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4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5/1195

  臧嘉裕点了点头,没再跟营长罗嗦。
  回到班里,臧嘉裕叫上7个弟兄一起去了后勤排。
  “电动外骨骼行军装备”是专门为侦察兵研制的一种穿戴在身上的电力助力系统,最先提供给空降兵的侦察部队。在5公斤8级复合蓄电池的驱动下,该系统不但能够负重120千克,还能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行走至少8小时,或者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走20小时。最重要的是,该系统能够适应绝大部分环境,即便在地形崎岖的山地也能行走,不会像车辆那样受到地形限制。
  对侦察兵来说,这绝对是最好的“助手”。
  出人意料的是,特种部队没有使用“电动外骨骼行军装备”,大概与系统过于笨重,且无法在穿戴的情况下灵活行动有关吧。
  2023年装备空降部队之后,各连均抽调了一个排参加适应训练。
  非常幸运,臧嘉裕的班参加了适应训练。
  要求获得8套“外骨骼系统”,臧嘉裕只有两个目的,一是加快行军速度,二是携带更多的武器弹药。
  虽然只需要坚守一个晚上,但是战斗不会轻松。
  别说20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就算是2000个暴徒,也很难应付。
  北上的通道被挡住之后,韩军肯定会围住侦察兵控制的山头,拼命发起进攻。1个班就8个战士,即便个个都是电影里的兰博,也凶多吉少。
  臧嘉裕可不想死在异国他乡,更不想让手下的弟兄有个三长两短。
  大概是营部跟后勤排打了招呼,申领装备的时候没有遇到多少麻烦。
  有了“外骨骼系统”,还需要武器弹药。
  花了15分钟,臧嘉裕等8名战士在弹药仓库里挑选了阵地防御战所需的武器弹药。主要是单兵武器,特别是地雷与榴弹发射器。趁此机会,4名战士选择了班用机枪,另外4名战士则选择了高精度战斗步枪。
  空降兵是最擅长防御的部队,每个空降兵战士都知道防御作战的重点。
  用最少的兵力对付最多的敌人,关键不是干掉多少敌人,而是打垮敌人的士气、瓦解敌人的战斗意志、让敌人放弃进攻!
  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火力密度与精度至关重要。
  完成准备工作后,臧嘉裕还让每个战士带上了几袋高能口粮。
  在第1521营的主力部队向东开进的时候,臧嘉裕等8名穿戴“电力外骨骼行军装备”的战士在夜幕中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更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
第一百二十八章
无价的经验
  入夜,真正的危险不在陆地上,而是在海上。
  因为韩国空军丧失作战能力,无法威胁到航母战斗群,所以在7日下午,张韦昌命令伴随航母作战的“昆仑”号巡洋舰,“洪泽湖”号、“高邮湖”号与“洞庭湖”号驱逐舰北上加入支援舰队,执行炮火支援任务。虽然巡洋舰与驱逐舰并不是主力反潜战舰,但是少了4艘护航战舰,舰队的反潜网变得更加稀疏。
  更要命的是,舰队必须在夜间转向接受补给。
  “华夏”级航母能够携带2800吨航空燃料与1400吨航空弹药,按照每天出动120架次战机、每架次消耗6吨航空燃料与3吨航空弹药计算,“华夏”级的理论作战自持力为4天。因为实际情况与理论计算有很大出入,所以受战斗强度、出击距离、任务性质等因素的影响,航母的实际作战自持力在2到7天之间。
  从6日夜间开始,到7日傍晚,20个小时内,3个舰载机联队总共出动1173架次,其中战斗机出动824架次,平均每架战斗机执行了3.8次作战任务,任务周期仅5小时。即便以岸基航空兵的标准计算,这都算得上是极高强度的作战行动。
  20个小时内,3个航空联队总共消耗了4217吨航空燃料与2143吨弹药。
  虽然3艘航母上剩余的航空燃料与弹药能够坚持到8日下午,但是陆战队将在9日上午到达济州岛,航母战斗群将在8日夜间再次执行高强度轰炸任务,必须在此之前完成补给作业。
  进行补给作业的战舰最容易遭到潜艇偷袭。
  因为韩军正在猛攻空降兵的防线,暂时又无法向济州岛派遣增援部队,所以3艘航母必须分开进行补给作业,至少保证有2艘航母能够正常作业(补给时,航母必须停止所有航空作业)。如此一来,补给作业将持续一整夜。
  最头痛的肯定是华剑锋。
  他既要负责补给工作,又要负责舰队反潜。
  19点45分,舰队转向时,华剑锋对补给作业做了安排。
  “炎帝”号首先与补给舰汇合,在“炎帝”号进行补给作业的时候,“华夏”号与“黄帝”号以32节的速度航行,派遣战机为空降兵提供空中支援;舰队里的4艘反潜护卫舰集中保护进行补给作业的“炎帝”号,海航的反潜巡逻机负责外围反潜。
  因为韩国海军只有常规潜艇,所以华剑锋并不担心另外2艘航母遭到攻击。
  为了证明这一点,华剑锋让“华夏”号上的反潜战军官用计算机做了一次模拟攻击。
  韩国潜艇的重型反舰鱼雷的最高航速为70节,在此航速下的噪音超过120分贝,很容易被舰队里的反潜直升机或者反舰战舰上的被动声纳发现。“华夏”级航母在规避鱼雷的时候,2座HD-2A型聚变反应堆能以额定最大功率125%的应急输出功率工作,将航母的速度提高到35节以上!如此一来,韩国潜艇必须在20千米内发射鱼雷才能确保击中全速逃逸的航母。不说韩国潜艇艇长有没有胆量逼近,就算有,也不见得能突破3道反潜网,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射鱼雷。如果韩国潜艇在25千米以外发射鱼雷,航母将有100%的把握逃出鱼雷的攻击范围!
