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419

  不管怎么说,在“四代主战”量产之前,90式仍然是日本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上面的很多电子设备不但大陆没有,美国也不见得有。这些电子设备不一定受到彻底破坏,也就有可能落入敌人手里。
  更重要的是,那十几辆被穿甲弹打中的坦克说不定能够修复。不是说90式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主战坦克就一定要让士兵去冒险,而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作战守则明确规定,受损坦克都得抢回来!
  勤俭节约,也是日本军队的“光荣传统”。
  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即便在鼎盛时期,日本军队也非常节约,而且这股劲头往往细致入微。
  举个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国的步枪口径都在八毫米左右,比如美国的M1“加兰德”是七点六二毫米(零点三英寸)、德国的毛瑟98K七点九二毫米、英国的李-恩菲尔德No.4是七点七毫米(零点三零三英寸)、苏联的莫辛-纳甘是七点六二毫米,只有日本的三八大盖是六点五毫米。
  不是说,日本生产不出更大口径的步枪。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工业水平,生产六点五毫米子弹的难度比生产七点六二毫米子弹的难度还大一些。在大战爆发前,部分七毫米口径的三八式步枪出口到墨西哥,证明日本有能力生产更大口径的步枪。
  将口径缩小到六点五毫米,就是为了节约!
  日本是一个既没有多少铅、又没有多少铜的国家,连铁矿都不多,而步枪子弹的弹头主要就是这三种材料。
  问题是,这种节约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仍然用三八大盖来说,缩小口径后,为了确保射程与威力,不得不采用长枪管,结果是初速太高、弹头过于稳定、停止效果不好、杀伤力非常有限。在中国的敌后战场上,八路军与游击队战士往往挨了一枪之后还能战斗,如果换成中正式或者其他“大口径”步枪,那就不容乐观了。
  抢救受损坦克,除了勤俭节约之外,在战术上也有必要。
  和平时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保有大量主战装备。即便日本财大气粗,一心扶持以三菱重工为核心的军工企业,也只采购了一千辆90式。比起生产了数万辆的T-72、上万辆的T-80与T-90、哪怕是美国的M1与德国的“豹”2,90式的这点产量根本算不了什么,甚至比大陆的99式还要少得多。
  不管是马上开工生产、还是从其他部队调用,运往前线都是件麻烦事。
  部队要想在战场上迅速恢复战斗力,最佳办法就是把受损的坦克抢回来,修好之后继续使用。
  为此,第七师第7后勤团的第2整备营是一个专门的装甲抢修营。
  即便在和平时期,该营的三个坦克支援中队都配属在坦克团,与坦克团同吃同睡,以便随时为坦克团服务。
  在战场上抢修坦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不容易。
  别说抢修,仅仅为了靠近那些受损坦克,上原俊次郎大佐就让第7炮兵团两个营的数十门99式自行榴弹炮持续炮击半个小时、消耗炮弹数千枚,还呼叫了两次空中支援,让美军战斗机投下了几十吨炸弹!
  即便如此,90式装甲抢修车靠上去时,二零九高地上的迫击炮仍然发表了“抗议”。
  那不是迫击炮,那是打不死的小强!
  所幸的是,90式装甲抢修车用的是90式主战坦克的底盘,算得上皮坚肉厚,加上炮击让空降兵的侦察兵无法靠近,无法使用激光制导炮弹,所以那几门八二迫对装甲抢修车的威胁并不大,只是让后面日军步兵不得不拉开距离。
  在阵地上抢修肯定不行,能把趴窝的坦克拖回来就算万幸的了。
  考虑到空降兵不会善罢甘休,上原俊次郎不但把装甲抢修车派了上去,还安排两个连的步兵在后面构筑防御阵地,把剩下的几辆坦克与战车摆在防线后方充当移动火力点,为每个排配备几名侦察兵。
  只要空降兵敢来抢坦克,日军就会还以颜色。
  大佐还有一丝幻想,如果能借此机会消灭空降兵的有生力量,说不定能计划在天亮前占领二零九高地。
  只不过,幻想就是幻想。
  如果上原俊次郎只会幻想,也不可能成为日本陆自三个坦克团长中的一个。
  不管怎么说,他不会忘记,把日军从大湖村赶出来的不是空降兵步兵,而是那几辆该死的主战坦克!
  更该死的是,下令撤退的时候,上原俊次郎还不清楚那边到底有几辆坦克!
  有人说是四五辆、有人说是八九辆、还有人说是十多辆。
  一个排、还是一个连、或者半个营?
  如果是一个排、还有胜算,如果是一个连、还能拼拼,如果是半个营、就得逃命!
