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419

  因为用弹道导弹攻击航母的意义与外交部官员到联合国大会上去抗议差不多,所以陆海空军与总参都不支持二炮的行动。
  到最后,希望还是落到了空军身上。
  常规战术肯定行不通,因为前几次采用常规战术发起攻击的主角就是空军,战斗机与轰炸机都上了,结果都不理想。
  从道理上讲,航母战斗群是常规军事力量登峰造极之作,自然不怕常规打击。
  常规打击不管用,就得用“非常规”手段。
  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肯定不能用。就算中国是五个核大国,恐怕全部核弹头加起来也没有一艘“俄亥俄”级核潜艇装的多。
  所谓的“非常规”手段,主要集中在战术创新上。
  这个时候,一个名叫余鸿飞的空军上尉军官登上了战争舞台。
  严格的说,这名年仅27岁的上尉是一名技术军官,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派他上战场。让他前往前线司令部为陈必时上将讲解战术,并且得到上将器重的,就是由他提出来的“非常规”手段。
  按照上尉自己的说法,他是受一本军事小说启发,才想到了这个简单到几乎没人会想到的战术。
  用四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废物利用”。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一十七章
废物利用
  作为一个守了五年“破烂”的技术军官,余鸿飞出的主意肯定与废物利用有关。
  俗话说,病急乱投医。
  如果不是没有其他选择,肯定会有人认为这个当年踌躇满志加入空军的北航高才生是不是因为在被称为“战斗机坟场”的西北某空军基地得太久、连女朋友都没谈上,搞得精神出了问题,竟然会想出这样的办法来。
  余鸿飞提出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把那些等着报废的战斗机改造成“导弹”。
  一架战斗机在使用二十到三十年后将做退役处理,其中一些状态较好,即还没有达到最大飞行时间、平常保养得比较好,以及性能还不算太落后的会做封存处理,等五年十年再做处理。
  剩下的退役战斗机中,只有实在飞不起来的才会立即报废,其他的会转移到某座空军基地,根基实际情况加以利用。比如某些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战斗机会被送往博物馆,还有一些会被拆解后分散出售。
  更多的,则是改造成无人飞机,在训练与演习中消耗掉。
  因为引进了Su-27SK与Su-30MK1之后,所有J-6与早期的J-7开始退役,随着J-10与J-11量产,余下的J-7与早期的J-8也陆续退役,所以空军并不缺乏退役战斗机,光是J-6就有数千架之多,J-7与J-8也有上千架。
  这些退役战斗机中,半数状况良好,即便不能保证还能飞多久,至少能飞起来。
  余鸿飞的想法很简单,按照无人靶机的标准改造这些战斗机。
  因为空军长期在实弹训练与演习中使用退役战斗机改造的无人靶机,所以改造工作并不复杂,一些文化知识不够高的地勤人员都做得到。设备也不缺,西北地区的空军基地里就有不少自动控制系统。
  关键就是,要将这些无人靶机当成导弹用,还得下更大的功夫。
  在后方遥控肯定不成,美军的电子战机可不是摆设。必须有人在前面遥控,余鸿飞提出的办法也比较简单,就是让一架双座型的战斗机带一个中队的无人靶机,由战斗机上的导航员进行近距离遥控。
  因为距离足够近,所以发射功率足够大的数字电台就能对抗美军的电子干扰。
  问题是,无人靶机只是靶机,而不是导弹,就算装几百公斤炸药,也不是导弹。如果按照导弹的标准对其进行改造,还不如生产更多的导弹!
  要想让这些无人靶机发挥作用,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战术。
  余鸿飞提出的战术中,无人靶机确实是靶机,存在的价值就是消耗美军防空战斗机的空对空导弹与美军防空战舰的防空导弹!
