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1195

  朝鲜也不平静,韩国的扩军行动引起“金氏家族”极度不安。除了从共和国引进先进武器、获得“免费赠送”之外,朝鲜还在想方设法的从伊朗、古巴等“传统友好国家”获得军事援助,增强国防力量。
  时机成熟,一颗火星就能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
  王元庆高度重视情报工作,根本出发点就是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赵润东在决策会议上力压顾卫民、黄国巍等“主和派”,也与战争无可避免有着密切关系。
  战火点燃前,情报战线上的战斗已经打响了。
  今年前几个月,军情局在日本、美国与韩国“损失”了7名间谍,在日本“失踪”的3人还是潜伏了15年的“超级鼹鼠”。由国安局主导的国内情报安全战更加激烈,仅第一季度就驱逐了近30名以游客身份进入共和国的间谍,秘密逮捕了近50名间谍;5月初与军情局联手,一举铲除了日本刚刚建立的情报网,在行动中逮捕与击毙了近70名日本间谍、以及被日本情报机构策反的人员。
  几乎所有“情报案件”均与军事有关!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几个主要国家都拼尽了全力。
  王元庆此时前往军情局视察工作,摆明了要对情报系统“开刀”,利用情报系统在如火如荼的情报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整治共和国的情报系统。
  怎么整治?
  李存勋心里非常清楚。共和国情报系统的最大问题不是缺乏高级人员与先进技术,而是缺少合作。
  军情局、国安局、涉外情报局、经济情报处、海陆空三军情报处、网络安全情报处……
  大大小小,总共17个情报部门!
  这么多的情报部门,不但分散了资源,还导致交流困难。
  小打小闹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动大手术,从制度、人事、资源、特别是思想上着手,推动情报系统改革。
  王元庆有足够的能力吗?
  李存勋不但怀疑,还非常担心,因为王元庆上任不久,根基还不稳固,如果对情报系统开刀,很有可能惹火烧身。
  或许,王元庆自有办法吧!
第四章
重要证物
  天色渐渐暗下来,胡锐翔看了眼手表,又朝路口望去。
  “双翔组合”没去朝鲜武装力量司令部外“蹲点”,因为他们是秘密活动的间谍,就算中朝友谊“源远流长”,朝鲜情报机构也不会设宴款待他们。依照总部提供的线索,两人找到了李孝文的住处。
  “快回来了吧?”周翔嘀咕了一句。
  胡锐翔点了点头,又看了眼手表,19点15分。朝鲜武装力量司令部下班时间是18点30分,李孝文独自住在平壤,就算回家途中买些吃的东西与生活用品,耽搁了时间,也快到家了。
  路口出现两道笔直的光柱,传来轮胎从路面上碾过的声音,没有出现燃油马达的声响。
  两人同时松了口气。
  朝鲜政府的公用车辆中,电动轿车占的比例并不大,反而是第一批下海的朝鲜商人酷爱共和国生产的电动轿车。直到去年,朝鲜政府才从共和国采购了第一批电动轿车,其中大半提供给了武装力量司令部。作为副统帅的高级助理,李孝文是少数有权将电动轿车开回家的高级参谋之一。
  电动轿车停在了楼房外的小道上。
  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砖瓦结构板式楼房与“吉庆公司”生产的、引领时代潮流的2022款“金鹰”牌电动轿车形成鲜明对比,路灯撒下的昏暗光线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见到下车朝楼道走去的中年男子,胡锐翔皱了下眉头,觉得气氛不大对劲。
  “是李孝文。”
  等到中年男子进入楼道,胡锐翔发动了轿车,但是没有打开车灯。
  “老胡……”
  “绕到后面去,今天晚上肯定要出事。”
  胡锐翔刚把轿车停在楼房后面的树丛内,楼房前方传来了几辆轿车同时停下发出的声响。不多时,2名穿着标准“领袖装”的男子出现在了楼房左侧的阴影里面,右侧也出现了2个灰色身影。
  “老胡……”
  胡锐翔做了个嘘声动作,让周翔闭上了嘴。
  非常幸运,阴云遮住了月光与大部分星光,4名朝鲜特工没有发现停在树丛内的轿车。
  周翔拿出主动式声音消除器,将4个音频信号探测与干扰装置安装在2人周围。利用声波相干原理,发射同频反相声波,达到消除声音的目的。
  见到搭档的举动,胡锐翔苦笑了一下,高科技就是高科技。
  “他们是朝鲜特工?”启动设备后,周翔问了出来。现在就算我们扯开嗓门大喊大叫,车外的人都听不到。
  “肯定是。”胡锐翔长出了口气,“本事不错嘛,要是以往,我们连大气都不敢出。”
  “这是科技的功劳。”
  “还有什么小玩意,拿出来看看。”
  “你想看什么?”
