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1195

  “顾虑?”
  潘云生点了点头,说道:“具体原因还不清楚,但是我觉得我们有内鬼。”
  赵润东立即皱起眉头,示意潘云生继续说下去。
  “有内鬼并不是什么奇怪事,谁也不能保证每一个人忠心耿耿。”潘云生拿起放在桌上的香烟,“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两年来,‘南阳一号’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情报,却一直不肯与我们碰头。很显然,‘南阳一号’不是一般的间谍,很有可能接触过越南情报部门的资料,知道越南高层的很多事情。他如此小心翼翼,表明对我们不太信任。”
  “你要抓紧查。”
  潘云生长出了口气。“肯定要查,但是得有线索。”
  “战争打了几天,美国至今都没有表明态度,我也在怀疑是否有更大的事情发生。”赵润东揉了揉额头,“几个小时后,庞兴龙将再次前往联合国,用你提供的证据提出对越南实施全面制裁。黄国巍将再次前往曼谷,与马来西亚外长进行双边接触。目前看来,局势对我们比较有利。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至今都搞不明白美国的意图。”
  “猜那么多也没用,等我们消灭了老挝境内的越军,自然就清楚了。”
  赵润东点了点头,不再发表意见。
  北京时间9点20分,黄国巍启程前往曼谷。
  在泰国总理的帮助下,马来西亚同意与共和国进行双边磋商,解决南沙与南海争端。
  虽然赵润东对此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是对错综复杂的南海军事来说,马来西亚肯单独与共和国谈判,表明用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与南沙争端的希望并没破灭。
  谈判的前提是共和国必须在战场上有所表现,让马来西亚有所畏惧。
  当日,彭茂邦按照赵润东的授意调整了作战部署。
  空军全力支援老挝境内的地面部队,打击越南与夺取制空权的任务全部交给海军航空兵。
  河内时间11点,第一批美国援助的战斗机从越南南部空军基地起飞,参加战斗。
  与美国在2018年援助给越南的F-16一样,此次美国提供的仍然是美军的二手装备,基本上是Block42到Block52批次的F-16C/D型战斗机。在交付给越南之前,美军拆除了战斗机上的一些“不必要”设备,比如美军的敌我识别器、对地攻击设备、空中加油设备、高速战术数据链与卫星导航设备。
  虽然F-16的空战性能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实际战斗力大为降低。
  基本上,越南拿到手的只是用于空战的F-16。
  梁国翔所在的第011大队在22日夜间轰炸了金兰湾内的越南海军舰艇与军事设施后,23日出动2轮,重点轰炸了海防的港口设施与几艘小型舰艇;24日奔袭义安省首府边水,炸断了大江上唯一的公路铁路桥梁,切断了越南南部军队北上的唯一地面通道;25日凌晨突袭奇山,炸断了从义安省前往老挝农黑的公路桥梁。
  战争打了3天,第011大队执行的都是重点轰炸任务。
  这也是第011大队的“专长”。作为海航第一支全部配备J-13B重型战斗机的大队,确定部队性质的时候,第011大队就被当作了海航最主要的远程打击力量。J-13B在携带4吨弹药的情况下,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最大打击半径接近1500千米,是携带同样弹药的J-10B战斗机的近2倍,比J-15B战斗机超出近600千米。因为能够携带更多的机载设备,能在不影响武器携带量与作战半径的情况下增添2具对地攻击吊舱,所以J-13B在研制的时候就更加侧重对地/海打击,而不是用于争夺制空权。
  当然,J-13B的空战能力毋庸置疑。
  作为一款在重型制空战斗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远程攻击机,J-13B与专门作为远程攻击机研制的FBC-1不同,天生就具备强大的空战能力。只要更换携带的弹药,J-13B就能执行制空作战任务。
  25日上午,梁国翔收到的正是制空作战任务。
  北京时间10点25分,24架J-13B各携带6枚拦截导弹与4枚格斗导弹,陆续从位于海南岛的海军航空兵基地起飞。
  此时,越南空军的24架F-16C/D型战斗机在2架E-2C的掩护下直奔北部湾。
  “目标距离350、高度4500、速度1100,信息明确。”狄泊清一边说着,一边将接受到的战场信息传输给小队里的3架僚机,“梁哥,敌人主动送上门来了!”
  “明白,看到了。”梁国翔迅速扫了一眼左侧的屏幕,“各机注意,一中队正面拦截,二中队向东面迂回,准备交战。”
  24架战斗机迅速分散,12架继续朝越南机群飞去,12架向东迂回。
  “梁哥,越南机群分散,妈的,后面肯定有预警机。”
  看到显示在屏幕上的信息,梁国翔微微皱了下眉头。“别管那么多,先干掉正面敌人。2分钟后启动火控雷达,准备远程拦截!”
  命令迅速传递给了编队里的其他飞行员。
  与3年前相比,梁国翔手里多了一件更加厉害的武器:“SD-12”拦截导弹。与以往使用的“PL-14”拦截导弹相比,“SD-12”不但最大飞行速度达到6马赫;在采用新型脉冲冲压发动机之后,不但能够全程保持6马赫的飞行速度,最大射程还达到了惊人的180千米;复合制导导引头为其提供了主动雷达与被动红外两种引导方式,使单发导弹攻击命中率由“PL-14”的80%提高到了90%以上。“SD-12”因此与欧洲联合研制的“流星Ⅱ”、美国即将装备部队的AIM-120E、俄罗斯正在研制的P-77D拥有了远超过第二代中程拦截导弹的作战性能。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越南的F-16战斗机配备的是最大迎头攻击距离只有80千米的AIM-120B。
  对视觉外空战来说,除了导弹打得远之外,谁看得远更加重要。
  J-13B的相控阵火控雷达对F-16这类小型目标(雷达反射截面大约2平方米)的迎头探测距与跟踪距离超过了330千米,锁定距离达到240千米。F-16配备的APG-67型火控雷达对J-13B的探测距离不会超过150千米,锁定距离更在100千米以内。
  虽然E-2C能够为F-16指引目标,但是不能代替F-16引导导弹。
  战斗还没开始,F-16就输掉了战斗。
  10点50分,当12架J-13B向150千米外的F-16机群发射第一批导弹时,越南飞行员才刚刚用雷达探测到对手。
  150千米的距离,相对7马赫的飞行速度,SD-12只需要70秒就能飞完。
  70秒后,双方机群的距离还有110千米!
