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编制好确定、人员也容易招募,关键是装备能否及时补充到位。
在罗耀武到来之前,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虽然在此之前,黎卫东已经晋升为少将师长,兼集团军参谋长,在罗耀武过来的时候又得到格外提拔,兼任集团军临时司令,但是像他这种临时提拔的将军,在军队里一抓一大把,特别是那些参加了攻台作战的部队,黎卫东又没有全程参与战斗,所以很少有人给他面子。
这不是黎卫东的问题,也不是那些故意刁难他的将军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的问题。
在组建一二七坦克旅的时候,按照计划,应该在九月十五日之前,将三个坦克营的七十四辆99式主战坦克、以及配套的八辆装甲抢修车与一百多部各类野战车辆运送到位,结果坦克与装甲抢修车一辆都没送来,其他车辆也只来了十多台。不是厂家没有发货,而是在运送途中被强行调走,送往石家庄,编入了同样新建的二十七军。
黎卫东想过办法,只是没有让罗耀武出面,结果一直没有搞定。
罗耀武走马上任的第二天,这个看上去非常棘手的问题就得到解决,不但七十四辆坦克与配套野战车辆悉数到位,而且送来的还是99B、不是之前确认的99A。
当然,这也与刚刚进入委员会,即进入最高决策圈的陈必时有很大的关系。
就算不给罗耀武面子,也得更陈必时面子,谁都知道罗耀武与陈必时是什么关系!
除了装备之外,还有很多因改编产生的问题都在罗耀武到来后得到解决,比如与叶振邦有关的身份问题。
在此之前,他是团参谋,陆军少校。问题是,一三三团变成了一三三旅,而旅参谋的对应军衔至少应该是中校。
提拔一个中校不算什么,可是提拔一个还不到二十一岁、两个月前还中士、已经连续得到数次破格提拔的空降兵,那就有点不正常了。说得不好听一点,就算他的老子是罗耀武也没有理由得到提拔。
要知道,即便在所有参与了攻台作战的部队中,在所有得到战地提拔的军人中,也没有第二个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由中士晋升为少校。
虽然在战时情况下,晋升是奖励手段,特别是在某些特殊的部队里,晋升关系到津贴待遇、关系到身份地位、也关系到军人最重视的成就,所以晋升成为最好的奖励手段,比如在特种部队里,人人都是军官或者高级士官,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军官与高级士官。但是在作战部队里,随同军衔一起升高的还有对等的职责,特别是在战场上,就算只是一名没有具体职务的军官,也要在必要的时候承担起指挥作战的重任,而这关系到了其他军人的根本利益,甚至会决定很多人的生死存亡。
在罗耀武回来之前,叶振邦就做出了选择。
不是他不想留在旅部,而是他有自知之明。在接受正式培训之前,像他这种只知道在前线拼命作战的军官,留在旅部不会有多少作用。
虽然黎卫东替他做了更好的安排,与其他十多名战时提拔的军官一道前往国防大学接受临时培训,回来后就有机会留在旅部、甚至有机会前往军部担任高级参谋,但是叶振邦没有选择这条路,因为他知道,没有足够厚实的背景,过早进入军队的参谋机构,即便能够获得更大的安全保证,也能更加频繁的接触到高级将领,今后的发展空间也非常有限,甚至一辈子都只能当参谋。
要知道,像罗耀武、陈必时,甚至向薛华毅与黎卫东这些有资格统军作战的将军,都在基层摸爬滚打了好多年,对部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之后,始终沿着一把手的路线往上晋升,而沿着参谋路线晋升的,很少有机会成为统帅。
罗耀武回来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与以往一样,罗耀武把选择的机会留给了叶振邦,只是承诺,为叶振邦保留那个前往国防大学接受系统培训的机会,并且保证,只要能够回来,还将给出更多的机会,让那些跟随叶振邦作战的军官都能得到培训机会。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比较妥善的安排。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罗耀武在奖赏叶振邦,并且通过奖赏叶振邦,让十五军的老兵知道,军长没有忘记他们,只要奋勇作战,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叶振邦,也能获得军长的奖赏。
按照罗耀武的安排,叶振邦将回到一三三旅,出任九连所在的三营营长。
如此一来,跟随他的诸葛宏彦将出任三营参谋长兼军事指导员、陶安康将出任三营侦察连连长兼警卫排排长。因为整体编制规模扩大,所以甘应明、卢鼎炫、柯良雄等人的职务都得到提升,而伤愈归队的丁浩洋、卜小勇、任侠歌与郭暧红等人也得到了合理安排。叶振邦还想办法把易小春调了过来,至于政治指导员这样的职务,那就不是他能够关心与应该关心的事情了。
九月二十五日,拿到正式任命书之后,叶振邦就去了三营驻地——丹东宽甸灌水镇。
一座离沈阳好几百公里的小城镇。
部队整体靠前部署也是罗耀武的安排,准确的说是在罗耀武到来之前才做的调整,在此之前,三营的驻地就在沈阳郊区。如果不是需要留下来等正式批文的话,叶振邦应该随同大部队一起出发。
不过有诸葛宏彦跟着,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再说了,卢鼎炫就是辽宁人,而且有八分之一的满族血统,听说他有个需要好几杆子才打得到的远房亲戚就住在宽甸县。
不管怎么说,没什么需要让叶振邦操心。
对于这些血里来火里去的老兵,连生死都不在乎,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当然,这么说也不对。
前往宽甸的路上,叶振邦的心情就比较沉重。
所有迹象都表明,战争并没有因为大陆军队撤出台岛而结束,而且即将从东南方向扩散到东北方向。见到罗耀武之前,叶振邦就从新闻中听出了问题。当然,他收听的不是国内的广播电台,而是让伤愈归队的郭暧红“翻译”的国外电台。对于朝鲜半岛军事分界线上发生的那些事情,国内新闻总是避重就轻,不会说到要害。
战争会再次爆发吗?
