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9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9/959

  否则,齐国灭宋并不轻松。
  最重要的是,宋国南接楚国,西接魏国,若是齐国拼得元气大伤灭掉宋国,那楚魏两国一定会过来抢地的。
  那时,以齐国的疲惫之师,可能就要将宋国拱手想让了。
  想着,齐王地猛的一抬头,然后面色沉重的看着苏代道:“先生的意思是,联军攻破函谷关,杀进关中对寡人不利。”
  苏代一脸正色地点了点头:“大王,齐国在天下之东,秦国在天下之西,风牛马不相及也,大王又何必刻意针对秦国。
  况且,大王消耗齐国的力量去帮助三晋,但最终的结果却不是笼络三晋,反而还会将三晋推开,让三晋背弃大王。
  与其如此,还不如留下一个强大的秦国,逼迫三晋向大王靠拢,然后联合三晋燕国一同伐宋。
  如此,宋之亡,即大王之得也。”
  齐王地沉吟了许久,再三权衡之后,缓缓点头道:“贤卿所言极是!”
  函谷关外。
  联军攻城的第五个月,各国大军见函谷关已露摇摇欲坠之象,士气大增,纷纷加强了对函谷关的攻势,甚至连心中极不情愿的魏军,也在魏将倪良的指挥下猛攻函谷关。
  楚赵魏燕四国轮番攻城之后,齐军又驱使鲁卫等附属军攻城四日,然后齐将触子召集各国将领。
  “诸位。”
  此时,触子看着各国将领道:“本将刚刚得到消息,不久前秦国丞相魏冉访宋,并已经成功说服宋王与秦国结盟,并且宋王还送出一名质子去秦国。
  据探子来报,宋王有意在东面呼应秦国,出兵伐魏。”
  “什么?”魏将倪良大惊失色,魏国元气大伤,现在魏国的一半精锐全都在函谷关外,一旦宋国出兵伐魏,那后果不堪设想。
  想着,倪良连忙开口问道:“触子将军,此言当真,宋国真的要出兵伐魏?”
  触子肯定的道:“绝对不假,这是我齐国在宋的内应传出的情报。”
  说着,触子又安慰道:“不过请将军放心,我齐国是绝对不会容许盟友被人偷袭后方的,之前秦国伐韩迫魏,然后有了现在的战事,现在,宋国欲偷袭魏国,我齐国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所以,在下提议,我们立即移师东向,先教训宋国,再教训秦国。”
  此言一出,帐中各国将领顿时一片哗然。
  楚将襄疾率先反对道:“不可,如今函谷关即将被攻克,此时岂能退兵。而且,这次我楚国是为了韩国而来,至于宋国,宋无罪,我楚国师出无名。”
  触子摇头道:“襄成君,我们已经强攻函谷关近半年,函谷关已经坚不可摧,而且宋国出兵伐魏,城中秦军士气必定已经恢复。
  而宋国则不然,宋国无险可守,我联军人数优势可以全部发挥出来。
  所以,我提议,先易后难,宋国一破,秦国必定惊恐,那时我们再攻打函谷关必定易如反掌。”
  襄疾闻言,冷冷的道:“我同意,我楚军也不同意,我楚国更不同意。”
  触子见状,没理会襄疾,而是转头看向魏将倪良道:“将军以为如何?”
  “……”倪良看了看触子,不禁沉默了。
  现在他几乎已经确定触子刚刚说的宋国伐魏的消息是假的了,但是,现在齐军已有退意,只要占据联军数量一半的齐军不攻打函谷关,那联军就不可能攻克函谷关。
  更重要的是,对魏国而言,攻打函谷关与攻打宋国,明显攻打宋国对魏国有好处。
  想到这,倪良立即应道:“我同意先攻打宋国。”
  触子一听,笑了笑,然后扭头向燕将李愧问道:“将军意下如何?”
  李愧闻言,点头道:“伐宋!”
  接着,触子又向鲁卫赵三国询问,得到三国的点头后,触子再次看向襄疾:“襄成君,如何?”
  襄疾见状,冷笑一声,然后一甩衣袖,径自离去。
  襄疾一走,剩下的人相互看了一眼,然后从他人异样的神色中,全都知道合纵伐秦联盟算是破碎了。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各国退兵
  就在襄疾与各国闹翻的当天夜里,襄疾率领剩下的楚军连夜从函谷关撤退。
  而剩下的齐赵魏燕四国联军,则在函谷关外耀武扬威一番后,递上了一份四国盟约,然后才退兵东进。
  咸阳。
  秦王荡看着王案上四国送来的盟约,脸色格外阴沉。
  顿了顿,秦王荡才对司马错道:“四国欺寡人太深,竟然递来国书威胁寡人,禁止寡人出兵伐韩,真是岂有此理!”