  执行防空作战任务的时候,一架F/A-18F型防空战斗机最多可以携带十二枚暧M-120型拦截导弹与两枚暧M-9X型格斗导弹,一般只携带六枚暧M-120与两枚暧M-9X,空出来的挂架用来携带副油箱与电子吊舱。
  在三航母战斗群中,执行舰队防空任务时最多出动三十六架F/A-18F、加上紧急起飞的二十四架、以及空军的八架F-22A,总共六十八架战斗机,只有四百零八枚暧M-120与一百三十六枚暧M-9X。
  在高危海域执行作战任务时,三航母战斗群一般由四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六艘“伯克”级驱逐舰与四艘“佩利”级护卫舰组成护航编队。四艘巡洋舰中,两艘司职战区反导任务的只携带六十四枚“标准”2型区域防空导弹,另外两艘携带九十六枚;六艘驱逐舰中,两艘司职战区反导任务的只携带三十二枚“标准”2,另外四艘携带六十四枚;四艘护卫舰则各携带二十八枚“标准”1型防空导弹;舰队中射程在五十公里以上的区域防空导弹总计七百五十二枚。
  即便按照一比一、而且百分之百的命中率计算,美军航母战斗群最多能够对付一千二百九十六个目标,然后就得用机关炮、近程导弹对付来袭敌机与导弹了。实战中,为了保险起见,战机与战舰都会用两枚导弹对付一个目标,而且拦截成功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所以美军航母战斗群最多只能对付五百到六百个目标。
  如果在平时,肯定没人想过能够对美军航母战斗群事实饱和打击。
  拿前苏联在鼎盛时期建造的,存在就是用来对付航母的“奥斯卡”2型巡航导弹潜艇来说,即便除掉战斗机上的空对空导弹,与性能较弱的“标准”1,只用巡洋舰与驱逐舰上的“标准”2进行远程拦截,也不考虑近防武器的拦截能力,也至少需要六艘同时发射全部导弹才能实现饱和攻击。为了“同时发起攻击”,前苏联不但计划为太平洋舰队与北方舰队各建造六艘“奥斯卡”2型攻击潜艇,还在八零年代建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洋监视卫星与海洋通信卫星系统。
  也许有人觉得潜艇的装载能力有限。
  以岸舰导弹部队来说,按照一个连有四辆三联装导弹发射车计算,要想一次发射五百枚导弹对美军航母战斗群实施饱和打击,至少需要四十多个连的兵力,而这相当于三个岸防导弹师。如果用H-6系列轰炸机进行空中打击,按照每架轰炸机携带六枚导弹计算,需要出动近百架轰炸机。如果换成FBC-1这样的战斗机,需要出动一百五十架到两百五十架。不管是近百架轰炸机、还是两百架左右的战斗机,在部署、指挥、协同等等方面几乎都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余鸿飞提出这个战术的时候,也受到了这样的刁难。
  针对这个问题,余鸿飞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说法:不要指望那些无人靶机能够碰运气撞上某艘美军航母,甚至不可能靠近美军航母战斗群;它们飞往美军航母战斗群的价值就是耗光对方的导弹,为后面的突击力量创造机会!
  从经济学上讲,这也非常划算。
  暧M-120C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单价高达二百五十万美元,“标准”2Block4型的单价更是高达一千二百万美元,就算美军自家人按半价采购,也比那些连十万块人民币都值不了的报废战斗机贵得多。
  一架双座型的战斗机能够用遥控设备同时控制二十四架无人靶机,二十架双座战斗机就能带着近五百架无人靶机飞向美军航母战斗群。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将数量提高一半,反正退役飞机留下来也得挨导弹,而且是自家人的导弹。
  因为只需要为领队的三十架战斗机提供返航燃油,所以可以将机群部署在大后方,准备几架加油机为领队飞机补充燃油。虽然J-6与J-7都以腿短出名,但是取掉所有不必要的装备、带上副油箱、全程以巡航速度飞行,肯定能飞到二千五百公里之外,超过了所有反舰导弹的最大射程。
  靠后部署,长途奔袭还解决了协调问题。
  先到的机群可以在本土与领海上空盘旋待命,等所有机群全部到达之后,再一同飞往目的地。
  别说耗光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全部对空导弹,耗得七七八八就行了。
  关键,还在后面!
