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3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0/1195

  武装直升机机群逼近,林产里上空的美军无人侦察机立即发出警报。
  问题是,美军“战区反导防空系统”的最低射界为50米,对付不了15米高度上的武装直升机。伴随装甲集群的“复仇者”(装有“毒刺”导弹的“悍马”吉普车)防空系统的最大射程只有5千米,根本对付不了15千米外的WZ-15。
  唯一能够威胁WZ-15的是“阿姆拉姆”(车载型AIM-120)防空系统,但是美军没有大量采购这种中近程防空系统,全都装备陆军装甲部队,没有提供给在舰载防空系统与舰载战斗机掩护下作战的陆战队。
  不得不说,美军夺取战场制空权的信心太强大了。
  当美军失去制空权的时候,才发现手里没有几种像样的防空武器。
  如果美国没在冷战后取消“约克中士”履带式自行防空系统的研发计划,还能为必须独立作战的地面部队提供一些防空掩护。
  面对低空突击的武装直升机,美军陆战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被动防御系统上。
  原先还排成整齐队列的坦克与装甲车迅速散开,纷纷释放烟幕。步兵战车上的官兵迅速离开危险的“铁棺材”,跟着暴露在外的步兵冲向最近的防空掩体。坦克车长与装填手钻出炮塔,抓紧了高射机枪,准备做最后的抵抗。
  WZ-15机群没有飞到美军装甲集群上空,而是在10多千米外发射了反坦克导弹。
  依靠3辆侦察车与无人侦察机提供的战场信息,每个攻击编队里的长机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将飞行高度提升50米,用主轴顶端的毫米波雷达获取目标信息,然后就能发射配备了毫米波雷达引导头的反坦克导弹。
  如果不出现意外情况,WZ-15发射导弹之后就该返航了。
  问题是,出现了意外情况。
  被FM-21防空系统揍得落花流水、正在返回咸兴的18架AH-1Z“超级眼镜蛇”接到地面部队的召唤,以最快速度赶了过来,准备拦截WZ-15机群。
  只是,直升机的速度确实不快。
  30千米,飞了7分钟。
  7分钟之内,16架WZ-15发射了所有反坦克导弹,“一身轻松”的迎向AH-1Z机群。
  直升机的空战不像战斗机那样“花哨”,却更加惨烈。
  因为直升机的降生时间比固定翼飞机晚得多,受自身性能限制,从登上战争舞台的那一天开始,直升机扮演的就是“战场搬运工”与“低空袭击者”的角色,所以战争史上鲜有直升机空战战例。
  比较出名的直升机战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中。
  当时,伊拉克与伊朗都有AH-1与Mi-24武装直升机,打了好几次规模不大,但是非常精彩、也非常经典的直升机空战。
  出人意料的,占便宜的不是AH-1,而是更加笨重的Mi-24。
  后来世界各国,特别是2个超级大国都积极探索直升机空战战术。可惜的是,两伊战争结束后不久,红色帝国轰然倒下,冷战结束,美国独霸世界。在没有哪个国家能与美国争夺制空权的情况下,美国对直升机空战失去了兴趣,就连性能超群、研制时就将空战能力放到主要位置的RAH-66都在快要定型的时候被强行下马。
  直升机空战到底该怎么打,谁都说不准。
  要不了多久,这个答案就将揭晓。
  在共和国空军与美国空军无力向前线派遣战斗机的情况下,主宰天空的必定是武装直升机。准确地说,是某一方的武装直升机。
第五十九章
低空坦克
  “响尾蛇”呼啸而来,WZ-15如同灵巧的鹞鹰,尾巴一甩,躲到了山丘后面。
  爆炸声从山丘背面传来,硝烟卷着弹体碎片与泥石沙土腾入空中。
  这一刻,时间仿佛放慢了步伐。
  WZ-15后座上的骆良骥少校清楚看到头顶上形迹模糊、寒光闪闪的旋翼浆叶,蒙胧听到仿佛从天边传来的轰鸣声。10年艰苦训练,让他在极端情况下仍然能够依靠本能完成一系列复杂操纵,驾驭似乎就要脱缰的“飞马”。
  “老骆,快拉起来!”
  耳机里传来搭档祝芝龙上尉的呼叫声,大脑还未反应过来,骆良骥就手脚齐出,以飞快的速度完成了一连串的操控动作。
  WZ-15如同搏战长空的雄鹰,仰头蹿上蓝天。
  数千米外,2架“超级眼镜蛇”正在搜寻刚刚躲到山丘后的“猎物”。
  从猎手转变成猎物,只是几秒钟的事情。
  从发现目标,到锁定目标、导弹导引头进入跟踪状态,再到发射导弹,祝芝龙只用了6秒!
  2架“超级眼镜蛇”活该倒霉,因为它们碰上了空突161低空打击营的营长!
