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19

  “别胡说!”叶仁伟眼尖手快,抢在罗耀武动手前拍了警卫员一巴掌,随即对脸色阴沉下来的少将军长说道,“俗话说得好,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总会死人。”
  “那也要死有所值,而不是白白当炮灰,更是不成为某些人私欲的垫脚石。”罗耀武长出口气,仿佛刚刚吐出心底的恶气,整个人一下轻松了许多。
  这时,警卫员也反应了过来,再次从后视镜向叶仁伟投去感谢的目光。
  “如果是陆战队,我不会有丝毫担心。吴小花有几斤几两,他那支两栖部队有多少本事,你也很清楚。抢滩登陆?能顺利渡过海峡就不错了。”罗耀武又点燃一根香烟,“你说得没错,战争总会死人,我们不能决定谁该死谁当活,但是我们能够努力让更多的人活到战争结束,活到能够看到胜利希望的那一天。”
  “头……”
  “是不是很悲壮?”罗耀武回头看了眼叶仁伟,突然笑了起来,“你知道,八年前能够活着回来,我就当自己死了,能活一天就赚了一天。”
  叶仁伟稍微思索一下,说道:“如果只为自己活着,头就不是受全军将士爱戴的军长了。”
  “你小子……”罗耀武笑着摇了摇头,“连拍马屁都这么自然。”
  叶仁伟也笑了起来,只是心情仍然有点紧张。
  “罗耀武不是超人,这世界上也没有超人。”罗耀武稍微迟疑一下,说道,“记住,不管我怎么样,十五军都不会垮,也不能垮……”
  “头……”叶仁伟暗暗一惊,从心底升起了一股寒意。
  “我只是随便说说,记住就行了。”不等叶仁伟得应,罗耀武转口说道,“上午的会议上,前指作战处的参谋提到,台军很可能装备了一种针对‘北斗’的干扰系统,让我军运输机群沿错误航线飞行,结果把部队投错了地方。飞行航线有没有错,现在还在调查,只是第一批空降部队肯定投错了地方,全都落在清水北面。下午我亲自联系了空军,要他们在轰炸清水时使用由‘北斗’制导炸弹。等下回到军部,你马上找空军索要轰炸结果,搞清楚有没有进行第二轮空降作战的必要。”
  “没问题,我会在上半夜处理好这件事情。”
  罗耀武回头看了眼上尉参谋,说道:“如果前指作战处的猜测是正确的,记得及时下达终止行动的命令。”
  “终止行动?”虽然早有所料,但是听到这句话,叶仁伟暗敢惊讶。
  “记住我的话,不管有没有我,十五军都是十五军。”罗耀武挤出了一丝笑容,“要是用将士的鲜血与生命来弥补我的过失,我与吴小花有什么区别?”
  叶仁伟咬紧牙关,没把说到嘴边的话吐出来。
  2012年7月24日夜间,台海战争即将进入第二个二十四小时的时候,初战受挫的大陆军队为准备第二轮大规模进攻发起了新一轮火力突击。
  与由二炮跟远程炮兵唱主角的前一轮火力突击,新一轮火力突击的主力是空军、特别是部署到位的战术航空兵。
  战争爆发前,为了隐藏战争意图,大陆空军与海军航空兵没有提前集结,甚至没有向前部署勤务部队,因此第一轮火力突击中,参战规模有限的战术航空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夺取制空权、二是拒止外界干预,只有少数Su-30MKK机群与FBC-1机群执行对地打击任务。
  按照西方的评判标准,战争在这个时候才真正爆发。
  第二天才大举投入战术航空兵,除了错失无比珍贵的二十多个小时之外,最大的影响莫过于让火力突击丧失突然性,使军事价值大打折扣。
  面对严阵以待的台军,这注定是个惨烈的夜晚,或者说原本应该是个惨烈的夜晚。
  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历史造就英雄?
  没有波斯尼亚青年普林西普,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在1914年7月28日爆发;如果没有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在1945年8月15日结束;如果没有空降兵叶振邦……
  成群结队的战斗机飞向海峡对岸的时候,台军的四架直升机也飞到水坝上空。
  OH-6在水坝上空盘旋了两周,用聚光灯照住大门处的卫兵后,仇东豪才让“休伊”在大门后的空地上降落。
  多年的特种兵生涯让仇东豪非常谨慎,为了避免遭到伏击,他不但让三架UH-1依次降落,即第一架直升机搭载的十名士兵面向大门形成散兵防线后才让第二架直升机着陆,第二个班的十名士兵向相反方向扩大散兵防线,第三架直升机上的十名战士负责巩固防线,最后才轮到OH-6上的军官,还驾驶OH-6绕着水坝飞行,不断变更航线,用聚光灯探寻潜在的危险。
  一看就知道,仇东豪是特种作战的行家里手!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十一章
完美伏击
  等三十名士兵拉开散兵防线,三架“休伊”升空后用舱门机枪封住防线死角,仇东豪驾驶的“小马”才缓缓降了下来。
  没等滑撬着地,后排的两名连排军官先跳了下去。他们是仇东豪的老部下,在特种部队一同出生入死十来年,三年前追随仇东豪投靠邱克元,虽然被降级录用,但是保住了军官身份。
  吩咐副驾驶一番,仇东豪才下了直升机。
  扫了眼环形防线,仇东豪朝大门岗哨处走去,招手让上尉连长跟上来。
  OH-6升空时,聚光灯发出的光柱从大门岗哨处扫过,仇东豪立即停下脚步。“岗哨到哪里去了?”
