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419

  欧洲列强被驯服之后,真正能够挑战美国的就只有中国与俄罗斯,而且在前些年,俄罗斯比中国跳得还要高。特别是在零八年之前,依靠卖石油赚得的大笔美元,加上有“现代彼得大滴”之称的前总统领导,俄罗斯蒸蒸日上,大有中兴之势,一度搞得美国焦头烂额,还通过教训格鲁吉亚给美国来了个下马威。
  要有机会,美国对俄罗斯也是除之而后快。
  问题是,美国有能力对付俄罗斯吗?
  暂且不说俄罗斯的核武库比中国大了十倍,真干起来,美国也吃不到好果子。就拿这场战争来说,与中国拼命之后,美国至少得花上几十年来消化战争成果,巩固霸主宝座,绝不会傻到立即拿俄罗斯动手。
  战略上,拼的是实力,绝没有乘胜追击的说法。
  中国到底能不能挺住,俄罗斯心里也有没底。在此情况下,俄罗斯当局首先得考虑自身利益,而不是把赌注押在中国身上。
  几十年后,美国有没有能力挑战俄罗斯都是个问题。
  由此可见,即便从长远来看,俄罗斯也会选择保护自身利益。只有在战局进一步明朗化之后,才会对外交政策做出调整。
  矛盾的焦点最终还是回到了战场上。
  要想扭转这一极端不利的国际局势,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用毋庸置疑的胜利告诉全世界,中国还没有战败,也不会战败!
  只是到这个时候,战场重点已经不在东北了。
  拿下丹东,就是美军在东南发动进攻的信号。
  奥康纳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亮明底牌,摆明美国的战争立场,也是在为东南方向上的战略进攻造势。
  承认台湾政权,就是进攻中国大陆的直接信号。
  也只有承认了台湾当局,美国才能以帮助台湾实现国家统一为由,在中国大陆东南地区开辟新的战场。
  风云际会,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难的时期。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七十二章
存亡之秋
  到十二月中旬,美台联军在中国东南地区登陆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从月初开始,美军加强了对中国东南地区的战略侦察。到中旬,这一行动达到巅峰,平均每天都有上百架次的侦察机迫近中国领空。为了加强侦察力度,特别是中国大陆腹地的军事部署情况,美军还在十二月十日出动了一种最大飞行速度达到八马赫的无人侦察机,并且动用了紧急发射的两颗战略侦察卫星。
  最明显的征兆来自美国海军舰队。
  台海战争期间,美国海军一度将舰队撤离战场。朝鲜战争爆发之后,随着中国军队转战东北,美国海军舰队进入东海。
  虽然在当时,此举被看成是册应韩军的战略进攻行动,但是从本质上讲,这是美军在为东南方向上的战略进攻做准备。
  十月和十一月,美军舰队还主要在台岛北部海域、也就是东海南部海域活动。
  进入十二月,美军舰队的活动区域扩大到了东海北部海域,并且数次出动舰载战斗机轰炸近海岛屿上的中国岸防部队。
  到十二月十日,除了两支正在检修的两栖舰队之外,美国海军的其他九支两栖舰队全部到达西太平洋。除此之外,还有近百艘征用的大型船只进驻那霸与日本港口。根据军事情报局获取的信息,美国囤积在冲绳的军事物资就超过了一百五十万吨。
  这不是为了进攻,还是为了什么?
  要知道,此时东北战场上的美韩联军继续物资,美军没有把物资运过去,反而在冲绳大量囤积,摆明了就是要发起进攻。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十二月十四日,也就是奥康纳发表声明,美国国务院采取行动后的第三天,一支美军特种部队登上舟山岛,与守岛部队遭遇,爆发了小规模战斗。接应特种部队撤离的时候,美国海军的战斗机首次轰炸了舟山岛。
  这是登陆前的侦察工作,美国特种部队的任务就是要摸清岛上的防御部署情况。
  显然,陈必时的判断没有错,美军会首先夺取沿海岛屿,再向内陆发展。
  问题是,舟山岛太大了,而且距离大陆非常近,美国的制海权无法阻止中国军队用快艇上岛,也就无法保证顺利拿下舟山岛。
  受此影响,陈必时认为美军登陆舟山岛的可能性并不大,更有可能选择一座面积较小的岛屿,比如岱山岛,或者衢山岛,也有可能是南面的某座岛屿。
  因为浙江近海岛屿众多,可供美军做登陆跳板的岛屿也不少,所以要想准确判断出美军的登陆地点并不容易。
  别说陈必时,换了谁,也无法断定。
  更重要的是,中国军队已经丧失了制海权与制空权,大部分时候只能依靠地面部队的防空系统对抗美军空中力量。
  要想加强近海岛屿的防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守不住,就只能退守大陆。
  在此基本战术思想的指导下,陈必时把重兵放在了宁波、绍兴与台州。
  一系列部署中,最重要的就是将远程炮兵靠前部署。
