员直接交涉,李存勋并没感到震惊。
  2025年的“选举舞弊案”在岛内引发了大规模骚乱,由绿营控制的社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局势稳定下来后,岛内当局大举“报复”,以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为名,取缔了绝大部分绿营社团,导致数以千计的社团人员流亡海外。
  虽然支持蓝营的社团没遭到大规模清洗,但是岛内当局的举措让这些社团认识到,如果哪一天绿营上台,他们将成为清洗对象。从此开始,岛内社团“顺应国际潮流”,逐步转入正规行业,洗掉身上的“匪气”。因为岛内有严格的“反洗钱”法律,大陆没有与台湾签署相关的协议,所以岛内众多社团以办厂、投资等方式将资产转往大陆。
  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大陆采用了“双重标准”。
  支持民族统一的社团都能顺利进入大陆,甚至得到大陆政府部门的额外照顾。所有在唱反调的社团不但不能进入大陆,还会遭到大陆情报部门的严厉打击。虽然军情局并不负责国内安全工作,但是也在2026年参与了几次行动,协助其他情报部门与公安部门抓捕了数名岛内社团头目,将其移交给了岛内当局。
  这种有区别的对待,对岛内社团势力对比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
  到蔺彦博与李成文前往台北的时候,岛内5大社团、以及九成以上的小社团都与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用竹联帮龙头的话来说,谁在破坏两岸关系,谁就在与竹联帮、与岛内数十万社团成员做对!
  能够统帅数万社团成员,肯定能够看清两岸关系。
  统一是不可扭转的大趋势,台湾不可能独立,也不可能永远回避统一问题。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已什么方式,两岸肯定会统一。按照绝大部分社团龙头的看法,2049年是两岸问题的最后解决期限。
  虽然20多年不算短,但是也算不上长久。
  当年香港回归,从谈判到回归,10多年还不是弹指一挥间。
  越早与大陆政府接触,对社团越为有利。
  利用大陆积极解决两岸问题的机会,主动向大陆政府伸出橄榄枝,积极商讨两岸统一问题,能够为台湾社团的未来发展创造最好条件。
  请示元首之后,李存勋在8月17日飞赴福州。
  在王远山的安排下,岛内5大社团龙头与8名小社团龙头代表提前1天以“祭祖”的名义到达福州。
  会面地点安排在蔺彦博的庄园内,李存勋用“特派员”身份会见岛内社团龙头。
  不需要蔺彦博介绍,李存勋都“认识”那些在岛内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因为军情局掌握了岛内所有社团龙头的个人资料,详细到连他们几个月断的奶、几岁还在尿床、小学的中考成绩都包括在内!
  虽然来了13个龙头,但是值得重视的只有5大社团的龙头。
  竹联帮的成阿九。因为出身在台湾中部的贫困山区,在家里排行老九,所以这确实是他的真实名字。16岁就到台北打工,干了5年苦力。21岁时在极为偶然的情况下救了遭到仇家追杀的竹联帮前任龙头,加入竹联帮,得到龙头高度赏识。因为在23岁时替社团除掉死对头的时候被对方砍断左手小拇指,所以被社团成员称为“九指公”。论资历、地位,成阿九在岛内各大社团中无人能比。
  青和帮的蔡中凯。青和帮本身就是新兴帮派,与蓝营有密切联系,能够在帮派林立的岛内迅速崛起,少不了政治支持。利用与岛内当局的密切关系,蔡中凯在2025与2026年大大清洗中帮了包括竹联帮在内的其他社团的大忙,地位由此得到岛内各大社团承认。除了不如成阿九之外,蔡中凯在各个方面均超过了其他龙头。更重要的是,青和帮是首个“转正”的岛内社团,蔡中凯在大陆有数百亿(新台币)资产。
  联兴社的杜宏祖。外界一直传闻联兴社是杜月笙的后人在台湾成立的社团,实际上杜宏祖的祖父,也就是联兴社的创始人杜三强除了姓杜之外,与杜月笙没有任何关系。上个世纪,联兴社一直是竹联帮最大的对头,成阿九的那根指头就是被杜宏祖的父亲、被岛内社团成员称为“杜酒鬼”的杜培诚砍断的。杜宏祖接掌社团后,积极与竹联帮改善关系,不但承认竹联帮在岛内社团中的领导地位,还亲自向成阿九陪礼道歉。凭借此举,联兴社在岛内的地位得到承认。值得关注的是,联兴社是“转正”最积极的社团,不但为此将“联兴帮”改成“联兴社”,还在2年内漂白了上千亿(新台币)资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2/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