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战争(校对)第9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9/1184

  不是阿利不肯传授制造聚合星核的技术,而是人类文明现在掌握的资源,不足以让所有战士都拥有聚合星核。
  即便是二级聚合星核,也需要一百六十二种星核。
  也就是说,一名拥有二级聚合星核的战士,其占有的星核数量是一名拥有普通星核战士的一百六十二倍。
  如果是九级聚合星核,需要七百二十九种星核。
  武装一名拥有九级聚合星核的战士所消耗掉的星核,可以武装九名拥有九级复合星核的战士,或者是武装七百二十九名拥有星核的准军人,也就是为了维持联盟内部秩序而存在的警察。
  显然,由拥有聚合星核的战士组建军团,需要耗费大量星核。
  当然,人类文明不是没有足够多的星核。
  在德巴朗人投降之后,加上陆续加入联盟的那些弱小智慧文明,人类控制的恒星系已经接近四千个。虽然在这些战争中,人类文明保留了很多智慧文明,并且给予了这些智慧文明广阔的生存空间,但是在一个关键问题上,人类从来没有做出让步,即所有智慧文明都得退化到自然进化阶段。
  人类文明这么做,名义上是防止其他智慧文明成为威胁。
  当然,这也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只是,在根本上,还是为了保护最关键的资源。对自然进化阶段的智慧文明来说,不但无法利用星核,也用不着星核。绝大部分自然进化阶段的智慧文明,只需要掌握可控聚变技术就能获得充足的能源,最多只是需要利用质能体制造宇航工具,或者是建造空间城市来扩大生存空间。
  通过这个办法,人类文明获得了独占星核的权力。
  事实上,这也正是人类文明需要的唯一资源。
  按照张小刚的安排,人类文明的人口规模将控制在二十万亿左右。虽然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成为战士,但是至少能够武装十万亿战士,也就是组建十亿个军团。对于那些可以预见的战争来说,十亿个军团已经足够用了。即便按照用一个军团去占领与控制一个恒星系,而且留出一半的军团来准备发动下一场战争,只要能够武装起十亿个军团,人类文明就能够横扫整个银河系。也就是说,即便战争遍布整个银河系,而且人类文明多线作战,现在的人口规模也足够了。
  这样一来,人类文明显然不需要太多的生存空间。
  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恒星系,就能容纳二十万亿人。如果有十万亿人成了战士,在各个恒星系里执行战斗任务,那么剩下的十万亿人,只需要一个比太阳系稍微大一点的,普通的恒星系就足够了。
  正是如此,在生存空间的问题上,张小刚非常大度。
  在接纳了德巴朗人之后,张小刚就决定,向所有联盟内的智慧文明开放由人类文明控制的所有恒星系,并且要求所有联盟内的智慧文明开放自己的恒星系,确保联盟内的所有智慧文明能够自由往来。
  说得更直接一点,只要遵守人类文明制订的社会规则,联盟内的所有智慧文明里的任何一个成员,都能去联盟内的任何一个恒星系生活,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就是劳动,获得生存所需的一切资源。
  张小刚这么做,显然不是为了推动智慧文明大联合。
  在他看来,与其让各个智慧文明在固定的恒星系里定居,还不如打乱这个秩序,让所有智慧文明都分散到所有恒星系里面,让不同的智慧生命在一起生活。虽然这会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并非所有智慧生命都适合同样的生活环境,比如不同的智慧文明有着不同的文化与价值观,比如很多智慧文明的审美观都不一样,但是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而且算不上严重。由此带来的好处,则是非常实在的。这就是,在分散定居之后,没有一个智慧文明能够单独控制某个恒星系,也就不可能在与人类产生矛盾、或者是野心膨胀之后,能够对人类构成威胁。
