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1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3/1195

  按照杜奇威的判断,只要共和国军队从中亚北上,俄军首先就得死守鄂木斯克。不管守得住与守不住,俄军都不会从鄂木斯克主动撤退,死守的主要目的是迟滞共和国军队的进攻步伐,为调整防御部署争取时间。
  站在共和国军队的立场上,如果必须攻占鄂木斯克,就得在进攻之前让俄军做出错误判断,即认为重点不在西伯利亚,而是在远东地区。只要西西伯利亚南部走廊里的俄军开始运动,哪怕是战区范围内的军事调动,共和国军队也能重创俄军有生力量,为后期进攻打下基础。最佳结果自然是让西伯利亚地区的俄军向远东地区运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在战争初期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首先重点轰炸远东地区的战略设施,制造出兵扫荡远东地区的假象,优势俄军调整部署。
  虽然在包括一些美军将领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没有任何军队能够在短期内运输数千千米,在另外一个方向上发起战略进攻,即便依托本土交通线也做不到。杜奇威并不反对这种观点,也认为共和国军队不大可能迅速转移主攻方向。但是有一点必须确认,共和国军队并不需要迅速转移主攻方向,只要能够以奇袭的方式拿下鄂木斯克,并且站稳脚跟,就等于打开了通往西伯利亚的大门,并且让俄军不得不集中兵力攻打鄂木斯克,而共和国陆军则能趁此机会扫荡中亚地区,然后有条不紊的进军西伯利亚。以共和国陆军的实力,全面开打的难度不小,可是重点攻坚的把握绝对不小。
  与契力亚科夫通电话的时候,杜奇威就提到了这一点,希望俄军高度重视鄂木斯克。
  因为契力亚科夫也是军人出身,即便退役前没有当上将军,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所以杜奇威没有把话说穿,免得俄罗斯总统下不了台。
  现在的问题是,共和国军队在远东地区的行动确实是佯动吗?
  重新衡量局势的时候,杜奇威首先想到的不是共和国军队在远东地区的行动,而是战争的发展,特别是美国将在什么时候参战。
  可以说,这是重点中的重点。
  与美国相比,俄罗斯的威胁根本算不了什么。美国才是共和国的头号敌人,如果裴承毅连这一点都认识不到的话,他也没有资格住进共和国元首府。以裴承毅的军事才能,只要认清这一点,就应该清楚哪里才是重点。换句话说,共和国军队的主要任务不是打垮外强中干的俄军,而是击败强大的美军。
  从战略方向上看,太平洋将是共和国与美国的主战场。
  说得直接一点,要想击败美国,共和国就得在太平洋战场上取胜,为此有必要在其他方向上有所舍弃。
  果真如此的话,共和国开战后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作为就不可小看了。
  虽然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早已没有当年威风,甚至连二流舰队都算不上,但是对于美国海军来说,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海军基地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别的不说,如果美国能够向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海军航空站部署反潜巡逻机,就能使共和国潜艇在北太平洋上的活动受到严重限制,从而让美国海军舰队在北太平洋上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从战略角度看,东北亚的俄罗斯加上西南太平洋上的澳大利亚,美国对共和国形成了钳形包围的架势,在难以迅速南下的情况下,共和国要想瓦解美国的钳形战略包围态势,唯一的办法就是北上,迅速占领东北亚地区,迫使美国在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上用兵。
  也就是说,共和国很有可能在进军西伯利亚之前扫荡远东地区。
  更重要的是,共和国军队的首要目的不是收复失地,也不是打垮远东地区的俄军,而是控制远东地区的海军基地。如此一来,最理想的选择不是沿公路与铁路线进攻,而是直接从海上进攻,也就是进行两栖登陆。设想一下,如果共和国海军陆战队成功登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控制了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所有海军基地与主要港口,将战线向东北方向推进了数千千米,美国除了只能在关岛与澳大利亚方向上用兵之外,还得加强阿拉斯加方向上的防御部署,阻止共和国军队登陆北美大陆。可以说,只要走到这一步,不管共和国会不会借道俄罗斯东北地区登陆北美大陆,都等于牵制住了数十万美加军队,达到了分散美国军事力量的战略目的。
  果真如此的话,这绝对是非同凡响加出人意料的战争计划。
  出其不意,一直就是裴承毅用兵的特点。
  可以说,在此之前,杜奇威考虑过这方面的情况,只是一直认为,裴承毅不大可能在全面战争中冒险。要知道,世界大战不是局部战争,主要战场上的任何失败都会对全局造成影响,甚至导致战败。如果说输掉几场局部战争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那么输掉一场世界大战就再也别想翻身了。
  正是想到这一点,杜奇威的心情才格外沉重。
  不管他是否相信共和国军队将重点放在了太平洋战场上,他都得承认,此时的局面比之前预料得复杂得多,也严峻得多!
