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419

  虽然从开城出发,贯通朝鲜南北的铁路干线有足够的运力,但是完全依靠铁路运送作战物资,对后勤保障的压力非常大。
  首先将物资运送到距离前线较近的港口,再通过铁路与公路运输,才是最好的途径。
  万幸的是,朝鲜半岛多良港。
  虽然受黄海影响,朝鲜西海岸的良港并不多,即便是排得上号的海川港也算不上天然良港。
  朝鲜的主要港口都集中在东部,面向平均水深较大,受大陆河流影响较小的日本海。
  在这边,除了元山之外,还有高城、兴南、兴浦、端川、金策、清津与罗先等几处天然良港,其中最值得重视的就是元山与兴南。
  这两处港口,美军都不陌生。
  在六十多年前,元山就是美军在朝鲜北部作战的战略要地,直到被赶到三八线以南,这里都是美军最主要的物资运送通道。在那场战争中,兴南则是美军陆战队逃生的通道,在志愿军的猛攻下,数以万计的美军与韩军从兴南撤走。
  美韩联军重点清理的就是元山与兴南港。
  这也给美韩联军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适合发动进攻的地方在西线,而元山与兴南都在东线。
  这也是美韩联军尽力修复朝鲜道路交通系统的主要原因。
  打下基础后,美韩联军还得向前线运送物资。
  元山港在十月底就投入使用,每天都有好几艘大型船只在码头卸货。兴南港则则十一月初投入使用,吞吐能力与元山港相当。
  每天,从这两座港口流入朝鲜的作战物资就超过了十万吨!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因为美韩联军一天消耗的物资肯定没有这么多。
  算上通过铁路与公路运入朝鲜的物资,到十一月二十一日,美韩联军每天向前线运送的物资超过了十五万吨。
  也就是说,基本上达到了作战需求。
  虽然实际作战消耗远不止这么一点,保守估计,在进攻初期,美韩联军的日消耗量将超过二十五万吨,其中二十万吨物资要送往前线,但是到十一月二十一日,美韩联军在前线囤积的物资已经超过一百万吨,每拖上一天还将增加十万吨以上。
  也就是说,即便在十一月二十二日发起进攻,美韩联军能以最高强度持续作战二十天。
  如果拖到十一月底再发起进攻,美韩联军则能持续进攻一个月。
  以美军的进攻能力,一个月就能打到沈阳!
  美韩联军非常重视保密工作,为了隐藏部队的行踪,不但沿着中朝边境线设置了大量哨所,动用好几个韩军二线步兵师加强防御巡逻,还将防空区域向中国境内延伸了二百五十公里,让中国空军的侦察机无法发现鸭绿江南岸的动静。
  可惜的是,大规模物资运送很难做到保密。
  十一月二十日,李一帆就亲自警告了罗耀武,要他密切注意美韩联军动向。
  按照军事情报局的评估,美韩联军将在十一月三十日左右发起进攻,误差不超过前后五天。
  仅仅一天之后,军事情报局调整了战局评估,将误差缩小到三天。
  与美韩联军从容不迫的战争准备比起来,罗耀武就要被动得多了。
  虽然在回去参加高层会议的时候,罗耀武提到了增兵,还一再强调,如果不向东北地区增兵,肯定守不住国境防线。他的这一态度引起了高层重视,但是最终得到的,只是由武装警察与民兵改编而来的二十个师,总兵力还不到二十万。
  这样的增兵,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让罗耀武稍感兴味的是,高层任命他为沈阳军区代理司令员,统领东北地区的战争防御工作。
  也就是说,掌管东北地区的军政大权。
  在罗耀武回到沈阳之前,中央颁布了第三号战争动员令,全国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在此情况下,罗耀武可以根据作战需要,调动一切战备力量。
  由此可见,向前线增派二十万预备役部队的作用确实不大。
  对罗耀武来说,这二十万部队的最大意义就是让主力部队从一线撤了下来,部署在战线后方,加大了防御纵深,也提高了主力部队的机动能力。
  必须承认,在行军打仗方面,罗耀武确实很有一手,不比陈必时差。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罗耀武是一个擅长进攻的将军,毕竟由他调教的十五军是一支突击型军队,但是在部署与指挥防御作战方面,罗耀武也展现出了出众的才华,并且赢得了高层的赏识。
  仅仅有赏识还不够,罗耀武必须拿出成绩来。
  当务之急显然是提高六个主力集团军的战备水平。
  正是如此,罗耀武回到沈阳后就去基层视察,掌握第一手信息。再次回到沈阳后,罗耀武向中央递交了六个集团军的基本情况,并且提出在现有基础上,将落个集团军的编制规模再扩大百分之五十,兵员则从增派的二十万预备役部队中抽调。
  这一请求立即得到了狄劭康与刘诚志的批准。
  增编工作立即进行,主要在旅级单位下增设几个营,提高作战人员的比例。
  这么改,主要针对本土作战。不管怎么说,本土作战对后勤保障的需求降低了许多。军事物资的运输工作由铁道部与后勤装备部负责,作战部队的负担并不大。加上可以就地获取各种基础物资,也就能够降低非战斗人员的比例。
  更重要的是,这是针对之前作战行动的调整。
  台海战争与入朝作战的残酷事实证明,在实力严重不如对手的情况下,部队的伤亡率非常大,很多时候只能靠人去弥补装备上的欠缺。
  增大编制规模,等于提高了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事实已经证明,很多时候,不是官兵不想打,而是伤亡太大,不能打!
