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御诸天时空(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67

越往北,人烟愈发稀少。一路上许多地方都是荒野,百里难见人烟。这时节,荒山野岭之地,毒虫猛兽横行,草木茂密,只是以唐汉的手段倒也是无惧,也不缺食物,一路行走倒是让唐汉尝了许多以往不曾吃过的野物。
而且在这山野之中,人迹罕至之地,诸多年份久远的药草也不时可见,一些如山参、黄精、茯苓、首乌之类,足够年份的都被唐汉随着餐餐野味进了唐汉的肚腹之中,滋补身体。
虽说自从练了《先天功》,身体在先天真气滋养下,长得极为强壮,百病不侵,但是唐汉一直以来就很注重身体的滋养,免得练武在身体留下暗伤,今后成了定时炸弹,随时要人命。
不知不觉中,唐汉进入了草原,一眼望去那是一望无际,苍茫辽阔的大漠草原。
准备了一些给养,又买了一匹骏马,唐汉一骑绝尘,终于是进入了大漠深处。
天苍苍,野茫茫,高阔的蓝天,朵朵白云飘荡,脚下青草被风吹得哗哗作响,时而可见牛羊成群,诸多蒙古牧民逐水草而居,显得惬意悠然。
自从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原本厮杀、混乱、战火四起的草原时代宣告结束,草原进入了平静日子。只是这平静日子只是相对于蒙古部落民众,成吉思汗已然在筹划着战争。
谁都不会想到,这生存在草原之上的民族,将来会掀起一股惊天动地的血雨腥风,偌大的天下,蒙古铁骑纵横无敌,杀人盈野,白骨如山!
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国,却在蒙古铁骑下不过几年就宣告灭国。
唐汉打探了一番铁木真汗帐所在,便策马前往,几年不见,铁木真的部落大了不止一倍,也更加繁荣了。部落人喊马嘶,毡帐如云,布置之间,很有章法,一旦有外地入侵,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聚集起足够的力量抵御。
看到这一幕,唐汉默默点头,难怪这铁木真最后能够成就大业,只看这时时刻刻都在准备征战防御的手段,就注意显现出此人的雄才大略来。
唐汉走在部落中,虽然部落之人惊奇唐汉这个道士、汉人,但是却也没有警惕,唐汉还在部落的集市看到有汉人在经商,心中好奇非常,这才几年,就有汉人行商至此。
唐汉逛着逛着,听说成吉思汗在外面打猎,心中起了好奇之心,往打猎位置而去。
粗略地看了一眼,不多时,唐汉就看到不远处一座高耸的大山,垂直陡峭,风骨嶙峋,在这一望无际的大漠草原上很是显眼,而且以他卓绝的目力,可以看到那高山之下,似有一团黑压压的人群汇聚。
苍穹上空,一声声雕鸣尖锐嘹亮,远远地传来。
“竟是如此之巧吗?”
唐汉心中微动,却是没有想到,自己一路随意行走,竟然还是赶上了这精彩一幕。
于是他轻轻策马,悄无声息地进入了人群之中。
眼光一扫,最为吸引他注意的,还是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一位蒙古大汉,他身形不甚高大,却很是粗壮结实,满脸虬髯,黑红的脸庞上一双凌厉如鹰的眼眸精光闪闪,似乎充满了深邃的智慧。
只是第一眼,唐汉就知道,此人应该是乞颜部的首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了。
果然,接下来的一幕幕纷纷上演,众人头顶上空,黑雕白雕激战连连,最后白雕不敌,其中一个死在当场。
成吉思汗由这一场天空争斗中,引申到了兵法之上,心思之敏捷,非常人能比。
然后几个蒙古将领纷纷弯弓射雕,一根根黑铁羽箭嗖嗖凌空,凌厉刚硬,杀机森然。
这些将领,每一个都身经百战,杀伐无数的英杰之辈。
目光又是一转,唐汉就见到一个身形魁梧的少年,半跪在地,引弓射雕,一抹黑影冲天而起,竟然是一箭双雕的无双箭术。
虽然隔着有一段距离,但是唐汉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个魁梧少年,正是郭靖。
郭靖弯弓射雕,射杀了那只雕,另外一只雕竟是发出哀叫,一头撞在了峭壁上自杀身亡。
其他人散去,而郭靖则是跟着一个蒙古装束的靓丽少女两个还待在原地。
看着那个蒙古少女,唐汉微微摇了摇头,都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几年不见,华筝长得亭亭玉立。而且和蒙古女子皮肤黝黑不同,华筝皮肤嫩白,如同牛奶一般。
