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御诸天时空(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367

便跟着镇元子入了五庄观,步入道观中,就见两个道童迎了过来,道童不过是真仙修为,但是却长得聪明伶俐,镇元子吩咐二位道童道:“清风,明月!今日老爷有贵客来访,去后院打四个果子前来!”
唐汉心中一动,他知晓镇元子有一株先天灵根‘人参果’,又名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端坐于蒲团上,唐汉笑道:“道友果是有福之人,万寿山乃顶级仙家福地,洪荒之中屈指可数,道友居于此福地修道,真是逍遥自在,让人羡慕!”
镇元子闻言笑道:“凌霄道友却是过奖了,说起仙山福地,哪里比得上昆仑山。”
昆仑山,是仅次于‘万山之祖’不周山,那不周山乃盘古脊梁所化,撑着天,不周山之巅就是三十三天,三十三天为妖族所控,为天庭入口,早已被妖族控制起来,不允许修士在不周山修炼。而且不周山时刻散发着盘古威压,也不适合修炼,天地灵气虽然浓郁,可是在以往,不周山的生灵难以诞生灵智化形而出。
所以说,昆仑山绝对是洪荒第一福地。
说话间,道童用托盘盛着人参果进来,清风端着到镇元子面前,明月端着到唐汉面前,托盘上正放着两个人参果。
镇元子道:“道友且食用,若是过了六个时辰灵气就散了!”
唐汉也不客气,拿了人参果细细地品尝了起来。唐汉只觉得果子入口即化,顿时一股清流流遍全身,不断地精纯法力,精气神仿佛也舒爽了许多。待到两个果子吃完,唐汉不由闭目打坐起来。
原来这人参果为天地十大先天灵根,对应着却是丙土,即先天丙土灵根,蕴含着大地法则玄妙。
唐汉在大地之道上造诣不浅,吃了两个人参果,只觉得心中有所灵感,沉浸于修炼之中。
镇元子微微有些惊讶,随即有些欣赏地看了看唐汉,也拿起了两个人参果吃了起来。这人参果对于他而言,唯一的作用就是快速恢复法力。
不过一会儿功夫,镇元子消耗的法力就尽数补了回来。
许久之后,唐汉睁开眼眸,有着一抹欣喜之色,却是大地之道精进不少,省了万年苦修,唐汉赞道:“不愧是十大先天灵根之一,果然非凡。”
镇元子微微得意道:“老道整个万寿山,也只有这果子拿得出手了,只是这果子对大罗修士,也就前两个有用,后面吃再多也不过是满足口腹之欲罢了。”
“可惜我那好友,唉。。。。。。”镇元子却是想到了自己至交好友红云老祖,他与红云老祖结交极早,当年镇元子还未化形,红云也还未化形,二人就相识了。
无数年友谊,却是随着红云老祖陨落,这五庄观少了个常客,也就冷清了许多。
“道友切莫伤心,红云老祖说不定亿万年之后,就重归回来了!”唐汉连忙安慰道。
镇元子笑了笑,知晓这不过是安慰之词罢了。
二人坐下,相互畅论大道,镇元子乃是紫霄宫座客,道法精深,在大地之道上估计也就巫族的厚土祖巫能比得上他。唐汉修为虽然不如镇元子,可胜在所涉及广阔,又有众多不同的见解,却也让镇元子受益匪浅。
第17章
三清分家
这一论道,就是数百年!
唐汉在大地之道上道行大进,脸上满是红光,连忙拜谢道:“多谢道友不吝赐教!”
镇元子笑道:“道友客气了,道友道行精深,对道的理解有独到之处,对老道也是大有感触!”
