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1195

  被班长骂了,何建才提着2个备用弹箱朝排长消失的方向跑去。
  到达阵地前大约700米的时候,美军停了下来。一名美军军官从一辆顶着好几根天线的步兵战车里走了出来,指手画脚的向陆续下车的士兵大声吆喝着。随着近一半步兵战车内的步兵下车,冲在前面的坦克继续前进。
  空中再次传来呼啸声。
  守在阵地上的空降兵以最快的速度钻进了防炮洞。
  很标准的进攻方式,利用密集炮击压制防御阵地上的敌人,掩护进攻部队冲过最危险的几百米,随后炮火向后方延伸,以密集弹幕阻止敌人的预备队进入防御阵地,掩护进攻部队扫荡阵地上的敌人。如果顺利,只需一次进攻就能击溃守军。显然,美军并不顺利,因为已经发动了4次进攻,这是第五次进攻!
  靠在湿漉漉的土墙上,李东石朝靠在对面的何建笑了起来。
  “排长,我……”
  “别紧张,等下跟在我后面,开火的时候替我指引目标。”李东石掏出两块口香糖,丢了一块给何建,“放松点,记住训练与演习时的战术与技术要领。美国佬也是娘胎生的、肉长的,不是打不死的怪物。”
  何建点了点头,把没有拨掉锡箔纸的口香糖丢进了嘴里。
  不紧张才是怪事,训练与演习的死亡率不到万分之一,1营在阵地上坚持了1个多小时就阵亡了近30%的官兵。
  战争不是演习,更不是训练!
  炮击向后延伸,李东石朝何建摇了摇头,示意不要激动。
  “砰砰”着响的机关炮声传来,好几枚机关炮弹落在了李东石与何建藏身的火力点上。
  美军的进攻非常有“节奏”,如果有必要,会朝任何可疑地点发射炮弹。
  随着机关炮的声响停下,李东石才踏上台阶,架起班用机枪。
  数枚反坦克导弹从阵地后方腾空而起,到达500米的高度后,朝数百米外的美军坦克与步兵战车俯冲而去。
  3班在阵地上的第二轮战斗开始了。
第五十二章
不屈
  趁跟随在坦克后面的步兵分散隐蔽,李东石用3个短点射干掉了3名美国大兵。
  有没有干掉美军,还不能确定,因为当时大部分美军都在寻找隐蔽点,或许那3名美国大兵正好卧倒。当然,李东石对自己的枪法有绝对信心。不到200米的距离,即便不看准信,也能打中人体大小的目标。
  李东石拽上何建钻入地下坑道的时候,外面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反坦克导弹干掉了最前面的6辆坦克。美军立即用精准火力进行还击,没给反坦克手更多的偷袭机会。也就在这个时候,由旅部直接指挥的炮兵投入战斗。至少有一个连的12门大口径迫击炮进行了3轮急促炮击。为了避免遭到美军远程炮兵的反击,空降兵的炮兵不会持续开火,均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
  虽然只有36发炮弹,但是美军坦克与步兵战车遇到了最大的敌人。
  配备了毫米波雷达制导系统的迫击炮弹到达弹道最高点的时候,在惯性的作用下,弹体尾部6片用来控制方向与降低飞行速度的弹翼展开,随即通过原理非常简单的机械联动系统启动炮弹的制导系统。下落阶段,毫米波雷达以扫描搜索模式工作,找到距离最近、特征最明显的目标后转为锁定瞄准模式,引导炮弹以攻顶方式飞向目标。如果目标被摧毁,制导系统自动转为扫描搜索模式,寻找另外的目标。
  定型测试时,这种120毫米制导迫击炮弹的命中率超过80%。
  虽然坦克都披着厚厚的铠甲,但是坦克的顶甲厚度一般不超过100毫米,没有一种坦克的顶甲能够抵挡直径110毫米、装药2.5千克、采用贫铀合金药罩的自锻成型破甲战斗部的直接攻击。
  这种炮弹的价格也非常昂贵(主要是毫米波雷达制导系统过于昂贵,占到炮弹总成本的70%),75万的单价甚至超过了绝大部分二手坦克。但与数百万美元一辆的“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相比,炮弹的那点价格根本算不了什么。
  短促的炮击,让美军装甲部队遭遇了“灭顶之灾”。
  爆炸声接二连三响起,其中几次特别猛烈,应该是储备在“艾布拉姆斯”炮塔尾部弹舱内的炮弹被数千摄氏度的破甲射流击中后发生殉爆。在此情况下,就算“艾布拉姆斯”拥有完善的“抑爆”系统,也无法保证坦克兵的安全。
  美军的反应非常迅速,之前还在向阵地后方延伸的炮火转向了旅部炮兵阵地。
  李东石来到第二个倒打火力点,正好看到刚刚出现在空中的导弹尾迹。
  不是轰炸机发射的导弹,而是武装直升机在数千米、甚至十数千米外发射的对地攻击导弹。
  火力压制非常密集,不知道刚刚发威的炮兵连有没有成功撤出阵地。
  不得不承认,美军的网络战系统非常强大。
  从炮兵雷达探测到迫击炮弹,到压制火力落在炮兵阵地上,前后不到2分钟!如果没有作为信息共享平台的网络战系统,美军的反应速度不可能如此惊人。
  只是,反击来得再快,也不可能阻止迫击炮弹落下。
  近30辆坦克与步兵战车在数秒内变成了美国大兵的铁棺材,残骸燃烧产生的火光穿透浓密的硝烟,给战场增添了几份阴森恐怖的氛围。
  “指引目标!”
