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1195

  赵润东点了点头,说道:“也好,立即派人去把王元庆与顾卫民接过来。只有我们确定了基调,部队才知道该怎么打。”
  项铤辉找来参谋,安排车辆去接王元庆与顾卫民。
  彭茂邦没再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王元庆是绝对的鹰派领袖。只要他认为有必要扩大战争规模,赵润东就不会继续反对。至于顾卫民的态度,彭茂邦没有考虑太多,因为顾卫民在决策层中的影响力远不如王元庆。
第八十二章
调整
  王元庆与顾卫民到达时,李存勋与刘晓宾也来到了总参谋部。
  项铤辉首先对战局做了详细介绍,李存勋随后分析了刚刚收到的情报。
  “我们对侦察卫星发回的照片进行了核对,证实日军正在进行兵力调动。”李存勋介绍情况的时候,刘晓宾将几幅经过处理的照片显示在大屏幕上。“只是情况与我们预料的并不完全一样。除了部署在九州岛的三个日本陆军师团向北面的福冈港集中之外,只有部署在本州岛西部的三个日本陆军师团在向神户与大阪方向集中。如果日本只打算投入六个师团、大约十万地面部队,对半岛战争的影响不是很大。关键是,部署在东京附近的四个日本陆军师团在没有向港口集中的情况下进入了战备状态。”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朝赵润东与彭茂邦看了一眼。
  赵润东与彭茂邦没有急着提问,等着李存勋继续说下去。
  “日本的海运力量正在向福冈与神户集结,目的很明确,准备运送作战部队前往朝鲜半岛。”李存勋看了眼刘晓宾,大屏幕上出现新的图片后,说道,“总共不到四十艘船只,大部分都是散装货轮与滚装货轮,绝大部分是临时征调的民用船只,只有不到十艘为日本海军的运输舰船。这些船只最多只能投送三个师的兵力与配套武器装备。如果日本打算大规模介入半岛战争,至少需要投入一百五十艘万吨级货轮才能保证后勤供应。目前看来,日本还没有进一步动员民用船只。”
  “也就是说,日本不打算介入半岛战争?”
  听到赵润东提出的问题,李存勋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一切迹象都表明日本正在为登陆朝鲜半岛做准备,但是日本的军事动员方式并没有落到重点上。即便日本有足够的能力在数天内动员上百艘民用船只,以目前的形势看,韩美联军最需要的是空中支援,对地面作战力量的需求还不是很大。如果日本真想介入半岛战争,应该首先动员空军,而不是陆军。由此可以断定,日本不会在近期介入半岛战争,甚至永远都不会介入半岛战争。”
  “日本的军事动员说明什么?”顾卫民立即问了一句。
  李存勋没有急着回答,因为这个问题不需要由他回答。
  “只能说明一点。”王元庆开口了,“村上贞正没有打算出兵朝鲜半岛,为了应付军队内的威胁,他不得不有所准备。”
  顾卫民皱起眉头,似乎不太相信王元庆的猜测。
  “小王说得没错,日军的调动是针对内部威胁,而不是外部威胁。”赵润东看了众人一眼,敲了敲桌子,说道,“战争爆发不到十天,连美军都挡不住,就算日本派军参战,也不可能扭转乾坤。在这几日的战斗中,我军发挥出的战斗力丝毫不比美军逊色,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过了美军。村上贞正不是笨蛋,肯定知道日军参战的后果不会好到哪里去。今天上午,陆战队与登陆舰队完成了集结,日本的情报机构再差劲,也知道我军具有跨海登陆的作战能力。加上一直在东海活动的航母战斗群,村上贞正必须考虑日本参战的直接后果。日本不是美国,不但没有美国的实力,也没有美国的优越地理位置。别说重型轰炸机,就算是战术战斗机,都能轻而易举的轰炸日本本土目标。综合这些因素,村上贞正很有可能放弃登陆朝鲜半岛的想法。”
  赵润东故意停了下来,朝王元庆看了一眼。
  “如果日本不参战,村上贞正就得考虑来自军队的威胁。”王元庆拿起香烟,说道,“半岛战争爆发后,日军内部参战情绪高涨,绝大部分日本将领都认为半岛战争是日本获得大国地位的绝佳机会。在此之前,连村上贞正都抱同样的想法。如同元首在战前分析的一样,我们打得越好,越能震撼敌人,也就越能阻止敌人主动扩大战争规模。村上贞正不是一般的政治家,能够驾驭‘日本号’前进,让日本挤入‘核俱乐部’,足以证明村上贞正的能力。我认为,村上贞正不会贸然参战,至少不会在美国摆明全面撤军,而韩国军队连汉城都守不住的情况下出兵朝鲜半岛。如此一来,村上贞正必须提防国内的反对派。作为靠军队起家的首相,村上贞正很清楚军队的破坏力,更清楚发生军事政变的危害性。如果我是村上贞正,在做出不出兵的决策后,就会首先制约军队,甚至提前向军队内的反对派下手。只要能够控制住军队,村上贞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赵润东与王元庆的观点一致,其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不要主动扩大冲突规模?”