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1195

  要想证明B-2被导弹击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证明伊朗的雷达能够发现B-2。如果雷达不能发现B-2,导弹凭什么击落B-2?
  伊朗有没有能够探测到B-2的雷达?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别说伊朗,当时世界各国已经装备的雷达中,没有一种能够有效探测到B-2。
  据此,外界普遍认为伊朗走了“狗屎运”。
  按照外界的推测,那架B-2的轰炸目标是位于德黑兰南部的防空指挥中心,被击落的时候已经进入了投弹航道,打开了弹舱,准备投下激光制导炸弹。也就在这个时候,附近的一部雷达发现了B-2,以最快的速度发射了导弹。击落B-2的不是“红箭91”防空导弹,而是“红箭11”中近程防空导弹,因为B-2在制订轰炸进入路线的时候,肯定会尽量避开远程防空导弹,从而被迫进入机动式中近程防空导弹的打击范围。另外,“红箭11”具有双模式引导能力,攻击B-2的“红箭11”很有可能采用了红外被动寻的,而不是雷达主动寻的。如果B-2的导弹告警机出了故障,或者导弹从正下方进入(B-2的导弹告警机的探测死角),则B-2在被导弹击中之前不会有任何反应。至于F-22A飞行员的报告,很有可能是美军为保住颜面“编造”的伪证。
  为了证明美军“伪造”证据,一些“好事”者还做了推导。
  以美军的战术,B-2投下炸弹后,引导工作由随行的F-22A负责。在此情况下,F-22A的飞行高度在5500米以上,而B-2的进入高度很有可能在200米以下。另外,为了避免相互干扰,F-22A与B-2的水平距离至少有20千米,当时又是夜间,F-22A的飞行员无论如何也看不到B-2左机翼冒出的火球。
  真相到底如何,恐怕美军最清楚。
  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军就撤编了剩余的18架B-2,对所有在役的B-1B进行延寿大改,使其能够服役到2036年,同时开始研制能够攻击地下设施的高超音速空射巡航导弹,以及用来替代B-1B的B-X。
  B-X不但是隐身轰炸机,还是第一种高超音速隐身轰炸机!
  由此可见,美军对B-2这类以低空突防为主的亚音速隐身轰炸机的战场生存能力产生了重大怀疑,不然不会启动耗资数百亿的B-X计划。能够使美军对B-2失去信心的原因只有一个:出现了能够探测与锁定B-2的防空雷达!
  随后,美国空军与海军共同开发ATFA(未来战斗攻击机)时,不但提出了更高的隐身要求,还提出了必须采用主动隐身设备的要求,也能够证明在美伊战争期间,伊朗装备了能够发现隐身战机的防空雷达。
  显然,B-2不是“坠毁”的,而是被“击落”的!
第三十四章
不眠夜
  战争进入第二天,悬念又少了许多。
  虽然B-2折戟,但是美军的战术轰炸并没受到影响。在伊朗空军失去作战能力、仅存的防空系统必须用于要地防空的情况下,美军扩大了战术轰炸规模。27日美军出动1784架次作战飞机,投掷2641吨弹药,摧毁了4000余个战术目标。仅仅一天,美军获得了战场制空权。
  美军的作战效率确实首屈一指。
  虽然共和国空军也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中用数个小时夺取了制空权,但前提是巴基斯坦空军严重消耗了印度空军的作战能力。东海战争时,共和国空军分两阶段作战行动才最终夺取制空权,作战效率远不如美军。
  成功夺取制空权,不等于取得了胜利。
  27日,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军地面部队开始向边境地区推进,两栖远征部队也进入了波斯湾,准备实施两栖登陆作战。
