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959

  在现在这个时代,战争不是你不想要,它就不会来,各国随时都做好了战争准备,出现缺粮的事情,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楚国自从失去大梁等地后,势力范围就从河水流域南退,现在的粮仓主要集中在淮水和汉水,而汉水流域的产粮地,主要集中在江汉之间。
  至于洞庭这个产粮区,还是吴起变法时开始开发的,短短数十年,人口依然有所不足,粮食的储备比不上江汉和淮水。
  熊槐问道:“是否可以向其他国家购粮?”
  斗由摇了摇头,解释道:“大王,不久前大王重赏诸军两万金,太府暂时没钱了。”
  熊槐一呆,难道这就传说中的花钱一时爽!
  我大楚国竟然也会出现缺粮,这真是一件稀罕事……
  熊槐有些怀疑自己贸然对产粮区免税是否是正确的事情了。
  看来以后只能减税,不能免税。
  熊槐继续问道:“太府尹是否有办法,能节省出一部分粮食?”
  斗由拜道:“臣无能,臣有罪。”
  熊槐对他的回答很失望,摇了摇头道:“既然洞庭还有余粮,那就先从洞庭调粮,至于这两年时间,我们楚国先休养生息,全面转入防守。”
  斗由离去后,熊槐对李秋道:“传三闾大夫来见寡人。”
  熊槐在大殿中等了片刻,就见神采奕奕的屈原走了进来。
  “拜见大王。”
  “免礼。”
  待屈原直起身体,熊槐问道:“寡人听说,不久前在陈地聚集了五十多万百姓,这件事是真的吗?”
  屈原点点头,脸色肃然,道:“大王,确有此事,令尹传令调粮后,臣曾派人前去查看,令尹所说不假,五十五万百姓,只多不少。”
  熊槐大吸一口冷气,问道:“楚国已经聚集了近百万大军,怎么还有这么多么庶人前去陈地。”
  屈原叹了口道:“大王,多出来的三十万庶人,主要侍从淮水、寿春、宛邓叶等地前去的庶人,还有一部分魏韩两国前来投奔陈地的庶人。”
  熊槐一怔,居然还有其他国家过来的人,这事应该怎么说!
  以前只听说过,秦国变法以后,三晋楚国的百姓前去秦国种田的,没有听说其他国家的百姓前来楚国的。
  这算自己仁义之名传到国外了吗?
  “从魏韩两国前来的百姓有多少?”熊槐有些希翼的问道。
  屈原到:“回大王,两国相加不到一万,其中韩国百姓占大部分,而且都是举家迁移过来。”
  熊槐大失所望,也就说只有极少的魏韩移民,而韩国居多,肯定是被楚国五十万大军吓住了,匆忙改变国籍的。
  屈原迟疑了一下,继续道:“大王,这次征召的虽然是十四岁以上的男丁,但是前去陈地的百姓,却并非都是十四岁以上的男丁,庶人听说可以获得国人身份而且在陈地免税两年后,纷纷涌入陈地。”
  “这里面的百姓,除了十四岁以上的男丁外,还有许多跟随族人而来,未满十四岁的男丁,甚至,其中还有少量尚未及笄的女子。”
  “咳咳咳……”熊槐猛然被口水呛了一下。
  女子?
  太惊人了。
  没想到楚国竟然冒出许多目的不明的花木兰。
  这种事如果出现在史书中,那么楚王为了攻打韩国,连女子都征召了的残暴之举,肯定会大书特书,能在后世上演一部又一部传奇。
  当然,自己这个楚王肯定是反派角色。
  熊槐急忙问道:“这些女子有多少人,令尹是怎么处理的。”
  屈原答道:“只有不到百人,令尹知道后,将这些女子全都聚集起来,然后直接与陈地的未婚国人进行婚配了。”
  以前按照周礼的要求,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及笄,没有成年,不能婚配。但是,战争频频地现在,这个规定已经没人理会了,普通人的成婚年龄被大大提前。
  迟迟未婚,各国都是直接指婚的。
  “好好好。”
  熊槐一听进行婚配,就放心了,征召女子参军这种黑锅,熊槐坚决不背。
  哪怕以秦始皇的残暴,也没有干出征召女子参军这种事情吧。
  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熊槐眼睛一眯,看向正低着头屈原。
  屈原这是在劝谏啊。
  难道我楚国的庶人,已经危险到这种程度了。
  熊槐慢慢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贤卿啊,这是你在《离骚》中的语句吧。”
  屈原应道:“正是如此。”
  熊槐感叹道:“民生多艰,孔子曾叹:苛政猛于虎也。难道我楚国的庶人,已经到了连战争的死亡威胁都不惧怕的地步了吗?”
  难道下一步就是谋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
  熊槐打了一个寒碜。
  屈原摇头道:“大王,庶人虽然艰难,但也没有到这种程度,真正生活不下去的庶人,早已逃亡。现在还未逃亡的,大都是生活能过得去的,之所以前去参战,只是为了国人的身份罢了。”
  熊槐松了口气,知道现在还没有到那种程度。
  但是陈地的这一情况,也给熊槐提了一个醒。
  那就是这些野人已经有自己的诉求,不再满足于得过且过,迫切希望改变自己的政治地位。
  想到这,熊槐对屈原道:“贤卿,寡人决定在北津戍哪里筑城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了吧?”
  屈原点点道:“臣已知之,而且微臣已经在准备筑城的物资了。”
  熊槐不置可否,盯着屈原,不容置疑道:“寡人决定将新城命名为襄阳,筑城这个艰巨的任务,寡人希望贤卿你能亲自去主持,替寡人修建襄阳城。”
  
第一百二十七章
试点襄阳
  屈原一怔,脸色惨白,惊恐的看着楚王。
  自己犯了什么错?
  楚王竟然要驱逐我?
  屈原心中惊疑不定,种种想法全都冒了出来。
  最后,屈原长拜道:“唯大王之命是从。”
  熊槐点了点头,道:“老子云: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无胜有,静胜动,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楚国,大国也,内忧外患,寡人常患之,故欲行变法之事。然以吴子之能,变法期年,人亡政息,寡人忧之。”
  “变法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天下形势迥异,齐国灭燕一事,在诸国中率先走出一条与霸业截然不同的道路。虽然齐国失败了,但是却并不代表这条道路是错误的。”
  “所以寡人担心,若是我楚国再次发生六十年前吴子一般的惨案,我楚国恐怕将有亡国之忧。”
  “且夫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以寡人决定从易事着手,从小事开始。”
  原本有些心凉的屈原,听到这里顿时热血沸腾。
  楚王这话中的意思,是要再次开始变法了。
  而且吸收了上次变法的失误,这一次是要步步为营。
  屈原拜道:“愿为大王驱驰,万死不辞。”
  熊槐微微颔首,道:
  “寡人打算在楚国同时进行两种变革,其一是废除国野之别,但是野人有四种,除了楚国直属的野人以外,其次就数各地封君的野人居多,再次就是贵族收拢的野人,最后是数量不明的逃亡野人。”
  “这次废除国野之别的对象,就是楚国直属野人以及逃亡的野人。”
  说到这,熊槐顿了顿,道:“方才陈地的事情,给了寡人很大启发,这次的变法,并不是直接废除国野之别,而是采用征募制。”
  “征募的对象就是楚国各地郡县的国人和野人,征募的具体事情就是修筑襄阳城。”
  屈原闻言立即知道楚王让自己去修筑襄阳城的目的了。
  楚国的变法,即将在襄阳城开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