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医(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604

  “别瞧这里距离京城不远,土地看着也很多,可是粮食产量不好,去岁雪灾后,今年一开春地就涝了,播种就晚了许多,原本想着今年好好侍弄,也该不错,可谁承想今年冷的如此早,很多麦子刚结穗还没成熟就下霜了,今年的收成连去年的五成都不到。”
  刘仁礼怔住了,没想到雪灾后竟然还会出现水涝,这在清平县很少出现,随即想想就明白了,清平县地势高,原本就是缺水,有些雪水融化,瞬间就流向低洼地区,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出现水灾,灾民都朝着清平县跑的原因。
  “竟然减产了五成,那县里可是有拨付赈济?”
  老汉无奈地笑了一下,像看怪物似得看向刘仁礼,想了想摇摇头。
  “你想多了,赈灾款何时能落到我们这些庄户人的身上?老汉我今年都五十岁了,逃难也出去过几次,不过最后还是回到这张家庄村,其他地方更是人多地少,这里无论怎样还能租到田地,如若遇到大善人,灾年将我们这些佃户的六成租子减到三成,已经是烧高香了,若颗粒无收,也只是将租子划入下一年,只收两分利,若是碰到那不讲情面的,哎卖儿卖女也还不上了。”
  刘仁礼怔住了,清屏虽然也有士绅,不过对外的租金都极为低廉,因为土地肥沃,各家的土地也多,很多穷人无法承担租子的,大多去开垦荒山。
  大梁国的土地,按照肥力出产量等,被划分为“天、时、地、利、人、和”六种等级,“天”字地为最优质的水地,土壤极为肥沃,“和”字地最为贫瘠。
  刘仁礼在任期间,基本也是睁一眼闭一眼,要么不去丈量那些山地,遇到大面积的,即便丈量也按照和字等级划分,就像灵山村他们山脚和山上的土地就是和字等级。
  “老伯,你家租种了多少亩地?”
  老汉抬手指着身后的一片空旷地带说道:
  “那老槐树后面的一片,就是我租的三十亩地。”
  此刻,周易安地上烧着的铁壶中水已经开了,不断冒着白烟,他赶紧给刘仁礼递过来一盏茶,刘仁礼直接转手递给老汉,随即接着问道:
  “现在地里已经没有庄稼了,老伯还去地里干啥,这大冷的天儿。”
  老汉捧着热茶,也学着刘仁礼的样子蹲在路边,捧着茶盏让双手感受着手上传递来的热量。
  似乎这一盏热茶,赶走了之前的生疏和警惕,老汉叹息一声说道:
  “能干啥,就是将地里的积雪清理一下,这大雪已经下了三天了,深的地方都齐腰深,在这官道上看不出来啥,下到地里就感受到了,虽说不及去年的雪大,可我真是怕呀,如若这雪化了那是多少水啊,所以趁着这会儿雪小,我赶紧过来清理一下。”
  刘仁礼恍悟,见老汉瞥了一眼自己手中的蒸饼,刘仁礼赶紧招呼周易安。
  “易安去车上,将我的包袱拿下来。”
  周易安一怔,脸上带着抗拒的表情。
  刘仁礼脸色一沉,周易安这才快步上车,将包袱取下来,那夹层里面,刘秀儿给刘仁礼藏了一些马肉干,刘仁礼都不舍得吃,从来都是累狠了,才给他们几个一人分一根。
  此刻刘仁礼找来一张油纸,抓了一把马肉干,将其包裹起来,递给老汉。
  “老伯这个拿去吃吧,我们也该走了。”
  老汉一惊,给块饼子也就算是大方了,这如今拿着这么一包肉干,让老汉差点儿跪下,这是肉啊,祖祖辈辈种地的人,一顿饱饭都难以吃到,一下子得来这么多肉干,这简直天上掉馅饼啊。
  老汉咬咬牙,将纸包送回刘仁礼的面前。
  “这使不得啊,这……这怎么使得……”
  刘仁礼笑了,将纸包再度塞到老汉的手中,将身上的袄子裹紧,在这雪地坐了一会儿,冷的腿都不会动了。
  老汉已经这个年纪,还要去地里劳作,家中一定非常拮据。
  “老伯不要推脱,这大雪天,能在路上遇见就是缘分,你收着吧我们去前面的村落看看,天不好我们也找个地方落脚。”
  老头一拍大腿,“瞧我这眼神,走跟老伯回家,好吃的没有,一碗热汤烤点儿芋头还行。”
第二百零三章:新坟
  刘仁礼顿时笑了起来,这几天他们都在外面露宿,冷的真的无法睡觉,看着老汉点点头。
  “那敢情好,咱们跟着老伯走吧!对了老伯,刚刚在村东见到一座新坟,有个妇人在坟前祭扫,不过身着华衣,着实有些奇怪,您可知此妇人是村中之人?”
