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1195

  等黄国巍离开,潘云生才坐了下来,说道:“刚刚收到消息,美军损失了八架作战飞机,包括F-35A在内的七架落在伊朗境内,我已经联系最近的情报人员,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往F-35A的坠毁地点,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恐怕没有这么轻松吧?”庞兴龙问了一句。
  “不要抱太高的指望。”潘云生点了点头,“美军肯定会轰炸F-35A的残骸,或者派遣特种部队前往坠机地点,不会轻易让战斗机上的关键设备落入伊朗的手中。”
  “一下打了这么多美军战机下来?”
  “还不算多,如果不是美军立即暂停了轰炸行动,收获还会大一点。”稍微停顿了一下,潘云生说道,“至少证明我们开发的反隐身雷达的性能还不错,能够有效探测到F-35系列战斗机。能不能用来对付F-22A与B-2,现在还不太清楚。”
  赵润东点了点头,示意潘云生向庞兴龙大概介绍一下情况。
  东海战争期间,1架日本空中自卫队的F-22J落在被试验特种部队控制的钓鱼岛上,随即该战机的部分残骸被秘密送回国内。经过数个月的研究,相关科研部门掌握了F-22J隐身涂料的基本成分,大致摸清了工作原理,随后针对“红箭91”、“红箭04”、“红箭11”等防空系统的雷达做了改进。
  “伊朗从我们这里采购了‘红箭91’与‘红箭11’防空系统,击落F-35A的就是‘红箭11’防空系统。”潘云生抽了两口烟,说道,“虽然没有拿到确切的数据,但是从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美国卖给日本的F-22J有水分,用的隐身涂料很有可能是F-35系列的,而不是F-22A的隐身涂料。或者F-22A使用了新的涂料,不然美军不可能如此轻易的摧毁伊朗国土防空指挥中心。”
  “美军因此暂停了轰炸行动?”
  “这只是暂停轰炸行动的原因之一。”潘云生稍微迟疑了一下,又说道,“从15点开始,伊朗军队启动了从我国与俄罗斯购买的GPS干扰系统。除了第一架F/A-18E之外,后面被击落的七架战斗机都是因为GPS系统遭到干扰,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闯入了伊朗中近程防空系统的打击范围,被导弹击落的。如果我没猜错,美军指挥官肯定非常恼火。”
  庞兴龙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摇了摇头。
  GPS干扰系统不是什么“新玩意”,早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伊拉克军队就使用了从黑市上购买的GPS干扰系统,使美军的轰炸行动受到很大影响。对大量使用GPS/INS制导弹药的美军来说,如果伊朗大规模使用GPS干扰系统,美军的作战能力必然大受影响,不得不更多的使用惯性、激光、电视等传统制导方式,增加作战风险、降低打击效率。
  对抗GPS干扰的办法并不多。
  主要是GPS系统的信号强度非常微弱,即便是军用信号,也比广播信号弱很多,非常容易遭到压制性干扰。伊朗装备的GPS干扰系统不是“地摊货”,都是共和国与俄罗斯为了对付美国专门开发的军用产品,性能不会差到哪里去。
  “美军有没有办法解决干扰问题?”
  “办法肯定有,可我们也有办法继续干扰GPS系统。”
  赵润东皱了皱眉头,示意潘云生继续说下去。
  “解决办法无非是两种,一是加强信号强度,二是加入抗干扰代码。”潘云生稍微思索了一下,说道,“前者很好解决,卫星发射的信号再强,也没有地面干扰设备发出的信号强。后者也容易解决,只要截获了GPS信号,就能分析出抗干扰代码,然后进行针对性压制干扰,就能使美军的GPS系统失灵。”
  “问题是,伊朗有这个技术能力吗?”庞兴龙的这个问题显得有点多余。
  “伊朗没有,我们与俄罗斯有。”潘云生淡淡一笑,说道,“伊朗肯定会向我们、或者俄罗斯求助。当然,仅仅干扰GPS信号,不足以阻止美军轰炸伊朗。美军暂停轰炸行动后,肯定会调整轰炸计划,更多的使用其他制导方式。另外,美军使用的主要弹药都具有多重制导能力,只是精度与作战效能会受到影响。”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赵润东又问了一句。
  “现在能做的并不多,得看战局的发展。搞清了美军的战术后,我们才能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
  没等潘云生把话说完,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赵润东迟疑了一下,去接起了电话。“小潘,找你的。”
  “找我的?”潘云生赶紧灭掉烟头,过去接过了话筒,“我是潘云生……什么?好的……知道了,按计划行动……对,有进展后马上汇报。”
  “什么事?”潘云生刚刚放下话筒,赵润东就问了出来。
  “美军轰炸了F-35A的坠毁地点,第一批到达的伊朗民兵死伤惨重,幸好我派去的人员还在路上。”潘云生叹了口气,“全在预料之中,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另外,侦察卫星发现驻迪戈加西亚的B-2机群正在做起飞准备,大概会在夜间再次轰炸伊朗。”
  “没别的消息了?”