  因为无人靶机不具备攻击性,所以担任攻击任务的机群必须紧随其后,趁美军战斗机拦截无人机群,用反舰导弹攻击美军航母战斗群。只要及时跟上,即便投射的导弹达不到饱和攻击的数量,也有很大的把握重创一两艘美军航母。
  按照饱和攻击最低标准的一半计算,只需要五十架H-6或者一百架FBC-1。
  这些战机完全可以部署在前沿机场,在无人机群到达后起飞,由三架或者四架KJ2000指挥,跟在无人机群的后面,在距离美军航母战斗群三百到五百公里的空域发射导弹,然后在战斗机的掩护下逼近美军航母战斗群,引导导弹发起攻击。即便算上三十到五十架护航战斗机,也在空军的能力范围之内。
  最大问题是,要将这一战术思想变成实际行动,需要时间!
  正是如此,空军一直在做准备,积极全面的准备。
  如果在平时,搞这么大动作,没个一年半载肯定不行,至少也得花上三四个月。
  万幸的是,这不是平时,而是战时。
  既然没有其他选择,为什么不拼上一把呢?
  反正各级部队闲着也是闲着,又没有办法与美军争夺制空权,还不如在打击美军航母战斗群上碰碰运气。要是鸿运当头,碰巧干掉一两艘美军航母,就算丢掉了战略制空权,空军司令也有话可说。
  得到高层支持后,余鸿飞被调回空军司令部,以司令部高级参谋的身份负责此事。
  陈必时提出牵制美国海军,让美军无法打击渡河部队的要求时,余鸿飞正到前线了解情况,为部署攻击机群搜集信息。
  上尉军官没有想到,陈必时上将竟然会亲自召见他,而且对他的战术非常感兴趣。
  其实陈必时也不懂什么反航母战术,只是想尽快把提出的要求落实。余鸿飞是空军司令部的高级参谋,还是作战行动负责人,自然有必要见一见,并且花点时间好好聊一下,顺带鼓励一下年轻人。
  让余鸿飞更没想到的是,陈必时是那种说做就做,绝不拖沓的将军。
  这一点,与后方的将领有很大区别!
  结果就是,见过陈必时后,余鸿飞上了一架SH-5,在几名军官陪同下去了台岛,其他的事情则由陈必时亲自安排。
  当年参军的时候,余鸿飞肯定没想到,竟然有机会踏上炮火纷飞的战场!
  他更加不会想到,这趟意外执行,将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一十八章
款待贵宾
  余鸿飞乘坐的水上巡逻机还在台湾海峡上空,罗耀武就接到陈必时的电话。询问了军部作战参谋之后,少将军长把这个任务丢给了屠正富,让他联系二零九高地上的庄仕佑,准备迎接空军上尉。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最终落到了叶振邦的手上。
  因为五十四军已经撤出台北市市区,小林秀赖的部队攻入了基隆港,上野龙一的部队还在大汉溪河谷与四十三师纠缠,所以在十五日天亮前把所有被毁坦克拖回去之后,上原俊次郎的部队退回了莺歌镇,除了偶尔向二零九高地打几枚高爆弹之外,没再进行任何具有实质意义的作战行动。
  日军的意图很明白,让上原俊次郎在莺歌镇接应上野龙一。
  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即让上野龙一去莺歌镇拯救上原俊次郎。
  不管怎么说,日军肯消停,叶振邦等空降兵乐得自在。
  十五日天亮后,叶振邦让甄志明与两名受了轻伤的新兵带着只剩下半条命的兰黑北上尉与几名重伤员回了桃园。
  虽然离桃园就几公里,但是山路狭窄,头上又有美军战机,叶振邦没派人把殉国兄弟的遗体送回去,而是就地掩埋,只保留了遗物与身份牌。这是很正常、也很必要的选择,因为在大热天里,将士遗体露天放置两天就会发臭。
  日军没有攻过来,叶振邦也没有攻过去。
  除了兵力不够之外,叶振邦也不想让手下弟兄白白牺牲。安排侦察警戒任务时,他都额外叮嘱,不要逞能、更不要冒险,发现不对劲就开火,不要想着抓俘虏、抢战利品。这里是战场,不要学电影里的小兵,拿着木头枪去戳鬼子的脊梁骨,以为喊句“缴枪不杀”就能让鬼子投降。真要傻到哪种程度,吃子弹的绝对不是鬼子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