  其实,联盟内的智慧文明同样支持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智慧文明聚集在一个恒星系里面,那么在遭到突然袭击,恒星系毁灭之后,这个智慧文明也就彻底灭绝了。哪怕是在几个恒星系里面,只要最主要的那个恒星系毁灭,也会遭到重创。如果分散在很多的恒星系里面,情况就不一样了,哪怕有几个恒星系遭到毁灭性打击,甚至是很多的恒星系遭到毁灭性打击,只要有足够多的恒星系没有被毁灭,那么在这些恒星系里定居的智慧文明就不会灭绝,甚至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还有复兴的机会。
  对那些依赖智慧文明的创造者来说,这显然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当然,对智慧文明里的个体来说,这也未必是坏事,因为这能让他们去别的恒星系,去争取自己的机会,去实现自身的价值。还能让他们认识到外面的世界,让他们获得更加广大的发展前程。
  只是,这么做,却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个后果。
  这就是,智慧文明大联合。
  用“融合”来形容,也许更加贴切一些。
  虽然对于自然进化阶段的智慧文明来说,要想在生理上跟其他智慧生命结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文化、思想、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不同智慧文明之间的融合不会有太多的障碍。
  其实,这样的影响已经显现了出来。
  这就是,在人类中,已经有不少人受到了阿卡迪亚人的影响,认为阿卡迪亚人的身体形态与相貌最为优美。一些人甚至改变了自身的形态与相貌,转变成了阿卡迪亚人的样子,因为他们觉得这更加漂亮。此外,阿卡迪亚人的交流方式,也被很多人类所认同,并且得到了一些人效仿。
  当然,张小刚在乎的不是这些。
  在这个智慧文明大家庭中,人类是绝对的家长,而且只有人类在自我进化阶段,能够充分利用星核。
  说得简单一些,四千个恒星系的星核全部属于人类。
  问题是,开发这些星核,需要足够多的劳动力。
  如果其他智慧文明都很强大,那么开采星核不是什么难事。即便只是质能体生命,也能够在宇宙空间里自行活动,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开采星核。问题是,其他智慧文明已经退化到了自然进化阶段,拥有的是肉体,无法离开所生存的生态环境,前往其他星体需要借助人类提供的宇航工具。更重要的是,他们只能用工具来开采星核,因此效率很低,根本无法与质能体生命相比。
  张小刚明白这个问题,只是没有想办法解决。
  在他看来,控制住联盟里的其他智慧文明,似乎比发动扩张战争还要重要。
  这也可以理解。
  在德巴朗战争结束之后,人类文明已经足够强大,在周边一千光年之内,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智慧文明能够对人类构成威胁了。对于一个强大的智慧文明来说,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外来敌人,那么最大的威胁就来自内部矛盾。只要内部矛盾爆发出来,那么再强大的智慧文明都会分崩离析。
  事实上,这也是人类文明的惨痛教训。
  用张小刚的话来说,他宁愿放慢扩张的速度,也不会让那些与人类共存的智慧文明对人类构成威胁。
  要知道,在这个庞大的联盟中,人类的规模非常小。
  组成联盟的一百多个智慧文明中,有半数以上的个体数量超过了人类,其中德巴朗人是人类的五十倍,阿卡迪亚人是人类的十倍。如果核心技术扩散,这些智慧文明随时有可能让人类文明灭亡。
  所幸的是,只有人类文明需要用到星核,需要用星核来武装战士。
  一千个军团,绝对不算少,至少在人类文明所处的区域,没有哪个智慧文明拥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千万名全部拥有九级融合星核的战士。即便是其他的强大智慧文明,大部分战士拥有的都是复合星核,只有极少数战士拥有聚合星核,而拥有九级聚合星核的战士更加少之又少。如果以军事实力为准,至少在一千光年的半径之内,没有一个智慧文明在人类之上。当然,如果把范围扩大到五千光年,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能否用现在的军事力量打赢下一场战争,成了最关键的问题。
第一百五十八章
超级存在
  欧诺万战争还在进行,虽然有很多恒星系里的欧诺万人选择了投降,但是等待他们的结局与战败没有两样。
  张小刚已经下达了命令,绝不放过一个欧诺万人。