  也就是说,越南战斗机还没有锁定J-13B机群,就被SD-12导弹打了下来。
  12架J-13B发射了48枚导弹,每4枚导弹攻击1架F-16,摧毁概率接近百分之百!
  战斗毫无悬念,10点52分不到,第一批12架F-16战斗机尽数被SD-12导弹击落。
  此时,第二轮战斗也开始了。仍然是12架J-13B对付12架F-16。
  最终,只有1架F-16侥幸逃脱。
  到战斗结束的时候,第011大队的24架战斗机没有遭到对手的攻击。
  对梁国翔来说,这是一场毫无激情的战斗。当他赶到越南战斗机被导弹击落的空域时,除了跳伞落在海面上的越南飞行员之外,已经找不到一个敌人了。
  “联系巡逻机,尽快打捞落水飞行员。”扫了眼海面上的黄色标记,梁国翔长出了口气,“机群准备返航,战斗结束了!”
  约莫一个小时后,第一架水上巡逻机赶到,捞走了8名越南飞行员。
  这场空战并不引人瞩目,国际广播电视台没做任何相关报道。
  当天上午,比较受人关注的是,共和国空军(实际上是海军航空兵)停止了对越南境内军事目标的轰炸,重点打击老挝境内的越南军队。表面上,越南夺回了部分制空权,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第二十九章
斩首行动
  战局悄然改变,越军加快了扩大战争规模的部署。
  虽然武三明仍然反对从北部边境地区派兵进入老挝境内,在军队高层会议上提出调动西北边境地区的防御部队,会在与共和国的边防线上留下巨大隐患,如果共和国从该地区发动攻击,将面临无兵可防的危险处境,但是军队高层将领坚决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向老挝增派作战力量,解救即将遭遇灭顶之灾的几个主力师。
  最终,武三明不得不做出让步。
  北京时间12点过,从越南北部地区上空掠过的侦察卫星拍下了越南军队防御调动,向老挝边境集结的侦察照片。
  潘云生立即给项铤辉发出了警报。
  越军的调动早在项铤辉的预料之中,总参谋部没有因此调整作战部署。
  当时,项铤辉手上有3支预备队,分别是第16空降军的空降162旅与空降163旅、第27军的装突272旅。项铤辉一直没有派这3个旅上场,就是为了对付从北部地区突入老挝境内的越南增援部队。
  按照彭茂邦的吩咐,项铤辉没有急着进行作战部署。
  越南获得了美国的情报援助,只要共和国陆军进行大规模调动部署,越南就会收到消息,从而取消向老挝派遣增援部队的行动。
  此时,赵润东正在忙着做另外一件事情。
  上午与欣达翁会面后,赵润东在元首府设宴款待了老挝总理,宴会上,赵润东不但答应在歼灭了老挝境内的越南军队之后出兵剿灭万象的叛乱军队,还答应派国务委员徐证东以元首特使的身份随同欣达翁返回万象,帮助欣达翁重建政府。
  当时,欣达翁最想得到的还是共和国的军事援助。
  对欣达翁来说,回国重掌政权的关键是军事力量。如果没有一支可靠的武装力量,他不可能成为老挝的国家元首。
  在这个问题上,赵润东没有做正面回答,而是暗示欣达翁与蔺彦博接触。
  赵润东的意思是,让欣达翁利用蔺彦博的关系,从“中重公司”购买重建武装力量所需的武器装备。
  宴会结束后,欣达翁在国安局特工的陪同下返回了暂时居住的国泰宾馆。
  下午,赵润东与远在纽约的庞兴龙通了电话。
  庞兴龙将在美国东部时间25日上午(北京时间25日夜间)在联合国大会与安理会上拿出军情局提供的证据,证明越南不但派遣军事人员袭击南子岛,还在过去数年间派遣军事人员以渔民身份袭击南海海域的渔船与商船,实施“国家海盗行为”。
  证据非常充分,不由越南抵赖。
  部署好一切,赵润东给潘云生打了电话,命令军情局全力配合空军,实施“斩首行动”,争取在2到3日内除掉武三明!
  傍晚,潘云生来到总参谋部,与项铤辉商讨“斩首行动”的战术。
  “我们仔细研究了一下,有两种选择。”裴承毅代表项铤辉介绍了情况,“一是由空军负责,使用炸弹或者导弹炸死目标;二是出动特种部队,在近距离击毙目标。两种方案都有可行性,可以同时部署,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选择哪一套方案。不管怎么样,情报非常关键,必须准确掌握目标的出行情况。”
  潘云生点了点头。“说说具体问题。”
  裴承毅思考一阵,说道:“如果采取第一套方案,可以在目标前往某处地点时下手。攻击手段比较单一,由战斗机投掷炸弹或者导弹,击毁目标乘坐的车辆。问题是,目标有数个替身,安排了数条出行线路,情报的准确性决定行动成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