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御诸天时空(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367

而如今女娲娘娘在三十三天外开辟了娲皇天,一直在娲皇宫内悟道,鲜少到洪荒之中。
第三位混元者便是老子,唐汉是亲眼目睹老子悟得混元,成就圣人,亲自感受圣人之威。
可以说,正是因为盘古身陨化万物,成就洪荒,给了洪荒无限可能,而且洪荒法则圆满,三千法则齐聚,底蕴十足,给唐汉的感觉却是远超鸿蒙空间。
“这世界真的是金仙满地走,大罗不如狗啊!”唐汉摇了摇头,金仙不朽,寿元无限,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在盘龙世界更是主神级别,可是在洪荒之中,金仙并不少,甚至可以说非常多,多如牛毛!
如今天地间,妖族、巫族争夺天地主角,妖族掌控着三十三天,立下了妖庭,掌管着天空,帝俊、东皇太一为妖皇,统治天下妖族,单单是妖族金仙级别就上万。又有巫族,以十二祖巫形成十二个部落,分布在洪荒各处,统治着大地,巫族之中每一位大巫,亦是金仙级别。
金仙之上,便是太乙金仙,太乙金仙之上便是大罗金仙,大罗金仙之上便是混元境界,又称为混元大罗金仙。
在洪荒,人族刚诞生十万年,又是后天种族,最是孱弱。而洪荒的先天种族,一化形就是天仙,而天仙之上便是真仙,真仙之上就是金仙。
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修炼体系——天仙、真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罗金仙、混元大罗金仙。
太乙金仙又划分为太乙天仙、太乙真仙、太乙金仙三个小境界,每个境界又有初期、中期、后期、圆满四个层次。
大罗金仙又划分大罗天仙、大罗真仙、大罗金仙三个小境界,每个境界又有初期、中期、后期、圆满四个层次。
“不愧是洪荒世界,连修炼体系都如此完善,我如今入了太乙境界,是为太乙天仙。”唐汉闭上了眼睛,细细地感受着太乙境界的玄妙。
金仙不朽,太乙之境更是神奇。
“我以往以为,以七大法则、四大规则构造体内世界,可开辟一个如同盘龙附属宇宙那般世界,如今看来却是走错岔子,法则、规则残缺,又如何能支撑得了一方世界,哪怕形成世界,世界也不完善,潜力有限,反而制约了自己的道。”唐汉明悟了,盘龙宇宙不过是鸿蒙道人虽说所创的附属宇宙,是用来稳定主宇宙,宇宙残缺不全,潜力不足,根基有限,所以哪怕生命法则、规则圆满,不过是大圆满上位神,而那主神威能无穷,也不过是借助主神格所蕴含的威能,方才有金仙之威。
这样的道路根本就不对,自己哪怕走到尽头,成就也是有限,如此这般,这样的世界要来何用?
瞬间,唐汉的体内世界轰然崩溃,一块块陆地化为虚无,一块块海洋湮灭,都化作了混沌之力,重新形成了一个小小混沌鸡蛋。
“混沌之力,只有圣人能吸收、使用!我倒是占了便宜!”唐汉暗道,虽然湮灭了体内世界,但是唐汉的力量却没有丝毫影响,反而源源不断地吸收天地灵气,化为自己的混沌之力。
唐汉闭关悟道,不知过去多久,就见识海归化为混沌一片,迷迷蒙蒙,如同浆糊一般,不断压缩,最后变得如同鸡子一般的小点。
忽然间——
唐汉心神意念渐渐沉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奇异状态之中。好似正在发生着某种无比重要、无比玄奇的变化,又好似自身已经消失,整个心神意念渐渐和冥冥中某种莫名的存在融合在一起。
随着心神意念与冥冥中莫名的存在融合,无穷无尽的信息如同山崩海啸一般向着他奔涌而来!
那,都是天地间至高无上,无数人孜孜不倦求取的无上大道奥义!
每一点信息,都包含了足以让任何生灵从弱不禁风修得移山倒海的无上大能!
唐汉欣喜不已,毫不停留,竭尽所能的牟取着那冥冥中某种存在之中所蕴含的无上奥义!
他的心神意念便如同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第一次睁开自己的双眼观世界一般,极力的牟取着那无数以前他尽心体悟却无能体悟出来的精妙,他的眼界随着而不断开阔,他的道行境界更是以如同飞遁一般的速度不断提升着。
无数以前不明白,想不明白的道理在这一刻不悟自通。
整个高深莫测,无法揣度的洪荒天地在他眼中似乎又掀开了一层面纱,那原本颇有些模模糊糊的天地现象更是如同掌上观纹一般无比的清晰。
但同时也有着无数原本自觉简单易懂,一便明之事物、现象却好似复杂了无数倍,深奥了无数倍。让他无论如何努力,如何去体悟,都无能悟透其中的奥秘!
