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195

  “我怎么不知道还有备用计划?”贾培尔合上了文件,靠在了椅子上。
  “我认为行动不会遇到麻烦,没在报告中提到备用计划。只是,我们早就拟定了备用计划。”
  “是吗?”贾培尔提高了警惕,他至今都没忘记五年前的惨败。
  乔纳森点了点头,说道:“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只要下令,能够立即行动。”
  “你直接告诉我,需要我做什么?”
  乔纳森耸了下肩膀,朝总统手上的文件看了一眼。“备用计划的牵扯面太广,肯定会使事态扩大,需要由你签署命令,才能启动计划。”
  贾培尔冷冷一笑,他就知道不会有好事情。
  需要总统直接下达的命令,都关系到了国家利益,或者盟国的利益。显然,乔纳森把矛头对准了美国的盟国。
  乔纳森要做什么,文件上说得很清楚。
  南亚火药桶的导火索已经点燃,如果此时终止行动,所有努力将前功尽弃。如果打开最后一道保险,整个火药桶都将被引爆。
  看似简单的问题,贾培尔却觉得万分棘手。
  如果这一步走对了,他将成为率领美国渡过难关的英雄。如果这一步走错了,他将成为“美国梦”的掘墓人。
  走,还是不走?
  五分钟之内,贾培尔几乎考虑了各方面的问题。
  只要不直接参战,印巴战争对美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把日本拖下水,不但能够消耗日本的国力,还能够借中国之手惩治日渐嚣张的日本民主党,让日本乖乖的回到美国的羽翼之下,心甘情愿的充当美国的马前卒。
  如果印度获胜,巴基斯坦将改变与中国联手遏制印度的政策,投入美国的怀抱。如果印度败得一塌糊涂,必然弃俄投美,向西方靠拢,并且重振军备,为美国带来数以百亿计的军火合同。需要担心的问题只有一个:中国利用这次机会获得战略突破口,以摧枯拉朽之势捣毁美国花十多年时间在中亚与南亚地区建立起来的战略防线。
  其实,就算印巴战争不会爆发,二十年之后,中国也将冲破美国设置的枷锁。
  另外,要想将利益最大化,向巴基斯坦提供战略援助还不够,中国必须参战。只要中国参加南亚战争,其国际形象必然受到影响,外交政策也要发生重大转变。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内,中国必须集中力量树立新形象,难以对美国构成威胁。
  想到这,贾培尔长长的出了口气,拿起了签字笔。
  乔纳森赶紧站了起来,把文件翻到了需要总统签名的那一页。
  看到空白的签名处,贾培尔明显迟疑了一下。签一个名字很容易,要为此承担责任却不容易。
  笔尖即将接触到纸面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秘书匆匆走了进来。
  “什么事情?”贾培尔朝秘书看了过去。
  “刚发生的事情。”说着,秘书打开了电视,调到了CNN电视台的国际新闻频道。
  弥漫的硝烟,破败的建筑物,慌乱的人群,燃烧的日本国旗与印度国旗。
  “这是怎么回事?”
  “新闻发布会场发生爆炸。”秘书调大了声音,CNN的记者正在做现场报道。“炸弹威力很大,伤亡情况还不清楚。日本首相小泽比预定时间晚半个小时到达,爆炸发生的时候,他还没有进入会场,应该没有受到伤害。”
  贾培尔立即站了起来。“印度总理呢?”
  “爆炸发生的时候,印度总理已经进入会场,而且距离爆炸点不远。从爆炸的威力来看,十五米内的人员都难幸免。”
  贾培尔没有多想,立即朝目瞪口呆的乔纳森看了过去。“你……”
  “这……我……”
  控制住情绪后,贾培尔让秘书出去了,然后说道:“难道,这就是备用计划?”
  “不,不是,这不是我们策划的行动,我们……”
  “现在解释还有用吗?”贾培尔拿起那份没有签名的文件,砸到了乔纳森的面前。“从一开始,你就策划了这次袭击,却一直对我隐瞒实情。乔纳森,你完蛋了。明天一早,我在吃早点之前就要见到你的辞职报告。”
  起身离开的时候,乔纳森六神无主、手慌脚乱,更是万分震惊。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不知道,因为那起爆炸并不在备用计划之中。
第十三章
同志加兄弟
  发生在印度总理府新闻发布中心的爆炸不但震惊了新德里,也震动了伊斯兰堡。
  爆炸发生后不到半个小时,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叶荣华来到了巴基斯坦总统府。
  巴基斯坦总统谢里夫正在跟三军参谋长,两名情报局长进行视频电话会议。
  “这肯定不是我们策划的袭击,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胡马雍陵爆炸案之后,我就排查了所有外勤机构,召回了所有涉外行动人员,他们都在国内。”
  “到底是谁搞的这两次袭击?”