唐汉向镇元子告辞离去,回了昆仑山,且见昆仑山比以往热闹了许多,原来原始天尊收了真传弟子,在通天教主面前好不炫耀,让通天教主看得很眼馋。
因此通天教主就在昆仑山讲道,原来通天教主想法与原始天尊不同,他觉得应该效仿当年的道祖鸿钧不分出身,只要前来听他讲道,向道之心坚定,认同他的道,就可以收为弟子门人。
因此如今通天教主门下弟子,已然有七八百个,弟子数量远超阐教。
只是这徒弟收多了,自然多少会出现一些根性浅薄或者道行薄弱之辈,洪荒生灵大半是那妖族所化,有的入门时间较晚,那上清道法未曾熟悉掌握,还不曾将那一身妖气尽数化去。
便出现了身体一半是仙气一半是妖气,还有不少门人却是顶着原形到处乱跑,将这仙气焕然的昆仑山搞得是鸡飞狗跳,鬼哭狼嚎。
这不,唐汉刚回昆仑山,却是被拦了下来。拦住唐汉的是一头虎妖和一头金须龟鱼,那头虎妖喝道:“勿那道人,此乃昆仑山,圣人道场,还不快快离去!”
那金须龟鱼道:“若是不离去,就吃了你这个道人!”
唐汉脸色微变,这虎妖和金须龟鱼不过是真仙修为,在这昆仑山便是有些灵兽都比他们高,而且还是在昆仑山这仙山福地,竟是要吃自己?
唐汉脸一沉,喝道:“汝等何人,难不成这昆仑山是汝等道场?”
那虎妖得意道:“勿那道人且听好,吾乃截教通天教主的记名弟子虎力大仙!这是我师兄乌云仙,也是通天教主的记名弟子,我师兄资质极好,颇为受通天老师的看好,说不定通天老师哪一天心情好,就收乌云仙师兄为亲传弟子!”
“你道,我等为圣人弟子,这昆仑山不就相当于我等道场?”虎妖‘虎力大仙’哈哈大笑道,甚是嚣张。
“拜见凌霄师兄!”忽然一道身影出现,只见南极仙翁骑着一头梅花鹿而来,拜见道,然后转身对着虎力大仙、乌云仙喝道:“尔等真是放肆,此乃凌霄师兄,大师伯亲传弟子,三教首席大弟子,还不快快求凌霄师兄恕罪!”
那虎力大仙却道:“好你个南极仙翁,真是卑鄙无耻,竟是和一人族道人串通,要戏弄于我二人。告诉你,我师兄弟又不是愚笨,岂会上了你的当!”
乌云仙嗤笑道:“有本事与我截教众仙论道法,比个高低出来。使出这等下三滥手段,却是让人不齿!”
“嘿嘿,既然如此,这道人就成为我血食,让我饱餐一顿!”虎力大仙虎口一张,一股吸力传出,竟是要吞吃了唐汉。
唐汉冷哼,二仙耳边如同炸起响雷,耳朵轰鸣作响,失了神。虎力大仙与乌云仙是通天教主的记名弟子,唐汉自然不会出手打杀,懒得理会,随着南极仙翁离去。
南极仙翁骑在梅花鹿上,这梅花鹿乃是昆仑山灵兽,有着真仙修为,只是不得道法,无法化形而出,南极仙翁刚好得了这坐骑。南极仙翁抱怨道:“截教诸仙越来越过分,增强好胜,不修功德,将好好的昆仑山弄得乌烟瘴气!”
“为了这事,老师和通天师叔理论了几次!”南极仙翁道。
唐汉眉头微皱,不曾想自己才离去多久,竟是发生了这么多事,唐汉心中叹了口气,看来三清分家,已然是不远了。
也是,昆仑山虽说是洪荒第一福地,可又如何承载得了三位圣人呢?圣人乃是天地间至高果位,无灾无劫,不沾因果,历万劫而不灭,别说昆仑山承载三位圣人,便是承载二位圣人都不行。
唐汉入了三清殿,拜见三清。老子忽然说成圣以来,却是未曾讲道,不如将门下弟子召集起来,给他们讲道一番。
原始天尊、通天教主觉得此举甚好,纷纷点头赞许,敲响了钟声,召集各自弟子,没多久,就有数百个弟子进入三清殿,对着云床高台之上的三清拜道:“弟子恭贺师尊(师叔、师伯)圣寿无疆!”
数百门人弟子声势浩大无比,远远地传出昆仑山。
只见台上三清圣人面带微笑,老子说道:“都起来吧!”
老子说完,待到下方门人弟子起身后说道:“今日为尔等讲道,切勿分心!”
