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419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王牌部队好比乡村中学的尖子生,丢到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就算不会垫底,也很难拔尖。
  美军将七支两栖舰队派了过来,压根就没想过在岛外看热闹。
  猎狗再厉害,捕猎还得靠猎人。
  问题是,战场局势牵一发动全身,日军第七师低头猛冲,等到跟在后面的美军发现情况不对劲,再收紧链子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猎狗没追上猎物,反而踩中了兽夹子。
  见到打着膏药旗的增援部队赶到,台北方向上的台军顿时时期爆棚,在12日上午跟随第七师的装甲集群发起了进攻。
  第三次台北攻防战就此打响。
  此时,美军正集中力量支持云林方向上的台军,努力让台军在二十七军缓过气来之前突破北港溪防线,迫使对手向下一道防线撤退。美军的想法很简单,只有逼着二十四军与二十七军不断转移,才能充分发挥空中打击的效能。
  可惜的是,兴冲冲的日军搅了美军的黄粱美梦。
  战斗打到中午,在台北市区打了两轮进攻的日军装甲集群就在五十四军的战术反击中遭到重创。
  在短短十多分钟内,就有十多辆90式与89式变成了昂贵的废铁。
  虽然五十四军也在反击中伤亡惨重,但是这么拼下去,最先倒下的肯定是第七师。
  更要命的是,如果第七师顶不住,台军肯定顶不住,到时候丢掉的就不是几支部队那么简单了。
  士气这东西,可鼓不可泄。
  当时,五十四军的反击部队甚至渡过了基隆河!
  真让五十四军打顺手了,谁也无法保证那些见了膏药旗就大脑充血、火气上涌的大陆官兵不会一口气追到苏澳港,把立足未稳的第七师丢到太平洋里喂鲨鱼。
  美军不能见死不救,也不会见死不救。
  日军发出请求空中支援的信号后,不到半个小时,美军就对作战行动做出调整,启动备用作战计划,把重点转向北面战场,用偏差不到一米的精确制导炸弹将五十四军的战术反击部队炸了回去。
  这个时候,美军也看出了点门道。
  用空中打击稳住战线后,刚从第八集团军调过来负责台海作战行动的林德伯格-帕特里奇中将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电令第七师留在苏澳,全部上岸之后再决定进军路线,台北方向上的台军则由攻转守,继续守住基隆河南岸市区。
  虽然台美日联军司令部还没成立,但是帕特里奇之前是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而第八集团军的驻地就是韩国与日本。不管第七师的日军将士有何感想,除非进藤加一打算兑现民主党的竞选承诺,不然就得听从帕特里奇的指挥。
  这个决定,等于把台美日联军往陷阱外拉了一把。
  可惜的是,如同物质有惯性一样,错误产生的影响往往比纠正错误的努力持续更久。
  第七师轻率举动的最大影响就是,暴露了台美日联军的缺陷,让对手获得了一个更加宝贵的机会!
  8月12日傍晚,五十四军收到了陈必时在这场战役中亲自下达的第二条命令。
  在淡水河与基隆河全线发起进攻。
  目标:松山机场。
  陈必时在电话里说得非常直接,如果不能在太阳再次升起来的时候把军旗插到松山机场的航站楼上,方博辉就可以回去养猪了!
  这种不守章法的打法,必将打乱对手的战役安排。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九十七章
前后反差
  听到敲门声,在房间里绕了几十圈的罗耀武才停下脚步,朝觐来的叶仁伟看了过去。
  “搞清楚了,确实是陈司令下的命令,”走近后,叶仁伟又说道,“是通过电话直接向方博辉下的命令。”
  “让五十四军全线进攻?”
  叶仁伟点了点头,说道:“重点是松山机场。听说陈司令发了狠话,搞得方博辉连夜去了三重市的前线指挥所。”
  “狠话,什么狠话?”
  “就那些‘种红薯’、‘拣破烂’、‘养猪’之类的,反正不好听。”
  罗耀武随即笑了起来,说道:“老陈也就这点脾气,连狠话都文绉绉的。”
  “我看,这次可不是闹着玩的。”
  “方博辉来头不小,老陈不见得动得了他。”
  “那得看怎么动。”
  罗耀武朝叶仁伟看了一眼,将香烟递了过去,让叶仁伟把肚皮里的话倒出来。
  “虽然我对陈司令的了解与认识比不上你跟薛将军,但是在十五军混了十多年,用俗话来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罗耀武笑着点上了烟。
  “陈司令是我见过的最有雄才大略的将军。军长,不是我踏削你,至少还要二十年,你才有可能达到陈司令的水平。”
  “二十年?”罗耀武笑了笑,说道,“你是在抬举我,不是在踏削我。你敢当着我的面说些话,我也不怕告诉你。十年前,你在基层摸爬滚打的时候我就跟老薛说过,哪怕再过四十年,我们也不见得能到老陈的水平。”
  叶仁伟也笑了起来。
  脾气归脾气,在自己人面前,罗耀武是个坦荡汉子。这一点,丝毫不像上海人,反而像他那个从川东山窝窝里走出来的祖父。
  “老陈没几把刷子,我们也不会死心塌地地跟着他。”
  “军长,你不觉得,陈司令之前的表现有点反常吗?”
