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419

  “失败不可怕,关键是有没有从头再来的资本。”
  “难不成,台军还能把吹嘘了几十年的‘反攻大陆’变成实际行动?”
  “台军那点实力肯定不行,如果算是美日,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在岛上打是回事,真要打上大陆,美日不怕我们的战略反击?”董文卓插了一句,打断了薛华毅与黎卫东的话。
  薛华毅笑了笑,黎卫东也笑了笑,把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留给了罗耀武。
  “那得看怎么打,如果是一场代理人战争的话,我们向谁发起战略反击?”罗耀武点上了第三根香烟,“打到现在,台军已经在战斗证明,他们不是一支可辱的部队。如果有合适的装备与正确的战术,台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问题是……”
  “台湾不是主体政权?”罗耀武抢在前面说了出来,随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现在不是,我们撤到海峡对岸之后就是了。”
  董文卓长出口气,总算明白了过来。
  “关键不是打成什么样子,而是能打出个什么结果。两岸都是炎黄子孙,打来打去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美国为什么要插手台海战争,日本为什么要为岛内当局火中取栗?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害怕我们团结一直。古人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不管是大汉还是盛唐,历史上的鼎盛朝代哪一个不是团结统一?这百八十年来,不管是四五年之前的日本、还是四九年之后的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都一样,要么这边多点、要么那边多点,反正不让我们有安生日子好过,不让我们安下心来搞建设!”
  罗耀武一口气说完,连着喝了好几口水。
  几个师长都是明白人,不需要在大道理上多费口水。
  “酒也喝了、牛也吹了、话也说了,现在说正经事。”罗耀武再次敲了敲桌子,“这次回去,到后方考察只是噱头,老陈做了安排,让我派一个师级干部回去,负责武器装备与作战物资的采购工作、以及增补人员的培训与编排工作。”
  “这些事,一个高级参谋就够了。”
  被薛华毅踢了一下后,董文卓立即明白了过来。
  “我军的伤亡情况各位也很清楚,预备役部队补充上来的新兵又不怎么样,所以能坚持多久、能不能坚持下去,后方工作至关重要。”罗耀武稍微停顿了一下,“不管怎么说,老陈是我们的老首长,我也想了些办法,将我们军的整训基地设在了沈阳。”
  “沈阳!?”三个师长同时瞪大了眼睛。
  空降15军军部与44师、45师都在湖北,只有43师驻河南开封,不管怎么算,也与沈阳军区沾不上边。
  “沈阳军区司令与我有点关系,答应给我们安排一块训练场地。”
  三个师长这才回过神来。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罗耀武又扫了三人一眼,说道,“我们是空降兵,就算不做格外要求,训练强度也应该超过陆军步兵,基本战术绝对不能打折扣。我估计了一下,训练一批新兵,怎么也得两三个月吧。”
  “高要求的话,至少要半年。”在这个问题上,黎卫东最有发言权。“就算打个折扣,也要四个月。”
  薛华毅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现在是八月初,四个月后就是明年一月初了。”
  “这就是关键问题。”罗耀武把目光转向了黎卫东,说道,“等到这批新兵训练出来,恐怕黄花菜都凉了。我的想法是,按照全军规模征召新兵,把各级主官空出来,训练期间只安排副官。这样一来,我们就没了后顾之忧。不管这边打成什么样,只要骨干人员还在,十五军就还在!”
  薛华毅与黎卫东都点了点头,表示支持罗耀武的决定。
  “其他的事情,包括训练营的教官我都安排好了,现在只差一个条件。”罗耀武故意停顿了一下,说道,“那就是,你们当中的哪一个回去?”
  三个师长都是一愣,随即都避开了罗耀武的目光。
  “这种吃苦不讨好的事情,我一直尊重你们的选择,所以我们自愿表决吧,谁要是愿意回去,就把手放下!”
  罗耀武的话刚落音,薛华毅与董文卓就把手举了起来。
  黎卫东刚反应过来,没等他举起手来,罗耀武就把住了他的胳膊。“老黎啊,还是你的觉悟高,不像他们两个,把功劳看得比什么都重。”
  “军长,我……”
  “老黎,你就认了吧。再说了,你是教导师师长,带兵是你的强项。”
  “薛师长说得对,我们没带过兵,只会打骂新兵。现在的兵娇惯得很,是打不得又骂不得,只能为难你了。”
  不用罗耀武费口水,薛华毅与董文卓就把黎卫东的话顶了回去。
  这件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九十五章
日军上台
  罗耀武回到台岛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11日,台军发动了代号“自由风暴”的全面反击战役,在嘉义与台北两个方向上发起反攻。
  这是“台北反击战”后,台军发动的第二次大规模反击战役。
  与几天前的反击战相比,本次反击战役规模更大,也更有章法。
  不是台军吸取了经验教训、变得更能打了,而是美国利用帮助台军恢复通信指挥系统的机会对台军进行全面整编,使台军作战编制更加合理。
  因为只有几天时间,所以整编工作大多停留在指挥层面上,没有深入部队。
  按照美军顾问的建议,台军将整个台岛分成了东南西北四个战区。
  北部战区包括宜兰县、台北县、桃园县、新竹县与苗栗县,以及台北市、基隆市与新竹市,五县三市;东部战区包括花莲县、台东县与屏东县等三县;南部战区包括嘉义县、台南县与高雄县,以及嘉义市、台南市与高雄市,三县三市;西部战区包括台中县、南投县、彰化县与云林县,以及台中市,四县一市;另外将澎湖列岛、大小金门岛等外岛组成一个由中央直辖的战区。
  战区制弱化了军兵种界线,提高了前线指挥部的权限,能够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各军兵种的战斗力,提高总体战斗力。
  为了体现出新体系的好处,美军好人做到底,帮助台军制定了作战计划。
  这是一场烙上了美军印记的反击战役!