  潘云生拿起香烟,说道:“美军的B-1B机群飞离了本土空军基地,这是我们在美国的情报人员发回来的消息。时间切入点正好与B-2机群吻合,今天晚上肯定会非常热闹。”
  “那我们得打起精神。”赵润东淡淡一笑,说道,“你联系上老纪了吗?”
  潘云生一愣,随即摇了摇头。“联系上了他的警卫,说是去爬华山了。”
  “老纪也真是的,说做就做。”赵润东笑着摇了摇头,“看来,他要错过这场好戏了。”
  “或许,老纪根本不想管这些事。”
  赵润东叹了口气,没再多说。
  纪佑国在离任前就反复叮嘱赵润东、彭茂邦与潘云生,让他们不要打扰他的清闲生活。当初,赵润东还认为纪佑国在开玩笑。现在看来,纪佑国没有跟他们开玩笑。以纪佑国的能力,不可能猜不到美军攻打伊朗的时间。在此情况下,他还去华山旅游,摆明了不想过问国事。
  此时,地球的另外一端。
  从美国本土空军基地起飞的12架B-1B战略轰炸机已经到达大西洋上空,正以84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飞行。
  印度洋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地勤人员清理出了跑道。
  完成第一轮轰炸、返回迪戈加西亚的12架B-2全部被拖进专门为其修建的“无尘机库”,进行全面维护。因为隐身涂料过于“娇气”,所以B-2每飞行一次,10多名地勤人员就得忙碌十多个小时,在恒温恒湿的环境内维护隐身涂层。
  与B-2一样,F-22A在执行完任务之后也需要对隐身涂层进行全面维护。
  对迪戈加西亚基地的地勤维护人员来说,4月26日算不上值得高兴的日子。按照计划,“空天远征部队”完成了第一轮轰炸任务之后,将在27日夜间执行第二次作战任务。结果作战计划临时调整,“空天远征部队”将在26日夜间执行第二次作战任务。为此,不但所有地勤人员取消休假,还得加班加点的完成维护工作。
  要在数个小时内完成平时需要十多个小时才能完成的维护工作,压力确实很大。
  对于开战后遇到的麻烦,美军多少都有心理准备。
  打伊朗与打伊拉克、打阿富汗不同,伊朗大规模使用GPS干扰系统早在美军的预料之中。为此,不但参战的战术航空兵准备了各类制导弹药,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也囤积了其他种类的制导弹药。
  美军不但准备了充足的弹药,还提前制订好了预备方案。
  在为B-2配制武器的时候,选择的就是惯性加激光制导炸弹,不是GPS制导炸弹。
  按照预备方案,“空天远征部队”的第二次作战行动以打击战术类高价值目标为主,即通信中心、广播中心、交通枢纽、桥梁隧道等对军事行动有重大意义的非军事目标。因为这些目标多处于伊朗腹地,所以只能由“空天远征部队”承担打击任务。
  虽然计划看起来很完美,但是其中的隐患可想而知。
  不管是B-2、还是F-22A,都不适合使用激光制导弹药。两种战机采用的都是被动隐身手段,如果在战场上为弹药提供制导信息,必然暴露行踪。
  随着夜幕降下,驻扎在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的B-2与F-22A陆续升入夜空。
  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夜晚不会太平静!