彭茂邦转移了话题,“美军第4两栖舰队将在明天夜间到达江华湾,撤出第1装甲师只需要十二个小时。之前部署在关岛的VC-22机群已经飞往正在日本海活动的航母战斗群,准备利用航母战斗群为支撑,撤出被围困的第7步兵师。以我军投入的兵力,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同时歼灭第1装甲师与第7步兵师。如果集中力量对付第1装甲师,必然放跑第7步兵师,反之亦然。要想全歼美军作战部队,必须对美军舰队下手,要么打击第4两栖舰队,要么打击美军航母战斗群。相对而言,前者更容易对付。问题很明显,如果攻击在江华湾内活动的第4两栖舰队,我们就得主动扩大战争规模。”
  彭茂邦的话还没说完,王元庆就明白了过来。
  “我们主动扩大战争规模,主要是政治与外交上的问题。”顾卫民再次抢先发言,“虽然我们之前袭击了美军第2两栖舰队,但是当时第2两栖舰队在朝鲜领海活动,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江华湾属于韩国领海,如果第4两栖舰队没有进入朝鲜领海,我们有什么理由打击第4两栖舰队?”
  “理由是次要问题。”王元庆没有给其他人发言的机会,“朝鲜政府早就宣布以汉城作为首都,拒不承认韩国的合法性。如果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我们可以招回大使,与韩国断绝外交关系。”
  “这将断掉我们的退路!”
  听到顾卫民的话,王元庆没有急着开口,朝赵润东看了过去。
  顾卫民说到了重点上。只要与韩国断绝外交关系,等于承认朝鲜政府是朝鲜半岛上唯一的合法政权,共和国有足够的理由攻击所有进入朝鲜半岛周围海域的舰队。问题是,如果这么做,共和国必须打赢战争,帮助朝鲜政府统一朝鲜半岛。
  赵润东思考了一阵,说道:“这个问题很关键,我们谁也不能保证这场战争能够打到什么程度,也无法保证会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如果日本参战,即便我们不攻打日本本土,也有可能陷入一场持续数个月、甚至数年的地区战争之中。如果代价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能力,后果将不堪设想。”
  王元庆迟疑了一下,见到赵润东的话还没说完,就没急着发表意见。
  “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看。”赵润东看了参会人员一眼,说道,“日本的参战态度一直不明朗,表明日本有所畏惧。如果我们以雷霆手段干掉第4两栖舰队,很有可能打掉日本参战的信心与勇气,同时给予美国更加沉重的打击,迫使美国以更快的速度撤出半岛战场。单独对付韩军,我们付出的代价不会太大。”
  “或许,还能尽量缩短战争时间。”项铤辉补充了一句。
  赵润东点了点头,说道:“如果能够缩短战争时间,我们付出的战争代价将比预期的小得多。对我们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这样的话,我认为应该尽快登陆济州岛。”王元庆跟了一句。
  此时,大家都听出了赵润东的意思。如果无法避免战争规模扩大,就要下定决心。
  赵润东微微一笑,朝项铤辉看了过去。
  “陆战队与登陆舰队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出发,只是……”项铤辉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我认为,不应该急着攻打济州岛。当然,不是不打济州岛,而是应该首先消灭美军第1装甲师与第7步兵师,迫使美国撤军之后,再出动陆战队攻打济州岛。因为前线作战部队的物资消耗速度比预期的高得多,我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已经发挥到极限,所以应该将登陆济州岛的时间放在第二次战役,甚至第三次战役之后。”
  王元庆不太懂军事,没有多发表意见。
  “如此也好,什么时候登陆济州岛由战局发展决定。”赵润东又敲了敲桌子,说道,“如果第二次战役进展顺利,就要尽快发动第三次战役,力争在下月初打下汉城。如果第二次战役遇到麻烦,可以对第三次战役进行适当调整,或者在此期间发动一次新的战役,以确保进军汉城的行动不会遇到太多麻烦。其他方面,军情局与国务院都要做好部署,尽力为军队提供援助。”
  会议到此结束,打击第4两栖舰队的行动确定了下来。
第八十三章
围歼
  26日夜间,青鹤与金化的战斗进入高潮。
  激烈的战斗非但没有让空降163旅与空降173旅的官兵感到压力,反而让2个旅长松了口气,因为发动进攻的是韩军,不是美军。