那冥冥之中的存在,唐汉心中有一种明悟,那就是道,是天道!
在这一瞬间,唐汉就明白了,这就是太乙道果,自己悟得了太乙真谛,修得太乙道果,沟通了天道,方才有如此神奇变化。
“妙!妙!妙!”唐汉睁开眼眸,心中都是欣喜之色,修得太乙道果,悟得太乙真谛,让唐汉尽掌太乙之妙。
“大道三千,条条可证得混元!太乙道果三千,我今日却是得一!”唐汉心中欣喜,天地间太乙道果就只有三千,每一太乙道果都蕴含着一份机缘,一份气运,他证得太乙道果,就得了这份机缘、这份气运,而其他人就少了这份机缘。
大道之路上,靠的就是争,这是大争之世,慢人一步,也许就彻底失去了。
而唐汉得到的信息,也明悟了,只有证得太乙道果,方才能够在修炼大罗金仙时证得大罗道果。
想想也是,连太乙道果都无法证得,又凭什么证得大罗道果呢。
“洪荒世界真是神奇,虽然法则、规则没有盘龙世界显现,那么容易参悟。可是法则圆满,博大精深,如同海洋一般,浩瀚无穷,让人着迷,仿佛怎么前行都没有尽头一般!”唐汉心中感慨。
这次他在阴阳大道上前行了一大步,以阴阳凝练太乙道果,修为极大地提升,明悟阴阳之妙,此时恨不得去向老子借太极图,参悟阴阳,证得混元。
“洪荒世界,有修炼元神之妙,也有专修肉身掌控神通,我体内混沌之力可用来修炼肉身!”唐汉心中一动,源源不断的混沌之力融入自己身体,那身体顿时强化许多,而混沌之力却也消耗一空,想要恢复那么多的混沌之力,却也不知晓要多久。
“徒儿,为师已出关,将与你二位师叔论道,你可来三清殿。”这时候,老子的声音传入了唐汉的耳中,唐汉起身,离开了茅屋,前往三清殿,这三清殿的禁制在唐汉到来时打开,唐汉走了进去。
一入三清殿,唐汉就看到三清各自坐在蒲团之上,三清穿着道袍,都在闭目养神,端坐在蒲团之上仿佛如同道的化身。
唐汉见老子身上无半点气息,不复三千年前的圣人气息波动,暗暗感慨,看来三千年闭关,老子彻底熟悉了混元力量,完美地掌控圣人之力。
再见原始、通天二人气质越发的出尘,显然道行也有所精进,看来是距离成就混元又进步了一些。
“弟子拜见师尊,师尊圣寿无疆!”唐汉先是对老子拜道,又向原始、通天拜道:“弟子拜见二位师叔!”
入了太乙境界,悟得太乙道果,唐汉整个人愈加的平和,心态也平稳了许多,心中只有对道的向往,至于其他的,却已然是无关紧要。
第4章
讲道
三清心中诧异。
虽然闭着眼眸,可是三清何等存在,唐汉刚刚踏入三清殿,他们就都第一时间感应到唐汉的气息,唐汉的气息明显增强许多,凝练不少,更重要的是唐汉证得太乙道果。
三千太乙道果、三千大罗道果,这都有数的,一旦道果已满,那么他人是休想证得道果,除非是有人陨落,方才有可能。
不管是太乙道果、大罗道果,都是一种道果,代表着一份天地气运,同样也代表着潜力!
“好!唐汉,不曾想你闭关三千年,不但巩固了修为,还悟得太乙道果!”老子睁开眼眸,眼中都是喜意。
自己刚收唐汉为弟子,唐汉就从金仙突破到太乙境界,按理说得静修了几万年,方才能有可能再突破,哪曾想回到昆仑山,修炼三千年,唐汉不但巩固修为,更是证得太乙道果,一身气运之浑厚,不下于大罗金仙。
虽说三清一化形便是大罗金仙,就自然证得大罗道果,不曾知晓太乙境界,也不曾体悟太乙道果之妙,但是以他们如今境界,却是不妨碍他们推演太乙道果之妙。
老子心中感慨,自从紫霄宫道祖讲道,传法洪荒,时至如今都过去了十几万年,整个洪荒三千太乙道果,已然去了二千九百九十个,唐汉竟是能够抓住机缘,得证最后一个太乙道果。
虽然唐汉是人族,后天生灵,但是唐汉道体完美,资质极佳,气运浓郁,几乎可以说是先天魔神!
