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幽大圣(校对)第5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9/570

不过他很大程度上当不了神武卫大将军了,而是会被外放一方边缘化。
吕光浩那边也是跟萧开山同时停手。
道门这次的举动他本就不看好,现在失败了也是无所谓的。
至于玄水真人等道门的人他们更加现实。
二皇子赢了他们道门一步登天,可以彻底把佛门给打压下来。
四皇子赢了他们也没有办法,站错对认输便是了。
所以看到二皇子身死,玄水真人立刻抽身后撤,走的比谁都利索。
李元策周身佛光淡淡的绽放着,但却驱散了陈公公周身那股剧烈的血煞之气。
他一把握在陈公公的枪身上,同时手捏印决,掌印当中佛光牵动着黑龙咆哮,印在陈公卿的胸口之上。
不过李元策这却不是杀招,而是将陈公卿身上的封禁再次激活。
“陈公公,一切都结束了,收手吧。”
力量被封禁,陈公卿一瞬间仿佛苍老了十几岁,头发瞬间变得雪白。
他看着下方的尸体和鲜血,还有已经油尽灯枯的李元恭,长叹一声:“非要闹成这般吗?”
李元策淡淡道:“这不是大乾皇室的传统了吗?万法有因,万物有果,这一切都是李元恭他自己所留下的因果。”
这场大乾夺嫡之争一开始就是李元恭自己作死弄出来的。
若是他当初不多疑去追杀李元策,便不会有现在的争天盟。
若是他能够对太子好一些,太子也就不会被冯太素利用,而是顺利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子,让二皇子和四皇子没有机会。
若不是他疯魔了一般去追求长生,也不会导致二皇子利用仙秦道门上位,最后逼得四皇子直接选择找来争天盟强势夺位。
所以这一切的因果都源自他李元恭,怨不得别人。
陈公卿又是长叹了一声,二百多年他见过数代皇帝上位,全都伴随着冲突流血,这一次还不是流血最多的。
大乾皇室的骨子便流淌着暴虐的因子,像二百多年前先皇那般宽厚仁慈,甚至连他一个小太监都不愿意牺牲的皇帝才是大乾皇帝中的另类。
第五百四十四章
尘埃落定
随着李孝铭身死,夺嫡之争便已经没有悬念可言了。
哪怕就算是李元恭醒了也是没用,众多皇子当中现在有实力有资格成为太子的便只有一个李孝武了,所以就争天盟此时退出,都没人能够威胁到李孝武的地位。
不过李孝武在巨大的兴奋冲击下也还算是稳定,他第一时间便趴在李元恭的身体上痛哭了起来。
“父皇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啊!都是那妖道害人,什么不死神药,简直就是毒药!父皇你放心,儿臣定然要将那仙秦道门剩下的妖道给千刀万剐来给您报仇!”
李孝武做出这幅父慈子孝的模样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有些别扭。
都到这种时候,你还装出这幅模样给谁看?都是千年的狐狸就别在这里吹什么聊斋了。
等到御医来看了看李元恭的情况后,他们对着李孝武摇了摇头,低声道:“殿下,为陛下准备后事吧。”
听到这句话李孝武这才松了一口气,开始吩咐手下处理皇城内的一切。
这时大股的龙骧卫也是涌了进来,凌夏和谢玄安也是当先跑了过来。
其实他们还是能够抵抗一段时间的,不过他们看到皇城内已经没有了交手的痕迹便知道结果已经出来了,所以自然不用再费力抵抗了。
但涌进皇城来的龙骧卫此时有些懵逼的。
死了这么多人,皇帝还倒在哪里生死不知,他们究竟听谁的?
“都退下!”
李孝武深吸一口气命令道。
那些龙骧卫看到其他人并没有反驳李孝武的命令,他们也只得带着人退下。
李元策看了李孝武一眼,淡淡道:“殿下,我们便先走了,其他的事后以后再说,这段时间你应该会很忙的。”
只要李孝武上位,争天盟的任务便已经完成了,所以他们此时再呆在这里并不合适。
争天盟可以帮李孝武上位,但却别想要操控李孝武,否则那会引起整个大乾的群起而攻之的。
到时候不论是军方和靖夜司或者是陈公卿,他们都不会允许皇帝成为某个势力的傀儡的。
李孝武点了点头道:“盟……盟主慢走,过后我会来找盟主你的。”
此时李孝武也是有些纠结的,他应该喊李元策什么?