  美军地面部队的调动立即被共和国与俄罗斯的侦察卫星发现。
  出人意料的,CNN等美国电视台对美军的调动做了全面报道,随军记者还采访了部分美军官兵。
  美军是否会发动地面战争已无悬念,外界关心的只是美国何时发动地面战争。
  按照美军的“传统”,在空中打击行动取得决定性成果之前,不会发动地面战争。以伊朗的国防实力,美军至少需要15天才能完成空中打击,摧毁伊朗军队的抵抗能力,然后才是地面进攻。
  包括章兴诚在内的“军事专家”对美军的空中打击做了全面分析。
  战争开始后,美军的第一阶段空中打击主要针对伊朗的重要军事目标,比如指挥中心、通信中心、防空阵地、军用机场等;还会针对重要的战略目标,比如电视台、广播中心、国家领导人住所、重要物资仓库、弹药仓库等;一般情况下,第一阶段空中打击将持续24小时到48小时。
  第一阶段空中打击结束之后,第二阶段空中打击转向战术类重要目标,比如部队集结地、防御阵地、炮兵阵地等;同时对军队机动必经的交通类目标进行轰炸,比如火车站、内河港口、桥梁隧道等;某些时候,第二阶段空中打击会伴随第一阶段空中打击同时进行,根据实际情况,持续时间在数天到数十天之间。
  完成第二阶段空中打击之后,敌人的地面防御部队基本上失去了机动能力,此时进入第三阶段空中打击,主要目标是敌主战装备,比如坦克、自行火炮、高射炮、防空导弹发射车等;辅助打击敌国家基础设施,比如各城市的防御设施、物资仓库、发电站等;第三阶段空中打击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往往会伴随地面进攻同时展开,以增强打击效果。
  按照章兴诚的分析,美军何时发动地面进攻,与第二阶段空中打击的进展有直接关系。
  从27日起,美军的空中打击就进入了第二阶段。
  战况也在此时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与以往的战术不一样,美军在打击战术类目标时,使用的GPS制导弹药非常有限,更多的使用了“传统”制导武器,特别是激光与电视制导弹药。美军也没有别的办法,伊朗军队装备的GPS干扰系统不但体积小,覆盖范围还很大。在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之前,美军的GPS制导弹药的作战效能非常有限。
  在此情况下,双方就有得“打了”。
  虽然远程防空系统遭到重创,但是伊朗仍然拥有众多的机动式中近程防空系统,特别是可以伴随机械化部队作战的“红旗11”型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
  27日中午,伊朗就公布击落了至少13架美军作战飞机,均为防空导弹的战果。
  当天傍晚,伊朗再次宣布击落8架美军战机,其中7架为防空导弹的战果,只有1架被高射炮击落。
  美国空军在美国东部时间27日14点30分(德黑兰时间23点)发布消息,宣布在当天总共损失作战飞机6架,其中3架在伊朗境内坠毁,2架在波斯湾坠毁,1架在伊拉克境内坠毁。
  双方公布的结果存在重大差距,并不是值得奇怪的事情。
  在军情局提交给元首的报告中提到,27日白天,美军总共损失18架作战飞机,其中有人驾驶作战飞机为9架,分别是2架F-15E、1架F-16C、2架F/A-18C、2架F/A-18E、1架F/A-18F与1架F-35C,另外9架为无人飞机,4架“捕食者”的残骸已经得到确认,还有5架无人飞机的残骸没有得到确认。
  伊朗把无人飞机也算在了战果中,而美国没有计算无人飞机,双方均有意夸大(缩小)了战果(损失)。
  相对于以往的作战行动,美军在27日白天的损失完全可以用“巨大”来形容。
  算上在26日白天损失的7架战斗机,26日夜间损失的B-2与3架战斗机,到27日傍晚时,美军总共损失了20架作战飞机!
  要知道,海湾战争以后,美军在历场战争中损失的作战飞机总共都不到20架!
