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4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0/1195

  谈判拖上几年,印度就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对中国构成威胁。在不得不对付印度的情况下,中国很有可能集中力量解决藏南问题。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中国肯定会在对付印度的时候与日本改善关系。利用印度,日本能够获得更多的时间。只要日本在此期间完善国家战略打击力量,获得足以摧毁中国,哪怕只是能够突破中国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战略报复能力,中国都会在根本问题上向日本妥协,避免与日本爆发全面战争。
  很明确,很有目的的战略发展计划。
  对日本来说,缺少的只是时间。
  村上贞正没有低估中国的领导人,因为从日本拥有核武器以来,中国的所有对外政策与对外行动都针对日本,连半岛战争也不例外。
  参与半岛战争,中国不是为了帮助朝鲜完成统一,不然不会让朝鲜打几个月内战。
  中国的根本目的是获取进攻日本本土的前沿基地!不管是半岛南端的釜山、还是济州岛,都是中国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用军部将领的话来说,中国根本不用出动轰炸机,利用部署在半岛南端与济州岛的远程火箭炮就能摧毁九州岛、本州岛西部地区与四国岛西北地区的所有大城市。
  步步紧逼的政策让日本无处可逃。
  从2021年算起,中国花了足足6年时间准备与日本开战。
  中国会因为面子问题、或者说战争理由问题放弃准备了6没的战争计划吗?
  别人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村上贞正却必须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是肯定答案,村上贞正就得避免给中国提供开战的理由;如果是否定答案,村上贞正就得尽快让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做出插手台湾事务的决策时,村上贞正认为中国需要开战理由,因此让情报部门尽量低调行动,不要惹上麻烦。更重要的是,村上贞正要求情报部门在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之前汇报情况,必须得到批准。
  7月11日到12日发生的事情,让村上贞正的看法有了转变。
  美国的“放纵态度”肯定会助长中国寻求军事手段解决日本核问题的决心与信心,使中国降低开战门槛。如此一来,中国很有可能不会在刻意为战争制造理由,更不会等到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采取军事行动。
  是否应该让日本为战争做好准备?
  这个问题,村上贞正考虑了很久。
  虽然日本一直在为战争做准备,但是没有在足以引发战争的关键问题上采取实质性举措。如果日本突然大张旗鼓的为战争做准备,让国家进入备战状态,必然给中国传递战争即将爆发、只能用战争解决问题的信号,从而引发战争。如果战争在日本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爆发,结果将更难以设想。
  对任何一个领导人来说,这都是非常困难的决策。
  这就好比做外科手术,必须把握好分寸与轻重。
  桐生俊次前来通报筱原多睦到来时,村上贞正有了决断。
  不管中国是否决定向日本发动战争,都会在“四方谈判”中有所表示,不会立即在谈判桌上与日本翻脸。
  先看中国的反应,再做决定也不迟!
  见到筱原多睦,村上贞正首先询问了谈判的详细过程,随后让筱原多睦准备返回济州,参加第六轮谈判。
  送走谈判代表,村上贞正让桐生俊次联系外务大臣北山志川,由外务省向“四方谈判”的其他3个国家发出外交照会,表示日本愿意参加第六轮谈判,但是不要在照会中表达日本对谈判的态度。与北山志川通话的时候,村上贞正明确感觉到,这个“极端民族主义份子”对首相在“四方谈判”中的表现非常不满,认为首相过于软弱。
  似乎放下了心头的一块石头,村上贞正顿时轻松了许多。
  吃晚饭的时候,村上贞正让桐生俊次联系谷树良平,让国家安全局局长在晚上过来汇报工作情况。
  军部那次动荡之后,村上贞正不大喜欢在夜间处理工作事务。
  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村上贞正才会让人在晚上前来汇报工作!
第二十六章
关键情报
  向村上贞正汇报了情况,谷树良平立即返回国家安全局总部,按首相的安排部署行动。
  部署行动是小事,6月27日首相决定在台湾采取行动后,国家安全局启动预案,按早已制订好的计划进行部署。谷树良平要做的,只是向参与行动的单位与人员下达指令,启动行动计划。
  如何把情报传递出去,才是谷树良平最头痛的事情。
  因为需要交换信息,所以必须当面交换情报。
  忙到深夜,谷树良平才返回寓所。按照约定好的方式,他在上床睡觉前把卧室窗帘的右下角卷起挂在窗户上,将窗户推开了一条缝。看到这个信号,张孝珑或者陈良云会设法绕过保镖,与谷树良平碰头。
  没再多想,谷树良平决定睡个舒服觉。
  汽车报警器发出的尖叫声把谷树良平从睡梦中惊醒,透过深色窗帘的阳光变得很昏暗。翻身起床后,谷树良平走到窗户旁,抛起窗帘一角,朝外面看去。绿阴小道上,一名穿着睡衣的中年妇女正在跟一个像是上班族的年轻人大声争吵,大概是年轻人倒车时不小心撞上了停放在车道上的轿车。
  “为什么要跟我见面?”
  听到从身后传来的话语,谷树良平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朝平常揣着手枪的腋下摸去。
  “保镖很快就会反应过来。”张孝珑走了过来,“这点鬼把戏只骗得了一时,有什么事就赶紧说。”
  “你什么时候进来的?”