  第1装甲师在傍晚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随后向北撤退。
  顶替美军发动进攻的韩军没能对空降163旅构成多大威胁,反而被担任支援掩护任务的快反772旅打了几个反击,损失大批重型武器装备与数千人员。
  在凌云霄的指挥下,快反773旅迅速向海州方向突击。
  战场北面,第61军在21点左右从平城南下,以最快的速度向平壤进军。
  第二批参战的第21军、第24军与第27军跟在第61军身后。到达顺川后,机动能力最强的第27军向西运动,沿肃川-平原-华津里-甄山-新兴里-麻永里公路线向南浦突击,为第61军消除右翼威胁;以步兵为主的第21军则沿着顺川-新成川-百源里-江东-公浦里-延山-祥原-场里-燕滩的铁路/公路线向韩军第1集团军右翼发动突击,直接向黄州与沙里院发动进攻;装甲力量最强大,也是机动能力最弱的第24军跟在第61军身后,在第61军拿下平壤后,负责从正面攻打黄州。
  整整4个军,近10万官兵同时南下。
  虽然韩军在20点之前到达平壤,占领了牡丹阁(朝鲜前政府行政中心)与锦绣山议事堂(朝鲜前政府主席宫),击毙与俘虏近2万朝军,但是金泽效没有让部队继续前进,也没有让部队就地构筑防御阵地,而是让部队准备随时撤离平壤。
  21点30分,柳宗纯在全州临时总统府发表声明,宣布韩国顺利统一朝鲜半岛。
  这则声明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因为全世界都知道,共和国陆军即将到达平壤,柳宗纯只是做做样子。
  21点45分,得知中国陆军正在南下,金泽效下达了撤退命令。
  平壤无险可守,如果韩军不能及时撤到黄州,充分利用黄州川的险要地形,争取到足够的时间,韩军第1集团军的数十万官兵将被中国陆军全歼!
  当天晚上的重点不是西部战场,而是东部战场。
  总参谋部决定打击第4两栖舰队之后,裴承毅迅速调整作战部署,将歼灭第7步兵师放在了首要位置上。
  第二批入朝作战的第42军在26日傍晚到达定坪。
  按照调整后的作战计划,第42军只有一个任务:沿着海岸线公路迅速向南突击,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元山与高城,最终攻占三八线北面的旧邑里。
  随同第42军南下的还有原本隶属于第37军、第38军与第54军的6个防空营。
  这些防空营将依次部署在元山与高城,阻止美军的VC-22与直升机接走被围困的第7步兵师官兵。
  最后一支参战部队,既第36军跟随第42军向南推进,协助第42军攻占元山,随后向南面的高山推进,再沿着高山-淮阳-昌道公路线推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战役穿插任务,将撤退到化川里与金刚的第7步兵师与正在进攻金化的韩军第2集团军分割开来,与第42军围歼第7步兵师。
  为了加强进攻能力,裴承毅只留下空突171旅支援空降173旅。
  空突161旅与空突151旅分别支援第42军与第36军,集中力量打击第7步兵师的装甲力量。
  之前参加了第一次战役的空突162旅与空突172旅也披挂上阵。
  如此一来,裴承毅集中了2个军加4个旅的6万多兵力围歼只有2万兵力的第7步兵师。即便第7步兵师的战斗力再强悍,也最多坚持24小时。
  22点30分,第42军与第36军到达元山城外。
  直到此时,杜奇威才发现中国陆军的首要目的是歼灭第7步兵师。虽然他在第一时间要求皮布鲁克派遣力量支援第7步兵师,但是美军的航母战斗群还在数百千米之外,而且没有做好战斗准备。
  元山“沦陷”之前,第36军的先头部队就向高山进军了。
  第42军的速度也不慢,23点40分,1个装甲营与1个步兵营率先向高城方向突击。
  战斗打到这个时候,留给美军的转圜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如果高城失守,第7步兵师将彻底丧失“突围”希望。
  杜奇威在27日凌晨命令赫克尔派遣先头部队前往高城,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高城。赫克尔没能“如实”执行杜奇威的命令,因为第7步兵师只有3个营到达距离高城大约40千米的金刚,主力部队还在化川里。
  27日2点30分,第42军的先头部队到达距离高城仅30千米的濂成里。
  至此,第7步兵师基本上丧失了突围希望。
  此时,回到军情局的李存勋给正在美国活动的002号超级间谍发去了新的命令。
  虽然赵润东没在会议上为军情局安排具体工作,但是军情局的行动会对整个战局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除了搜集情报之外,军情局还有很多事情可做。
  与刘晓宾商量后,李存勋决定让谷树良平“回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