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1195

  “你们认识,我就不多介绍了。”王元庆知道李存勋与叶致胜的关系,“我在国务院忙了一整天,连晚饭都没有吃呢。小李,审讯有结果了?”
  李存勋点了点头,朝叶致胜看了一眼。
  不自在的原因不是不能当着叶致胜的面谈国家要事,而是在引发东海战争的保钓事件后,李存勋亲自审讯了叶致胜。
  叶致胜尴尬的笑了一下,也有点不太自在。
  几年前,他在李存勋面前就像一只蚂蚁,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现在却成了掌握着共和国实权的国家副元首的首席顾问。
  “是啊,我们跟小叶早就认识了。”刘晓宾帮李存勋解决了问题,“当初,为了担保小叶,老李冒了很大的风险。”
  “往事就让它过去吧。”王元庆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说正事吧,要不边吃边说。”
  “不用了,我们吃过晚饭才来的。”李存勋将一份文件交到了王元庆手上,说道,“审讯结果出来了,很出乎我们的预料。”
  “这么快?”
  “耍了点小把戏。”刘晓宾呵呵一笑,说道,“老李亲自出马,别说高野那智,就算是村上贞,唯一的选择也得老实交代。”
  李存勋瞪了眼搭档,没多说什么。
  迅速翻看了文件,王元庆的眉头锁到了一起。
  “有什么大收获?”叶致胜打破了沉默。
  王元庆将文件递给叶致胜,说道:“确实出乎我们的预料,日本连最基本的技术都没攻克,看来我们一直高估日本的技术实力了。”
  “潜射弹道导弹属于顶尖技术装备,不但投入巨大,还不会轻易出售给其他国家。五个核大国中,英国早已放弃自行研制,转为从美国引进。别说日本,任何从头做起的国家没有二十年以上的技术储备都难以取得突破。”李存勋拿出香烟,迟疑了一下,说道,“虽然日本在上个世纪就掌握了运载火箭技术,抢在我们前面发射了人造卫星,但是运载火箭技术与潜射弹道导弹技术的跨度非常大。按照高野那智的交代,ZX-1已经彻底下马,ZX-2的研制工作一直不顺利。CIA的分析判断非常准确,日本在2033年之前不可能研制出潜射弹道导弹。”
  “可靠性有多大?”
  李存勋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高野那智的精神防线已经彻底崩溃,我有绝对把握。”
  王元庆冷笑了一下,沉思起来。
  “如此说来,日本有绝对的必要推动半岛战争。”叶致胜合上文件,接住刘晓宾递来的香烟,说道,“十年之内都无法研制出潜射弹道导弹,村上贞正与东机谷胜肯定担心我们在找其他理由单独打垮日本。与其单独与我们交战,还不如趁我们没有做好准备,借助美国与韩国的力量对付我们。”
  “这就是我们最担心的问题。”王元庆长出了口气,说道,“高野那智的话证实了我们的担心,战争肯定会在年内爆发。如果我没猜错,此时日本外务大臣与韩国外长已经达成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和解协议,为柳宗纯挥师北上奠定了基础。”
  “问题是,日韩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非常强大,且相互敌视。即便村上贞正与柳宗纯愿意联手,也无法在短期内改变民众的思想观念。村上贞正还好说,毕竟发展核武器、打赢独岛战争,让他拥有了无人能够企及的威望与影响力。韩国局势刚刚稳定,柳宗纯靠鼓吹民族主义上台,在没有做出任何贡献的情况下,与日本和解,等于葬送政治前程。别说民众不会答应,连军队都不会答应。”
  李存勋与刘晓宾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叶致胜的观点。
  王元庆淡淡一笑,说道:“我觉得,反而是村上贞正的日子难过,柳宗纯的处境理想得多。”
  3人同时皱起了眉头,都有点不太相信王元庆的判断。
  “这么说吧,在独岛问题上,日韩和解的前提是日本让步。”王元庆拿起香烟,没有急着点上,“日本民众的胃口远远超过了韩国民众。历史上,日本曾经独霸亚洲,拥有与美国同等的大国地位。虽然被美国控制了数十年,日本民众的奴性大大增强,但是在军政府上台后,特别是在村上贞正执政期间,一系列强硬政策激发了日本人的斗志、唤醒了日本人的野心。相对而言,韩国处处宣扬‘大国思想’,不正是自卑心态的直接体现吗?别说普通韩国民众,就连柳宗纯都承认韩国只是地区强国,从未想过韩国能够成为全球大国。在柳宗纯提出的发展计划中,除了统一,就是收复独岛。”