  因为战场上还有自己的坦克战车,所以上原俊次郎没让炮兵使用专门对付装甲目标的末敏炮弹。
  只要敌人坦克隐蔽到位,那些炮弹就是摆设。
  受此影响,装甲抢修车快要开上战场的时候,上原俊次郎让炮兵在最后一轮炮击中再次使用烟雾弹,而且覆盖了二零九高地。
  接下来,每过十分钟到十五分钟,日军炮兵就会打一批烟雾弹过来。
  让上原俊次郎没想到的是,空降兵没有出来“搞破坏”。
  日军工兵提心吊胆的爬上战场,将90式主战坦克一辆接一辆的拖回去的时候,叶振邦他们不是不想反击,而是没办法反击。
  意识到日军准备把受损坦克抢回去之后,叶振邦让诸葛宏彦给陶安康下了命令,让他们选好位置,用大口径反器材步枪对付爬上阵地的日本工兵。
  虽然用“红箭”反坦克导弹对付装甲抢修车的意义更大,但是日军有备而来,肯定有所防范,能干掉工兵也不错。不管怎么说,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干扰与对抗大口径反器材步枪打出的子弹!
  可惜的是,日军确实有备而来。
  弥漫的烟雾,成了最好的干扰手段。
  叶振邦并没气馁,反而松了口气。
  日军在烟雾弹上吃了一亏,再次使用烟雾弹,表明日军不会贸然进攻,意味着阵地上的空降兵与坦克兵可以松口气了。
  为了保险起见,叶振邦还是派出了侦察兵,并且让易小春他们转移了阵地。
  忙完这一切,少尉排长才停了下来,让诸葛宏彦通过数字电台询问高地上的情况。
  “有两名士兵阵亡,日军炮击时呆在观察点上,忘了退下去,结果被炮弹打中了。”诸葛宏彦一边说着,一边收起电台,“还有一名炮手受了伤,转移炮位的时候忘了戴隔热手套被炮管烫伤。伤亡比我们预料得少得多,只是炮弹不多了。”
  “还能坚持多久?”
  “恐怕到不了天亮。”
  “那得祈祷日军不要在天亮前发动进攻。”叶振邦一边说着,一边掏出香烟,先给诸葛宏彦点上了一根,才给自己点上。“妈的,这仗打下来,要是能够活着回去的话,我得考虑找个女朋友了。”
  “女朋友?”
  “当然!”叶振邦很是认真地点了点头,“活了二十年,要是连女人是个什么滋味都不知道,到了阎王殿也没脸抬头做鬼。”
  诸葛宏彦愣了一下,说道:“这还不容易,花点钱就行了。”
  “我可不是随便的人。”
  “就怕你随便起来不是人。”
  叶振邦笑着摇了摇头,知道诸葛宏彦在跟他开玩笑。
  “对了,你开始怎么想到要把鬼子引向西边?”
  “西边?”
  “对啊,如果我们把鬼子引向东边,刮风的时候,鬼子最前面那几辆坦克会首先离开烟雾区,挨炮的就不是鬼子,而是小春他们。”
  “这个问题……”叶振邦挠了挠头皮,“我还真没想过。”
  “你没有提前想到?”
  “我应该想到?宏彦哥,我只是个臭当兵的,又不是天气预报员。再说了,就算是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员,也不可能知道什么时候刮风、以及刮什么风吧。”
  诸葛宏彦不相信地打量了叶振邦一番。
  “我还真没想过,当时只觉得鬼子既然往东面去,我们就要反着走。”
  “不会这么简单吧?”
  “对了,还有。”叶振邦拍了拍脑袋,“铁路线不是在村子西南吗?把鬼子往西边引,顶不住还能逃命。”
  “逃命!?”
  叶振邦点了点头,说道:“不管怎么说,活着才能杀更多的鬼子,去了阎王殿,只能跟牛鬼蛇神干仗了。”
  诸葛宏彦忍不住笑了起来,叶振邦真要是这么想的话,只能说他的运气太好了。
  能在战场上活到现在,没点运气肯定不行。
  这个时候,因为五十四军与十五军两个步兵连在莺歌镇顽强阻击,战场局势发生了微妙变化。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一十一章
越绕越远
  到8月15日凌晨,日军第七师迂回部队已经在莺歌镇耽搁了整整一天。
  相当于四个营的装甲部队,在拥有绝对制空权与绝对火力优势的情况下,竟然被两个步兵连挡了整整一天,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假如换个环境,日军迂回部队能在两个小时内把两个步兵连的防御阵地推成平地。
  可惜的,战场上没有假如。
  因为迂回部队没有及时到位,所以进入台北市文山区的日军没有立即发起反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