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战争(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184


第九章
明争暗斗(上)
  收到科学顾问委员会的报告,总参谋长联席会议轮值主席、美国陆军上将斯塔克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此时,已经是迪戈加西亚时间凌晨五点了。
  因为北京在东八区,比迪戈加西亚所处的东六区早了两个小时,所以会议开始时,杨方烈刚好赶到总参谋部。
  与科学顾问委员会一样,总参谋长联席会议也有十名成员。
  虽然国家首脑峰会是行星防御理事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但是绝大部分时候,由总参谋长联席会议代为行使职权。行星防御理事会名下的科研项目与防御工程,全部由总参谋长联席会议审核、批准、监督与执行。科学顾问委员会只提供参考意见与行动建议,决策权由总参谋长联席会议掌握。
  会议开始后,首先由罗晋勇介绍情况。
  伯克没有越俎代庖。科学顾问委员会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谁发起谁主张。罗晋勇认为2014X1小行星仍然存在“软着陆”的可能性,提出加快各个项目与工程的进度,所以由他在总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做报告,向十个成员国的军事领袖介绍情况,说服他们采纳科学顾问委员会的建议。
  “……大致情况就是如此。最后,我想强调一句。”罗晋勇知道,军人不是科学家,拥有更强的国家与民族价值观。十位总参谋长掌握着全球百分之九十五的军事力量,他们的服务对象不是人类文明,而是自己的祖国。“如果结局是其他任何一种情况,我们在此之前所做的努力全都毫无意义,剩下的时间也不足以保存人类文明的种子,人类文明将不可避免的遭受灭顶之灾。不管出现这种可能的概率有多小,我们别无选择。剩下的两个月、也许一个月,将是人类文明争取生存权的最后机会。也许我们的准备还不够充足、也许我们的抵抗微不足道、也许我们注定会灭亡,但是我们还活着。八十多亿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其中包括在坐各位的亲人、子女、儿孙与朋友,而我们愿意为他们付出一切。虽然希望渺茫,但是未来由我们决定!”
  罗晋勇说了不止一句,而是好多句。
  沉默片刻,伯克率先鼓掌,杨方烈也开始鼓掌,然后是其他总参谋长,以及旁听参加会议的十名特派员。
  坐下后,罗晋勇关闭麦克风,如释重负的长出了口气。
  其他首席科学顾问已经离开,只剩下他与伯克。伯克让他留下来,主要是希望由他在总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做报告。
  “教授,我有一个问题。”斯塔克是轮值主席,率先提问。
  罗晋勇喝了口水,又打开了麦克风。
  “你在报告中提到,对小行星最终速度的估算存在较大偏差,有几个数据存在较为明显的矛盾。这就是,你提到小行星的最终速度不会超过每秒五百公里,估算误差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又提到小行星的最终速度很有可能不会达到每秒二百五十公里,显然这两个速度值的误差至少是百分之五十。”
  “我们没有完全掌握小行星的加速方式,所以在估算速度时会有两个极端结果,误差针对的是极端结果。”
  “如何才能给出较为明确的估算结果呢?”
  “需要时间。”
  “多久。”
  “四十八小时,最好有七十二小时。要把误差降到最低,还得算上从火星引力场逃逸掉的喷射物质,需要等到八天之后。”
  “教授,我代表总参谋长联席会议,感谢你所做的努力。”斯塔克放过了罗晋勇。“将军们,情况已经非常清楚了。三天之后,我们就能获得较为准确的科学评估报告。只是对剩下的时间来说,三天显得非常宝贵。在做出最终决策之前,我们需要针对各种情况,制订好应对预案。”
  “虽然现在的估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但是罗晋勇教授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抢着发言的是俄军总参谋长谢尔盖耶夫。“这就是,只有小行星‘软着陆’,我们才有战胜地外文明入侵的机会。如果小行星直接撞击地球,即便速度没有增加,我们做什么都没用,毁灭性灾难将席卷全球。不管我们做什么,必须针对这种情况,尽最大的努力降低小行星坠落造成的灾害。”
  看得出来,谢尔盖耶夫是斯塔克的死对头。
  “罗晋勇教授,你有什么看法?”杨方烈开口了。
  “如果小行星‘软着陆’,必然会在到达之前减速。迄今为止,我们只发现小行星通过俘获其他星体、与喷射物质来改变速度。这表明,小行星改变速度的方式,在我们熟悉的物理学范畴之内。”
  “这有什么含义吗?”
  罗晋勇长出口气,说道:“如果小行星用同样的方式减速,因为在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没有较大的星体可供利用,所以小行星必然会喷射物质减速,而且是向前、也就是朝着地球喷射物质。”
  杨方烈锁紧了眉头,其他九位总参谋长的神色也变得非常严峻。
  虽然他们是军人,但是他们有科学常识。
  “毫无疑问,小行星喷射出来的物质,对人类同样构成了毁灭性威胁。”罗晋勇不是在危言耸听,因为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小行星的总质量大约为五百亿吨,即便在加速结束时的速度为每秒二百五十公里,并且以高出一倍的速度喷射物质,也会在减速阶段喷射出二百五十亿吨物质。根据开始观察到的现象,小行星喷射出的不是基本粒子,而是体积较大的物体。在坠入火星大气层的物体中,至少有一颗的质量超过一亿吨,其余的在一千万吨以上。”
  “这能说明什么?”
  “如果小行星以相同的方式减速,灾难肯定会提前到来。”
  “为什么?”