郭靖手持一口长剑,站在原地演练剑法,而华筝也在练剑,唐汉远远看着,暗暗点了点头。
郭靖演练的剑法是江湖不入流的剑法‘越女剑’,这门剑法在南方流传度不小,很是适合女性修炼,剑法以轻灵、巧妙为主,郭靖一个大汉竟是能将这门剑法舞得极为轻巧,却没有什么违和感,可见郭靖已经悟得了这门剑法的精髓。原轨迹中,郭靖笨头笨脑的,江南七怪教他武功,他都练不好,可因为提早学了全真教心法,却是让郭靖仿佛开了窍一般。
唐汉一看,郭靖竟是已经入了江湖三流境界,这般身手,今后嘉兴与杨康比武,胜算也是颇大的。唐汉虽然没见过杨康,但是也有些耳闻,杨康天赋极好,颇为被丘处机看重,被丘处机传授了全真教真传,可惜杨康是金国的小王爷,从小锦衣玉食,吃不得苦,天赋好,如今也不过是刚刚入了江湖三流。
比武的话,还真的有很大可能不是郭靖对手。
再看华筝,一套全真剑法使得颇为有章法,当初唐汉也没有传与华筝其他剑法,所以这些年华筝不断习练‘全真剑法’,七剑七式共七七四十九式的全真剑法,竟是不下于尹志平。
“原轨迹中,华筝深爱着郭靖,被成吉思汗许配给郭靖,郭靖也被封为‘金刀驸马’,可惜最后郭靖却是喜欢黄蓉。如今华筝也学了武,也不知二人今后会有何变化。”唐汉微微眯起了眼睛,暗自思忖。
命运神奇,难以揣摩,便是有他这只蝴蝶扇动翅膀,却也不见得能引起什么波澜。
二人练剑完毕,忽然见华筝望着悬崖之顶,道:“郭靖,两头小白雕死了爹娘,在这上面怎么办?”
郭靖望了一下悬崖,只见这悬崖高耸接云,四面都是险岩怪石,无可攀援。两头乳雕尚未学会飞翔,眼见是要饿死在悬崖之顶了。郭靖望了一会儿,道:“除非有人生翅膀飞上去,才能救小白雕下来。”
“郭靖,要不然我们去悬崖之顶,救下小白雕吧。”华筝道。
郭靖摸了一下头,点点头,二人一提气,直往悬崖脚下奔去,只见他手足并用,捷若猿猴,轻如飞鸟,竟在悬崖上爬将上去。这悬崖高达数十丈,有些地方直如墙壁一般陡峭,但那道士只要手足在稍有凹凸处一借力,立即窜上,甚至在光溜溜的大片石面之上,也如壁虎般游了上去。
“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唐汉暗暗摇了摇头,二人虽然练出了内力,但是内力并不深厚。又没有练高明的轻功,又如何上得了悬崖之顶。
若是在半道上摔了下来,怕是得活活摔死。
果然,才到了一半,二人就难以前进,要下又下不了,华筝一害怕,竟是没有抓牢,摔了下来,唐汉如同飞燕一般,便飞了上去,借助了华筝,然后脚轻踩岩壁,一手拉住郭靖,就已然如同金燕一般飞了上去,一跃而上悬崖之顶。
“师父!”华筝惊魂未定,再看清救自己的道士是自己师父,连忙拜见。
“郭靖拜见道长!”郭靖这些年不止一次听华筝提起唐汉,憨厚地道。
“你们两个轻功一般,竟是也敢上这悬崖顶,真是不知死活。”唐汉没好气地道:“若不是我恰好在此,你们非得摔得粉身碎骨不可。”
第28章
龙象般若功
教训了二人一番,唐汉才让郭靖取出两头小雕。
郭靖闻言,松了口气,走到洞穴,探手到洞穴之中,将两头小雕捉了出来,将小雕交给华筝,华筝解下腰带,把两头小雕的一只脚缚住,喜滋滋的捧着,道:“等会我就去拿肉来喂小雕儿。”
唐汉将二人带离悬崖顶,回到了地面,他也没有传授华筝高深的内功心法或者更精妙的剑法,便飘然离去。
唐汉一路向西,到了藏地。藏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了藏地的85.1%,在后世一直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整个藏区,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就有5座,其中的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更是世界第一高峰。
在现代社会的时候,唐汉一直有一个梦想,便是去西藏旅游,可惜一直都未曾实现。这次倒是实现了这个梦想。
一片冰天雪地之中,唐汉在藏地飞奔着。还没有见到珠穆朗玛峰,此地就已经大雪飘飞了,在地上,也是积累了厚厚的一层积雪。
如果唐汉不使用轻身功夫的话,一脚迈出,半个身子都得被积雪埋没。
进入藏地已经有一个月,这一个月也让唐汉见识了藏地的风俗人情和锦绣江山。
白日,湛蓝如洗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洒遍,纯净的空气,碧绿的草原上经常可以看到大片的羊群,远远看去好似洁白的云朵一样漂浮在上面。
当真是世间难得的美景。
