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0/1195

  不得已,共和国陆军不得不用收缴的朝军装备武装朝鲜军队。
  据不完全统计,共和国陆军在参战前后总共收缴了150万支步枪、25万挺机枪、5万多具火箭筒、12000余门迫击炮,以及大量枪弹与炮弹。只是其中很多武器弹药都无法正常使用。比如在收缴的步枪中,竟然有25万支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生产的AK系列突击步枪,虽然其中部分仍然可以正常发射,但是绝大部分已经严重锈蚀,能打出子弹,也打不中目标。弹药的问题更加严重,收缴的12亿发子弹中,有8亿发过了保质期或者即将过保质期;120万枚火箭弹中,大约40万枚过了保质期,还有相同数量的因为没有得到妥善保管而无法正常使用或者存在安全隐患;15万发迫击炮炮弹中,近半数严重锈蚀,另外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炮弹没有引信!
  重装备更不用说了。
  共和国陆军收缴的654辆坦克、877辆步兵战车、673辆装甲车全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制造的。别说翻新,就算是正常维护都难以保证。用后勤部队官兵的话来说,如果没人要这些坦克战车,只能当作废钢铁处理。因为共和国陆军的损失也相当惨重,新订购的重装备必须提供给作战部队,所以陆军后勤部门想尽办法,甚至请来军工企业的退休职工,修复了部分朝军重装备。
  受装备限制,在重建朝鲜武装力量的时候,共和国采用去了双管齐下的政策。
  部分素质较高的朝鲜军人编入“中朝联合作战部队”,在后方执行后勤保障工作。到第四次战役开始的时候,大约有25000名朝军官兵在为共和国陆军服务,其中包括5500余名汽车驾驶员与12000余名车辆维修人员。按照朝鲜临时政府的一份统计报告,这些朝军官兵无一例外的都是朝鲜3年改革开放中的积极份子,其中不少在中资企业工作,少数还有到共和国留学的经历。
  素质较差的编入战斗部队,在后方接受训练。
  最初的时候,由国防部从共和国陆军未参战部队中抽调军官对朝军进行培训。到了第二次战役之后,则直接由前线没有担任作战任务的部队对朝军进行培训。因为大部分朝军官兵都有服役经历,大部分还是前朝鲜人民军的军人,具备基本的作战技能,所以培训主要是提高朝军士气,恢复军队纪律,让朝军军官掌握某些先进装备的使用与操作方法,明确朝军存在的目的与价值等等。
  这些接受培训的部队正是朝鲜国防军的主要力量。
  到第四次战役开始的时候,朝鲜国防军的作战部队达到5个装甲师与55个步兵师,总兵力超过70万。
  全世界,兵力超过70万的国家用10根指头就能数过来。
  现代战争,兵力并不是战斗力的第一要素。
  在提交给国务院的报告总,宗应仁明确提到,朝军的战斗力非常低下,不会比韩军强多少,需要进行更多的训练。
  只是,没有时间让朝军继续呆在营地里了。
  与朝鲜领导人会晤时,王元庆提出,朝鲜国防军必须在第四次战役结束前参战,向驻扎在大田的韩军第5集团军发动进攻。朝鲜领导人没有拒绝,只是提出需要由共和国提供作战物资与火力支援,并且派遣军事教官指挥朝军作战。
  王元庆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朝鲜的所有要求。
  朝军参战,共和国军队就能抽身,提供点物资算什么?再说了,就算朝军不参战,呆在军营里吃喝拉撒,也得消耗大量物资。在朝鲜恢复正常之前,连民众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资都由共和国提供。火力支援更不是问题,落到实处上,也是作战物资。即便朝鲜不主动提出由共和国派遣教官指挥朝军作战,王元庆也会提出来。就算王元庆并没考虑朝军的生死,共和国也出了力,总不能让投入的物资白白浪费掉吧。
  最重要的是,朝军将徒步南下。
  共和国希望早点结束战争,朝鲜政府也希望早点结束战争,因为战争在朝鲜半岛上进行,打成什么样,打坏的都是朝鲜的家园。战争越早结束,朝鲜就能越快恢复正常,朝鲜民众也能越快过上安稳日子。
  为了减轻运输上的压力,朝鲜政府答应自行解决部队南下的问题。
  幸好朝军的主力是步兵,不是装甲兵。步兵在行军中消耗得再多,也是一日三餐。如果是装甲兵,一天烧的燃油就够后勤部队头痛了。