  战斗打响后,台军首先集中数个旅的庞大兵力,围攻进入嘉义县的二十七军与留在云林县的二十四军,摆出将这两个重装甲军赶回台中市的架势。
  这也很容易理解。
  虽然二十四军与二十七军在前几天遭到集中美军轰炸,损失惨重,已是强弩之末,不然不会在离台南一步之遥的地方驻足不前,但是这两个重装甲军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不管台军是否承认,台南与高雄受到的威胁并没解除。
  台北变成战场,高雄成了新的政治中心。
  再说了,高雄是民进党的大本营!
  台南又是高雄的门户。
  从地理位置上看,如果不能在台南北面的曾文溪稳住战线,仅凭台南与高雄之间的那两条小溪根本挡不住大陆军队的前进步伐。
  丢掉台南,必然丢掉高雄!
  两个重装甲军对台南的威胁近在咫尺,台军不可能视而不见。
  不管台北有多么重大的政治意义,首先保证台南与高雄,台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才有机会反攻台北。
  仅仅几个小时后,关于台军能否围歼二十四军与二十七军的传闻就烟消云散了。
  8月11日清晨,运载在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七师的船队进入苏澳港。
  几乎同一时间,日本内阁第九十五任首相进藤加一与防卫大臣田中昌弘在东京首相官邸共同对外宣布:按照《周边事态法》与《安全保障条约》,日本将派遣包括陆上自卫队在内的军事力量随同美军参与台海战争。
  因为进藤加一的声明太有震撼力,所以新闻媒体忽略了田中昌弘的声音。
  这个被称为“战后最强硬”的防卫大臣在一个小时里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美国已经同意日本组建正规军,日本将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行动。
  从长远来看,田中昌弘透露的信息更加重要。
  虽然日本自卫队在兵力数量、战力水平、组织结构、指挥体系、人事编排等等方面都与正规军无异,甚至在几年前以“后勤援助”的名义向伊拉克与阿富汗派遣军队,实现了“海外派军”的目的,但是在政治上,特别是至关重要的“名分”上,日本仍然是没有自主权的战败国,也就没有资格拥有正规军事力量。
  “自卫队”与“国防军”,一个词的差别,决定了日本的基本国体。
  一个连正规军都没有的国家,自然无权对外用兵。不管日本的经济有多发达、科技有多先进、企业有多强大、国民有多勤奋,在获得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力之前,日本仍然是美国的跟班,甚至只能算得上是美国身边的一条狗!
  哪怕“独立自主”之后,日本依然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靠美国,甚至得充当美国的打手,但是与“狗”比起来,“打手”明显高了几个级别。
  更何况,“打手”的脖子上没有链条。
  “把属于日本的还给日本”(事后美国国务卿回答记者提问时的话),肯定是日本答应出兵的前提条件。
  从法理上讲,要想让日本大打出手,就得为日本送绑。
  新闻发布会还没结束,第七师的第一批官兵就踏上了苏澳港的码头。
  日本是先声明再出并,还是先出兵再声明?
  不管怎么样,在第七师的日军官兵排着整齐的队列,从运兵船走上苏澳港的码头,日本出兵参战已成事实。
  日军上岸地点在宜兰县苏澳港,证明战场中心仍然在台岛北面。
  如果台军发起反击的目的是守住台湾与高雄,第七师就应该在南湾港、东港或者高雄港上岸,至少也应该去台东港,没理由出现在苏澳港。
  这个时候,美军加强了空中打击的力度。
  大概是时隔六十七年日本再次将触手伸向台湾太有爆炸性,所以美国海军“尼米兹”号与“里根”号航母战斗群、以及美国空军第四批与第五批战斗机到达战场的消息,反而没有重点报道。
  开战不到二十天,美国海空军的首批参战部队全部部署到位!
  五支航母战斗群、五支舰载航空兵联队,以及空军的一千四百架各类作战飞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