  “心态只是一部分,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确实如此,但是心态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基本政策。比如,炎黄子孙都在为中华民族复兴努力奋斗,我们的基本政策就是实现民族复兴。”王元庆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日本与韩国的这点差别,足以决定两国的基本情况。千万不要低估政治家的手腕,只要日本在韩国问题上做出让步,柳宗纯必然大做文章,宣扬韩国已经在独岛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胜利,转移国内矛盾。如此一来,他的地位不但不会被削弱,反而会更加巩固。只要让军人相信,韩国有能力通过一场闪电战完成统一,军队就会竭力支持柳宗纯。”
  李存勋与刘晓宾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王元庆的分析。
  叶致胜迟疑了一下,没再反驳。
  “村上贞正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韩国那边一动,日本民众坐得住吗?独岛战争后,日本民众既信服村上贞正的能力,又对村上贞正有了更高的期望,希望村上贞正能够率领日本成为全球大国。历史证明,日本是一个非常短视、也非常急于求成的国家。三年来,日本的潜射弹道导弹计划严重受挫,大国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国际社会承认,反而遭到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部分国家的全面制裁。如果村上贞正在独岛问题上与韩国妥协、甚至向韩国让步,即便最终目的是把日本推上大国宝座,短视的日本民众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吗?当然,村上贞正会首先稳住军队,不会拿自己的前程与小命开玩笑。”
  “如此说来,战争将无可避免。”
  “我已经给国务院安排了相关工作。”王元庆看了眼李存勋,说道,“高野那智让我们看清了现实,但是无法让我们知道日本与韩国即将采取的行动。韩国与日本在济州签署协议比协议内容更有影响力,我认为军情局应该更加重视韩国与日本的国内情况,密切监视韩军与日军的调动与部署。虽然我不是将军,也没有当过兵,但是我认为柳宗纯要想统一朝鲜,就得发动闪电战,力争在我们出兵干预之前结束战争。”
  “这样的话,必须高度重视朝鲜的情况。”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示意刘晓宾继续说下去。
  “我们一直在监视朝鲜,特别是朝鲜高层。几天前的军事调动,除了针对我们之外,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发生军事政变。”
  王元庆的神色立即阴沉了下来,非常清楚刘晓宾这番话的意思。
  3年来,朝鲜经济高速发展,新思潮冲击着包括军人在内的每一个朝鲜人。朝鲜军队的高级将领、特别是各地驻军的高级将领一直在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随着将领成为经济发展的既得利益者,“金氏家族”的独裁地位肯定会受到威胁。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关键时刻朝军将领绝对会牺牲“金氏家族”。问题是,金哲男确实没有多少头脑与能耐。突然让几十万军队换防,不知道动了多少人的“蛋糕”,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或许,柳宗纯会在朝鲜高层做文章。”
  李存勋没有多说什么,因为王元庆一直看“金氏家族”不顺眼。
  “如果柳宗纯需要理由,朝鲜发生军事政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王元庆沉思一会,说道,“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
