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419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一百一十四章
游击战争
  彰武,前线司令部。
  回到前线一个多月,除了组织沈阳大撤退之外,罗耀武把所有时间与精力都用来部署防御与组建部队。
  按照新的战区制度,罗耀武可以在战区范围内组建新编集团军。
  可以说,这是非常大的权力。
  以往,罗耀武只能向中央汇报需求,由中央决定组建多少新编集团军,并且由中央任命新编集团军司令与师旅级指挥官,罗耀武只负责指挥这些部队作战。如此一来,这些部队仍然听从中央调度。
  现在,罗耀武则可以按照战场需要来组建部队。
  一个月下来,罗耀武至少组建了二十个新编集团军,每个集团军的兵力在两万到三万之间,二十个新编集团军大约有五十多万人。
  只不过,罗耀武没有赋予这些新建部队正式番号,而是将其编在民兵纵队下面。
  道理也说得很清楚,没打过仗、没杀过敌,就不叫军队。
  只要上了战场,打了胜仗、杀了敌寇,罗耀武就会亲自为这些新建部队正名,授予正式番号。
  显然,这是为了激励官兵的斗志。
  扩充正规军只是其一,在此同时,罗耀武还扩大了民兵纵队的规模。
  因为战略方向有限,所以罗耀武只保留了三支民兵纵队,只是规模都大大扩大。除了编在其下的那些新编集团军之外,每个民兵纵队还有十五万到二十万准战斗人员。民兵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部队修筑防线,运送作战物资,维护后方治安等等。当然,必要的时候,民兵纵队也能上阵作战。
  如此一来,算上已有的六个主力集团军与十二个新编集团军,罗耀武手里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万。
  这还没有算上武装起来的敌后游击队。
  把这股力量也算上的话,东北战场上的抗战力量肯定超过了二百五十万。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非常庞大的军事力量。
  至于是否强大,还得打过之后才知道。
  有了兵力,自然就得考虑作战。
  美日联军占领沈阳之后,集中兵力扫荡了辽河平原与辽东半岛,让罗耀武获得了足够的准备时间。
  问题是,等到五月中旬,罗耀武不得不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
  到这个时候,除了七十万侵华日军之外,美军作战部队也由之前的八个师增加到了十二个师,总兵力超过二十万。即便不考虑盘踞在丹东与东港的韩军,美日联军的总兵力也接近一百万。
  按照战斗力计算,美日联军不比罗耀武手里的军队差多少,甚至还要强一点。
  “进攻肯定没戏,只能逼着敌人来打我们。”罗耀武敲了敲桌子,“美日联军的战略意图还不明显,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消息,美日存在严重分歧。原因嘛,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心里都有数。如果让日本鬼子占了上风,先出兵扫荡吉林与黑龙江,虽然我们能够获得更加充裕的准备时间,但是大家都知道,夏粮就快丰收了,如果在这个时候丢掉黑土地,恐怕我没今冬就得饿肚皮了。”
  “恐怕等不到冬天,秋收之前就得饿肚皮。”负责后勤的参谋纠正了罗耀武的说法。
  “所以我们必须把美日联军引过来,让他们南下,让他们强攻彰武。”
  “问题是,有什么好办法?”
  “美日联军不主动进攻,我们就主动点。”罗耀武又敲了敲桌子,“不管怎么说,我们手里有一百多万官兵。别看美日联军规模庞大,兵力接近一百万,但是真正能打的不多。我大概估算了一下,除掉各地占领军,守卫交通线与运送物资的辎重部队,还有留在后方对付游击队的部队,美日联军在前线能打的,也就十多个师团,总兵力在二十万左右。当然,我们也不是全部能打,但是比美日联军多得多,怎么也能拼凑起百把万来。只要抓住机会,打一两场歼灭战肯定不是问题。”
  “关键就是机会。”
  “机会是登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去创造。”罗耀武呵呵一笑,拿起香烟,“知道我们为什么要钉在彰武吗?这里不但可以前往内蒙,还能前往吉林。既然日本鬼子想着占领我们的东三省,那我们就对着干。从康平入四平,再巩固内蒙的几条交通要道,让日本鬼子无法顺利进军吉林。”
  “用什么部队?主力部队的话,意图就太明显了。”
  “不用主力部队,全部用民兵,武装游击队。”
  “游击队?”参谋们都露出了疑惑神色。
  罗耀武笑了笑,朝叶振邦点了点头。
  “这一个多月,从吉林那边逃过来的民众不少,我们招募与组织了几十万青壮年。”叶振邦具体负责这些事情。“虽然吉林还不是敌占区,但是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敌占区,至少会被敌人包围。我们可以武装这些人员,再安排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兵带队,组织敌后游击队,专门到吉林与黑龙江打游击战。”
  “这样能行?”
  “为什么不行?”罗耀武冷冷一笑,说道,“日本鬼子最怕什么?就是敌后游击队。只要我们组织得力,就能给日本鬼子造成巨大麻烦。东北是块肥肉,日本鬼子想一口吞下,没那么容易。只要我们源源不断的把敌后游击队送过去,日本鬼子就不得不攻打彰武,切断我们的兵力输送线。”
  “问题是,上面会同意吗?”
