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419

  如同美军用传感器炸弹对付步兵,在打击美军部队、以及绝大部分设备设施的时候,子母弹具有足够的破坏力。
  比如WS-2D型超远程火箭炮一次齐射就能将六枚各携带五百六十枚破甲-杀伤双用途子弹药的火箭弹投射到三百六十公里之外,也可以使用七十五枚综合效应子弹药的弹头、或者种一百五十公斤的温压弹战斗部、或者是重一百五十攻击的杀伤爆破弹头、或者是杀伤爆破燃烧弹头。
  如果使用双用途子弹药,一门WS-2D火箭炮能覆盖相当于六个足球场的区域,而一个火箭炮营一次齐射就能覆盖一个步兵营的防御阵地。
  用来打击大范围目标,火箭炮确实是大杀器。
  十二日夜间,部署在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的八个火箭炮营对岛上的数十处目标进行了数十次覆盖式打击。
  毫无疑问,美日联军的指挥官肯定没有料到会遭到如此猛烈的火力打击。
  原因很简单,如果大陆当局打算用部署在东南沿海地区的远程炮兵打击美日联军,就应该在大半个月前动手,而不是等到第一陆战师与第三步兵师在岛上站稳脚跟,并且逆转了战局之后。
  可以说,大陆高层在这个时候批准使用远程火力,也确实让人看不懂。
  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在此之前,肯定有所担心。不管怎么说,美国介入台海战争的理由是帮助台湾抵抗大陆入侵,而不是帮助台湾反攻大陆,所以在武力使用上,美国当局一直限制打击大陆本土目标。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打击台岛上的目标就等于打击大陆本土目标。
  事实上,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按照国际法,虽然台湾当局早在四十一年前就被赶出了联合国,代表中国的是大陆政府,但是台湾政权的合法性仍然得到数十个国家承认,即便这些国家都很小,有的甚至只是名义上的国家。也就是说,台湾政权仍然具有合法性,因此美国按照具有法律效力的同盟条约帮助台湾抵抗入侵并没违反国际法,不然也无法在安理会与联合国大会上与大陆当局进行对抗。
  关键就在这里,美国不能把战火烧上大陆,至少不能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这么做。
  受此影响,大陆当局在使用武力的时候也有很多顾忌。空军就不说了,双方都把战斗机部署在后方基地,而且双方的作战飞机都是在国际空域、或者战区上投放弹药,所以双方都没有拿空军的作战行动说事。
  重点就在地面部队上,特别是远程炮兵。
  美军也有远程火箭炮,而且这些火箭炮部署在与那国岛之后,也能用射程高达数百公里的战术弹道导弹打击台岛上的军事目标,但是美军没有这么做,因为这会让大陆获得攻击与那国岛、以及冲绳岛的充足理由。
  同样的,在美日联军参战后,大陆当局也没有让部署在东南沿海地区的远程炮兵打击美日军队,只是让其参与南方战场上的战斗,继续对付台军。不管怎么说,在美日联军参战之前,大陆军队的远程炮兵就在打击台军了。
  问题是,如果大陆当局要坚持原则,就应该坚持到底,而不是半路改变注意。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在八月份动用远程炮兵对付登陆的日军与美军,很有可能击溃美日联军。拖到九月中旬,等到美日联军在台岛上展开、并且改变了战局之后再使用这种决胜力量来挽回败局,确实让人无法理解。
  只能说,是政治决定战争,而不是战争决定政治。
  这个晚上的炮击对稳住新竹防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天晚上,在薛华毅率领的四十三师师部到达新竹市之后,罗耀武将十五军的指挥权移交给了少将师长。虽然要到几天之后,薛华毅才会收到前线司令部的任命,成为十五军的代军长,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已经是十五军的最高指挥官了。
  按照陈必时的命令,罗耀武在当天夜间离开前线,返回大陆。
  这个时候,叶振邦率领的九连残余官兵已经在湖口乡与大部队会合,然后按照罗耀武在指挥官位置上下达的最后一道命令,前往台中苗栗县进行整编。
  当时,十五军的伤员都在向苗栗县转移,补充的新兵也在苗栗县集中。
  因为九连撤出战斗前就已失去战斗力,四十五师的主力部队又在北面阻击美军,所以叶振邦他们成为了全师第一支撤下去的连队。
  没人认为他们不应该撤下去,因为在前面的战斗中,九连已经付出了惨重代价。
  更重要的是,撤下去是为了恢复战斗力、是为了再次踏上战场。