  司马错快速看了一眼秦王荡,拱手道:“大王,魏韩两国已经元气大伤,犹如案板的鱼肉一般,任我宰割。
  但我秦国之所以现在无法吞下两国,是因为魏韩两国恐惧我秦国,而紧紧的团结在齐国身边。
  我攻其一,其救者三,乃至于五,这才是我秦国无法臣服魏韩的根源。”
  “唉,寡人也知道,一如之前,只要寡人出兵伐韩,就会引得各国干预。”秦王荡有些烦躁的道:“寡人现在想要知道的不是原因和现实,而是想要知道如何破解面前的局势。”
  司马错微微一滞,然后拱手道:“大王,臣以为我秦国目前要做的是亲魏善韩,结交楚赵燕三国,然后等待时机。”
  秦王荡不岔的道:“太消极了,寡人岂能白白的坐在这里等待,而什么都不去做。”
  司马错应道:“大王,现在我秦国出兵的道路就三条,北上攻打义渠,渡河伐赵,南下伐楚,东出函谷关伐韩。楚赵两国道路险要,而且两国力量强大,难以使之屈服。
  而韩国那边,据探子来报,韩国为了避免再次遭到我秦国打击,不仅重新构建了宜阳防御,而且还派出了两万大军去协助齐国伐宋。
  再加上楚王与韩王关系密切,情同父子,一旦我秦国出兵伐韩,则楚国必定不会坐视不理。
  所以,现在我们只能等下去。”
  说着,司马错拱手道:“大王,其实我们并不要等多久。如今宋国接连遭遇战败,实力大损,无险可守,又遭遇各国来袭。
  只要我秦国与楚国不出手,甚至只要我秦国不出手,以楚国内部现在的情况,楚国也无法独自出兵救援宋国。
  宋无援兵,内部又混乱不可。
  所以,臣预测,宋国必定会在各国联军下一次集结伐宋的大败,然后被各国瓜分。
  而宋国一亡,齐国的下一个目标,必定就是燕赵魏三国中的一个,其中又以魏国的可能性最大。
  因为魏韩两国现在不仅是我秦国案板上的鱼肉,同样也是齐国嘴边的鱼肉,只是我秦国没得选,而齐国还有得选罢了。”
  秦王荡一怔,惊讶的看着司马错道:“如此说来,快则一两年,慢则两三年,齐国必定会与各国闹翻。”
  司马错肯定的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秦王荡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那楚国呢?”
  司马错闻言脸色微微一滞,然后应道:“大王,以楚国目前的情况,只要楚王一死,楚韩两国的情分必定松缓,并且,楚国还一定会发生一场波及整个国家的内乱。
  以楚王的年纪……当然,若是大王等不及了,我们还可以派人游说楚太子横,提前引发楚国内乱。
  臣这段时间以来,可是时常听说楚王与楚太子越发不合了。
  只要楚国一乱,那楚国就必定顾不上韩国。
  而韩国失去了齐楚两国作为凭依,那大王就不用废一兵一卒,只需一个使者,便可让韩王主动来咸阳献宜阳称臣。”
  秦王荡沉吟许久,咬牙道:“区区数年时光,寡人还等得。”
  说着,秦王荡立即吩咐道:“丞相,传诏,立即派出使者去齐国,就说寡人已经服了,从今往后再也不敢对韩国有窥视之心。”
  “大王英明。”
  “传诏给在宋国的左丞相,让他回来,宋国那个国家,寡人放弃了。”
  “唯。”
  “传诏,派出使者去魏韩两国,寡人欲归还魏国蒲阳,归还韩国新城、渑池,以与两国交好。”
  “唯。”
  “传诏,派出使者前往燕赵两国,奉上重礼,以交好两国。”
  “唯。”
  “传诏,立即派出使者前往楚国,送给楚太子万金,让楚太子为寡人在楚王面前美言几句,并献曲地以东丹水以北十座城池给楚王,以作为寡人伐韩之赔礼。”
  “唯。”
  “丞相,往去楚使者团里加几个探子,让他们联系楚国那些亲近我们的人,尤其是昭氏还有景氏的人,请他们多多支持楚太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9/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