按辈分来说李元策应该是他的皇叔,但上一代的恩怨也让他不好喊出口,再说也有些别扭,所以只得继续喊盟主了。
顾诚也是从容的跟着争天盟离去,眼下情况未定,他争天盟的身份显然是大于靖夜司的身份。
等到所有人都散去后,李孝武这才在李孝准的帮助下开始忙忙碌碌的布置一大堆的东西。
李元恭已经油尽灯枯,没能熬过第二天天亮便已经驾崩了,所以李孝武还要准备丧事和自己的登基大典。
而且其中还涉及到一些皇室秘辛的继承,还有之前二皇子手下的一些势力调动等等,这些都压在了李孝武的身上。
平心而论李孝武的能力还是可以的,后续的事情李孝武都在有条不紊的安排着,其中李孝准也是出了不少的力气。
当然不论是登基大典还是李元恭的葬礼,这些其实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李孝武要把自己的那些弟弟们都给安排稳妥了。
当初李元恭登上皇位时那般大开杀戒不是因为他本身就心狠手辣的原因,而是因为李元恭一直以来都是隐藏在暗处的,隐藏在太子身后,他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名声,所以要把所有皇子都给杀干净,让其他大乾的重臣没有选择的余地他才能够安心的登上皇位。
但李孝武却没有这种担忧。
太子、二皇子、三皇子此时都被干掉了,众多皇子中只有他的威望名声最大,其他人都威胁不到他,他倒是不用下这种狠手。
不过就算是不下狠手他也不会把这帮人留在京城,直接给他们三天的时间,收拾东西全都打发到了各自的封地当中。
李孝准这次也是得偿所愿的被封为靖王,但有些奇怪的是李孝武给他的封地却是在南蛮之地,并且横跨三郡,面积很大。
听到这个消息后顾诚不禁暗地里冷笑,李孝武还真跟他父亲的性格是有些相似的,他们其实谁都不信,做什么事情都会留一分心思。
李孝准这么多年来帮着李孝武忙前忙后,功劳苦劳都是有的,所以他得偿所愿封王,并且封地也是大乾这些王爷中最大的一个,甚至要比李善长都大。
但问题是李孝准的封地是在南蛮之地,大虽大,但那地方盗匪反贼,宗门世家乱糟糟一团,根本就不适合当一个王爷的封地。
用李孝武的话说,封地只是无所谓的东西,他跟李孝准如同胞兄弟一般,李孝准肯定是一直都要呆在京城的嘛,封地在哪里又有什么区别?
但实际上若是有一天他们两个不再亲如兄弟了,那李孝准可就要灰溜溜的回到那南蛮乱局之地当他的边疆王爷去了。
这些顾诚倒是没去管,他这段时间都在跟着李元策修行。
这位可是二品强者,并且在二品当中也绝对算是站在巅峰的存在。
甚至可以这么说,在眼下圣境强者不出世的江湖上,能够胜的过李元策的几乎一只手数的过来,这样的机会可是难得,顾诚不跟他请教跟谁请教?
李元策是天才,没有足够好的传,没有名师指点,但他只凭借自身天赋便足以笑傲一众强者了。
甚至李元策年轻的时候自身修为还未到宗师境界,那时候他就敢去指点正一派掌教赵丹升的修行之道。
当然在那时候的赵丹升看来这是李元策一个乳臭未干毛头小子的胡言乱语,而现在看来则是苦口良言。
就连顾诚这个开挂的家伙都不得不承认,人跟人之间的确是有差距的,而正常修行者跟李元策之间的差距怕是大到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此时在李孝准王府的闭关密室中,顾诚跟李元策相互对坐。
李元策沉声道:“你走的修行之路跟我不一样,实际上你想要走的路线也是我曾经想要走过的。
武道炼气同修,从内而外到从外而内,周天互补,力量圆融一体更容易达到极致。
只可惜我当时想要走这一条路却并没有机会,炼气太过耗费时间,而我当时最缺的便是时间,没有足够实力我当时甚至连辅佐太子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那时候我的只能放弃炼气,专攻武道,并且因为我在曾经在禁卫军中修行,所以选择了一条最为简单粗暴的路线,那就是极致简单的力量。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你的路没走错,在修行之道上我教不了你什么了,外加你有着机缘在身,也不用担心修行速度的问题。”
像是李元策这种强者几乎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顾诚在炼气上的修为有些不对头。
正常武道炼气双修的修行者做不到互相平衡这很正常,通常是主修一道,辅修另外一道。
结果顾诚明明是主修的武道,他炼气上的修为却是要比武道更高一重,这明显是有些不对的。
不过李元策也并没有多问,谁都有各自的机缘和秘密,特别是争天盟内,几乎就没有一个简单的角色,包括他自己也是如此,所以李元策并不会仗着自己盟主的身份去打探其他人的秘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9/5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