  老汉朝着东侧的方向看了一眼,又瞥了一眼刘仁礼,警惕的心也放了下来,朝着刘仁礼压低声音说道:
  “那妇人的夫家叫陈新荣,祖上是村中之人,不过早在三年前搬去武清县,据说做了卖肉的生意,不过得了肺痨不治而亡,上个月回乡安葬。”
  这话引起周易安的注意,放缓脚步。
  “这杨氏,村中人都没见过,只是听吾儿说过,是个看着妖艳的妇人,就下葬的时候过来一趟,看着也没啥悲伤的样子。”
  老汉看了一眼刘仁礼,接着说道:
  “不过陈新荣的叔父觉得侄子死的蹊跷,去县里递了状子,不但没告明白,还挨了打,具体咋回事儿,咱也不知道,似乎今儿是五七,回乡祭扫来了。”
  刘仁礼怔了怔,没想到只是看着那妇人华服祭扫有些另类,此刻竟然涉及到案子,让他有些意外。
  “此案审理了?”
  “回家问问吾儿,到底案子是否审问,我还真不知晓,不过他叔父似乎去了通州。”
  说着,脚步没停,几人跟着老汉来到村中,刘仁礼知道这老伯也是随耳听到,并未对此上心。
  几个半大的孩子,在村口跟着奔跑,见到如此样式的马车,觉得有些稀奇,那老汉脸上觉得有光,客气地引着刘仁礼几人回了家。
  一进门刘仁礼扫了一圈,这老汉家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东厢房似乎一半用来住,一半用来堆砌杂物,一个和秀儿差不多年纪的姑娘见有人来了,赶紧钻进屋。
  西厢门上插着,挑帘进入正屋,只是有张圆桌和几把椅子,上头都掉了漆,完全看不到原本的颜色,刘仁礼也没嫌弃脏,赶紧坐下。
  老汉去后屋交代了一番。
  不多时老妇人将家中稍好的吃食都端上来了,不过是一些饼子酱菜和一些生葱萝卜,当然还有那一包肉干摆放在正中。
  刘仁礼让周易安取了车上的一壶酒,老汉见了更是喜笑颜开,一杯酒下肚,脸就红了。
  将村中人租种的情况逐一说了,张主簿侧对着几人,在小本子上快速记录这,如此了解比之前的暗访速度快了许多。
  酒食过半,陈老汉的儿子回来了,见到家中有人,也是觉得惊奇,不过闻到酒香,有些坐不住了,刘仁礼也没有在意这些,给他也倒了一盏。
  三杯下肚脸色涨红,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你们虽然穿着普通,不过手上没有茧子,言谈举止就不像是粗人,定是官府派你们过来调查啥的吧?”