  楚天疆找过张小刚很多次,希望他能够收回这道命令,给那些残存的欧诺万人一个生存下去的机会,至少应该让那些投降的欧诺万人活下去。可是他没能说服张小刚,而且每次都被张小刚说得哑口无言。楚天疆能够做的,只是跟阿利前往那些战斗刚刚结束的恒星系,搜集欧诺万文明留下的信息,把这个智慧文明所创造的文化保留下来,以这种方式来保存欧诺万文明。
  当然,这么做到底有多大的意义,楚天疆也不是很清楚。
  半年内,张小刚派出去的军团,攻占了所有欧诺万人控制的恒星系,除了极少数逃出恒星系,飞往其他恒星系的欧诺万人之外,所有欧诺万人都死于战火。即便是那些逃走了的欧诺万人,也未必能够幸存下来。原因很简单,在欧诺万人控制的恒星系附近,所有的智慧文明都已加入联盟。那些逃走的欧诺万人,显然不可能前往那些恒星系,因为在那里肯定有很多人类战士。他们只能逃往更加遥远的恒星系,至少在一千光年之外。也就是说,即便他们以光速飞行,也要到一千年之后才会到达目的地。显然,人类文明的扩张速度,肯定超过了光速。那些欧诺万人逃得再快,也不可能逃出人类文明的控制区域。对他们来说,最终的结局很有可能是在耗光全部能量之后,耗散在广袤的宇宙空间里面,成为三维宇宙空间背景辐射能量的一部分。
  显然,这就是智慧文明战争最为残酷的一面。
  不管个体有多么强大,在其文明灭亡之后,也不可能生存下来,所有个体的命运都绑定在了文明之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张小刚决定把欧诺万人赶尽杀绝,也是为了让楚天疆明白这个道理。
  楚天疆很强大,拥有可以跟创造者媲美的实力,甚至超过了绝大部分创造者,可是他是人类的一员,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个体,如果离开了人类文明,他的强大没有依靠,只是无根的浮萍。
  显然,张小刚要让楚天疆知道,离开人类文明,他什么都不是。
  楚天疆知道张小刚的意图,更加清楚,张小刚是在用这种方式,让他在阿利与人类文明之间做出选择。
  说白了,如果哪天张小刚要对付阿利,就必须借助楚天疆。
  没有楚天疆的支持,哪怕罗晋勇搞懂了创造者的科学技术,人类文明也未必能够战胜阿利。如果楚天疆决定帮助阿利,那就更不可能战胜阿利了。只有拉拢楚天疆,张小刚才有足够的把握。
  所幸的是,还没有到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
  在这半年里,张小刚一直在扩充军团规模,并且新增了五百个军团,只是人类战士拥有的依然是九级融合星核。
  随着最后一批欧诺万人灭亡,发动下一场扩张战争的事情也被提了出来。
  张小刚做了充足的准备,而他挑选的,正是那个控制着离第二家园最近的庞大恒星系的智慧文明。
  这个智慧文明被称为“埃拉姆”。
  当然,这只是发音。在这个智慧文明的语言中,“埃拉姆”是“牧者”的意思。不是说埃拉姆文明是由游牧民族发展而来的,而是在他们的文化中,认为自己是宇宙之神派到凡间的使者,他们的使命就是替宇宙之神放牧,管理与主宰所有生命,替宇宙之神维持整个世界的秩序。
  埃拉姆人眼里的宇宙之神,就是他们的创造者贝亚。
  从某种意义上讲,贝亚才是人类文明的头号敌人,因为她不仅仅是贝卡的女儿,还是家族会议成员!
  她是阿利在扩张战争中遇到的第一个家族会议成员。
  只是,她为什么要选择女性身份,楚天疆搞不明白,连阿利也不大清楚。
  可以肯定的是,她很强大,而且与贝卡的关系非同一般,在家族中的地位远远超过了阿利。
  关键就是,她不仅仅是贝卡的女儿,还是贝卡的配偶。
  当然,用“配偶”这个词来形容她与贝卡的关系并不准确,毕竟对创造者来说,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她与贝卡有数百个子女,而且都是血统纯正的嫡系后代。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的强大,还有她在家族里的地位,正是由这些与贝卡繁衍的后代决定的。
  在阿利面前,她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存在。
  有足够多的理由相信,通过与贝卡的特殊关系,她获得了超强的实力,即便是现在的阿利也未必是她的对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9/11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