  可以说,这也是非常无奈的选择。
  如果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就没有必要提高战斗人员的比例了。
  除了尽快让主力集团军恢复战斗力之外,就是更加深入的战争动员。
  这也是罗耀武面临的最大难题。
  增兵不是问题,东三省就有一亿多人口,算上内蒙、河北、北京与天津等部分地区,总人口接近两亿,征召几百万军人不是大问题。
  关键还是作战物资,在粮食都打紧的情况下,征调军事物资肯定是件麻烦事。
  当然,这不仅仅是罗耀武的问题,陈必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虽然所有情报都证明,美军将首先在东北动手,然后才会转战东南,但是美韩联军在东北地区的动作越大,陈必时就越是担心。
  种种迹象表明,美军很快就会在东南地区登陆。
  中国在此时面临的考验可想而知。
  用“生死存亡”来形容都不为过!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五十四章
当局者迷
  陈必时将叶仁伟要过去,不是他手下缺乏出色参谋,而是想要通过叶仁伟与罗耀武建立直接联系,并且了解罗耀武的作战意图。
  不管怎么说,叶仁伟是罗耀武手下最得力的参谋,非常了解罗耀武。
  陈必时也很了解这个从基层爬起来的、没有一点背景的参谋,甚至早就知道他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将才,只是生不逢时。
  “照你这么说,罗耀武还是把重点放在了进攻上?”陈必时把茶杯端了过来,显得异常客气。
  “初期应该如此。”叶仁伟见过陈必时好几面,显得不卑不亢,一点都不紧张。“美韩联军的优势非常明显,还占据着主动权。我们的防线过于漫长,而且部署工作远没到位,防线上漏洞百出。如果一味防守,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只有充分利用长白山地区的复杂地形,采取积极主动的进攻性战术反击,才有望顶住美韩联军的进攻,渡过最艰难的事情。只要顶住了美韩联军的首轮进攻,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后面就好办了。”
  陈必时坐了下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你做了很大贡献吧?”
  叶仁伟愣了一下,随即谦虚地说道:“都是军长的部署,与我没有多大关系。”
  “这确实是目前的最佳选择,但是欠缺长远考虑。”
  陈必时突然转变话题,让叶仁伟有点难以适应。
  “为了打开我们的国门,以及迫使我们向东北地区大举增兵,美韩联军的首轮攻势肯定会非常凶猛。从美韩联军的部署情况来看,初期就会投入三个美军师、以及至少两个韩军集团军。”
  叶仁伟点了点头,稳住了情绪。
  “在如此强大的敌人面前,任何防线都形同虚设,把主力摆在后面,利用本土的广大纵深与敌人周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陈必时长出口气,说道,“问题是,罗耀武没有看透本质。”
  “什么本质?”
  “美韩联军会见好就收吗?”
  叶仁伟锁紧了眉头,陈必时这句话真的是意味深长。
  “前几天,老李给我打了电话,说他很担心东北那边的防御部署。”
  “李一帆?”
  陈必时点了点头,又说道:“军事情报局已经获得了情报,美国已经获得了又日本提供的一些东北地区的军事地图。虽然都是几十年前的老地图了,但是此举的目的如何,恐怕很难说得清楚。除此之外,美国的情报机构还在俄罗斯身上做文章,大概也是想获取当年苏军在东北地区作战的资料吧。”
  “可是这有什么意义呢?都几十年了,早已时过境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