第五十三章
当务之急
  白宫会议室内,在众多议员的主张下,仅仅过了5分钟,讨论话题就由“是否及时兑现条约义务”转变为“立即参战对美国是否有利”。
  议员的想法不必多说,就连参众两院的民新党领袖、以及民新党党魁(按照美国的相关法律,总统参选人不得为政党党魁,所以杜奇威早已不是民新党党魁)都对战争抱有一丝幻想,认为美国可以效仿前两次世界大战,在其他列强争斗的时候有条不紊的预热,等到其他列强斗得遍体鳞伤之后再参战,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问题是,现在的情况与前两次世界大战一样吗?
  不可否认,美国确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而且正是这两次世界大战成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前、也就是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并不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强国,也就不是战争的聚焦国。更重要的是,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些基本战略使其长期游离于国际秩序之外,并未卷入列强纷争。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孤立主义”在美国盛行,虽然1929年在纽约爆发的大萧条彻底改变了全世界,但是凭借无与伦比的地理优势,美国成功置身旋涡之外,没有卷入欧亚大陆列强间的纷争,为自己创造了最为理想的战前环境,也为选择最合适的参战时机打下了基础。
  毫无疑问,此时的美国并不具备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
  面对冥顽不灵的国会议员,杜奇威只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共和国主动发起进攻,美国该怎么办?
  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作答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可以轻松回答的问题。
  虽然几位国会议员的态度仍然坚决,坚持以美国利益为准,即不管是否参战、以及在什么时候参战,都得由美国利益决定,而不是由盟国利益决定、更不是由未有公开承认的盟国的利益决定,但是在“美国利益”的含义上,众多议员都肯定了一点,即重要盟国的利益就是美国的利益,保护盟国不受侵略,也是在保护美国利益。由此可见,议员已经换种方式承认了兑现盟约的重要性。问题是,涉及到具体问题,即美国什么时候兑现盟约时,几位议员都表示需要足够的时间。在这个问题上,杜奇威没有坚持己见,只是在承认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讨论与审议相关议题之后,要求给予联邦政府足够多的支持,让联邦政府提前展开战争准备工作。对于杜奇威这个小小的要求,几位议员都没反对,表示将积极活动,尽快通过联邦政府提交的相关法案。
  谈到这,也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送做几位有头有面的国会大人物之后,杜奇威给正在飞回华盛顿的洛布林夫人打了电话,让这位刚刚去拉美地区转了一圈的副总统负责国会的事情,务必尽快让国务院已经拟定好的几份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
  与援助俄罗斯比起来,尽快完成战前动员更加重要。
  不管那些国会议员有多么乐观与自信,杜奇威都知道,战争就在大门外,美国不可能像100多年前那样,等到战争全面爆发2年多之后,才在做好了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姗姗步入战场,收拾残局。可以说,只要时机成熟,不管美国有没有做好准备、有没有按照盟约参战,共和国的军队都会越过浩瀚的太平洋,将战火烧到美国的领土上。杜奇威始终相信,与其让对手发起进攻,还不如主动迎战。
  备战靠的不是议员,而是将军。
  杜奇威与洛布林夫人通电话的时候,国防部与参联会的主要将领已经到达白宫,正在位于另外一端的茶餐厅内讨论着当前的战局。
  叫上等在会议室外面的史塔克,杜奇威先去了椭圆形书房。
  “最新的战场信息已经在处理,初步结论是,中国军队很有可能发起两栖登陆。”史塔克知道杜奇威想要什么,没有耽搁半点时间,关上门后,说道,“到底在哪里登陆,‘卡特琳娜’还在分析。我个人的判断是,登陆地点由中国当局的战略决策决定,也由中国的战略方向决定。如果中国当局把太平洋当成主战场,就不会把登陆地点选在日本海西岸,也不会攻打萨哈林岛。”
  “你是说……”坐下的时候,杜奇威故意停顿了一下。
  “很有可能是勘察加半岛,登陆地点要么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附近、要么就在卡拉金湾。”史塔克也坐了下来,与杜奇威单独在一起,他比平时自在得多。“虽然后者的战略价值更加重大,能够一举切断半岛的对外交通线,但是勘察加半岛的公路交通并不发达,彼得巴甫洛夫斯克与外界交往主要通过航空与海运,俄罗斯东北地区的基础条件非常落后,所以中国军队登陆卡拉金湾的意义并不大。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控制这座半岛上、乃至整个俄罗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后,不管是东处太平洋,还是挥师北上,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俄军能够坚持多久?”杜奇威问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这得看中国军队投入多少兵力。”