  安排好这些朝军参战的事情后,王元庆非常委婉的提出了外交上的要求。
  朝鲜领导人心领神会,没让王元庆多费口水就表示朝鲜政府将在适当的时候发表外交声明,宣布朝鲜国防军参战。准确地说,是朝鲜国防军前往半岛南部地区执行清剿叛军与匪军的作战行动。
  到此,朝鲜国防军参战成为迟早的事情。
第一百五十八章
高昂的赌注
  第三次战役之前,西方国家新闻媒体对韩军还有些须指望。
  虽然韩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的表现并不理想,但是按照西方媒体的说法,韩军表现糟糕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突然撤军,导致韩军指挥混乱,一时无法适应新的情况,从而败给了进攻神速的共和国陆军。
  作为一支为战争准备了几十年的军队,不应该败得如此惨烈。
  为了证明韩军仍然有足够强大的战斗力,西方媒体拿出了很多证据,比如韩国拥有大约550万退役军人、封存了大量武器装备、民众仍然有斗争意志、地形条件易守难攻、得到了美国的军事援助等等。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西方媒体在故意夸大韩军的战斗力。
  原因很简单,几个西方赌博业巨头早就开出了盘口。赌的不是输赢,而是韩军能够坚持多久。按照李成文提供的消息,在第三次战役之前,仅3个以赌博业为主的意大利黑手党家族就赚了450亿欧元。西方国家的媒体,特别是欧洲国家的媒体又与地下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意大利的黑手党就控制了数家电视台。通过新闻媒体迷惑民众,让赌徒做出错误判断,赌博业巨头才能从中牟取暴利。
  设想,如果韩军必然惨败,谁会拿钱去赌?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再也没人相信西方新闻媒体的鬼话。
  这时,舆论突然转向,竟然连最乐观的军事评论员都认为韩军坚持不了10天,必然在10天之内遭到惨败。
  舆论风向突然转变,肯定不会是好事。
  坚信看透了战局的赌徒都认为韩军将迅速战败,甚至连某些富豪都参与进来,出重金买韩军在10天之内被共和国陆军围歼。只有极少数掌握了游戏规则的赌徒知道,结果肯定与新闻媒体宣传的相反。
  因为对手实在过于弱小,所以战局一直按照西方媒体的预测发展。
  4日深夜,77军到达庆州郊外,经过简短休整后发起进攻。
  韩军怎么也没有想到,共和国军队竟然出现在了大后方!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点,即军事侦察卫星存在的重大缺陷。
  作为最主要的战略侦察手段,军事侦察卫星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在很多时候,军事侦察卫星甚至是获取战略情报的唯一手段。但是,不管在美国、还是共和国、或者其他有能力制造与发射军事侦察卫星的国家,都没有因此放弃其他战略侦察手段,因为军事侦察卫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
  一般情况下,军事侦察卫星只能搜集固定目标信息,很难在战术侦察中发挥作用。
  虽然美国第七代光学侦察卫星的分辨率已经达到0.05米(东西向分辨率为0.1米)、雷达侦察卫星的分辨率达到了0.25米(东西向为0.5米),能够精确识别车辆型号、甚至能够读出汽车牌照上的数字,但是侦察卫星对移动目标与假目标的分辨能力非常差。第四次印巴战争中,共和国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部署了大量假目标,唬得美国认为共和国将出兵收复藏南地区,导致印度在军事决策上出现重大失误。
  美军将领都承认,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绝不以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作为战术依据。