  “我们正在调查,还与中国情报部门合作,现在没有确切的消息。”
  “不管怎么样,印度军队已经开始动员,我们不能无动于衷。”
  “以印度的军事力量,如果我们不用核武器,空军只能坚持三天。”
  “失去制空权,陆军最多只能坚持一周。”
  “如果印度采取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封锁我们的主要港口,海军只有潜艇能够突破印度海军的封锁线,水面战舰连出港的机会都没有。”
  “印度惧怕我们的核武器,不会贸然开战。”
  “如果只是局部冲突,印度不会使用核武器,我们也不能使用核武器。如果爆发全面战争,印度肯定会先发制人的打击我们的核设施与储备核武器的军事基地,摧毁我们的核反击力量。丧失了最后防线,我们必然战败。”
  ……
  激烈讨论中,谢里夫一直没有发言。
  三年前,谢里夫击败前总统扎尔达里,顺利当选巴基斯坦总统。上任执政后,谢里夫在对内政策上力主国内经济发展,平息部族矛盾,改善国内环境,并且取得了重大成就。对外政策上,谢里夫并没放松警惕,一直密切留意印度的一举一动。
  两年前,印度提出采购制空战斗机与轻型支援战斗机,谢里夫就知道,南亚不会太平。
  印度的扩军行动,让谢里夫如坐针毡,一天都不得安宁。
  以巴基斯坦的国力,根本不可能跟印度搞军备竞赛。印度一年能拿出数十亿美元采购武器装备,巴基斯坦一年的军费预算才二十多亿美元。只有依靠中国,巴基斯坦才能获得物美价廉的武器装备,与印度保持最低限度的战略平衡。可是随着印度加快扩军步伐,巴基斯坦在追赶的道路上越来越吃力。
  核武器是大棒,却不是一根可以随意使用的大棒。
  二十年前,巴基斯坦获了援助,制造出第一枚原子弹,随即与中国签署了一份秘密条约。只有在本土遭到核袭击,或者得到中国允许的情况下,巴基斯坦才能使用核武器。为此,巴基斯坦所有核弹头上的引爆器上都有一枚由中国提供的芯片。没有中国提供的密码,核弹头扔出去也没有多大意义。
  当时,谢里夫是巴基斯坦总理。
  谢里夫既对此不满,又能够理解中国的苦衷。
  印度实行的是核捆绑政策,如果巴基斯坦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印度首先报复的不是巴基斯坦,而是中国。
  最重要的是,没有中国,就算巴基斯坦拥有可以使用的核武器,也没有任何安全可言。
  胡马雍陵爆炸案发生之后,谢里夫立即与中国国家元首通了热线电话,澄清了巴基斯坦与爆炸案的关系,也得到了中国国家元首的承诺与保证。
  中国会参战,或者会在战争期间向巴基斯坦提供全面援助吗?
  中国不一定会参战,因为中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应付东面的日本。中国肯定会向巴基斯坦提供战略援助,甚至会在印度军队攻入巴基斯坦境内之后,以当年援助朝鲜的方式,派遣志愿军入巴作战。
  从根本上讲,谢里夫不希望与印度爆发战争。
  此时的巴基斯坦,不需要一场大规模战争,也承受不起一场大规模战争。不管是对付国内的恐怖组织,平定部族地区的骚乱,还是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一亿多国民的生活状况,巴基斯坦需要的不是对外战争,而是和平发展。
  问题是,战争不由巴基斯坦决定。
  想到这,谢里夫暗自叹了口气。解决国内矛盾让他耗尽心神,游走于大国之间更让他心力憔悴。
  这时,秘书进了书房,在谢里夫耳边低语了几句。
  “请叶大使到我的办公室去,我马上就过去。”
  秘书离开后,谢里夫打住了还在激烈进行的争论,说道:“甘地在爆炸中身亡,印度军队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从现在开始,陆海空三军全部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我将立即与中国元首联系,征求中国的意见。”
  三名参谋长,两名情报局长闻言,顿时目瞪口呆。
  关闭视频电话,谢里夫又坐了一会,才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叶荣华的到来,表明中国高度关注刚刚发生的事情,非常重视巴基斯坦的态度。
  与叶荣华会面的时候,谢里夫首先强调了对中国的尊敬,然后委婉的表达了对中国的依赖,并且通过叶荣华正式向中国政府表示感谢。只是,具体的事情,不可能与一个大使商量。
  叶荣华离开后,谢里夫拨通了连接到中国元首府西圃园书房的热线电话。
  纪佑国也在等谢里夫的电话,让叶荣华去“打头阵”,即是对巴基斯坦的尊重,也是必要的外交手段。
  “总统阁下,巴基斯坦的利益就是中国的利益,巴基斯坦人民的未来就是中国人民的未来。巴中友谊源远流长,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霜雪雨而不褪色。中国与巴基斯坦,不但是志同道合的同志,还是水乳交融的兄弟。我相信,再大的风浪都不会改变我们的深厚情谊,再大的困难也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明天,我将派特使前往伊斯兰堡,与总统阁下面谈机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