  “也许出手制造理由的不是柳宗纯,而是村上贞正。”
  看了眼李存勋,王元庆笑了起来,说道:“看来,不需要我多说什么了。”
  李存勋愣了一下,也笑了起来。
  只有半岛爆发战争,村上贞正才能以出兵朝鲜化解日本民众对他的不满情绪,如此一来,即便柳宗纯有所顾忌,村上贞正也不会管那么多。
  “下一阶段,我们把重点放在朝鲜。”
  王元庆摇了摇头,说道:“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朝鲜只是小角色,金哲男是死是活与我们没有多大关系。”
  刘晓宾微微皱了下眉头,没再开口。
  “日本才是重点。”叶致胜明白了王元庆的意思。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除了尽快弄清楚韩军的战斗力、作战计划之外,必须密切注意日本的举动,尽快搞清楚日本的军事部署,以及相应的作战计划。”
  “没问题,我马上部署相关行动。”
  会谈到此结束,送走李存勋与刘晓宾之后,王元庆通过电话向赵润东汇报了情况。
第十八章
挖墙脚
  作为军情局局长,李存勋不会把问题看得太简单。
  回到军情局,他与正在日本活动的张孝珑、陈良云取得了联系,刘晓宾负责联络正在朝鲜活动的胡锐翔与周翔。
  情报工作,不但大部分时候不需要证据,还得留下退路。
  虽然王元庆并不重视朝鲜,甚至暗示李存勋、希望借日本与韩国的力量除掉“金氏家族”,但是李存勋不会掉以轻心,更不敢妄测未来局势。不管“金氏家族”在朝鲜做了什么、对未来的朝鲜是否有利,都与李存勋没有关系。只要能够对维护共和国国家利益起到积极作用,就得让“金氏家族”存在下去。
  收到李存勋的命令,张孝珑与陈良云忙碌了起来。
  “非常棘手。”张孝珑靠在沙发上,抽了几口烟,“要想获得军事情报,只能在两个地方寻找突破口,一是防卫省,二是‘军部’。”
  张孝珑说的“军部”,是类似于共和国的“总参谋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日本三军联合参谋部”,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日本军部。
  陈良云在计算机上捣鼓了一番,说道:“你来看看,找个合适的对象。”
  张孝珑坐直了身子,朝计算机屏幕看去。
  选的当然不是美女,而是防卫省官员与“军部”高级参谋。名单中有100多人,看了一遍,张孝珑与陈良云都没选出合适的对象。
  “妈的,日本人怎么这么检点了?”陈良云拿起了香烟,“没一个有婚外恋,没一个有特殊嗜好,甚至没一个特别贪财。”
  张孝珑苦笑了一下,灭掉了烟头。
  军政府上台后,首先整治官场纪律,大批旧政府官员因为行为不检点丢了乌纱帽、乃至丢了小命。村上贞正更是一个洁身自好的首相,在他的“感化”下,日本政府与军队的风气大为改善。
  “我才不信,所有禽兽都变成了君子。”
  “那可说不定。”张孝珑笑着摇了摇头,“换个方式,查查这些人的背景。”
  陈良云微微皱了下眉头。“你想‘挖墙脚’?”
  所谓“挖墙脚”,指的是策反敌人内部持不同政见者或者对当局不满者,与利用对象的性格行为缺陷进行要挟的策反方式相比,“文明”得多,难度也大得多。当初李存勋策反宫本健太郎、以及日本前首相小泽,就属于“挖墙脚”。
  “你认为日本是铁打的一块,所有人对军政府都忠心耿耿,没有其他想法?”张孝珑长出了口气,说道,“一亿多人,肯定有几个对当局不满的混入了政府或者军队。就算按照百分之十的比例计算,这一百多人中也有十多个值得我们挖掘。”
  陈良云没多罗嗦,输入了几个关键词,由系统自行筛选。
  趁此机会,张孝珑点上了香烟。
  不多时,筛选结果出现在屏幕上,总共有8个对象合格。没花多少功夫,两人剔除了其中的7个对象,只剩下了1个。
  看到结果,张孝珑与陈良云同时感到头大,因为剩下的是“谷树良平”。
  “局里是怎么搞到他的资料的?”陈良云显得很惊讶,因为他们也是在几天前才知道日本国家情报厅有一个叫“谷树良平”的高级间谍。
  “还用说吗?”张孝珑看了眼搭档,“肯定是审讯有了结果。”
  “这么快?”陈良云冷笑了一下,“我以为他能坚持几十天呢。”
  “那得看谁出手。”张孝珑抽了两口烟,“你见过老李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