  杜奇威笑着摇了摇头,示意史塔克继续说下去。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只有几万人,即便把周围几个城镇的人口加起来,也不过十来万人,连中等城市都算不上。不考虑其他因素,一个旅的兵力就足够了。关键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远离中国本土,即便中国军队从日本的军事基地出发,也要绕过千岛群岛,航行近两千千米。虽然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不值一提、俄军部署在远东地区的航空兵也很难对中国军队构成威胁,加上中国军队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战术空运能力,攻打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占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意义在于利用,而不仅仅是占领。中国军队要想利用这座重要的港口城市,首先就得加强其地区性海军基地的能力,也就得在占领之后送去工程设备与物资。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除非中国军队不打算在别的方向上有所作为,不然只能动用海运力量。也就是说,占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之后,中国军队必须设法掌握制海权,确保运输船队顺利到达。至少在短期内,必须掌握北太平洋的制海权。”
  “看样子,中国海军要进行大范围战略调动了。”
  “这也正是最让我觉得疑惑的地方。”史塔克叹了口气,苦笑着说道,“在我见到你之前,中国海军仍然没有意外之举,西太平洋舰队还在硫黄岛附近海域活动,南海舰队正在泰国湾集结,印度洋舰队则在瓜达尔附近活动。也就是说,中国海军没有向太平洋、更没有向北太平洋增派兵力的打算。”
  “中国军队会不会只去占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史塔克掏出香烟,认为这种低级问题不应该从杜奇威的嘴里冒出来。
  “我只是随便猜测一下,你有什么想法尽可说出来。”
  “我们会为了一座渔港调整整个战争计划吗?”史塔克一边说着,一边点上香烟,说道,“不可否认,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确实有很多惊人之举,可是谁也不能违背战争的内在规律。对中国军队来说,迅速击败俄罗斯是当务之急,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把兵力放在中亚与西伯利亚方向上,而不是在远东地区做文章。当然,这很有可能是诱敌深入的佯攻,可是真要做得过火了,那就是假戏真做,对中国没有任何好处。再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中国在为太平洋战争做准备,消除侧翼威胁,以便将有限的兵力集中部署在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上,与我们争夺制海权。更重要的是,攻占了俄罗斯东北地区、哪怕只是占领了勘察加半岛,中国军队也可以用部署岸基航空兵的方式,迫使我们在北太平洋上保留一支规模不小的舰队,从而削弱我们的海上优势。总而言之,在此目的下,中国军队就得尽快完成这轮战略进攻,也就得尽快投入主力舰队。很明显,现在的情况与这两种分析都不一样,我们也就不能由此轻易断定中国的战略目的。”
  杜奇威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史塔克的意思。
  见到杜奇威的严峻表情,史塔克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也许,这只是中国当局的防范性措施。”
  “防范性措施?”杜奇威朝国防部长看了过去。
  “众所周知,在此之前,中国当局用了四十多年来改善周边环境,并且在前二十年里打了四次大规模局部战争与多次小型区域冲突。到战争爆发前,中国已经建立起了环绕本土的外围防线,而这其中唯一欠缺的就是北方防线。说得直接一点,对中国来说,我们的威胁远在万里之外,即便失去主动权,也能依靠外围防线坚持一段时间。俄罗斯的威胁却近在咫尺,必须尽快铲除。可以说,在战略上,中国当局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把重点放在北方战场上。因为无法确定能以多快的速度打赢大陆战争,或者说能不能打赢大陆战争,所以中国当局必须在此之前加强其他方向上的防御,进军勘察加半岛,可以看成是中国军队以进攻代替防御,即积极主动防御。如果不出所料中国军队还会南下控制印度尼西亚,甚至会出兵攻占巴布亚新几内亚与所罗门群岛,以进攻的方式来拓展西南方向上的战略防御纵深。完成这几步之后,或者说在这几个方向上的进攻取得效果之后,中国军队才会挥师北上。因为俄罗斯的战争动员已经开始,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一个难以击败的劲敌,加上我们为俄罗斯提供的战略援助,所以中国当局不会在次要方向上浪费太多的时间,最少一个月、最多两个月就得完成防御性进攻行动。”
  “问题是,我们不能等到一个月之后才做出是否参战的决定。”
  史塔克笑了笑,没有与杜奇威争辩。
  “不管怎么说,中国不是一百多年前的日本。”杜奇威长出口气,说道,“你的分析有些道理,只是我们谁也不能忽视中国的战争潜力。设想一下,如果中国当局有信心在极短的时间内用有限的力量就能击败俄罗斯,会把俄罗斯当成威胁吗?”
