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419

  美韩联军要想打下丹东,必须付出血的代价,还有大量时间。
  从整体战局上看,美韩联军花在丹东的时间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要知道,罗耀武放在前沿的只是二线部队,真正的主力摆在后方。
  死守丹东的意义绝对不是保护一座城市,而是要保住一线希望!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六十二章
围攻丹东
  现代战争的一大特点就是战线模糊,前线与后方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打到二十八日下午,帕特里奇亲自部署了一系列的特别行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炸掉中国空军的远程防空系统。
  这些射程达到两百公里,一枚导弹就能干掉一架战斗机的防空系统对美军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了中国空军的先进战斗机。
  在二十八日白天的战斗中,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偃旗息鼓,没有升空迎战。
  问题是,美韩联军仍然损失了数十架战斗机。
  除了几架A-10C在执行近距离支援任务的时候飞得太低,被中国军队的自行式高射炮击落之外,其余四十多架战斗机都是被中国空军的中远程防空系统击落的,被那种初次上场的远程防空系统击落的更是多达三十七架。
  如此巨大的损失,让美国空军将这一天定为“黑色二十八日”。
  这可不仅仅是确定个名头那么简单的事情。
  要知道,算上夜间的战斗,到二十八日傍晚,美韩联军已经在战场上损失了一百三十四架战斗机,其中美军就有八十九架。
  在此之前,即便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损失的战斗机也不到五十架。
  在台海战争期间,美军损失的战斗机也只有这个数量的两倍。
  如果不是帕特里奇一再要求加强空中打击的力度,恐怕在二十八日中午,美国空军就会下达停飞令。
  早这个速度打下去,不出一个月,美国空军就没有战斗机可以升空了。
  当然,也不可能每天都有如此重大的损失。
  为了增强打击力度,美国空军不但增派了作战力量,让更多的F-16战斗机在F-22A战斗机的掩护下,挂上反辐射弹药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美国海军也在这个时候插了一手,派出了EA-18机群,帮助空军压制中国军队的防空系统。
  说到防空压制,那些挂上电子战吊舱的F-16最多只是客串演员。
  相对而言,EA-18就要厉害得多了。
  美国空军不是没有防空压制战斗机,之前就有两种,即F-4G与EF-111,可是这两种战斗机都已退役。按照计划,F-35A将有一种专门的防空压制型号,用来弥补F-4G与EF-111退役后的空缺。可惜的是,F-35A还没有量产,其防空压制型号也就没有服役,最快也要等到一年后才能加入美国空军的战斗序列。
  实际上,任何战斗机执行防空压制任务,都得承担巨大的风险。
  在对地打击中,防空压制任务属于最高级别、以及最危险的战斗,相当于战斗机与地面防空部队拼刺刀,结果肯定是你死我活。
  进行防空压制,只是硬摧毁。
  虽然这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办法,但是不能保证无一漏网。
  只有软硬结合,才能提高打击效率。
  为此,美军出动了十多架电子侦察机与电子干扰机,严密监视中国空军防空部队的一举一动,想方设法的收集防空系统的电磁辐射信号,以便从中找出破绽,找到进行电子压制干扰的方法。
  不用多说,这是美军的拿手好戏。
  因为空军已经失去了升空作战的能力,所以对美军的电子侦察也只能望空兴叹。
  再说了,电子侦察机往往在战线后方数百公里的空域活动,从来不会靠近战线,所以战争打到这个时候,中国空军还没有干掉一架美军的电子侦察机。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帕特里奇还派出了特种部队。
  这正是余鸿飞与詹伯雄担心的地方。
  夺得制空权之后,美军可以肆无忌惮的出入中国领空,至少能够在超低空自由活动,而运送特种部队的直升机都在超低空飞行。
  可以说,美军的特种部队渗透作战是防无可防。
  当天晚上,至少有两股美军特种部队袭击了中国空军的防空阵地。
  可惜的是,两次渗透都没能取得成功。
  让美军大感惊讶的是,中国军队在前线吃紧的情况下,竟然在防空阵地附近部署了至少一个营的兵力,而且每个营都有一个坦克连!