  只要美军首先夺取外围岛屿,部署在沿海地区的远程炮兵就能发挥关键作用。
  美军的防空能力再厉害,也不可能拦截远程炮弹与火箭弹吧。
  十二月十六日,东南战场上的战斗打响。
  与陈必时判断的完全一样,美军首先登陆的正是外围岛屿,而且不是舟山岛。只是让陈必时也略感惊讶的是,美军竟然把登陆地点选择在了舟山群岛最北面的马鞍列岛,登陆地点就在花鸟乡。
  这也选得太远了一点吧。
  只不过,这也完全符合常理。
  受远程防空系统威胁,美军对中国大陆目标的轰炸行动并不顺利。在东北战场上,为了降低战损,特别是飞行员损失,美军严格控制了轰炸范围,即最多深入战线五十公里。再远的话,就很难及时营救跳伞的飞行员了。
  从作战使用来看,除了遮断轰炸之外,五十公里的轰炸范围足够了。
  如果需要进行遮断轰炸,则主要使用远程弹药,尽量缩短战斗机在中国军队防空系统打击范围内的暴露时间。
  很明显,美军要想轰炸中国军队的远程炮兵阵地,绝非易事。
  不能压制中国军队的远程炮兵,就得把登陆地点选择在远程炮兵的打击范围之内。
  等到前进部队站稳脚跟,再发起新的进攻也不迟。
  花鸟乡距离大陆在一百公里左右,就算仍然在远程火箭炮的覆盖范围之内,因为火箭炮在炮兵中所在的比例并不高,所以仍然能够有效避免炮火打击。
  要想完全避免炮火打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为了加强炮兵的战斗力,中国军队已经将射程在五百五十公里以内的战术弹道导弹配属到集团军的独立炮兵旅。一些军区直属的独立炮兵旅甚至装备了射程在一千公里以内的弹道导弹。
  生产导弹比生产战斗机容易得多,在没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只能把弹道导弹当成炮弹使用。
  当然,代价非常高昂,不可能大规模使用。
  花鸟乡的面积不大,不可能作为主力部队的登陆跳板,最多只是前进部队的落脚点。
  由此,陈必时坚信美军的主力部队还在海上,将在前进部队部署到位之后,直接登陆中国大陆。
  这也很好理解,美军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兵力投送能力。
  一支两栖舰队一次能够投送一个旅的陆战队,而九支两栖舰队就能投送九个陆战旅,相当于两个全员陆战师,而美军就只有两个全员陆战师。
  攻打花鸟乡,很有可能是要将该地作为船只的集结地点。
  针对这一情况,陈必时在当天策划了一次远程突击,用弹道导弹配合空军与海航的战斗机攻击了在东海北部海域活动的美军舰队。
  可惜的是,这轮突击并没收到多少效果,只是迫使美军舰队向冲绳撤退了两百公里。
  导致突击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空中力量欠缺。
  掩护突前两栖舰队的是一支以三艘航母为核心的战斗群,在其身后,还有部署在冲绳群岛上的上百架F-22A战斗机。
  登陆战斗打响后,美国空军就加强了巡逻力度,始终有二十多架F-22A在舰队上空巡逻。美军舰队也加强了出动量,只是大部分舰载战斗机都被派去执行轰炸任务,舰队的防空主力还是空军的战斗机。
  千万别小看这二十多架F-22A。
  只要合理应用,拦截上百架战斗机不成问题。如果配合紧急起飞的舰载战斗机,还有接到命令后赶来的岸基战斗机,对付三到四个波次的数百架战斗机也不是难事。
  可以说,美军充分吸取了“华盛顿”号战沉的教训,即便中国空军已经无力发起大规模进攻,就连J-6与J-7也没剩下多少,但是中国的战争生产力已经爆发出来,谁也说不准中国空军还有多少实力。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在朝鲜战场上,美国空军才吃了大亏。
  要说威胁,反而是那些装上了子母弹头的弹道导弹更加有用。
  虽然射程在一千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的误差在二百五十米到五百米之间,而且全程飞行时间超过二十分钟,而在此期间,任何一艘战舰都能航行好几海里,在没有有效制导手段的情况下,用弹道导弹打战舰几乎是白搭,但是当上百枚弹道导弹一同升空,向美军舰队飞去的时候,仍然把美军指挥官吓出了一生冷汗。
  这里面要有一枚导弹装上核弹头,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的战舰都得完蛋。
  所幸的是,没有哪枚导弹携带了核弹头。
  动用核武器,不在陈必时的权限范围之内,而且中国没有剩下多少核弹头了,就算要用也得用在刀口上。
  美军舰队撤退两百公里,与这波导弹突击有很大关系。
  虽然没有哪艘战舰受创,但是情况很明显,再靠近一点的话,那些射程在五百五十公里左右的弹道导弹就能派上用场了,到时候就不是上百枚导弹,而是数百枚导弹,保不准还真能砸中一两艘战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