  张孝珑淡淡一笑,说道:“你认为那些安保设施能够挡住我吗?”
  谷树良平走去拿起了放在床头柜上的香烟,递了一根给张孝珑。
  点上烟,张孝珑打量了谷树良平一番。
  “村上贞正让我启动行动。”
  “行动?”
  谷树良平点了点头,说道:“在台湾的行动。”
  张孝珑的眉头跳了几下,说道:“你怎么做的?”
  “按照他的命令,向各行动单位与人员下达了命令。计划是早已制订好的,没有我插手的机会。”谷树良平从抽屉里拿出一只电子储存器,“这是参与行动的单位与人员的详细资料,其中部分是国家安全局的高级间谍。”
  迟疑了一下,谷树良平才将电子储存器交给了张孝珑。
  “你打算怎么做?”
  “这也是我要问你的问题。”谷树良平抽了两口烟,“我一直认为村上贞正有另外一个情报网,上次给你的情报中提到过。村上贞正掌握的很多情报都不是国家安全厅提供的,也不是其他情报机构提供的。村上贞正做得很隐秘,因此这个情报网的规模不会很大,或许就几个人,但是效率非常高,有能力获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国家的绝密资料。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我也只能猜到这么多。”
  “这些事情我们会调查,你继续按照村上贞正的吩咐做,其他的事情由我们处理。”
  “问题是,我不可能一直呆下去。”谷树良平灭掉烟头,又迅速点上一根。“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村上贞正对我产生怀疑,但是另外一个情报机构存在,我的安全没有丝毫保障。不管怎么样,我想尽快离开日本。”
  “你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张孝珑淡淡一笑,说道,“我们一直在暗中保护你,如果有必要,随时可以送你离开日本。确实如你所说,我们已经收到军情局的报告,村上贞正手里很有可能掌握着另外一个情报系统。该情报系统的规模不是很大,而且主要针对美国。军情局有严密的安全保护措施,知道你的人不会超过五个,除非我们落网,或者有人能让老李开口,不然你完全没有必要为安全问题担心。”
  “可是……”
  “安心做好你的事情。”张孝珑看了眼手表,走到窗户旁朝外面看了一眼,“时间差不多了,保镖正在赶过来,以后不要大惊小怪,为这点小事跟我们接头。有了新的收获,按老方法交换情报。”
  谷树良平点了点头。
  “你留在房间里,我自己出去。”张孝珑朝门边走去,“记住,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做出任何冒险举动。”
  等张孝珑出去,谷树良平长出了口气。
  不多时,保镖赶了过来,确认谷树良平安然无恙后才四散离去。
  之前与中年妇女争吵的年轻人架车离开居民区,在前往东京市区的路上与正在晨跑的张孝珑会合。轿车在公路上行驶了几千米,随即转向驶往郊外。
  “情况怎么样?”
  “没什么大问题。”张孝珑把电子储存器给了陈良云,“里面是日本国家安全局派往台湾的行动单位与行动人员的详细资料,尽快发回去。谷树良平怀疑村上贞正还有一个情报系统,与我们的猜测完全一致,局里有消息吗?”
  “一直没有答复。”陈良云苦笑了一下,“你来开车。”
  两人交换了位置,张孝珑成了驾驶员。
  打开笔记本计算机,陈良云先把电子储存器里的信息读入计算机,先用军情局的专业软件对信息进行分解处理,然后再用加密软件加密,最后编制成新的软件。整个过程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陈良云只需要输入几道控制指令。
  陈良云把放在后排位置上的公文包拿了过来,“到前面这个地方停一下。”
  张孝珑没多说什么,将轿车停在了路边。
  陈良云架起激光定向卫星通信天线,用计算机计算通信卫星通过时间与天线指向角度的时候,张孝珑将一个故障标志牌放到了轿车后方150米处,然后翻开轿车引擎盖,装着检查轿车的电池与电动机。
  利用激光定向通信系统,可以非常安全的发送重要信息。
  这套设备是上次009来收情报时带来的,陈良云没花多少时间就掌握了使用方法。除了需要准确与通信卫星“对接”、对使用地点与使用时间有格外的要求之外,其他方面都非常符合间谍的需求。不说别的,任何情报安全机构都不可能截获射向太空的激光信号,也就不可能截获间谍发送的绝密情报。
  干完后,两人继续上路。
  “你说,是不是局里还有别的安排?”
  “局里?”张孝珑看了眼搭档,掏出香烟。
  “村上贞正肯定有另外一个情报网络,而且神通广大,能够搞到很多绝密情报,甚至包括我国的绝密情报。一般情况下,只有规模庞大的情报机构才有如此能耐。不说别的,光是情报分析与后勤支援就需要数千人。如果日本真有这么一个情报机构,我们不可能毫无察觉。”
  “你是说,除了‘向日葵’,局里在日本安插了其他间谍?”
  陈良云点了点头,说道:“我问了两次,局里都没有给明确答复,只是让我们不要多管闲事,要我们做好自己的工作。”
  “或许吧,谁能说得准呢?”张孝珑笑了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0/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