  让只有轻武器的特种兵去对付坦克部队,简直就是送死。
  因为防空阵地都在战线上百公里之外,所以美韩联军的炮兵派不上用场。
  让战斗机去轰炸?
  要是战斗机能够轰炸,还需要出动特种部队吗?
  再说了,出动特种部队的目的就是搞到几套设备,特别是防空系统中探测雷达与火控雷达的控制芯片。
  真炸了,还能搞到手吗?
  这个晚上,也是叶振邦最忙碌的晚上。
  虽然没有带着部队上前线,但是他必须密切关注各个防空阵地的情况。
  罗耀武给他提供了一个营的机动防御部队,并且让叶振邦可以优先调动部署在防空阵地附近的炮兵部队。
  命令很明确,绝对不能让防空武器落入敌人手中。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发现美军已经渗透了防空阵地,击溃了守军,叶振邦就得带部队过去增援。
  如果无法及时增援的话,就得调动附近的炮兵,对防空阵地进行覆盖式炮击。
  虽然叶振邦不想呼叫炮兵支援,但是他知道,只要发生这样的情况,就没有其他选择。
  万幸的是,二十八日夜间的战斗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詹伯雄、石磊磊等特种兵的指挥下,守卫防空阵地的警卫部队成功击退了偷袭的美军特种部队,还在战斗中击毙了十多名美军特种兵。
  只是,这些发生在后方的战斗,对前线的作战行动没有多大帮助。
  虽然在防空系统的威胁下,美韩联军的战斗机很少飞到丹东上空执行精确轰炸任务,但是依靠各种射程在一百千米以上的远程弹药,美韩战斗机在朝鲜半岛与黄海上空就能完成轰炸任务。
  不可否认,在GPS瘫痪之后,这些远程弹药的价格非常昂贵。
  只不过,与战斗机比起来,弹药就不算什么了。
  进入二十九日凌晨,美军第二骑兵师已经突破了丹东的外围防线,开始扩大突破口,清理那些还在继续抵抗的小股部队。
  也就在这个时候,韩军A集团军到达战场。
  必须承认,帕特里奇非常狡猾。
  打到现在,最惨烈的战斗几乎都在城市里面。可以说,台海战争与朝鲜战争中的城市战与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的城市战有很大的区别。
  正规军依托城市,能够给进攻者造成最大的打击。
  根据美军自己做的统计,在台海战争与朝鲜战争中,美军伤亡官兵的七成都与城市战有关。
  对帕特里奇来说,美国能坚持多久,不是说美国的经济能撑多久,而是美国民众能够坚持多久。
  决定美国民众坚持时间的,正是美军的伤亡数字。
  阿富汗战争打了十多年,美国国内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反战活动,就于美军出色的控制住了伤亡有很大关系。
  要想减少伤亡,就得避免与中国军队打城市战。
  只是城市战本身不能避免。
  如此一来,就只能让韩军披挂上阵了。
  按照帕特里奇的安排,攻入城区之后,将由A集团军负责城区内的战斗,第二骑兵师则负责外围扫荡,并且对付前来增援的中国军队。
  对此安排,就算黄真尹很不爽,也无法改变。
  不管怎么说,帕特里奇才是最高指挥官,黄真尹只是听从于他的韩军指挥官。
  再说了,在朝鲜战争期间,韩军与中国军队的交战结果无一胜迹。特别是在野战中,韩军就没有打过漂亮仗。
  既然不能打野战,那就只能在城市战中发挥余热了。
  其实,这个时候帕特里奇最需要考虑的不是让谁攻打丹东市区,而是如何迅速扩大进攻行动。
  虽然在二十八日的战斗中,第二骑兵师完成了扫荡城市外围的作战行动,但是从前线部队反馈回来的情况,中国军队并没被击溃,只是没有在外围阵地与美军拼消耗,而是在遭到攻击之后退入了市区。
  更重要的是,中国军队没有打算从丹东突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