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战争(校对)第9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1/1184

  最受影响的,显然是跟人类与阿库拉人为邻的那些智慧文明。
  一时之间,人类文明与阿库拉文明代表驻地门庭若市,成百上千个智慧文明的代表把这两处地点围了个水泄不通。
  有趣的是,主动联系人类文明的要比主动联系阿库拉文明的多得多。
  看上去,这是很难让人理解的事情。
  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阿库拉人都要比人类强大得多。控制的恒星系数量,恒星系的规模与大小,个体数量,资源数量等等,阿库拉人都远远超过了人类,而且阿库拉人的创造者也比人类的创造者强大得多。对于那些试图通过加入联盟来自保的智慧文明来说,投靠阿库拉人显然比投靠人类更靠谱。
  问题是,这些智慧文明却更愿意跟人类结盟。
  当然,原因有很多。
  在与阿库拉人结盟之前,人类已经组建了一个智慧文明联盟,给予加入联盟的所有智慧文明安全庇护,并且给予所有同盟的智慧文明最基本的自主发展权,后来甚至还让这些智慧文明获得很大的自由,比如允许去别的恒星系定居,参与由人类主导的社会劳动,并且通过劳动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一些恒星系里,这些智慧文明的地位甚至不比人类低,至少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在某些领域,这些智慧文明的个体所发挥的价值还超过了人类,成为了以人类为主的社会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成员。当然,这些智慧文明也在发展壮大,至少随着人类在扩张战争中开疆拓土,联盟内所有智慧文明的个体数量都在增长,反而是人类文明的规模没有显著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只拿走了需要的东西,把剩下的全都留给了同盟者。
  虽然在这个联盟里面,所有智慧文明的地位都低于人类,甚至连生存大权都掌握在人类手里,但是比起所获得的东西,这些代价算不上大。比起在智慧文明战争中灭绝,这些代价就更加算不上什么了。
  说白了,弱小智慧文明能够在战争中生存下来,本身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相反,阿库拉人对待弱小智慧文明的态度就没有这么开明了。那些被阿库拉人击败了的智慧文明,要么彻底灭绝,要么就被阿库拉人融合,没有一个能够保持独立地位,也没有一个能够自行发展。即便部分智慧文明被保留了下来,但是面对海量的阿库拉人,融合与被消灭根本没有区别。
  站在弱小智慧文明的角度来看,与人类结盟,显然要比被阿库拉人融合好得多。
  当然,这不是关键。
  对任何一个弱小智慧文明而言,生存都是最重要的,而结盟与融合,其实都是弱小智慧文明获得生存机会的手段。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人类与阿库拉人的生存能力。
  不可否认,阿库拉人比人类强大,问题是在生存能力上,阿库拉人表现出来的实力未必超过了人类。
  关键就是,在智慧文明战争爆发之前,阿库拉人就已经非常强大了,是该区域最强大的智慧文明,当时就拥有五千个恒星系,而且都是极为庞大的恒星系,附近没有一个智慧文明对其构成威胁。在整个战争期间,阿库拉人的势力范围只扩大了五倍,达到了现在的三万个恒星系。
  虽然人类文明到现在只有一万个恒星系,但是在智慧文明战争爆发前,人类直接拥有的恒星系只有五个,具有价值的只有四个,即便把在家族战斗选拔中获胜所得到的奖品,也就是那些没有开发的恒星系算上,也就只有一百多个。也就是说,人类文明在战争中的规模扩大了上百倍。如果以实际控制的恒星系为准,人类文明在这场战争中的势力范围则扩大了数千倍。如果把恒星系的规模,拥有的资源,以及智慧个体的数量等算上,人类文明的扩张速度更加惊人。
  显然,人类文明的扩张能力远超过了阿库拉人。
  更重要的是,在过去的扩张战争中,阿库拉人击败的都是更弱小的智慧文明,而人类则击败了数个更强大的智慧文明。
  从哪个方面来看,人类文明的生存能力都在阿库拉人之上。
  虽然现在的人类文明还不如阿库拉人,但是很多智慧文明的代表都相信,人类文明迟早能够超过阿库拉人,成为该区域最强大的智慧文明,甚至有希望成为除贝卡创造的智慧文明之外,唯一能够挑战与对抗德利亚创造的智慧文明的强大存在,并且由此对整个家族的势力格局产生影响。
  如此一来,投靠人类文明显然是最明智的选择。
  当然,还有一个人类文明代表与阿库拉文明代表没有提到,却摆在明处,谁都能够看到的问题。