  “可是……”
  “当然,前面十多个小时的战斗说不了什么,可是俄罗斯到现在还没有发起有效的战略反击,不是已经说明问题了吗?”杜奇威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仔细看过五角大楼送来的情报,其中明确提到,中国的战略打击能力远在我们之上。虽然打垮俄罗斯很重要,但是中国当局一直把我们当成头号敌人,没有理由不留下几招。也就是说,在对付俄罗斯的时候,中国没有尽全力。中国到底有多大的战争潜力,也许只有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我们才会知道。到目前为止,战局依然扑朔迷离,中国军队并为选择主攻方向,或者说没有暴露出主攻方向,难道不是有所企图吗?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有实力同时在两个方向、甚至三个方向上作战,而且均有把握取胜,你会怎么做?当然,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释放烟雾,让对手不知道我的主攻方向在哪,从而让对手做出错误判断,再利用对手的错误,发起迅速而且致命的攻击。”
  史塔克叹了口气,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当前,最要紧的就是让国家进入战争状态。这件事情,我已经交给洛布林夫人,由她全权负责。”杜奇威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其次就是让国会那帮混蛋早点授权,所以你得抓紧一点,在递交给国会的报告中把问题尽量说得明确一点,如果我们不能迅速参战,不但俄罗斯会一败涂地,我们也将输掉这场绝对不能输的战争。”
  “让我去对付国会议员?”
  “不是让你去对付,而是要你充分发挥国防部长的作用。不管怎么说,国会没有掌握国家资源,也没有单独的国防与情报机构。虽然这么做有违法嫌疑,但是在特殊时期,我们只能使用特殊手段,如果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我们的法律也将变成历史。”杜奇威犹豫了一下,说道,“如果需要有人承担责任,我会站出来。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退路,即便用最严酷的挑战来形容当前的局势也不为过。不管怎么说,只有尽快完成动员与尽快投入战争才有可能扭转局势,并且赢得最终的胜利。”
  “我会尽快安排,而且我觉得,暂时还是不要让白宫牵扯进来。”
  杜奇威微微皱了下眉头,听出了史塔克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如果我把事情搞砸了,总得有人出来收拾残局,而我不希望是其他某个政客。”史塔克苦笑了一下,转口说道,“国会那边的问题还不大,就算是军事委员会,对战争的了解程度也远远不如五角大楼。关键还是参联会的那帮将军,如果说我们是为了国家利益参战,他们就是为了战争而战争。”
  “这也是我单独找你的第二个原因。”
  史塔克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搞明白杜奇威的意思。
  “虽然在军事问题上,布吕歇尔、帕里斯、安杰洛与考彭特等人不会与我对着干,可是那些战区司令,还有各职能司令部司令都有些想法。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就算不会在这里闹僵,也会有人把我们卷入战争。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等下谈僵了,恐怕会发生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团结,而不是……”
  “团结很重要,可是及时参战也很重要。”
  史塔克立即瞪大了眼睛,听出了杜奇威的弦外之音。
  “我不需要你做什么,至少不需要你现在做什么。等下你只需要仔细留意,并且适当表现出对当前局势不满的态度,其他的事情就顺其自然。”
  “总统,这么做太冒险了。”
  “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杜奇威苦笑了一下,说道,“如果让国会那帮混蛋去决定我没在什么时候参战,恐怕上帝都救不了俄罗斯。对我们来说,没有比及时参战更加重要的事情了。当然,我们不能盲目参战,更不能在对我们不利的情况下参战,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确保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参战,明白吗?”
  史塔克长出口气,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杜奇威的意思。
  “时间不早了,我们不能让将军们一直等下去。”杜奇威一边说着,一边站了起来,“会议结束后,你给洛布林夫人打个电话,就说与战争动员有关的法案已经制订好了,到时候暗示她一下,但是不要说得太明确。”
  史塔克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跟着杜奇威离开了椭圆形书房。
  美国参战,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3/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