三清顿时显出庆云,便开始讲道,圣人讲道自然是不同凡响,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仙音缭绕耳边,祥瑞之气涌现三清殿。
一众门人听得陶醉,有的更是夸张,嚎嚎大哭。
三清此次讲道,并没有多玄奥,哪怕是一些天仙弟子都听得懂。而坏就坏在通天教主的门下大部分都还未化形,根基浅薄、修为薄弱的,听道入了迷,一时间修为增加控制不住法力,纷纷于三清殿之中显出原形,或为黑熊咆哮震天,粗壮的肉身再加上那一身蛮力踩踏地面,轰隆之声宛如地震一般。
或为老虎,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啸声。
或是蛟龙,显出蛟龙之身,发出咆哮声。
整个三清殿滚滚墨绿色妖气喷薄而出,搞得乌烟瘴气,犹如妖族聚居地。
原始天尊停下讲道,心头涌现出无比的厌恶,原先他就对通天教主尽收些披毛带甲的扁毛畜生不满,只是通天教主第一次收徒,沉浸在教徒讲道的乐趣中,他也不好说些什么。
如今出现这么一幕,也不顾面前都是小辈,威严的脸上布满寒霜,怒哼一声。
天威一般的圣人威严显露无疑,双目带着冷光望向这一群上清门人,恨不得施加雷霆手段,将这些披毛带甲之辈尽数灭杀。
通天教主暗道不好,连忙衣袍一挥,上清仙光打入门下弟子体内,使得他们纷纷显出人形。
这些弟子见原始天尊发怒,连忙磕头跪拜求饶,希望天尊能暂熄雷霆之怒。
原始天尊哪里忍得住,朝通天教主喷道:“岂有此理,三弟,为兄早就说过,这等湿生卵化之辈、披毛带甲之徒,根性浅薄,岂可轻易收为对子!还不快快将这些扁毛畜生赶出昆仑山!”
唐汉其实心中也不满,好好的一次讲道,本想再次借助此机会离道更近一步,不曾想被这些人给破坏了。
此时唐汉对于通天教主的收徒之法,也不敢苟同!
法不可轻传!
连这等生灵也能入眼收为弟子?
这些弟子见原始天尊这般说,心头惶恐不已,纷纷匍匐在地,叩头求情!
他们好不容易拜通天教主为师,虽然只是记名弟子,却也可以经常听圣人讲道,有了引路人,若是被赶出昆仑山,那么又得如以往那般自己独自摸索,也许修行个数十万年也在原地踏步。、
通天教主脸色气得通红,怒喝道:“二兄好没道理,当年老师讲道也广开大门,教化众生!我为一教之主,学老师有教无类,有何错?岂能让我做出驱赶门人之事?”
元始天尊铁青脸色,哼道:“此时悔改还不晚矣,莫要将来被这些根基浅薄之辈拖累,连我等颜面尽失!”
二人争吵不休,底下弟子惊恐万分,唐汉叹了口气,他拜入老子门下,虽然原始天尊与通天教主有时候也会因为对道的不同理解会有所争执,却从未想今日这般。
老子叹了口气,道:“二弟、三弟,还不快快住口,在弟子面前这般争吵,成何体统?”
原始天尊脸色铁青,道:“大兄,你不看看三弟是怎么做的,乱收弟子,大兄只有凌霄师侄一个弟子,吾坐下也只有十二位亲传弟子,其余不过一位记名弟子。通天倒好,弟子数百人,一个个根性浅薄,也不怕门下弟子败坏了他的大教气运,使得气运流失!”
“大兄,当初吾立下截教,想给众生留下一线生机,我等立教行教化之事,难不成还看出身?我这些弟子大部分出身不好,但是想道之心坚定,岂可因出身断了他们求道的希望?”
一直以来,通天教主颇为相信‘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所以他觉得众生都有一线生机,也正是这一线生机,方才让洪荒欣欣向荣。
所以,他立下大教,取名为‘截’,便是想要教化众生,勇于截取一线生机!
老子叹道:“天数使然,我等三清同为圣人,却居同一仙山,便是昆仑山这等仙山福地也难以承载三尊圣人。既然如此,我等各寻道场便是,昆仑山就留给二弟作为道场!”
原始天尊脸色大变,连忙道:“大兄,吾不是这个意思,请大兄听吾解释!”
“二弟不必如此,此乃天数,合该我三清分家!”老子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3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