叶振邦觉得这个问题有点荒谬,战火没有熄灭,只是换个地方燃烧而已。
荒谬归荒谬,他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因为被顶到前面的第十五集团军很有可能再次冲锋陷阵。
朝鲜会成为第二个台海吗?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一章
半夜鬼叫
三八线上的冲突发展成战争,并没让人觉得惊讶。
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二十点三十分,当韩国总统朴太玄在青瓦台总统府宣布,针对数日来朝鲜军队的军事挑衅行为发起反击、命令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的时候,即便有人感到意外,也只会觉得来得太早了一点。
在此之前大约三十分钟,韩军就已发动进攻。
打击非常突然、也非常猛烈,是非常典型的“闪击战”。
在第一轮突击中,韩军出动了近四百架战斗机、还发射了两百多枚短程弹道导弹与海基巡航导弹,对朝鲜全境的五十多处空军基地、兵营、野战机场、防空指挥中心、远程警戒雷达等进行了突然打击。
问题是,在此之前,半岛局势已经升温,虽然朝鲜非常克制,没像两年前那样,与韩军进行针锋相对的军事部署,但是朝鲜军队早就提高了战备级别,不但疏散了地面部队、还转移了大批作战飞机。
韩军的“闪电突击”收到了多大的效果?
不用猜测,朴太玄出现在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上的时候,落到首尔的炮弹就是最好的答案。
朝鲜军队的反应非常迅速,反击也非常坚决。
可惜的是,韩军早就有所准备。
轰炸还未结束,双方的炮战就开始了。
因为朝鲜军队没有一支像样的空军,也没有指望在大规模战争中取得制空权,所以从六十年前开始,就把炮兵当作第一火力。在过去的半过实际里,朝鲜军队不但采购了上万门大口径火炮,还在军事分界线北面修建了足以绕地球赤道好几圈的地下坑道体系,仅部署在开城、能够打到首尔的大口径火炮就有两千多门。
论炮战,朝鲜军队肯定有几把刷子。
虽然不像朝鲜当局吹嘘的那样,能在二十分钟内将首尔变成火海,但是在二十九日夜间的炮战中,朝鲜军队并没落于下风。
与两年前一样,被韩国军队吹上天的“世纪第一炮”仍然表现乏力。
不是K9不够先进,而是数量太少,型不成规模。
再说了,口径再大的炮弹,也很难对付那些隐蔽在永固火力点里的火炮。
直到三十日,随着韩国空军完成了“战略轰炸”,开始支援地面部队、特别是被压着打了一晚上的炮兵,炮战局面才有所改观。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二十九日夜间,最引人瞩目的不是朝韩炮战,而是中美两国的态度。
与外界预料的一样,中国政府保持了沉默。
虽然从道理上讲,是韩国打响了第一枪,朝鲜遭到入侵与军事打击,因为中国与朝鲜签署了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条约,所以中国有理由出兵朝鲜,帮助朝鲜抵抗入侵,但是谁都知道,中国自顾不暇,根本没有能力支援朝鲜。
再说了,朝鲜本来就一贫如洗,即便挨点炮弹与炸弹,也不会有多大损失。
从政治上讲,只要朝鲜不主动求援,中国就不用出兵。
让人想不通的是,美国也保持了沉默。
战争打响后两个小时,美国五角大楼新闻发言人才发表了一篇不痛不痒的声明,大致意思就是,韩国的反击战属于进攻性质,朝出了美国的安全承诺范围,只要韩国本土没有受到攻击、或者韩国政府没有发出请求,美国就不会出兵干涉。
也就是说,美国也不会主动出兵。
这下,情况才算稍微明朗了一点。
美国看上去很无辜,可是如果说美国真的很无辜,鬼才相信!
五角大楼发布的这份声明,实际上是在给韩国打气,让韩国军民相信,就算首尔挨了些炮弹,本土安全也有保证,即在遭到入侵的时候,美军的第八集团军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将按照美国的安全承诺参与战争。
也就是说,在作战问题上,韩军可以放开手脚,不要瞻前顾后。
问题是,情况有这么简单吗?
在朴太玄发表的声明中,只提到了朝鲜的军事挑衅,即韩国的军事反击行动只针对朝鲜的军事挑衅行为,与国家统一没有任何关系。
从字面上理解,这只是一场规模有限的边境反击战,而不是全面战争。
毫无疑问,没有人相信,这只是一场边境战争。
韩军一开始就轰炸了朝鲜全境的重要军事目标,夺取了制空权,还有成千上万的韩国军队在三八线南面集结,第一支地面部队在三十日凌晨就跨过了军事分界线,攻入朝鲜,沿着西海岸公路线向北推进,兵锋直指平壤。
也就是说,只要局面有利,朴太玄就会在适当的时候宣布,这将是统一战争。
打到这个时候,中美肯定会参战。
既然如此,谁先下手,谁就占据了主动权。
还有一个问题是谁也不能忽略的,即朝鲜拥有几枚核装置,甚至有可能是几枚能够用地面平台运输与部署的核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