  虽然比起取得的战果,美军的这点损失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对自诩世界第一的美军来说,如此巨大的损失仍然有失颜面。
  27日白天,美军让部署在胡齐斯坦省与伊朗南部各省的十多个伊朗陆军与革命卫队师遭受了重创,其中驻扎在阿瓦士的2个装甲师与1个革命卫队装甲师均损失了近六成的装甲力量,相当于丧失了作战能力。
  美国海军航空兵重点轰炸了停泊在港口内的伊朗海军战舰与海军基地,取得了炸沉3艘护卫舰、8艘导弹快艇与22艘炮艇的战绩,瘫痪了包括阿巴斯港、恰赫巴哈尔港、布什尔港、霍梅尼港与阿巴丹港在内的6座海军基地与大型港口,摧毁了8处岸防反舰导弹发射阵地、摧毁了12个营的岸防反舰导弹部队。
  德黑兰时间27日傍晚,网络上出现了一段美军被俘飞行员向全世界“忏悔”的录像。
  后证实,出现在录像里的那名美军飞行员隶属于美国海军航空兵第4航空联队(驻“斯坦尼斯”号航母)第44战术战斗机大队,在当天驾驶F/A-18E深入伊朗领空执行轰炸任务,随后与部队失去联系。
  录像中,美军被俘军官不但承认“侵略”了伊朗,还号召美军官兵抵制作战命令。
  当即,整个网络世界就沸腾了。
  美国白宫与五角大楼新闻发言人立即出面谴责伊朗,指伊朗违背了《日内瓦国际战争公约》,以非人道的手段对待俘虏人员,要求伊朗严格遵守国际公约,保证战俘的基本人权,为战俘提供最基本的尊重与生存保障。
  伊朗在战俘身上做文章,无非想打击美军的士气。
  在美国白宫与五角大楼先后发表声明之后,伊朗国家发言人也发表了声明,除了继续号召全世界穆斯林以各种方式与手段对付“伊斯兰世界的共同敌人”之外,还谴责美国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宣告美国必然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当天,美国总统弗雷德里克还以“致信”的方式,希望共和国元首与俄罗斯总统能够向伊朗施加压力,让伊朗切实保证美军被俘人员的人身安全与人道待遇。
  或许,美国总统的做法会让很多人认为美军“怕死”。
  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美国总统的做法正好显现出美国社会对“生命”的重视、对军人的关心。为了几名被俘军人,一国总统能够放下面子向其他国家求救,除了做戏成分之外,绝对值得任何一个国家尊重与学习。
  赵润东与俄罗斯总统内德梅夫均表示将会尽个人努力向伊朗总统施加影响。
  战争没有因为几个战俘而停止,进入27日夜间,美军战机出动得更加频繁,轰炸强度也骤然升高。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在不得不用“传统制导弹药”的情况下,夜色是最好的掩护。
  当天晚上,美军除了用战术巡航导弹继续打击德黑兰、阿克拉、哈马丹、拉什特等伊朗腹地大中城市的战略目标之外,重点打击了胡齐斯坦省与周边地区的战术目标。
  遭受最惨烈打击的正是胡齐斯坦省省会阿瓦士。
  整个晚上,阿瓦士都笼罩在高射炮形成的弹幕下。虽然高射炮在现代防空作战中的价值非常有限,据战后统计,伊朗防空部队消耗250万枚高射炮炮弹才能击落1架美军战机,但是在防空作战中,高射炮仍然能够对执行战术轰炸任务的飞行员产生非常大的心理威慑,有的时候还会迫使飞行员放弃轰炸行动。
  担任防空主力的仍然是机动部署的中近程防空导弹。
  伊朗军队充分吸取了伊拉克军队在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中的教训(伊拉克战争结束后,部分什叶派伊拉克军人逃到了伊朗,向伊朗军队传授了很多经验),不但没有集中在郊区部署防空系统,还把防空阵地建在了市区内。
  真正使伊朗防空部队生存下来的还是技术带来的进步。
  以“红旗11”型防空导弹系统为例,导弹与跟踪照射雷达集中部署在同一辆履带式底盘上。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在没有搜索雷达协助的情况下单独作战。也就是说,一辆车就是一套防空系统。在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时,美军很难对付这种出没于城市大街小巷内的防空系统。
  战争的第二个夜晚,阿瓦士迎来了第一个“不眠夜”。
第三十五章
军售交易
  潘云生只是天亮前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躺了大约2个小时,算是度过了第二个“不眠夜”,吃早饭时一收到最新消息,就赶往了元首府。
  “战况很激烈。”潘云生把在路上整理好的文件给了元首。“已经确认的战果有7个,至少有一架F-35A、或许是F-35B,伊朗民兵目击该战斗机在坠落前飞机改变了航向,到底是配备了升力发动机的F-35B,还是民兵报告有误,还没确认。另外6个战果都是普通战斗机,没有收到击落F-22A的消息。”
  赵润东非常仔细的看完了报告。与纪佑国不同,他更喜欢看书面报告。
  “另外,伊朗发来消息,除了希望我们紧急提供一批‘红旗11’防空系统外,还希望我们能够提供性能更好的‘红旗16’。”
  “‘红旗16’?”赵润东抬起了头来。
  “去年定型的中近程防空系统,计划用来取代早期的‘红旗61’,是‘红旗11’的发展型号。”
  “这个我知道,好像我们才刚刚量产吧?”
  潘云生点了点头。“空军去年只订购了12套,今年订购的24套要到下半年才能交货。现在,我们的防空部队都没有完全掌握‘红旗16’的使用方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