  4枚FY-19“飞燕”轻型空对空导弹分成2批,以超过2马赫的速度射向2架“超级眼镜蛇”。虽然“飞燕”原本是单兵防空导弹,不是专门为武装直升机研制的空对空导弹,但是对付速度不快,无法进行高过载机动的直升机仍然绰绰有余。
  遭到“猎物”攻击,2架AH-1Z的飞行员顿时慌了手脚。
  释放红外干扰弹的同时,2架“超级眼镜蛇”迅速分散,一架向左、一架向右,同时降低飞行高度,希望在较高处撒出的干扰弹能够引开导弹。
  如果祝芝龙只发射了2枚导弹,“超级眼镜蛇”还有可能逃脱。
  干扰弹吸引了飞在前面的FY-19,却没能引开第2枚导弹。“超级眼镜蛇”还未来得及躲到山丘后面,FY-19就追了上去。
  空中多出了2朵绚丽的烟花。
  “老骆……”
  “我没事。”爆炸声让骆良骥彻底清醒了过来,“继续搜索目标。”
  “明白!”
  执行空战任务时,飞行员与武器操作员的分工非常明确。发现目标前,飞行员负责操作直升机,武器操作员负责搜寻目标;发现目标后,飞行员负责警戒,武器操作员负责攻击。飞行员与武器操作员配合得越好,战斗力越强大。武装直升机对飞行机组成员的要求超过了空军与海航的双座战斗机,平常2人不但一起训练,还一起生活。除了结婚生子之外,吃喝拉撒都在一起。
  狭窄的空战战场乱成了一团。
  虽然WZ-15比AH-1Z先进得多,但是没能在空战中占到多少便宜。没有任何一种武装直升机专门为空战设计,也就没有任何一种武装直升机格外强调空战性能。不管是WZ-15、还是AH-1Z、乃至现役的所有武装直升机都只是在尽量确保对地打击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增添设备、携带对空弹药的方式获得有限的空战能力。
  与骆良骥配合的WZ-15完成攻击后,因为一台电动机出了故障,不得不提前返航。
  正在作战的WZ-15都是双机编队飞行,只有骆良骥与祝芝龙单独活动。受性能、作战环境等限制,单独活动的武装直升机单机很容易遭到敌人伏击。在以往的训练中,骆良骥与祝芝龙就知道这种情况。
  问题是,现在没人与他们配合。
  骆良骥再次降低飞行高度,小心翼翼的注意着周围的情况。祝芝龙右眼不断扫视远方的地平线,左眼盯着显示在头盔屏幕上的雷达扫描信息。
  只是,直升机的座舱受旋翼限制,无法设置成水泡型,飞行员的视野受到很大限制。
  AH-1Z机群没被打退,肯定有人盯上了这架“落单”的WZ-15。
  骆良骥与祝芝龙都很紧张。如果遭到偷袭,几十枚机关炮炮弹就能将WZ-15变成一堆高成本废铁。
  1架AH-1Z突然从左侧1000多米外的山丘后面冒了出来。
  骆良骥想都没想,踩下油门的同时压下了操纵杆。
  直升机是最擅长低空飞行的机种,出色的低空性能更是生存的基础。空战时,直升机很少飞到500米以上的中空,绝大部分时候都在50米以下的超低空活动。
  骆良骥的反应很快,早有准备的美军飞行员动作更快。
  没等WZ-15躲到山丘后面,AH-1Z机头下的3管20毫米加特林航炮吐出火舌,以每分钟1500发的速度向“猎物”倾洒炮弹。
  攻击来得很迅速,却不太致命。
  美军飞行员犯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使用了对空攻击的高爆弹,而不是穿甲弹。
  落在机身左侧的炮弹“砰砰”作响,炸起一团团明亮的火球,看上去很壮观,实际上对WZ-15的威胁微乎其微。
  保护飞行员的澡盆型装甲盒、保护电机舱与电池舱的装甲护罩、以及保护弹舱的保型装甲板能够抵抗20毫米穿甲弹的直接攻击,厚达35毫米的防弹玻璃能够抵抗12.7毫米穿甲弹与20毫米高爆弹的直接攻击。如果AH-1Z使用20毫米穿甲弹,还有可能打穿防弹玻璃,对2名飞行员构成致命威胁。
  上百枚炮弹,仅仅打残了WZ-15左侧的短翼。
  幸亏空战发生在WZ-15完成对地攻击之后,翼尖的防空导弹也用掉了,不然这轮攻击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损伤。
  “老骆,转过去!”
  “正在转向,干掉那架狗娘养的‘超级眼镜蛇’!”
  AH-1Z上的美军飞行员吓得目瞪口呆,因为挨了几十枚炮弹的WZ-15就像有金刚不坏之身一样,不但没有坠毁,还顶着弹雨将机头转了过来。
  20毫米炮弹弹雨刚刚落幕,WZ-15腹部的30毫米航炮开火了。
  因为30毫米航炮只能水平旋转90度(左右各45度),所以必须将机头大致朝向目标,才能将航炮对准目标。
  AH-1Z不敢停留。WZ-15扛得住20毫米炮弹,AH-1Z却扛不住30毫米穿甲弹。
  武装直升机再坚固,也不如地面上的坦克。能够敲碎坦克“天灵盖”的30毫米贫铀合金脱壳穿甲弹肯定能够轻而易举的把任何一种武装直升机打成筛子。
  “狗日的,跑得掉吗?”
  炮弹追着全速转向的AH-1Z前进,最终与咬住了“超级眼镜蛇”。
  祝芝龙肯定是个心狠手辣的货色,AH-1Z冒烟坠落时,他还送去了几十枚炮弹。
  30毫米航炮停止怒吼时,弹药指示器上的数字表明打出了227枚穿甲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0/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