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8/1195

  “抽吧,别管我。”
  点上烟,王元庆说道:“日本发展的基础就是扩张,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没有停止对外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在经济、资源、文化等领域向外扩张,力争获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必须注意的是,对一个陆地面积仅有三十七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来说,日本不但不限制生育,反而鼓励国民生育。虽然日本的理由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但是以日本的资源,根本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鼓励生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而是为日本的对外扩张储备人力资源。拥有了核武器,在独岛战争中尝到甜头之后,日本何时迈出第二步,仅仅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历史反复证明,在日本走上扩张道路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采取积极果断的措施,最终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因此,我们必须集中力量消除日本威胁,哪怕与日本打一场全面战争。”
  “战争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吗?”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
  “在只有两千万人口的阿富汗,美国栽了大跟头,我们能在日本取胜?”赵润东淡淡一笑,说道,“战争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管发生什么,维护国家利益、为民族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最高目的。如果单一手段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就得考虑采用其他手段。当然,战争的形式丰富多样,不仅仅只有战场上的战斗才是战争,为了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在其他领域的斗争也是战争。选择最恰当的手段解决问题,才能以最理想的方式达到目的!”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这是肯定的,至少我们不能背着包袱前进。”
  “正是如此,不管打成什么样子,我们都不能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我们也没有理由为自己制造麻烦。”赵润东笑了起来,“看来,你比我考虑得还要深入,非常清楚今后的前进方向。我让秘书准备了宵夜,吃了再走。”
  王元庆没有拒绝,因为他还没有看完手上的文件呢。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这份绝密情报,日本与印度为了一个共同目的,再次走到一起,准备联手挑战共同敌人。
  对共和国来说,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
  秘书送来宵夜的时候,王元庆看完了文件。赵润东显得很小心,将文件锁进了保险柜。
  聊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后,王元庆才告辞离开。
  未来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准!
第一百五十五章
先决条件
  外交解决冲突,不是没有可能,而是时机不成熟。
  第三次战役开始后,美国与日本先后向共和国递交外交照会,要求共和国尽快停止军事行动,与韩国进行停战谈判。随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乃至俄罗斯都向共和国发出外交照会,希望共和国能够有所“克制”。
  外交斗争不比军事斗争,除了讲实力,还得讲道理。
  13日,王元庆让外长黄国巍分别照会美国与日本,提出与韩国进行停战谈判的三大纲领:一是韩国无条件投降,朝鲜为朝鲜半岛唯一合法政权;二是将包括柳宗纯在内的,蓄意挑起战争的战犯移交给共和国或者朝鲜的军事法庭进行审判;三是直接参与战争的美国与间接参与战争的日本向共和国与朝鲜赔礼道歉,支付战争损失。
  外交照会中明确提到,只有美国与日本做出明确承诺,共和国才会考虑停战谈判。
  如果美国与日本接受共和国开出的条件,根本不需要进行停战谈判,因为等于承认韩国战败,承认了朝鲜半岛的既成事实。
  问题是,美国与日本没有选择余地。
  如果不接受共和国的条件,共和国能够用战争手段达到同样的目的,战争最迟在3月份结束。只要共和国军队占领了釜山,停战谈判的性质将发生决定性的转变,作为独立国家存在的韩国将成为历史。
  留给韦斯特伍德的决策时间并不多。
  1月19日,韦斯特伍德在就职前的酒会上向美国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表示,美国不会让韩国成为历史,将尽一切努力支持韩国。
  说话,不等于采取实质行动。
  美国东部时间20日,韦斯特伍德正式就任美国总统。
  与前任相比,韦斯特伍德的就职典礼非常简短。回到白宫后,新任总统以最快的速度签署了第一份总统令:冻结韩国在美资产。
  或许,美国更加关心的是如何收回成本。
  当天,第二支满载军火物资的船队到达釜山,数十艘快速货轮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韩军送来救命稻草。
  同一天,39军全面占领汉城。
  虽然美国国务卿布鲁德林在上任后的第一天启程飞往北京,正式访问共和国,但是在美国不愿意做出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布鲁德林的北京之行不会有任何成效。