  “岗哨!?”上尉连长猛的停了下来。
  强烈的危险意识刚刚冒出来,仇东豪就拔出了那把装有七发零点五英寸枪弹、时刻处于解锁待发状态、能够一枪打死一头犀牛的沙漠之鹰手枪,身体微微前倾,握枪的双手自然下垂,身体的重量压在左腿上,右膝盖弯曲成一百二十度,像是一头盯准了猎物、即将出击的雄狮。
  环顾四周的时候,一些明显的危险征兆出现在仇东豪的脑海中。
  比如用电台联系到的是名中士、而不是负责守卫该地的上士,又比如开始看到的卫兵是两个、而不是三个。
  看到大门左侧的两辆吉普车,仇东豪朝更加警惕的上尉连长点了点头。
  一声呼哨响起,上尉连长朝两侧比划几下后带着一个班的士兵,分左中右三路朝停在灯下阴影里的吉普车包抄过去。看得出来,这是一支受过严格训练的部队,一支素质与能力向特种兵看齐的部队。
  仇东豪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眼,让中尉排长盯住大坝方向。
  中尉排长的能力一点都不含糊,仅用十来秒就让一个班的士兵在通往坝体的道路两侧摆好三道防线,而且每道防线上都有交叉火力。只要敌人没有重武器,这三道防线至少能挡住一个连的步兵。
  从第一架“休伊”着陆到控制住局面,前后不到两分钟。
  仇东豪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按照摩尔定律,三年时间能让信息技术提高四倍。在仇东豪手中,三年时间能让懦夫变成勇士。三年间,淘汰率高达百分之八十、死亡率更是高达百分之十五的魔鬼训练,让仇东豪将邱克元的警卫营打造成第二支空降特勤队。
  论特种作战能力、特别是对付大陆特种部队的作战能力,仇东豪相信,现在指挥的这支部队比他三年前指挥的部队厉害得多。
  军人是鲜血与钢铁熔铸而成的战争机器。
  军人不能没有血性。
  军人永远不能忘记仇恨。
  三年中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仇恨”像蘸了水的九结鞭,反复抽打着仇东豪心里那块让他遭受莫大耻辱的伤口,让他铭记忍辱负重的目的。终究有一天,“复仇”会像酒精一样洗掉伤口上的脓水,让伤口复原。
  仇东豪始终坚信,为复仇活着的军人,才是最厉害的军人。
  上尉连长在吉普车旁边停下脚步,跟检查吉普车的士兵交谈了两句,转身快步走到仇东豪身边。“后勤连用来运送物资的军车,车上有弹痕与血迹,没找到押送人员,也没有找到物资。”
  “岗哨呢?”
  “没见到岗哨,正在扩大搜索。”上尉连长看了眼在水坝上空盘旋的直升机,说道,“有直升机在,肯定跑不了。”
  “也许根本没有跑。”仇东豪回头朝大坝看去。
  因为那架OH-6D型直升机上有一部通过秘密渠道从美国引进的红外成像夜视仪,即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能发现一千米内的人员、或者三千米内的车辆,加上挂在两侧舱门外的M134“米尼冈”转管机枪与十九管“九头蛇”火箭发射巢,能够对付主战坦克之外的所有地面目标,所以仇东豪并不担心伏击,甚至没想过会遭到伏击。
  再说了,偷袭水坝的部队肯定是小股特种部队,不会笨到袭击一个高度警惕的警卫排。
  不用仇东豪多说,上尉连长明白过来,朝分散守在四周的士兵挥了挥手,示意交替掩护向水坝推进。
  与仍然十分警惕的上尉连长相比,仇东豪就大气得多了。
  要是有埋伏,能用枪弹给苍蝇做截肢手术的大陆特种兵早就出手了,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浪费机会。仇东豪一边想着,一边加快了步伐。他不是不怕死,而是相信那些亲手调教的士兵不会错过表现机会。
  果不其然,仇东豪刚走出两步,两个班的士兵就以更快的速度冲了上去。
  三年地狱训练没有白费,至少让这帮以往只知道吃喝玩乐、吃着皇粮混日子的兵痞成为不怕死的战士。
  没听到死神召唤,自然不会感到害怕。
  士兵的勇猛表现,让仇东豪有点洋洋自得、也有点飘飘然。不经意间,仇东豪犯了十四年军人生涯中的第二个错误,也是最后一个错误:没有注意到水坝下游十多米处,一根悬在水面上的电缆线。
  三年前第一次犯错,仇东豪丢掉了上校军衔与特种兵身份。
  这次,失去的远远不止这些。
  对岸水草丛中的微弱闪光刚刚进入仇东豪的眼帘,十多年的战斗经验、特别是三年前那次刻骨铭心的惨败告诉他,那是五点八毫米狙击步枪的枪口焰!
  晚了,太晚了!
  即便不经大脑思考,条件反射做出规避动作,受人体机能限制,从发现危险到肢体做出反应动作,大约需要零点二秒,对初速超过每秒八百米的步枪子弹来说,飞行一百米肯定要不了零点二秒。
  被子弹打中的瞬间,仇东豪并没感觉到痛楚。
  因为声音在海平面上的传递速度为每秒三百四十米,传递一百米需要零点三秒,所以仇东豪做出卧倒动作前,再次看到对岸水草丛中的闪光。
  这个时候,任何发现都没有意义了。
  枪声还未传入台军官兵的耳朵,爆炸产生的火光照亮了大坝北岸的夜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掩盖了一切声响。
  仇东豪是幸运的,因为他不用像三年前那样面对炼狱般的爆炸场面。
  没有提前收到“死亡请柬”的二十多名台军官兵是不幸的,他们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遭受烈火的洗礼。
  受爆炸影响,有幸呆在爆炸范围外的台军士兵根本看不清对岸的情况。
  大甲溪南岸,藏在水草丛中的三名空降兵与趁乱泅渡过河的两名战友会合之后,匍匐爬上河滩,钻进河岸南面的树丛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