  胡锐翔迟疑了一下,说道:“能不能搞明白房间里面发生的事情?”
  “李孝文家里?”
  胡锐翔点了点头,摆出故意为难搭档的样子。
  “没问题,稍等。”
  见到周翔拿起放在后排位置上的“百宝箱”,胡锐翔知道有好戏看了。
  大约2分钟后,一只比蜂鸟大不了多少,外观貌似蜻蜓的微型飞行器飞出车窗,悄无声息的朝大楼飞去。
  军情局的最新科技成果。
  与CIA开发的同类“产品”相比,外号“蜻蜓”的微型飞行器更有创意。飞行器的动力来自一颗黄豆大小的微型复合蓄电池,推进装置不是会发出明显噪音的螺旋桨,而是4片由“电压感应复合材料”制作的“翅膀”。利用电压变化,“翅膀”上下挥动,产生托举飞行器的升力;通过调整“翅膀”的角度,产生推动飞行器的推力。飞行器发出的声响非常微弱,即便被人发现,也会将其当作自然界昆虫发出的响动。飞行器头部安装一部微型摄像机,中段安装搜集声音信号的麦克风,尾部是无线电发射装置。最大的遗憾是,“蜻蜓”的最大飞行距离不到2千米、最大持续工作时间仅2小时、最大通信距离不到1千米,造价非常昂贵,暂时只提供给情报机构与特种部队使用。
  飞行器停在李孝文卧室外的窗台上后,周翔改变了操作模式。
  利用安装在飞行器腹部的6条“腿”,飞行器悄无声息的从窗户缝隙爬了进去。摄像机拍下的图像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对准焦距后,周翔将一副墨镜给了搭档。
  “这是什么?”
  “戴上就知道了。”
  胡锐翔戴上墨镜,没发现异常之处。
  “摁下镜架左侧的按钮。”
  按照搭档的吩咐做了之后,墨镜的镜片变成两面屏幕,一股嘈杂的声响传入耳内。胡锐翔暗暗一惊,摘下墨镜,朝搭档看去。
  “怎么样,承认这是高科技吧?”周翔嘿嘿一笑,说道,“镜片上显示的视频信息是房间内的情况,镜脚处的微型骨刺喇叭将声音信号输入鼓膜。试着调整右侧的旋钮,可以调节视频明亮度与声音大小。”
  胡锐翔再次戴上墨镜,现在相当于“亲眼目睹”、“亲耳听闻”房间内发生的事情。
  周翔戴上了连接到笔记本计算机上的耳机,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
  声音大了一些,房间的门推开了,画面中出现了一名年轻女子。胡锐翔微微皱了下眉头,摘下墨镜看了眼搭档。
  “李孝文的妻子?”周翔也很惊讶,“他不是独居吗?”
  “也许是过来探亲,正好遇上了。”胡锐翔戴上了墨镜,“或许是别的原因。”
  一名身材非常魁梧男子进入了卧室,将年轻女子抓起来抛到床上,开始撕扯女子身上的衣服。通过开着的房门,撕心裂肺般的惨叫声从客厅传了进来。不是那种悲痛的惨叫声,而是遭到毒打时发出的惨叫声。
  卧室内,禽兽行为还在上演。年轻女子徒劳的抵抗,反而激起了暴徒的兽性。
  “能不能调整一下角度?”
  “我试试看。”
  镜头开始晃动,胡锐翔摘下墨镜,拔出别在腋下的手枪,迅速装上了消声器。
  “老胡,你想干什么?”
  “李孝文死定了。”胡锐翔不动生色地说道,“朝鲜情报安全机构不会饶恕叛徒,不说是死,说了死得更快。他是我们继续追查下去的主要线索,不能就这么放弃。”
  “我们在朝鲜。”
  “我知道。”胡锐翔淡淡一笑,说道,“放心,我不会惹上麻烦。”
  “蜻蜓”飞到了卧室门边的立柜顶部,虽然角度不大好,但是仍能拍下客厅内的场面。
  2名朝鲜特工正在毒打李孝文,旁边的椅子上绑着2个人,从小腿的长度判断是2个年纪不到10岁的孩子。
  一声惨叫响起,周翔立即把镜头转过来。
  浑身赤裸的年轻女子胸口多了把剪刀,鲜血正从伤口处涌出。刚刚做完兽行的壮汉拉上裤子拉链,啐了一口,惺惺然的走出了卧室。
  客厅里传来孩子的惨叫声,镜头再次转回去的时候,一名特工站在了2个孩子面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