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3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1195

  12月8日,军情局将这份极为重要的情报“送”给了朝鲜。
  当日,部署在共和国东北地区的作战部队陆续向边境地区开进,进入战斗状态。除“共和国”号之外,另外3支航母战斗群在东海南部海域集结。空军加强了战备巡逻,派往黄海海域的巡逻机比平时增加了一倍以上。
  此时,韩美联军的演习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不管朝鲜领导人是否相信共和国提供的情报,事实摆在面前,韩美联军正在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很有可能转变为突然进攻,美国总统特使在东京与日韩高层秘密会晤、摆明了商讨作战行动。
  当天晚上,金哲男在平壤锦绣山召开武装力量司令部紧急会议。
  气氛很压抑,也很紧张。
  不但金哲男在担心战争会立即爆发,就连朝军的将领也非常担心。
  3年前掌握军队,等于获得了在朝鲜生存下去的护身符。现在掌握军队,等于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几乎所有将军都赚得盆满钵满,战争不但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好处,还将使他们手中的既得利益化为乌有。没有任何一个朝军将领愿意与强大的敌人打一场根本打不赢的战争。至于民族统一,早就不是他们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了。
  现在的问题是,打不打,不由朝鲜决定。
  见到没人愿意开口,金哲男打破沉默,说道:“战争无可避免,我们唯一的出路是让中国尽快参战,利用中国的力量打赢战争。”
  “问题是,怎么让中国尽快参战?”
  “唯一的办法是在伪军做好准备之前发动战争,迫使伪军发动反击,越过停火线,中国就得按照承诺出兵参战。”
  “迫使中国被动参战,很有可能产生引狼入室的结果。”
  金哲男的眉头跳了几下,压了压手,打住了其他人的话,说道:“我们必须考虑这个后果。这几年,中国一直在设法推动我们的改革速度,希望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我们。如果战争爆发,中国派兵参战,肯定不会像几十年前那样在战后撤出所有部队。老挝、越南都是鲜明的教材。关键问题是,我们首先得确保国家的存在,确保政权的存在。”
  “从实际考虑,我们必须尽快与中国建立联合军事指挥机制。”
  “必须由我们掌握军事指挥权。”
  “中国会让我们指挥吗?”
  “如果不能建立联合指挥机构,只能迫使中国出兵。我们必须做好相关准备,防止中国趁此机会扶持亲华政权。”
  “很难办到,除非我们主导主要作战行动,中国仅提供支援,不参加地面作战行动。”
  “这也是办法,不管怎么样,只有把中国拖下水,才能确保我们不被击败。”
  ……
  讨论进行得很激烈,观点得到了统一。一是必须让中国参战,二是必须确保不被中国颠覆。
  等大部分人都发言之后,金哲男说道:“我建议立即派遣崔志成同志前往中国,与中国商讨联合作战行动方面的事情。我军尽快进入战斗状态,只要中国答应在作战行动上给予积极支持,或者是在伪军越过停火线之后派兵参战,我们就立即采取行动,以先发制人的方式发动战争。”
  “最好首先与中国通气。”崔志成直到这个时候才开口。
  金哲男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也好,先通气,表明我们非常尊重中国,这样在外交上有更大的好处。”
  崔志成暗暗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
  “还有别的问题吗?”金哲男扫了众人一眼,说道,“如果没有别的问题,今天就到此结束吧。”
  其他人离开后,金哲男找崔志成单独谈了一个多小时。
  当天半夜,崔志成亲自前往共和国驻平壤大使馆,与大使谈到天亮。随后,消息经大使发回了共和国外交部。
  黄国巍在早上8点30分左右找到了王元庆。
  按照赵润东的安排,与半岛战争有关的事情首先找王元庆,由王元庆做出决策。
  “朝鲜的态度很委婉,也很期盼我们能够做出正面回答。”
  “也就是说,朝鲜非常急切。”
  黄国巍点了点头,说道:“军情局的情报产生了作用,使朝鲜认为战争即将爆发。”
  “军情局的情报还是次要问题,金哲男再笨也应该知道战争即将爆发。”王元庆长出了口气,说道,“朝鲜想把我们拖下水,拉我们垫背。”
  黄国巍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崔志成到了后,带他直接来见我吧,把总理也叫上。”王元庆冷冷一笑,说道,“我们不给点动力,朝鲜恐怕不会有任何举动。”
  送走黄国巍,王元庆沉思了一会,给彭茂邦与潘云生打了电话。
  虽然彭茂邦的战略决策能力并不怎么样,但是王元庆非常重视潘云生的意见,因为潘云生的战略大局观绝不亚于纪佑国与赵润东。
第三十二章
稳住朝鲜
  担任“政策顾问”后,彭茂邦与潘云生的态度比以前谨慎了许多。
  听王元庆说完,两人都没有急着开口。
  以往没有“头衔”,两人不管说什么都不用担心负担责任,现在有了“头衔”,说的话就是供副元首参考的政策建议,需要承担责任。
  只是,两人的性格仍然没变。
  见到彭茂邦激动的样子,潘云生抢先开口,说道:“确实非常棘手。金哲男感受到了来自南方的威胁,知道没有我们支持,朝鲜将迅速战败,‘金氏家族’也将彻底衰败。不管朝鲜做什么,目的只有一个,拖我们下水。”
  王元庆点了点头,朝彭茂邦看了一眼。
  “要想过河,哪能不湿脚?”彭茂邦神色严肃地说道,“我们早已做好参战准备,别说与朝鲜军队配合,就算必须单独作战,也不能回避。”
  “问题是……”潘云生笑了笑,没把后面的话说出来。
  “上个月,我去厦门见了纪老。”王元庆决定首先说服彭茂邦,“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得到了纪老的支持。”
  潘云生微微皱了下眉头,猜出了王元庆的意思。
  “什么想法?”彭茂邦非常干脆的问了出来,没花心思考虑。
  “两岸和平统一。”
  彭茂邦愣了一下,随即说道:“你是说,趁此机会完成两岸和平统一?”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趁美国与日本都把战略重点放在朝鲜半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虽然不大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实现和平统一,但是很有希望借此机会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使双方向和平统一迈出决定性的一步。”
  彭茂邦迟疑了一下,没说什么。连纪佑国都这么认为,肯定没有问题。
  “确实如此,我也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问题就在这里,纪老专门提到了我们在朝鲜半岛的行动。”
  “与我们的行动有什么关系?我认为,我们打得越漂亮,取得的战果越大,越能推动和平统一。”
  潘云生看了彭茂邦一眼,随即笑了起来。
  “难道我说错了吗?”