  罗耀武顿时锁紧眉头,端起茶杯,等着叶仁伟把话说下去。
  “就算决定战争的不是军人,以陈司令的眼光谋略,不可能想不到美国与日本会出兵干预,这场战争不可能在七天之内结束。”
  “你是说最初的战争计划?”罗耀武苦笑一下,说道,“那份在七天内打下台北、攻占全岛的作战计划与老陈无关,是一帮枪都没摸熟的总参参谋制订的,听说样本取自十六年前的台海危机。就我所知,老陈收到任命的时候,留给他的准备时间不足一个月,来不及制订新的战争计划。”
  “军长,没这么简单吧?”叶仁伟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罗耀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就知道你会问这个问题。”
  叶仁伟也笑了笑,装着点烟,避开了罗耀武的目光。
  “当然,主因不在计划本身。”罗耀武叹了口气,说道,“你开始说过,决定战争的不是军人。从本质上讲,军人就是一把枪,这把枪在什么时候开火、向谁开火,不是由枪自身决定,而是由拿枪的人决定。”
  叶仁伟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罗耀武的意思。
  “别说老陈,只要是在正规军校读满四年的军官都看得出来,那份战争计划充满不确定因素,别说我军,就算把台岛丢到加勒比海、让美军来打,也不可能在七天内取胜。责任不在那帮球经不懂的年轻参谋身上,他们也是枪。”
  “你是说……”
  “这么一份漏洞百出的战争计划能够进入大雅之堂,肯定对了某些人的胃口。在就好比臭豆腐,虽然嗅到的人都觉得臭,但是吃到人却觉得香。”罗耀武苦笑一下,灭掉烟头后又顺手点上一根。“我是事后知道的,我这种级别的军人进不了决策层。接受任命之后,老陈在决策层会议上提出重新制订战争计划。这一提议得到了总参与情报局的支持,只要抓紧时间,肯定能在开打前准备就绪。”
  “一个月的时间有点仓促,但不是办不到。”
  “可惜的是,老陈的提议被否决了。”
  “为什么?”
  “你觉得打赢这场战争至少要多少时间?”
  叶仁伟皱起眉头思索了一阵,说道:“至少半年。”
  “你都看得明白,老陈能看不明白?”罗耀武呵呵一笑,说道,“当时,老陈提出以半年为限,做好打满一年的准备,将战争发起时间推迟到十一月。这些提议都得到了总参与情报局的支持,也合情合理。可惜的,无一例外的都被否决了。”
  “为什么?”叶仁伟显得非常惊讶,或者说震惊。
  “很简单,政治上不允许。”
  “可是……”
  “政治家就是拿枪的人。”罗耀武苦笑了一下,说道,“战前的决策会议上,老陈的绝大部分提议都被‘政治因素’否决。在某些人看来,十一月之前、也就是在美国大选投票之前开打对我们最为有利。这些人还认为,现在的台军是六十多年前的国军,会在我军上岛之后不战自溃。这些人甚至认为,一个空降军、一个轻装战略军与两个两栖突击旅就能摧枯拉朽般的扫荡台岛。这些因素集中起来,让老陈的绝大部分谋划成了空谈。万幸的是,老陈还有那么一点影响力。”
  叶仁伟皱起了眉头。
  “开战前,老陈做了两件最重要的事情。”罗耀武竖起了夹着香烟的两根手指头,“一是让总参把二十四军、二十七军等几个主力野战军调往福建、浙江、江西与广东,或者就地做好战略转移的准备工作。二是通过在高层的关系网,让中央各部门按照打半年、甚至一年的标准进行规划动员,比如提前动员部分预备役部队。”
  “包括我们军的预备役力量?”
  罗耀武点了点头,说道:“老陈没抱任何幻想。到了他那个年纪,恐怕不会对任何事情抱有幻想。”
  “听你这么一说,陈司令的部署就没什么问题了。”
  “哦?”罗耀武立即笑了起来,“老陈有什么部署?”
  “我也是才想到的,不管怎么说,陈司令在这十多天里的前后反差太大了。”叶仁伟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最初的时候,让我们在前面狠冲猛打,好像十五军的官兵个个都是电影里的兰搏。搞不明白的,还以为两千万台胞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回到祖国怀抱。”
  罗耀武笑了笑,点上了第三根香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