唐汉曾经懒懒的躺在草原上,只是看着天空、白云,听着耳畔的微风,一下就是大半天。也曾经看着明净的湖泊,湖水清澈如碧,悠远宁静,好似远离了人间的烦恼。更曾呼吸着稀薄而纯净的空气,看着藏族老阿妈做针线,听她口中呢喃,讲过去的年华与现在的时光。时光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但幸福却长久地在她灵气不减的眼睛里闪着不灭的光。
听过年轻姑娘清脆的歌喉,见过放牧的小伙面上健康的绯红,远方是亘古长存的雪山,天空有苍鹰在展翅翱翔。
不知不觉中,唐汉抵达了西藏的核心——拉萨,到达了布达拉宫!自从当年西藏雄鹰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建立起了吐蕃王朝,这里便是西藏的中心,那布达拉宫更是权利中心。
虽说吐蕃历经数百年,如今也不如当初的兴盛,但是依旧是青藏高原的霸主。唐汉作为汉人,抵达了这里,不免去瞻仰了一下文成公主,不管怎么说,这个女人将汉人文化带到了青藏高原,为汉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汉到达了一座寺庙,这座寺庙是密宗的大庙,青藏高原崇尚礼佛,和中原的佛门不同,青藏高原的佛教当真是派系众多,而又以活佛最为崇高,班禅、达赖则是两大活佛系统。
唐汉之所以来这座寺庙,便是想起了密宗的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龙象般诺功。
《龙象般诺功》共分为十三层,其外功掌力强悍凶劲,每一层龙象般若功就有一龙一象之力。练到十层后具有十龙十象的巨力,每一招都重有千斤之力,威力无比。
原轨迹中,金轮法王是个不世的武学奇才,潜修苦学,进境奇速,将龙象般若功练至第十层。出家后法名慈恩的‘铁掌水上漂’裘千仞死于金轮法王手下。其更是在绝情谷中使用此功与周伯通的‘空明拳’比拼内力,之后又在丈外与一灯大师的‘一阳指’遥击,可见此功威力极大。
要知道那金轮法王也不过是练成了十成,若是将‘龙象般诺功’练到最高层第十三层,那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当然唐汉也记得清楚,原轨迹中就提到,这‘龙象般诺功’需要循环渐进,本来绝无不能练成之理,若有人得享千岁高龄,最终必臻至第十三层境界拥有‘十三龙’‘十三象’之力,只是人寿有限,密宗中的高僧修士欲在天年终了之前练到第七层、第八层,便非得躁进不可,这一来,往往陷入了欲速不达的大危境。
不过别人练不成,唐汉却是可以练成。
有着‘时空珠’,他可以穿梭时空,自然有着足够的时间将‘龙象般诺功’练到第十三层。
若是能弄到‘龙象般诺功’,内可练《先天功》,外可练《龙象般诺功》,内外兼修,道佛双修,岂不是武学能够更上一层楼?
至于说什么道佛有别,唐汉属于道门,不应修炼佛门武功,唐汉就只是呵呵一笑。全真教的创派祖师王重阳可是提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全真教的藏经阁,可是收藏了不少佛经。
唐汉潜入寺庙,接着夜色遮掩,仿佛犹如入了无人之境,不多时就到了寺庙的大殿,见大殿有烛光,唐汉便到了大殿屋顶,透过天窗,就见一个老和尚正和一个约莫三十岁的和尚坐在蒲团上,听那老和尚道:“金轮,你乃是我密宗这一代天赋最为出众的,如今已将《龙象班诺功》练到第七层,以后说不定能将此功练到第十层。老和尚和寺中长老商谈一番,绝对今后由你担任本寺主持!”
那三十岁的和尚道:“多谢主持栽培,金轮定不负诸位大师所望!”
唐汉闻言,心中了然,这个和尚竟然就是后来的金轮法王,由不得唐汉多打量了几眼。
这《龙象般诺功》虽然号称密宗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但是并不神秘,功法前六层流传得很广,唐汉手中就有前六层的功法,只是六层以后的功法都是掌握在密宗手中。唐汉精研过此功,练到第六层,便相当于江湖二流顶尖高手了。
想必练到第七层,就踏入了江湖一流境界,这个金轮估计也就三十岁就已经踏入江湖一流境界,可见其武学天赋确实不凡。
就听老主持道:“这《龙象般诺功》切记要循环渐进,不可心急。百年前我们寺中曾经有位高僧,将《龙象般诺功》练到了第九层,继续勇猛精进,待练到第十层时,心魔骤起,无法自制,终于狂舞七日七夜,自终绝脉而死。你当吸取教训,不可重蹈覆辙。”
金轮连道自己定然不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