  “质量为一千万吨的物体,如果是规则的球形,直径在一百五十米左右。”罗晋勇稍微停顿了一下,换了种方式,继续说道,“一百多年前,发生在通古斯卡的大爆炸,由一颗直径大约七十米的陨石造成。据估算,这颗陨石的质量不到一百万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的速度仅有每秒数公里。陨石在离地面大约七公里的高空爆炸,摧毁了附近两千多平方公里的森林。”
  十名总参谋长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
  “质量提高十倍,速度提高一百倍,意味着动能增加了十万倍。因为速度更快,所以小行星喷射的物体不但不会在大气层中烧毁,还会在被大气层的背景压力引爆之前落地,释放出相当于一万亿吨到两万亿吨TNT的能量,差不多是我们拥有的所有核弹头爆炸当量总和的五倍。只要有一块这样的物体撞上地球,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将立即丧生,幸存者最多残喘几年。”
  “被撞击的可能性有多大?”杨方烈点烟的时候,手在微微发抖。
  “如果小行星用百分之五十的质量减速,且喷射的物体都为一千万吨,将产生二千五百个。当然,并非所有物体都会撞上地球。”罗晋勇又喝了口水,“速度发生变化后,小行星的轨道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喷射物体的轨道与地球轨道有一个较大的夹角,大部分物体会从地球轨道后方掠过,部分将被太阳引力场俘获,部分将成在大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小行星,只有极少数会逼近地球。”
  “极少数?”
  “我们已经观测到,小行星在加速时喷射出的物体发生了相互碰撞,其中部分物体的轨道发生了变化,因此小行星在减速时喷射出的物体,也很有可能发生碰撞,部分物体将获得撞击地球的轨道。”
  “概率有多大?”
  “百分之十左右,这只是我个人做出的粗略预测。”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做好拦截一百二十五个高威胁性物体的准备工作?”
  “是二百五十个。不过,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杨方烈的眉头跳了几下,让罗晋勇说下去。
  “小行星在到达火星近地点的时候加速,表明在利用火星引力场加速之后,想尽快脱离火星引力场,用最短的时间到达地球。如果我的推测是正确的,理论上,小行星应该在经过地球与火星的引力平衡点之后减速,尽可能的避免让较大的物体撞上地球。问题是,现在地火距离在两亿公里以上,地日火为钝角,太阳引力场的强度超过了火星引力场、也超过了地球引力场,因此小行星未必会在经过地火引力平衡点之后减速,很可能保持较高速度,直到地球引力场的强度超过太阳引力场。如果小行星在一个月后到来,减速时与地球的距离不会超过两千万公里。”
  “这有什么影响吗?”
  “如果以奥尔特云为边界,把太阳系缩小到地球这么大,两千万公里相当于两米。”
  “这……”
  “打个简单的比方,在两米外用一把十二号霰弹枪瞄准你,哪怕瞄偏了一点,同样能打中你。”
  杨方烈长出口气,这个比喻非常恰当。
  “也许,小行星在减速的时候会降低喷射物体的质量,但是这意味着,喷射物体的数量将大幅度增加。即便把喷射物体的质量降到一百万吨、甚至十万吨,凭借极高的速度,也能造成全球性灾难。”
  这时候,谢尔盖耶夫开口了。“教授,我有一个问题。我们制造的超级核弹头能够摧毁小行星喷射的物体吗?”
  “如果物体的质量在一百万吨以内,只要在其内部爆炸,肯定没问题。”
  “很好!”
  “只是,我们要做的不是摧毁物体,而是改变物体的前进方向。”
  “为什么?”
  “哪怕物体的质量只有一百万吨,爆炸之后也会产生质量较大的碎片,而我们无法控制爆炸结果。从理论上讲,一块质量为十万吨的物体击中地球的话,对暴露人员与生态环境的摧毁范围相当于美国本土。”
  “这……”
  “只要拦截点足够远,且精确控制核弹头的引爆点,就能通过核爆炸改变物体的前进方向,让物体避开地球。”
  谢尔盖耶夫点了点头,说道:“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制造的超级核弹头够用吗?”
  “我不知道。”
  “这……”
  “我们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我只能进行猜测。只有在确定了小行星的最终速度,以及开始减速时与地球的距离,以及喷射物体的大小,才能计算出需要多少枚核弹头来拦截下有威胁的物体。”
  “教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谢尔盖耶夫显然希望获得一些肯定的答复。
  罗晋勇有点犹豫,毕竟他的话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他不想成为谢尔盖耶夫对付斯塔克的工具。
  此时,其他几位总参谋长也盯着罗晋勇,他们同样想知道确切答案。
  杨方烈咳了两下,暗示罗晋勇实话实说。
  “我个人认为,超级核弹头越多越好。在我们知道需要多少核弹头的时候,肯定来不及制造更多的核弹头了。”
  “很好!罗晋勇教授,太感谢你了。如果我们最终战胜了入侵的地外文明,哪怕我自己掏腰包,也会在克里姆林宫的广场上为你树立一尊等身金像。”谢尔盖耶夫显然对罗晋勇青睐有加,只是罗晋勇不大领情。“各位,情况已经非常清楚了,当务之急是制造更多的超级核弹头。”
  所有人都猜到,谢尔盖耶夫会提出这个话题。
第九章
明争暗斗(下)
  大规模制造两亿吨级超级核弹头,以及研制二十亿吨级核弹头属于“勇气行动”防御工程的一部分。
  这项工程在两年前启动,是第一批防御工程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防御工程。
  两年来,十个成员国花在行星防御理事会上的资金,有三分之一用在了“勇气行动”防御工程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1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