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1195

  安排好相关工作,潘云生通过电话2次向赵润东汇报了情况。收到张孝珑的消息,确认老挝政府军已经击退了攻入万象市区的叛军后,潘云生再次通过电话向赵润东汇报了情况,随后就让秘书安排了1架直升机。
  凭借多年的经验,潘云生知道老挝军事政变没有结束。
  发动叛变的是忠于国家副主席塔马冯与陆军参谋长诺万赛的陆军第21师,该部队的战斗力并不强,在政府军的打击下很快就败下阵来。问题是,政变由CIA与越南情报机构联合策划,后面肯定有更大规模的叛变。
  老挝会爆发内战吗?
  一路上,潘云生都在想这个问题。
  能够改变老挝命运的只有共和国。如果及时出兵,剿灭叛变部队,抓捕叛变头目,就能将叛变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阻止事态扩大。潘云生很清楚赵润东的性格,在确定万象的叛变已经得到控制之后,赵润东十有八九会放弃军事行动。
  局势不等人,耽搁了宝贵时间,肯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无奈之下,潘云生只能去找纪佑国,希望纪佑国能够出面影响赵润东。
  直升机一路西行,潘云生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回想起来,他不得不佩服纪佑国的“洒脱”。
  离任后前2年,纪佑国带妻子秦傲霜到处游山玩水,全国的景观名胜都逛了一趟。表面上看,纪佑国在弥补过去数十年的亏欠,弥补做丈夫的职责。实际上,纪佑国是借此避免卷入政事、让人认为他离任后还在干预国家大事。
  纪佑国的做法很明智,也很洒脱。
  从今年年初开始,纪佑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公益活动”上。按照军情局记录的前任元首日常行程安排,1月份,纪佑国在青岛参加了“保护海洋环境百万签名活动”,还担任了该活动的亲善大使;2月份去西宁,不但为“保护高原生态基金”捐款2万元,还为该基金募捐了大概1000万善款;3月份去呼和浩特,参加“绿色国土”公益活动,与一帮中小学生一同植树。
  对一个年近70的老人来说,纪佑国正在用最简单的方法发挥余热。
  潘云生相信,纪佑国根本“闲”不下来。
  前2年不在公共场合路面,是不想让人说闲话。随着赵润东在中央的地位与威信得到确立,纪佑国才在公共场合崭露头角,表明他不是那种可以在家里过清闲日子的人,退休后的生活也与社会息息相关。
  跟着纪佑国几十年,潘云生太了解纪佑国了。
  虽然不能在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继续为国家做贡献,但是并不妨碍纪佑国在其他方面为国家做贡献。
  潘云生更相信,只要国家有需要,纪佑国会挺身而出。
  怀着这个想法,潘云生决定直接去呼和浩特一趟,与纪佑国当面谈一下。
  直升机微微震动了一下,军情局长的思绪回到了现实中。
  “局长,快到了。”
  “好的,车派过来了吗?”
  “已经到了,正在机场等你。”
  随着直升机降落在呼和浩特郊区的空军基地,潘云生首先下机,登上了赶来接他的轿车。
  天亮的时候,潘云生已经来到纪佑国下榻的宾馆。
  很普通的三星级宾馆,根本不像接待前任国家元首的地方。想了想,潘云生觉得很正常。离任后,纪佑国不再享受国家元首的特别公务补贴,外出活动的花费得自己掏腰包,纪佑国又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肯定舍不得住五星级宾馆。
  宾馆里很冷清,没有几个客人。
  在警卫员的带领下,潘云生很快就来到了纪佑国的房间外。
  让警卫离开后,潘云生敲响了房门。
  “谁啊?我说过,不要搞特别招待,宾馆安排了早餐……”房门拉开,见到站在门外的潘云生,纪佑国吓了一跳,“小潘,你……你怎么来了?”
  “难道不能来看看老朋友?”
  “当然可以,请进。”纪佑国拉开了门,“看样子,还没吃早饭吧?等下我们一同去餐厅,是自助餐,管饱。”
  扫了眼房间里的情况,潘云生笑着摇了摇头。“老纪,你还真是潇洒自在啊。”
  “退休后都不潇洒自在,还想让我像以前那样累死累活?”
  “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吗?”