  “彭总,你说得没错,但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王元庆暗暗叹了口气,说道,“为什么纪老在台湾同胞心里的地位远远超过了其他领袖?虽然收复钓鱼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老赵也收复南沙群岛。原因很简单,纪老做什么都讲究方式方法。如同彭总所说,我们在朝鲜战场上打得越漂亮,对岛内分裂份子产生的震慑效果越明显。关键问题是,大部分台湾同胞既不是分裂份子,也不是绝对支持统一。我们不能强迫台湾同胞我们的思想与观点,只能用其他方法让台湾同胞相信统一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好处、不会破坏现在的生活、也不会让他们受到束缚与不平等的对待。对待两千多万同胞,不是对待其他国家,也就不能采用对待其他国家的方法。”
  “简单地说,和平统一的前提是让台湾同胞‘归心’。”潘云生总结了王元庆的话。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正如老潘所说,只有台湾同胞发自内心的支持,才能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军事威胁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虽然我们不能因此让美日韩主宰朝鲜,但是也不能因此让台湾同胞认为我们会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军事行动收复台湾。方式方法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悍然出兵帮助朝鲜发动战争,后果会怎么样?不说别的,西方新闻媒体肯定不会放过我们。战争还未打响,我们就输掉了宣传战。”
  彭茂邦长出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小王说得没错,新闻宣传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主要战场之一。”潘云生沉思一阵,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应对朝鲜的请求。”
  “这正是我请你们来的原因。”王元庆拿起香烟,趁机思考了一番。一般情况下,彭茂邦与潘云生在场的时候,王元庆都会尽量克制住抽烟的冲动。“朝鲜的态度很明确,只要我们提供支持,甚至做出在战争爆发后立即出兵的保证,就会主动发起进攻。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看,如果我们不做出承诺,朝鲜会怎么办?”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潘云生看了眼彭茂邦,笑着摇了摇头,对王元庆说道:“金哲男被逼入绝境,不然不会在这个时候主动向我们示好。你说的确实是关键问题,如果我们无动于衷,金哲男会不会以别的方式应对威胁。”
  “问题是,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王元庆也笑着摇了摇头。“战争肯定会爆发,金哲男唯一的选择就是主动进攻。如果我们不表态,朝军会故意在某个方向上迫使韩军发动反击,给我们创造参战的理由。只是这个理由并不充分,如果我们参战,必然遭到诟病。如果我们表态,金哲男仍然会主动挑起战争。原因很简单,金哲男不但在提防南面的敌人,也在提防我们,一直担心我们借参战的机会推翻‘金氏家族’。朝鲜不会让我们派遣地面部队,而是要我们提供空中支援与掩护。金哲男的目的很明确,借助我们的力量击败美韩联军,迫使柳宗纯放弃北上的想法,使朝鲜半岛维持现状。”
  “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王元庆长出了口气,说道:“问题就在这里,韩美联军已经做好战争准备,即便朝鲜主动发起进攻,仍将惨败。”
  潘云生沉思一阵,说道:“这样的话,我认为最好能够稳住朝鲜。”
  “怎么稳?”王元庆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潘云生看了眼放在桌上的香烟,迟疑了一下,端起茶杯喝了两口,说道:“这个分寸很难把握,表态不表态都有可能使金哲男选择极端方式,让我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不能在大问题上与朝鲜协商,我觉得最好在小问题上做手脚。”
  王元庆灭掉香烟,等着潘云生继续说下去。
  “我们可以给予朝鲜部分支持,或者提供一点点暗示,让朝鲜相信我们会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支援。”潘云生停顿了一阵,说道,“走到这一步,朝鲜会主动提出与我方建立联合指挥部、或者类似的军事指挥机构。”
  “你是说,在这个问题上做手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