  “上面?”罗耀武笑了笑,“有了一次,还有第二次?陈司令已经回到前线,我也不会轻易回去。我们在这边做什么,上面管不着。就算管得着,谁来管?要是有人来管,老子就送他去实地考察,看谁愿意来。”
  几个参谋随即苦笑了起来,罗耀武就是这性格。
  “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夏粮丰收,甚至关系到秋粮丰收。没有人手,就算丰收了,粮食也运不过来。烂在地里就算了,要是落到敌人手里,老子可不干。所以我们得赶紧组织起人力,把人送过去。”
  “那我们就得在这里坚守几个月。”
  “必须坚守到秋收之后,不然冬天饿肚皮,仗就没法打。”罗耀武灭掉了烟头,顺手又点上一根。“一味防守,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再说了,打了这么久,除了沈阳,我们就没有一味防守过。先把敌人引过来,瞅准机会打几个歼灭战,别说坚持到秋收,就算坚持到冬天也不是大问题。”
  “敌后指挥怎么办?”
  “每支游击队安排几名经验丰富的老兵,最好是东北本地人。我想,这方面应该不成问题,我们在这边打了几个月,招了几十万本地兵,作战经验丰富的也不少。所有敌后游击队均授予正规部队的编制,游击队长都是少校,副队长是上尉,我亲自签发晋升令。要是能在敌后发展起更多的部队,我还给他们升官。反正让部队放手去做,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不要拘泥于常规战术。游击队,就得有游击队的打法。”
  “武器弹药呢?”
  “主要是我们缴获的武器装备,特别是枪支,全部是北约制式口径。”叶振邦代替罗耀武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从韩军那缴获不少,步枪就有几十万条,足够武装游击队了。弹药不是很多,兵工厂的产能有限,还得主要为正规军服务,所以只能在敌人身上想办法。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游击队打开后,自然能够得到解决。”
  “主要还是情报。”罗耀武接过话题,说道,“所以我打算组建几支特种部队,专门负责到敌后收集情报,协助游击队作战。如果遇到大的战役,还能组织起游击队,配合正规军作战。”
  几个提问的参谋都点了点头,表示没有问题了。
  “还有问题吗?”罗耀武还是问了一句,“如果没有问题,这事就订下来。具体事务由叶振邦上校负责,你们都要配合他的工作。散会吧。”
  参谋纷纷起身告辞,叶振邦却留了下来。
  跟着罗耀武从北京回来之后,叶振邦在前线司令部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别的不说,就凭他肯陪死的精神,其他参谋就得佩服他。要知道,跟着罗耀武回去的,就只有叶振邦一个人。虽然其他参谋都有事在身,但是说到陪死,他们还真缺点勇气。
  受此影响,叶振邦基本上成了罗耀武的参谋长,大小事情都可以过问。
  当然,一般情况下,叶振邦还是负责其他参谋不负责的事情,比如组织游击队,安排特种作战等等。
  “联系上石磊磊了吗?”
  “联系上了,他正带着人赶回来,这两天就能到。”
  石磊磊仍热是罗耀武直接指挥的特种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这一个月来,一直在外面执行侦察任务,顺便协助各地游击队搞敌后破坏工作。因为活动范围大,而且没有准绳,所以要与他取得联系,还真不容易。
  “那就好,等他回来后,先让他们休息几天,再把任务安排下去。”
  “没问题,反正也不急在一时。”
  “游击队的事得抓紧,建好一支就送走一支。彰武就这么大个地方,军队又多,太集中了反而不是好事。”
  “明白,还有别的事吗?”
  “暂时就这些,我去睡一觉,你帮我盯着,有事再来叫我。”
  叶振邦笑着摇了摇头,等罗耀武离开后,才起身离开会议室。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先打再谈
  罗耀武等着美日联军打过来,帕特里奇却在为怎么打发愁。
  如果只是军事上的分歧,那还好说,帕特里奇是最高指挥官,福田康夫只是东北前线指挥官,一道命令下去就行了,但是在战略进攻方向的选择上,不是简单的军事分歧,而是重大的政治分歧,帕特里奇就不能那么武断了。
  五月上旬之前,这个问题还不算突出。
  原因也很简单,扫荡辽河平原与辽东半岛需要时间,美日联军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两个方向上发起大规模进攻,兵力被牵制在前线战场上,自然不需要急着考虑下一步行动,也就不用争得太狠。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帕特里奇没有时间跟福田康夫较劲。
  沈阳战役结束之前,美军就从湖州北上,攻入江苏无锡,在太湖西边的宜兴与中国军队恶战一场。
  虽然宜兴的防御还比不上湖州,但是陈必时回归,极大的振奋了前线官兵的士气。
  结果在陈必时的积极策划下,一场战役级别的进攻行动,硬是打成了一场大会战。
  宜兴会战一直打到四月下旬,美军才在付出了近三万名官兵伤亡的惨重代价之后,占领了这座太湖边上的城市,打开了进军南京的大门。
  接着,双方又在常州溧阳恶战一场。
  直到五月初,美军才占领溧阳。
  可以说,陈必时的到来,让美军进军南京的作战行动变得异常艰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