  纪佑国微微皱了下眉头,迅速穿好外套。“到餐厅去吧,你嫂子出去跑步了,等下要回来洗澡换衣服,我们别在这里碍事。”
  潘云生没多说,跟纪佑国离开了房间。
第四章
热点
  到了餐厅,潘云生带来的警卫员亮明身份,让服务员请走了其他客人。
  纪佑国似乎不太想听潘云生的“故事”,无奈之下,潘云生只能耐着性子,跟纪佑国在摆放早餐食品的餐桌旁转了一圈,取了几样糕点与一杯牛奶。
  “先吃点东西。”坐下后,纪佑国将餐巾展开铺在大腿上,“看你的神色,昨天晚上又没睡觉吧?先填饱肚子,有什么慢慢说。”
  潘云生笑着摇了摇头,发现2年来,纪佑国变了很多。
  别的不说,纪佑国明显比以前“斯文”了许多。大概是不需要处理国务,性子变得更温和了吧。
  草草吃了点东西,潘云生拿出了香烟。
  “你自便,我戒了。”纪佑国呵呵一笑,说道,“你不知道,前年去华山,爬到半路连气都喘不过来。戒烟后,这两年身体好多了。”
  潘云生点了点头,点上香烟,说道:“我也想戒烟,不过要等到退休以后。”
  “早戒早好,不过以你的情况,恐怕真得等到退休以后。”
  “今天来找你,其实……”
  纪佑国压了压手,朝四周看了一眼。
  潘云生立即明白过来,让警卫拿来一只音频干扰器。
  “昨天晚上,老挝发生军事政变。”
  “政变?”纪佑国微微皱了下眉头,“为什么?”
  “说来话长。”潘云生连续抽了两口烟,说道,“去年年初,‘三坚集团’的一支勘探队在老挝川圹高原取得重大发现。”
  纪佑国的神色明显紧张起来。
  “不是东非大裂谷那样的发现。”潘云生淡淡一笑,说道,“是一处储量极为丰富的稀有矿藏,主要是稀土矿,还有其他种类的稀有金属矿,初步估计总储量是我国白云鄂博的五到十倍,远景储量很有可能在白云鄂博的二十倍到五十倍之间。”
  “老天爷的馈赠!”纪佑国感叹了一句,“好好利用,老挝不但能摆脱贫困,还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确实如此,矿藏的总开采价值达到数千亿元。”
  纪佑国点了点头,说道:“蔺彦博不会错过如此好的机会,他肯定会立即采取行动。”
  “谈判刚刚结束,昨天下午,蔺彦博与老挝政府签订了一份为期二十年、总价值七百五十亿元的投资协议,由‘三坚集团’独家开采,作为交换条件,‘三坚集团’将在老挝建立矿藏筛选与精炼工厂,今后还将在老挝建立初加工生产基地。”
  “这就是政变的直接原因?”
  “可以这么说。”潘云生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关键问题不是‘三坚集团’与老挝政府签署的合同,而是矿藏本身。”
  纪佑国微微皱了下眉头,示意潘云生继续说下去。
  “去年11月,美国研制出了性能与2级复合蓄电池相当的产品。”
  “这么快?”
  潘云生点了点头。“不算快,也不算慢,完全在你的预料之中。今年年初,福特与克莱斯勒公司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全电动汽车。军情局设法从美国搞到了一件样品,分析结果是,元素成分与我们的复合蓄电池非常接近,只是原子排列方式与各元素所占比例不一样。”
  听到这,纪佑国也明白了过来。
  复合蓄电池含有数十种微量元素,其中绝大部分都与稀土有关。美国掌握了生产“复合蓄电池”的技术,肯定知道共和国的复合蓄电池也含有大量稀土元素,从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控制全世界的稀土矿藏。
  想到这,纪佑国不免心生感叹。
  共和国原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储备国,拥有全世界80%的稀土矿,却因为急功近利、没有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到纪佑国下大力气整治的时候,超过三分之二的稀土矿已经以“白菜的价格”卖给了西方国家。复合蓄电池投产时,因为国内生产的稀土矿无法满足需要,不得不花高价钱从国外进口稀土矿。
  如果川圹高原的稀土矿真有勘探的那么多,老挝将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白云鄂博的10倍,相当于全世界已探明稀土矿的90%。别说美国已经研制出“复合蓄电池”,就算没有研制出来,只要知道共和国的复合蓄电池需要稀土元素,也会拼了命的控制老挝,让共和国不能随心所欲的利用老挝的稀土资源。
  “现在的情况怎么样?”纪佑国的心情明显沉重了许多。
  “政变已经被镇压下去了,但是我觉得事情还没结束。越南在边境义安省西部边境地区陈兵十多万,恐怕会出兵老挝。”
  纪佑国立即皱起了眉头。“与越南有什么关系?”
  “你不知道?”潘云生叹了口气,“这两年,没看报纸新闻?”
  纪佑国笑着摇了摇头。“有时间都在做别的事,不怎么关心外面的事情。”
  “越南一直在与美国合作。”潘云生灭掉烟头,顺手又掏出一根,“你离任后不久,美国以‘无偿援助’的方式,将包括四艘‘佩利’级护卫舰、两艘登陆舰在内的大批二手军火送给了越南。去年年初,美国又给越南提供了包括二十四架F-16C/D型战斗机、六架E-2C型预警机在内的大批二手武器装备;年底的时候,美国同样以处理二手武器的方式,为越南提供了包括三百辆M1A1主战坦克、三百六十辆M2/3系列战车、二百四十门M109A6在内的大批陆军重型武器装备。月初收到消息,美国计划在今年为越南提供第二批二手战斗机与上百架二手直升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