  也就在这个时候,服部留名与帕特里奇商量之后,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不是前线部队没有办法进攻,毕竟进攻部队行动迅速,而且比较分散,在无法获取准确战术情报的情况下,大陆部队的远程炮兵很难对美日联军的进攻部队构成威胁。关键是支持进攻的基础力量遭到沉重打击,不但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作战物资也送不上去。
  即便服部留名与帕特里奇都认为这是击溃十五军的最好机会,可是他们都得承认,在大陆远程炮兵的打击下,只有付出很大的代价才有可能取胜,而这明显不符合美日联军的基本战术。
  在服部留名去收拾残局的时候,帕特里奇把问题踢给了加布里埃尔。
  远程炮兵的威胁摆在那里,美日联军要想进攻,就得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让大陆军队打顺手,肆无忌惮的使用远程炮兵,恐怕谁也无法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问题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打击大陆本土目标。
  这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加布里埃尔也没有决策权。
  不管帕特里奇怎么想,在加布里埃尔从总统那里得到肯定答复之前,美日联军要么冒着巨大损失继续进攻,要么就留在现在的战线上。
  不管怎么说,美日联军的损失已经够大了!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交战原则
  任何军队都有“交战原则”,政府也不例外。
  问题浮上水面,美国当局首先考虑的就是“交战原则”。
  “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局势很快就会失去控制。”作为军方代表,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加布里埃尔如临大敌。“从前线反馈的消息来看,昨天晚上的打击不但让我们损失了大批基础设施、武器装备与弹药物资,还对军队的士气产生了影响,特别是日军第十师与第七师的前线部队。”
  “日军?”奥康纳选择了一个重点话题。
  “针对作战力量的火力打击主要集中在日军身上。”
  “将军,这是不是说明了某个问题呢?”拜伦非常清楚加布里埃尔的立场,所以在提到相关问题的时候,总会与军方唱反调。
  见到总统没有表态,加布里埃尔把目光转向了副总统,说道:“虽然有理由相信,大陆军队重点打击日军的前线部队是为了避免激怒我们,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昨天晚上的火力打击已经打破了规矩。更加不能否认的是,如果没有日军,我们肯定打不赢这场战争,甚至会输得非常彻底。”
  拜伦的眉头跳了几下,没找到反驳加布里埃尔的理由。
  参联会主席的话没有错,关键就是最后一句。
  “照你的意思,大陆当局是在试探我们?”奥康纳把话题拉了回来。
  加布里埃尔点了点头,说道:“针对我们的火力打击主要集中在后方基础设施上,虽然按照帕特里奇的说法,这是大陆军队在阻止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参战,因为在此之前,正是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的行动改变了战局,迫使大陆军队使用远程火力。但是我觉得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毕竟在此之前,大陆当局有更好的机会发挥两百多门远程火箭炮的巨大威力,甚至有机会把我们的登陆部队消灭在海滩上。”
  奥康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同时朝拜伦看了过去。
  “这确实很奇怪,不能排除大陆当局试探我们的可能。”拜伦说了老实话。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拜伦从搭档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在某些时候,任何人也不能阻止美国军队与军工集团追求利益的行动。
  奥康纳又把目光转向了加布里埃尔,让陆军上将继续介绍情况。
  “经过昨天晚上的战斗,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最快只能下个月参战,至于日本方面,我认为有必要提醒日本当局,应该尽快动员第三个师团。”加布里埃尔看了拜伦一眼,“更重要的是,我们很有必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动员,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应该做好迎接战争规模迅速扩大的准备。”