  计算机的模拟结果证实了华剑锋的分析。
  关键就是,绝对不能让韩国潜艇把攻击距离缩短到25千米以内!
  派出“增援舰队”之后,航母战斗群只剩下了30架反潜直升机。因为2艘航母需要出动舰载战斗机,所以无法使反潜直升机达到最佳出动率。如此一来,仅有4艘护卫舰上的12架直升机、巡洋舰与驱逐舰上的6架反潜直升机、以及接受补给的航母上的4架反潜直升机可以执行反潜任务。18架直升机肯定无法确保3艘航母的安全,必须增派更多的反潜力量。
  当天下午,华剑锋亲自联系了岸基航空兵,要求尽可能增派反潜巡逻机。
  岸基航空兵没有丝毫保留,将部署在东部沿海地区的36架远程反潜巡逻机分成3个批次,轮番为航母战斗群提供反潜掩护。
  即便如此,反潜兵力仍然显得非常单薄。
  剩下的,只有潜伏在海面下的潜艇了。
  舰队转向前,华剑锋设法联系上了附近的6艘潜艇。
  这其中就包括刘海峰指挥的“江豚”号。
  接到反潜巡逻机用高频声纳发来的命令,刘海峰调整了“江豚”号的航线,在6日夜间到达舰队西面,随即开始向舰队南面机动。
  作为优秀艇长,刘海峰意识到,在南面更容易获得机会。
  因为攻打济州岛的时间比预计的提前了24小时,所以航母战斗群投入战斗之后,仍然在向北航行,缩短战机的出击距离,提高航空兵的作战效率。如此一来,埋伏在战斗群北面的韩国潜艇要么没有来得及进入伏击阵位、要么在航母战斗群高速逼近的时候没敢露头,不然不会至今都不见踪影。只有埋伏在航母战斗群南面的韩国潜艇会随同向北前进,趁航母战斗群转向与补给舰会合的时候发动伏击。
  刘海峰想得很清楚,因为让他来干,也会选择埋伏在航母战斗群南面,而不是北面。
  接到华剑锋的命令后,刘海峰让“江豚”号提前转向前往补给海域南面,随后放出拖拽式声纳。
  韩国潜艇的艇长不是神仙,不可能准确判断出补给海域的准确位置。
  只有在航母进行补给作业的时候,韩国潜艇才会趁机逼近,然后在尽可能近的距离上发射鱼雷。
  21点30分,刘海峰返回指挥岗位。
  如同所有年轻军官一样,刘海峰的精力特别旺盛。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能够在岗位上坚持好几天。即便需要休息,每次睡眠时间不会超过3小时。
  “情况怎么样?”
  “有4个可疑目标,但是无法甄别。”张雪峰回头看了眼搭档,朝声纳控制中心左上角的屏幕指了一下,“还是黄色信号,计算机分析认为是大型海洋生物。”
  “大型海洋生物?”刘海峰皱起了眉头,“鲸鱼会在冬季进入黄海吗?”
  “这可说不准。”声纳长开口说道,“去年一月份,我们就在这边遇到过巡游的鲸群。”
  张雪峰点了点头,表示记得去年发生的事情。
  “不会如此凑巧吧?”刘海峰摸了摸下巴,说道,“有没有办法测出目标速度?”
  “完全不可能,已经尝试几次了。”声纳长指了下左下角的屏幕,“现在只能确认至少有四个可疑目标,实际上也许有六个,甚至更多。声纳接收到的信号断断续续,无法进行航线分析。”
  无法分析航线,也就无法得到航速。
  “有没有进行模拟分析?”
  “试过了,结果一样。”张雪峰叹了口气,“计算机分析出的结果是正在迁徙的大型海洋生物群落,无法对个体进行分析。”
  “用手动方式进行分析。”刘海峰的思维转得很快,“以时间为坐标,把可疑目标的大致坐标标出来,让我们看看有没有意外收获。”
  声纳长没再罗嗦,按照艇长的吩咐调出了储存在火控系统内的数据。
  看到屏幕上密密麻麻,右下角标有时间的图标,刘海峰思索了一阵,拿起放在控制台上的信号笔,将屏幕上的一些图标串连成了4条线。
  “用计算机分析这四条航线的平均速度与最大速度。”
  “最大速度有意义吗?”
  “当然有,照做吧。”
  声纳长苦笑了一下,给计算机输入了进行数据分析的指令。
  不多时,几项分析结果出现在了中央上方的大屏幕上。4个目标中,最大速度达到了17节,最低平均速度为8节。不算异常,很多鲸类的行进速度都在这个范围之内,某些鲸鱼追逐猎物时的速度甚至能达到28节。
  “有收获吗?”张雪峰看了眼搭档。
  “暂时不能说没有。”刘海峰不想开玩笑,拍了拍声纳长的肩膀,说道,“把四条航线以立体方式显示出来。”
  声纳长暗自叹了口气,照艇长的吩咐进行操作。
  “很好,把战术地图加上去,标明我艇、航母战斗群、补给舰与补给海域的位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5/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