  刘仁礼一怔,没想到这小子竟然能想这么多,不过未等刘仁礼多说,他晃悠着脑袋,接着说道:
  “有啥想知道的,你直接问便是了,我爹娘生了六个孩子,我是老四,我妹是老六,除了我们俩那四个都死了,这几十亩地,怎么能养活这么多人,不瞒你们,我平时就干点儿这个。我爹是不知晓,如若你们是来抓我的,别惊动他就行。”
  说着陈老四比划了两个手指夹起的动作,刘仁礼瞥了一眼周易安,显然周易安看懂了,朝着刘仁礼用口型说了一个字。
  “偷”。
  刘仁礼瞬间恍悟,看来这个陈老四觉得他们是抓他归案的,此刻也没想着挣扎,毕竟他们对陈老汉还算客气,所以借着酒劲儿实话说了出来。
  刘仁礼看看陈老四,微微摇头。
  “不是抓你的,只是路遇陈老伯聊的很投缘,我们送他一些肉干,老伯过意不去,想请我们回家喝一盏热茶而已。”
  陈老四一怔,顿时咧嘴笑了起来,扶着晕乎乎的陈老伯,将人送到里屋,这才再度回来,一抹嘴凑近刘仁礼。
  “看着你们没有买卖人的样子,所以我想多了,不过你们要查什么,可以跟我说,或许我能知晓一二。”
  刘仁礼也没客气,端起酒壶给陈老四倒上,随即也给自己斟上一盏,举杯送到唇边,看向陈老四。
  “没啥调查的,就是想要看看这通州的农耕,如若好的话,明年就派人过来收粮,不过走一圈却发现这里去年遭受雪灾,播种过于晚了,今年又突然降温,麦子都冻死大片,收成都不够口粮的。”
  陈老四叹息一声,“天灾年年都有,我在县城,听闻皇帝老子每年都给受灾的地区拨款,或是减免税负,可我们这些佃户却无法得到惠及,村里很多人要么去京城某个活计,要么卖儿卖女。”
  说到这里,陈老四朝着地上啐了一口,脸上露出鄙夷之色。
  “如若说起来,我爹口中那张大善人才最不是东西,平时装作大善人,对佃户好像很照顾,其实最是黑心,那些赈灾拨付的粮款,都被他们跟县令瓜分了,平日还勾搭有妇之夫,一起合谋害死妇人之夫,想想都觉得不耻。”
  刘仁礼眯起眼,将酒盏放下,凑近陈老四,一脸疑惑地问道:
  “你怎么知道这些,莫非你见过那张大善人?”
  陈老四点点头,从身上摸摸索索掏出来一个布包,小心地打开,里面是一个玉坠子,看成色就知道,这玉坠子绝对不是凡品。
  “瞧见没,这就是张大善人香囊上的玉坠子,眼看着过年了,家中无米下锅,十月二十日,我去武清县想要搞点儿吃食,顺着肉味儿,我摸到一户宅院,刚装了些米粮就听到后墙有声音,我就赶紧躲到后院一个屋内。谁成想随着门响钻进来一个人,我借着烛光一看,这人竟是张大善人,当时我就愣住了,那张大善人进屋就抱住妇人一番亲昵,二人在东屋一顿唠叨,我这才知晓关于去年雪灾曾经对通州拨付了赈灾银子,可咱哪见过?”
  陈老四端起酒盏再度喝了一口,眼中露出惊恐的神色,接着说道。
  “我躲在西屋屏风后面也不敢出来,想着等人走了我再出来,可这时听到我在的屋内有呜呜的声音,当时我就吓傻了,刚要逃就听到那妇人的吆喝声,她拎着棍子跑过来,我赶紧躲到床榻旁边的缝隙里,那妇人冲着床榻上就打了几下,那呜呜的声音弱了下去。”
  刘仁礼怔住了,没想到这陈老四偷盗也能碰到如此怪异的事儿,顿时放下酒盏认真听着。
  “随后那张大善人进来了,对妇人说,你男人总这样半死不活也遭罪,不如送他一程,那妇人怔了怔追问道,这要咋弄?随后,那张大善人让妇人准备了一个小锅,他脱下大氅丢在床边,掏出一块铁疙瘩丢在锅里,说是这是锡烧化了灌下去人就没了,表面也看不出伤,抓紧下葬就好。随后二人鼓弄了一会儿,妇人端着一个小锅回来,我当时就在屏风的后面看着,张大善人按着床上的人,掰开嘴,妇人将一锅锡水灌了下去,挣扎了一会儿,人就不动了,我慌忙间勾了张大善人丢在榻上的大氅,这玉坠子就落在我手中,二人一出去叫人,我吓得赶紧从后窗逃了。”
  讲述完,陈老四赶紧喝了一口酒,似乎回忆起这样的事儿,还能感受到当时的恐怖。
  周易安坐不住了赶紧凑上前,“你可知晓那死者是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6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