  “你是说,如果我们采取适当反击会导致战争规模迅速扩大?”这次,奥康纳问得非常直接。
  加布里埃尔长出口气,拿起雪茄抽了两口,说道:“虽然我们与中国大陆没有达成任何交战协议,但是我们都得遵守最基本的‘对等交战原则’。现在大陆已经打破这个原则,使用了部署在战场之外的致命力量,不管我们以什么方式发起反击,比如使用部署在冲绳列岛上的远程武器,都会使战局发生重大变化。”
  奥康纳笑了笑,显然对加布里埃尔的回答不太满意。
  “关键是,我们的反应必须足够强大有力,才能让对方知道,我们并不畏惧,也不会退让。”加布里埃尔知道总统想要什么,没再顾左右而言他,直接说道,“最强有力的反击就是打击大陆东南沿海地区,消灭在昨天晚上对我军造成损伤的远程炮兵,让大陆失去影响战局的最后筹码。”
  “这可不是最后筹码。”
  听到拜伦的话,总统与上将都朝他看了过去。
  “不管怎么说,我们与中国大陆还没有开战,如果我们打击大陆本土,不管大陆当局怎么看,都会与我们开战。”
  “大陆当局有这个胆量吗?”加布里埃尔冷笑了起来。
  “将军,我明白你的意思。”拜伦没有退缩,因为他这个时候退缩的话,就会让加布里埃尔影响到总统做出的决策。“不可否认,大陆当局确实缺乏这样的勇气。按照战争法,只要我们与大陆开战,我们就能没收大陆政府在我们这里的全部资产,包括大约两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与其他金融资产,而这将导致大陆当局没钱购买支持战争所必须的基础物资,即便打赢了战争,也会输掉经济。”
  “当然,我们还有数十个盟国、并且控制了全球绝大部分海域,只要与我们开战,大陆就得与数十个国家开战,也将失去数十个国家的市场,从而失去所有贸易。与前一个结果一样,即便打赢了战争,也将输掉经济。”
  “如果发展得严重一些的话,我们手里还有上百万大陆的流学人员,而且这些人员几乎都与大陆高层有密切关系,其中不少甚至是大陆高层的直系亲属。当然,这些滞留在我国的大陆人员所拥有的个人资产、还有社会网络,恐怕也不是那么干净。”
  “但是在全面战争中,考验一个国家的不是政府,而是捍卫这个国家的军队与组成这个国家的民众。虽然大陆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有非常大的反差,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在大陆军队中,仍然有一批军人在捍卫国家。”
  “更重要的是,打到这个时候,大陆仍然在坚持,而且肯定会继续坚持下去,与这个国家的基础力量有很大的关系。不管大陆内部的情况怎么样,在台岛上打、与在大陆本土打的性质将完全不一样。”
  “可以想像,如果我们将战火烧上大陆本土,肯定会引来更加激烈的反抗!”
  一口气说完,拜伦的目光落到了总统身上。不管怎么说,他只是一个勉强有资格在白宫发表意见的副总统,做决策的不是他,而是他的竞选搭档。
  奥康纳只是笑了笑,没有立即表态。
  见到总统那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加布里埃尔犹豫着是不是该站出来。
  参联会主席非常清楚,拜伦已经占了上风,而总统又是个高深莫测的政客,如果这个时候没有人站出来阐述一个完整的立场的话,恐怕总统很有可能向正在一同为连任努力的竞选搭档做出让步。
  关键就在这里,此时的拜伦绝对不是没有多少影响力的副总统。
  虽然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副总统的影响非常有限,而历史上能够被人记住的副总统也没有几个,即便像杜鲁门、约翰逊与福特这些从副总统转正的总统,也因为个人能力不足而饱受非议。
  问题是,在某些时候,副总统也有影响力,比如大选期间。
  因为支持拜伦而把票投给民主党竞选组合的选民不在少数,特别是那些因为奥康纳不太成功的经济改革、或者因为肤色问题、或者因为混乱的外交政策仍然把选票投给民主党的选民,几乎都是在支持拜伦,而不是支持奥康纳。
  这就是拜伦的影响力,也是奥康纳把他拉入决策圈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大陆政府恐怕很难及时调整战争政策。”
  加布里埃尔开口,奥康纳把目光转了过去,拜伦也暗自叹了口气。
  “我才几岁的时候,我的父亲就上过战场,并且在那场我们不愿意正视的战争中被严寒冻掉了三根手指头。直到十年后,在我决定参军的时候,我的父亲才跟我提起那场战争、以及他在那场战争中的经历。”
  加布里埃尔开始讲故事,连总统都觉得好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