  何建爬上火力点的时候,李东石手里的机枪已经连续响了2次,干掉了2名来不及躲避的美国大兵。
  “11点钟方向,250米。”
  掉转枪口,李东石想都没想就打出了一个长点射。
  数十颗5.8毫米子弹弹头穿过迷雾,将2名刚刚架好M249轻机枪的美国大兵送入了上帝的怀抱。
  “10点钟……”
  “快走!”李东石一把拽住何建,溜下了火力点。
  非常及时,几颗子弹擦着何建的头盔打在了后面的土墙上。
  “排长……”
  “别罗嗦,跟着我。”
  2人猫腰钻入地下坑道,朝附近的火力点跑去。
  阵地防御作战只有2个重点:一是尽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给敌人造成无法承受的伤亡;二是尽量利用防御阵地上的所有有利条件,绝不死守一处火力点。
  作为“专业”防御部队,空降兵的官兵都知道这2个教条。
  只要遵守这2个教条,兵力成了次要问题,官兵素质才是关键因素。
  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中,共和国志愿军曾经创造了1名战士打退敌人10多次进攻的防御作战纪录。
  问题是,很多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把作战守则忘到了脑后,面对惨烈的战斗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到达第3个火力点的时候,李东石几乎来到了阵地的最北面。
  又有数辆坦克在倒车的时候被空降兵手里的反坦克导弹打成了废铜烂铁。
  美军步兵的意志再顽强,在无法对付神出鬼没的空降兵的情况下,也会迅速崩溃。对战场上的士兵来说,有没有敌人强大、打不打得过敌人是次要问题,如果发现不管做出多大牺牲都无法威胁敌人,士兵的士气与斗志将迅速崩溃。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朝鲜战争中的志愿军!
  美军开始撤退。
  此时3排的几个机枪手已经绕到阵地的北面,从侧面攻击失去坦克与步兵战车掩护的美军步兵。
  撤退迅速演变成溃退。
  面对无心作战,只想逃跑的敌人,李东石没再更换阵地,连续打光了2个弹箱里的300多发子弹,干掉了10多名美国大兵。
  空中传来“嘶嘶”声,李东石拽着何建钻进了地下坑道。
  两人没有立即沿着坑道返回后方,因为在敌人炮击时在坑道里乱蹿反而容易出现意外情况。
  “排长,你干掉了二十一名敌人。”
  大地震动起来,爆炸声从附近的火力点传了进来。
  “有这么多?”李东石掏出香烟,递了一根给何建。
  三等兵用力点了点头,说道:“我看得很清楚,至少有二十一个,或许有二十四个。”
  “这是我们的战果。”李东石点上香烟,把打火机丢了过去,“学到了不少东西吧?”
  何建呵呵一笑,右手颤抖着点燃香烟。
  用炮火掩护撤退,属于最简单、最常用的战术。一般情况下,炮火从美军散兵线前方50米处开始向防御阵地后方延伸,直到所有美军撤出战场为止。如果炮弹充足,美军还会设法将阵亡官兵的遗体带回去。
  这些,都是伊朗军队在战场上总结的“经验”。
  李东石相信,美军不会带走阵亡官兵的遗体,因为美军不会有充足的弹药。如果美军控制了天空,还会有轰炸机与攻击机前来支援进攻与掩护撤退。万幸的是,共和国空军没有让美军统治天空。
  炮击持续了大约5分钟。
  叫上何建,李东石返回了阵地后方。
  “老李,我干掉了2辆坦克。”
  “不错。”李东石朝正在处理伤口的张志骐走了过去,“受伤了?”
  “擦伤,没机会下火线。”
  “班长,排长干掉了二十多名美军。”
  “这么多?”张志骐朝李东石看了一眼,“老李,下次我到前面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