盘古开天劈地演化洪荒,天道有感,孕育三千先天魔神,每个先天魔神都是秉承天地气数而生,生而有大气运,一化形均是大罗境界,是一方霸主。
比如三清乃盘古元神一分为三所化,秉承天地三才而生,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义,三清代表大道生成规律。因此三清化形,有盘古遗泽,秉承开天大功德,是天生圣人。若是三清无法成圣,洪荒世界又有谁可成圣?
比如女娲、伏羲兄妹秉承先天阴阳之道而生,女娲更是兼备天地造化之道,有大气运。因此女娲造人成圣,成就混元境界。而伏羲也是天地间有数的大神通,妖族的羲皇!
可以说,每个先天神魔,都是不能小觑!
而唐汉表现出来的资质、潜力,不逊于先天神魔。
“都是老师气运所庇护,侥幸罢了!”唐汉谦虚道。
“接下来我与原始师叔、通天师叔论道,你可在一旁听道,能收获多少,全凭你个人造化!”老子道,他一挥手,下方顿时出现一个蒲团。
唐汉就上前坐在蒲团上。
三清各显出庆云,唐汉见三清庆云各自凝聚三朵十二品青莲,青莲散发着青光,演化着三人的道,暗暗心惊,闭上眼眸,静下心来听三清讲道。三清之中,老子已然成圣,原始、通天虽未成圣却也不远,因此讲道那是不同凡响,非比寻常,只见天起异象,紫气东来,霞光升起,灵气逼人,天花朵朵,馨香四溢,一阵阵仙乐之声更是伴随着大道精义响起,玄妙至极。
三清讲道口吐莲花,那莲花之中金光点点,蕴含着三清所讲的那一句句大道精义,而后那一朵朵的莲花便钻入了唐汉眉心,至于唐汉能够领悟多少,那得靠着唐汉的悟性、毅力。
三清从修行的起始一直讲至大罗金仙之境,其中包罗万象,又有诸多法则之道掺杂其中,让唐汉听得如痴如醉。
唐汉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三清的论道,一开始还好,到了后面,唐汉就发现三清各自的道有着明显的差异,老子擅长炼丹,讲究无为而无不为,以阴阳演化诸天道法。而原始擅长炼器,讲究天地有序,众生有尊卑,遵循天道秩序,顺天而行,以平衡之道演化诸天道法。而通天擅长阵法,讲究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有一线生机,当勇于截取一线生机,不可妄自菲薄,以毁灭之道演化诸天道法。
三清道法各异,包罗万千,却又独树一帜,当真是让唐汉大开眼界。
按理说三清为盘古所化,继承盘古道法,是为盘古正宗。又在紫霄宫听道,为道祖鸿钧亲传弟子,道法同出一脉,不至于差异太大,可是事实上三清彼此间道不同。
唐汉也不管那些,如同一干涸的沙漠,源源不断的汲取着三清的道,三清修为高绝,道自然有可取之处,岂能因为彼此间有矛盾就错过?
到了最后面,原始、通天都停住了,整个三清殿只剩下老子在讲道,原始、通天都在听着,老子讲的不是大罗之境,而是混元之境,是成就混元的感悟,是圣人的感悟!
虽然阵阵困意来袭,可是唐汉却不断拧着自己大腿,让自己保持清醒状态,去听老子讲道。
这混元之道,非同小可,是天大的机缘,一旦今日错过,那么也许就永远错过。
机缘机缘,稍纵即逝!
懵懵懂懂间,已然不知过去多久,老子停下了讲道,唐汉亦是从感悟的状态之中清醒过来,收获不小,当真是让他欣喜非常。
老子见唐汉竟是没有昏睡过去,虽说不知唐汉听了多少道,却也露出赞许之色。
要知晓当初道祖在紫霄宫第三次讲道,讲解混元之道时,紫霄宫三千听道者绝大部分都浑浑噩噩,昏睡过去,错过了机缘,只有寥寥几个勉强保持清醒,得了混元之道。
“今日就到此为止,徒儿你且下去,好生修炼!”老子道。
“是!”唐汉恭敬地行了一礼,退出了三清殿。
“恭喜大兄收得佳徒,道统大兴!”原始这时候也睁开眼眸,眼露羡慕地为老子道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3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