  这就是,人类与阿库拉人组建联盟的动机是不一样的。
  在其他智慧文明代表看来,一向不给弱小者生存机会的阿库拉人跟人类结盟,显然不是为了跟人类瓜分扩张战争的战果,而是为了借助人类文明来对抗强敌,即对抗来自德利亚创造的智慧文明的威胁。
  显然,阿库拉人在面对更强大的智慧文明时,根本就没有取胜的信心。
  也正是如此,阿库拉人需要人类的支持,需要利用人类的军事力量来对付德利亚创造的智慧文明。
  当然,阿库拉人这么做,还有一个目的。
  这就是,通过结盟的方式,消除来自身后的威胁,避免与人类成为敌人,也就可以集中力量应对更严峻的威胁。
  原因很简单,如果阿库拉人没有跟人类结盟,又不得不集中力量面对来自德利亚创造的智慧文明的威胁,那么在人类文明继续向银河系中心区域进军的时候,迟早会对阿库拉人构成威胁。到时候,阿库拉人将面对两个强敌,不得不在两个方向上作战,最终很有可能被两个敌人瓜分。
  通过与人类结盟,阿库拉人才有能力面对强敌。
  对人类来说,显然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至少在战胜阿库拉人之前,人类不会直接面对德利亚创造的智慧文明,也就不用考虑与这个强大的智慧文明爆发战争。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人类文明在将来遇到了德利亚创造的智慧文明,也肯定非常强大了,至少比现在的阿库拉人强大,也就有更强的能力去挑战与战胜这个强大的对手。
  此外,即便与阿库拉人结盟,因为还没有接壤,所以人类文明未必会跟阿库拉人分享扩张战争的战果。因为要面对更强大的敌人,阿库拉人也未必会立即发动扩张战争,所以也没有资格跟人类分享战果。由此可见,人类与阿库拉人结盟,无非是要消除一个潜在的强大对手,为接下来的扩张战争打下基础,避免过早的在扩张战争中遇到劲敌,而人类为此付出的代价,无非就是一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结盟誓言,比如在阿库拉人遭到攻击的时候,给予军事援助,甚至只是保持中立。
  正是如此,在几乎所有智慧文明代表看来,应该是阿库拉人主动提出了结盟。
  也就是说,虽然人类的实力不如阿库拉人,但是人类在这个联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阿库拉人只是从属。
  果真如此的话,投靠人类文明,显然要比投靠阿库拉人好得多。
  当然,投靠人类文明,还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
  有了这么多的有利条件,那么为什么要放弃人类,而选择阿库拉人呢?
  在克拉拉来到首星之后,立即就忙得不可开交了。
  所幸的是,由伊斯卡她们发起的前期宣传,已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克拉拉要做的,就是向那些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加入联盟的智慧文明代表表明人类文明的立场,让他们知道加入联盟的好处,以及为加入联盟所付出的轻微代价,让他们尽快做出决定。对于这些弱小智慧文明来说,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加入由人类主导的联盟,他们能够获得生存权,甚至能获得一些利益,而保持独立必然会面对战争与毁灭。
第一百九十四章
辛吉斯人
  克拉拉在首星上拉拢周边的弱小智慧文明代表时,针对辛吉斯人的战争也开始了。
  率先采取行动的正是楚天疆与阿利。按照制订好的战争计划,在两人除掉或者降服了蓝帕德之后,贝亚才会在埃拉姆星系开启双向空间桥梁,由张小刚麾下的人类军团去扫荡辛吉斯人控制的恒星系。
  楚天疆与阿利率先去了辛吉斯星系。
  在很多方面,辛吉斯人与人类都非常相似。比如,在智慧文明战争爆发之前,辛吉斯人并不是很强大,只控制了一百多个恒星系。在其所处的区域,这个规模不但算不上大,还非常渺小。跟周边那些强大的智慧文明相比,辛吉斯人没有任何优势。在这种局面下,辛吉斯人不但没有被强大智慧文明消灭,还抓住了智慧文明战争的机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了这附近最强大的智慧文明之一。辛吉斯人能够迅速发展壮大,与蓝帕德直接参与了智慧文明战争有很大关系。
  显然,在这一点上,辛吉斯人与人类几乎一模一样。
  如同人类离不开阿利一样,辛吉斯人也离不开蓝帕德。