  77军南下时,非常重视伪装,所有车辆都“装扮”成韩军车辆。为了增强迷惑性,裴承毅还让61军与27军在汉城等地搜集了1万多块韩国车牌,让77军的轮式战车挂上韩国汽车牌照向南进军。为了避免引起敌人怀疑,77军在行军的时候,故意拉长行军间隔,以连为编制前进,在战斗前集中。为此,裴承毅专门安排低空突击部队在前面开路,只要没有绝对必要,77军不参与地面战斗。
  24小时内,美军的侦察卫星6次发现77军,6次将77军当成了韩军。
  虽然美军侦察卫星发现了金泉、云山洞等地的异常情况,甚至判断出这些地点发生过战斗,但是经过精确辨读之后,都判断为共和国低空突击部队袭击了这些地点,没有发现进攻的地面部队,也就没有引起重视。
  直到77军在庆州西面集结,美军都没反应过来。
  庆州远离前线,驻扎在此地的2个韩军步兵师根本不是77军的对手。
  战斗仅持续3个小时,77军就攻占了庆州。
  5日凌晨4点过,2个充当预备队的空突旅全体参战,全力阻击缠住54军的韩军第6集团军。
  摆脱韩军后,到达盈德的54军先头部队全速南下,杀向浦项。
  虽然韩军在天亮前做出反应,第6集团军立即向南收缩,但是此时韩军的任何反应都来不及阻挡54军,只能增加韩军的伤亡。
  韩军离开阵地,轰炸与炮击接踵而至。
  在2个空突旅的配合下,在韩军防线前磨蹭了1天多的38军发动猛攻,迅速压缩韩军的防御范围。之前配合77军作战的空突161旅全部集结到云山洞,堵死韩军第6集团军南下通道。
  对急于南下的韩军第6集团军来说,此时返回阵地已经来不及了。
  作为一支成立不久的军团,韩军第6集团军根本不是38军与3个空突旅的对手,投降是数十万韩军的唯一选择。
  5日7点30分,海航轰炸浦项,投下了数百万张传单。
  每张传单上都用中文与朝鲜文写明了大规模轰炸到来的时间。
  8点30分,H-6M与H-9机群集中轰炸了浦项,投下上千吨炸弹。
  9点过,海航再次在浦项投下传单,再次宣告轰炸时间。随后海航的300多架战斗机集中轰炸了浦项。
  两次心理战之后,海航在10点30分第三次投下传单,宣告攻打浦项的时间。
  对与信息闭塞的韩军来说,第三份传单无疑是他们的死刑宣判书。
  11点30分,海航第四次投下传单,明确告知浦项军民,要想活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向进攻的共和国陆军投降。
  15分钟后,54军的先头部队到达浦项北面的兴海镇。
  大部队还未到达,第一股韩军就主动上门了。当然,不是发动进攻的韩军,而是举着步枪前来投降的韩军步兵。
  54军的主力部队在14点30分左右到达兴海,此时已经有大约3万名韩军做了战俘。
  17点30分,54军开进浦项,接受韩军城防司令官投降。
  除了主导心理战的军官之外,连裴承毅都没想到,在没有放一枪的情况下,54军如此轻松的占领了蔚山北面最重要的港口城市。要是早一点知道能够兵不刃血的攻占浦项,裴承毅就不会让舰载航空兵轰炸进入浦项的韩国战舰。后来共和国海军设法捞起了3艘沉在浦项港内的韩国战舰,将其拖回国内进行研究。为此共和国还与美国、英国打了几年官司,因为捞起的战舰中,有2艘是美国与英国出口给韩国的!
  超过裴承毅预料的是,收容战俘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54军全体动员,利用运送作战物资的运输机(每架Y-14返程时运载240名战俘,每架Y-15运载360名),只在12小时内送走了不到4万名战俘。随后,54军不得不把其余战俘关押在浦项港的仓库内,甚至在几艘货轮上安顿了大约3万名战俘。主要是一时间投降的战俘太多了,远远超过了预期。
  浦项失守,蔚山岌岌可危。
  驻扎在蔚山的15个韩军步兵师仅有12万名官兵,根本挡不住2个军与2个空突旅。
  如果蔚山失守,釜山就将完蛋。到达釜山的柳宗纯已经无路可退,在此情况下,他命令驻扎在大邱的第8集团军全速东进,增援蔚山,不惜一切代价打下庆州与浦项。
  韩军第8集团军离开大邱,多少让裴承毅有点意外。
  战役开始前,裴承毅认为刚刚成军的第8集团军不会离开大邱。当然,他也不是没有准备。
  确认情报后,裴承毅立即调整作战计划。
  正在为进攻蔚山做准备的54军与77军立即掉转枪口,对准了汹涌而来的第8集团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0/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