  1月22日9点30分,顾卫民与布鲁德林会晤,两人闭门磋商近2个小时。
  随后,布鲁德林与王元庆会晤,两人没有进行闭门磋商,商讨的主要话题中,除了半岛战争之外,还有两国间的贸易战。
  用共和国副元首首席助理叶致胜的话来说,共和国更关注中美间的贸易纠纷。
  共和国的态度再明显不过,只要美国不愿意做出让步,共和国就不会在谈判桌上与美国商讨与半岛战争有关的所有问题。
  布鲁德林还在北京访问的时候,半岛战场上的进攻准备已经全面展开。
  25日下午,美国船队刚刚离开釜山,共和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出动上千架次战机,对釜山进行了长达6个小时的高强度轰炸。
  这轮轰炸,几乎彻底打垮了韩军的斗志。
  轰炸结束后,整个釜山都笼罩在烈焰与浓烟之中。窜起的火焰,连海峡对面对马岛上的日本人都能看到。囤积在港口内的200多万吨物资被彻底摧毁,殉爆的弹药不但摧毁了港口基础设施,还导致数千名韩军官兵伤亡。
  当天晚上,伪韩总统柳宗纯逃离釜山,前往蔚山。
  次日凌晨,韩国西部舰队离开釜山,转往浦项。
  因为釜山完全丧失了作为港口的能力,所以从26日开始,共和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重点轰炸蔚山、浦项与大邱。
  26日夜间,为了阻止韩国舰队外逃,共和国海军航空兵执行了一次“特殊任务”。
  2个大队的48架J-15BA战斗机从航母上起飞,对刚刚进驻浦项的韩国西部舰队进行了重点打击。
  轰炸行动非常顺利,也收到了显著效果。
  通过侦察卫星拍下的照片,能够明确识别出11艘大型战舰要么被击沉、要么冲滩搁浅、要么在港口内燃烧,只有数艘快艇逃过了打击。
  27日凌晨,空军扩大了作战范围。
  至少1个中队的J-14A飞到朝鲜海峡上空,在海峡北面巡逻。
  此举立即引起日本高度关注,天亮前,日本战斗机出现在海峡南部海域上空,只是双方均未越过海峡中线,没有主动挑起冲突。
  从此时开始,共和国空军的战斗机24小时不间断的在对马海峡上空巡逻。
  意图很明显:防止柳宗纯外逃。
  既然韦斯特伍德喊出“尽一切努力支援韩国”,美国肯定会在必要的时候扶持韩国流亡政权。最佳代言人肯定是韩国民选总统柳宗纯。不管从何种角度考虑,防止柳宗纯外逃是最终解决半岛问题的最佳办法。
  此时,最重要的还是第四次战役的准备工作。
  确认参战部队之后,裴承毅在21日返回沈阳。
  作为保卫后勤补给线主要力量的61军与27军率先南下,前往清州顶替77军。一直在朝鲜北部休整补充的54军在23日南下,前往束草接替42军。77军、38军与5个空中突击旅就地休整。
  24日,39军将汉城防御交给24军之后,启程回国。
  为了表达对39军的尊重,项铤辉亲自前往丹东,为39军举行了隆重的归国仪式。因为其他作战部队还在朝鲜境内,所以39军不但是最后一支入朝作战的陆军军队,还是最先回国的军队!
  26日,赵润东在首都军区司令部接见了苏劲辉等39军主要将领与高级军官。
  除了亲自授予苏劲辉上将军衔、为其他上百立下重大战功的将士授衔授勋之外,赵润东还当场宣布,任命苏劲辉上将为陆军参谋长,调总参谋部任职。
  不管怎么说,苏劲辉与39军得到了足够高的重视与巨大的荣誉。
  前线,后勤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为了尽快让铁路通车,裴承毅调集所有参战部队的3000多名工程兵,从21日到26日,仅用5天时间就让第一列满载弹药物资的火车到达了荣州北面的堤州,为驻扎在此的38军第382旅送去了数千吨弹药物资。
  从此开始,平均每天有12列火车到达堤州。
  除了铁路,裴承毅还安排了3500辆重型卡车向前线运送物资。空军的所有运输机以每天至少2个架次的速度向前线运送物资。
  按照前指后勤部门统计,在26日之前,每天向前线运送物资45000吨,从26日开始,每天运送13万吨。以此速度,到2月4日就能在前线囤积大约145万吨作战物资,基本上完成后勤准备工作。
  28日,炮兵向钱癣转移。
  因为海军没有让舰队进入朝鲜海峡,所以作战部队只能得到舰载航空兵的支持,不要奢望舰队的炮火支援,炮兵成了唯一炮火支援力量。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1个月努力,空军工程部队修复了朝鲜北部的14处空军基地,还兴建了近20处野战机场。虽然空军没有在缺乏基础设施与维护设备的野战机场部署作战飞机,但是野战机场给了作战飞机更多选择,修复的空军基地缩短了作战飞机的活动半径,提高了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的作战效率。
  1月的最后1天,陆航增援部队到达。
  陆军航空兵的重要性已经在半岛战争中得到证实(空中突击旅属于陆航编制),在特殊地形环境下,直升机拥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相对来说,运输直升机的意义更加明显。虽然武装直升机拥有非凡的打击能力,但是不具备兵力投送能力。在打击手段齐备的情况下,反而是运输直升机更能满足作战要求。
  第一次战役还未结束,陆军向国内2家直升机生产厂商紧急订购了一批运输直升机。
  即便是紧急订购,受生产周期的影响,交货时间都在1个月之后。结果,当陆军拿到厂家交付的250架运输直升机的时候,第三次战役已经结束。
  花了275亿,总不能什么用处都没有。
  在前线严重缺乏运输力量,特别是短途运输工具的时候,陆军将250架运输直升机编成了一个临时陆航旅,专门用于战术空运。因为采用的是电力动力设备,所以不用考虑燃油问题。1架直升机能在1个小时内在50千米的航程上飞2个来回,每次为前线运送5到8吨物资。250架直升机一起出动,1个小时就能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2500吨到4000吨的作战物资!非常惊人,也非常重要的运送能力。
  2月1日,由总参谋部制订的作战计划送抵前线指挥部。
  裴承毅没有急着下达作战命令,而是召集几位军长,召开了战前会议。凌云霄没有返回沈阳,而是让771旅的钟惊波替他参加作战会议。不是凌云霄不想回来,而是裴承毅让他暂时不要回来。在王元庆处理好后方的工作之前,凌云霄最好呆在前线,哪里也别去,免得惹上麻烦。
  2月2日,各部队指挥官带着前指的作战命令返回作战部队。
  第四次战役的发起时间进入倒计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8/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