第三十二章
差距
  美军选择在白天发动第一阶段打击,既是战术“创新”,又表明美军高度自信。
  “自信”的结果往往不会好到哪里去,第一阶段轰炸,美军损失了8架作战飞机,其中2架是主力战斗机。虽然被击落的10名飞行员中,除了阵亡的3人外,另外7人都被美军特种部队救走了,但是“惨痛”的损失仍然让美军“吃不消”。
  轰炸暂时终止,并不表示美军放弃了打击行动。
  从15点15分开始,美军开始使用巡航导弹、无人战机攻击伊朗境内的战术类军事目标。
  参与攻击的主要是海军舰队。
  到17点30分之前,游弋在阿拉伯海与波斯湾的6支航母战斗群内的24艘巡洋舰与驱逐舰先后向伊朗境内的军事目标发射了377枚“战斧”D型巡航导弹。按照美军对外公布的战果,“战斧”系列巡航导弹的命中率超过了97%。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理想,在伊朗公布的战果中,至少有42枚“战斧”被防空系统击落,14枚“战斧”因故障坠落,另外还有17枚“战斧”没能击中目标,“战斧”的作战效率仅80%。
  虽然80%的作战效率也算得上理想,但是比起美军宣称的战果,明显差了很大一截。
  当天下午,表现最抢眼的是“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
  除了继续向阿巴斯港附近的伊岸防反舰导弹发射阵地倾泻155毫米远程炮弹之外,“朱姆沃尔特”号还在16点10分左右向伊朗境内的几个重要战略目标发射了数枚“快鹰”高超音速对陆攻击导弹。
  相关的战果,美国一直没有对外公布。
  直到战争结束,外界都不清楚美国有没有在战争中使用世界上第一种飞行速度达到8马赫,射程超过1000千米的对高超音速导弹。
  “快鹰”是美国用来取代“战斧”的巡航导弹。
  设计之初,美军就提出了非常高的性能要求,即巡航飞行速度为8马赫、射程不得低于800千米。因为要求太大,相关技术储备不足,研制进度一直不理想,所以服役时间不但从2012年延迟到了2016年,还数次差点被“腰斩”。
  2015年的第四次印巴战争中,共和国军队体现出来的强大打击能力让美国下定决心加快“快鹰”的研制步伐,对催生“快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016年,“快鹰”进行了11次飞行试验,只有7次成功,后5次试验失败了3次!按照计划,“快鹰”将在2017年进行13次飞行试验,最快只能在2017年底量产。
  急着在战争中使用“快鹰”,足以证明美军的处境非常尴尬。
  按照军情局获得的情报,“朱姆沃尔特”号发射6枚“快鹰”攻击了伊朗境内的3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目标,1个是位于德黑兰的伊朗国家电视台,1个是位于霍拉马巴德的西南地区防空指挥中心,1个是位于设拉子的革命卫队南部地区司令部。
  这3个目标不但得到了远程防空系统的保护,四周还密集部署了中近程防空系统。
  在早一点的轰炸中,那架F-35A就是在前往轰炸国家电视台的途中被“红旗11”防空导弹击落的。后来,美军还使用了“战斧”巡航导弹攻击这3个目标,结果不但不理想,还引起了伊朗的高度重视。
  如果继续用战斗机进行轰炸,肯定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继续使用“战斧”巡航导弹进行攻击,结果不会好到哪里去。
  等到“空天远征部队”再次出动,还需要好几个小时,而这3个目标都属于最重要的战略打击目标,必须尽快摧毁。
  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美国只能使用“快鹰”。
  军情局的特工正是在伊朗国家电视台的废墟里找到了一些零碎的弹片,最终使军情局确认美军在战争中使用了“快鹰”。
  攻击效果算不上糟糕,也谈不上理想。
  3个目标中,国家电视台被彻底摧毁,西南防空指挥中心丧失了作战指挥能力,革命卫队南部地区司令部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当天下午16点40分左右,美军出动无人机对革命卫队南部地区司令部东南方形某无人区进行了轰炸,证明至少有1枚“快鹰”在攻击末段因故障坠毁,或者被伊朗的防空系统击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