  辛吉斯人也开发出了“双向空间桥梁”,不同的是,辛吉斯人的双向空间桥梁基于四维宇宙空间碎片,而不是平行空间。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在理论上,如果以三维宇宙空间的尺度来衡量的话,四维宇宙空间碎片的内部是无穷大的。更重要的是,在多出一个维度之后,四维宇宙空间碎片内部不再存在三维宇宙空间里的距离障碍,而且速度也不再受到限制。从理论上讲,只要能够让四维宇宙空间碎片在三维宇宙空间上展开,就能够通过四维宇宙空间碎片到达三维宇宙空间里的任何一个点上,而且所用时间几乎为零。只需要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以及找到正确的出口,三维宇宙空间里的智慧生命就能够通过四维宇宙空间进行长距离旅行。当然,还不会受到三维宇宙空间基本规律限制。
  只是,能够控制四维宇宙空间碎片的显然不是辛吉斯人,而是蓝帕德。
  只有极少数辛吉斯人掌握了控制四维宇宙空间碎片的技巧,而他们存在的价值,就是维持展开后的四维宇宙空间碎片的稳定性,让其他辛吉斯人能够通过四维宇宙空间碎片前往任何地点。
  与人类的双向空间桥梁相比,辛吉斯人的空间技术更先进,不过也有局限性。
  这就是,只有少数辛吉斯人能够自行通过四维宇宙空间碎片构成的空间桥梁,绝大部分辛吉斯人无法自行做到,需要蓝帕德的引领。关键就是,通过四维宇宙空间碎片构成的空间桥梁,需要应付储存在里面的四维宇宙空间的能源影响,并非任何一个三维宇宙空间里的智慧生命都有这样的能力。
  关键就是星核源泉。
  只有拥有星核源泉的辛吉斯人,才能够在进入四维宇宙空间碎片之后,不被四维宇宙空间的能源切割成碎片。
  显然,并非所有辛吉斯人都拥有星核源泉。
  与人类文明一样,只有极少数辛吉斯人获得了星核源泉,而且他们都是辛吉斯人中最强大的超级战士。
  只是,辛吉斯人获得的星核源泉,显然比不上人类。
  人类文明已经控制了一万个恒星系,而且在与埃拉姆人相遇前,阿利与楚天疆搜索了人类控制的四千多个恒星系,后来还搜索了埃拉姆人的部分恒星系。辛吉斯人只有五千个恒星系,而且蓝帕德未必有足够的时间搜索这些恒星系。此外,阿利与贝亚几乎是毫无保留的在帮助人类文明,让人类文明发展壮大。已经不再倚靠辛吉斯人的蓝帕德,未必会给予辛吉斯人全部支持。至少在星核源泉上,蓝帕德会有所保留,不会让辛吉斯人掌握其核心秘密,更不会给辛吉斯人太多的星核源泉。事实上,蓝帕德甚至会防着辛吉斯人,避免辛吉斯人对他构成威胁。
  综合这些因素,辛吉斯人很难充分利用基于四维宇宙空间碎片的空间桥梁。
  辛吉斯星系并不是很庞大,至少跟周围那些恒星系相比,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甚至可以说非常小的恒星系。除了一颗质量相当于太阳一千倍的主恒星,辛吉斯星系里只有七颗次恒星。
  只是,辛吉斯人没有放弃这个恒星系,因为这里是辛吉斯人的发源地。
  在这个恒星系里,依然生活着大约一千亿辛吉斯人。
  有趣的是,这些辛吉斯人都保留着原始的生活状态,甚至处于自然进化阶段,依然需要依靠强大的工具来开拓生存空间,比如在其他星球上建立殖民地,从巨行星获取生产质能体所需的能源。这些辛吉斯人已经掌握了使用质能体的办法,却没有实现质能化,只是把质能体当成能量使用。
  楚天疆与阿利很快就发现,包括主恒星在内的八颗恒星都没有被改造过,准确的说是没有被改造成智慧载体。
  因为主恒星很大,自然寿命非常短暂,所以在主恒星的内部,有一个星核源泉,并且维持着主恒星的稳定,使其能够持续燃烧数十亿年。如果改变星核源泉的性质,在主恒星的寿命即将结束的时候,用星核转化的能量来补充主恒星,那么这颗恒星还能持续燃烧下去,直到三维宇宙空间终结的那一天。
  也就是说,蓝帕德改造了辛吉斯星系的主恒星,只是没有将其改造成智慧载体。
  大概正是如此,留在这里的辛吉斯人都保留着最原始的状态,没有像其他恒星系里的辛吉斯人那样迈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或许,这些辛吉斯人自行做出了选择,放弃了进入自我进化阶段的机会。
  “他不在这里。”
  “那么,我们去下一个恒星系吧。”
  阿利点了点头,在飞出辛吉斯星系之后,再次开启了空间桥梁。
  显然,阿利对辛吉斯人的做法有点不大明白。只是,楚天疆却想得很明白,毕竟并非所有辛吉斯人都想获得无穷的寿命,也并非所有辛吉斯人都想参与战争,也并非所有辛吉斯人向往去别的恒星系。总会有一部分辛吉斯人会做出与大部分辛吉斯人相反的选择,而这些辛吉斯人就留在了母星系里。
  可见,辛吉斯星系已经成了辛吉斯文明的保留地,被当做辛吉斯人的历史遗迹给保护了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安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1/11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