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8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7/959

  熊槐顿了顿,见邓陵光没有插任何话,便继续问道:“贤卿,那五国收兵后,可有什么动静,接下来时继续伐齐呢?还是有其他目标?”
  邓陵光闻言,立即应道:“大王,五国收兵后,燕国为感谢赵国出兵为燕国夺回武垣等河间地,便割五城给赵国。
  与此同时,赵国割十城给魏国,割五城给韩国,其中,魏国又割五城给宋国。
  据在燕国的谷阳君传回的消息,目前燕国已经派人与北方的东胡人讲和,并从北部抽调了大量军队前往南部。
  而且,从赵魏韩宋四国传来的消息,四国目前的重心依旧还在东部。
  是以,从种种迹象来看,五国联军极有可能会在休整完毕后,再次对齐国下手。”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问道:“那齐国现在是什么状况?”
  “回大王!”邓陵光拱手道:“齐国这几个月来,一直都在派人联络秦国魏国还有我们楚国。
  因为秦国之前与联军大战了一场,且受创不轻,无力攻打紧密联合的三晋,加上秦国上下也痛恨之前齐国联合五国进宫秦国。所以,秦国一直冷落者齐使。
  而魏国那边,魏王恼怒齐国偷袭魏国,更因为三晋关系亲密,所以魏王根本就没有见齐使。
  至于我们楚国,这几个月齐国一直都在派人向朝中重臣行贿,包括令尹昭雎在内,大部分的重臣都收取了齐国重礼,并答应进一步推动齐楚两国的联合。”
  “嗯!”熊槐笑着点了点,并未因为朝臣的受贿而愤怒。
  毕竟,这也是他自己暗中推动的结果。
  否则,其他大臣他不敢肯定,但他敢肯定,令尹昭雎是肯定不会收取齐国礼物,还许诺加深齐楚关系的。
  想着,熊槐笑了笑,然后吩咐道:“贤卿,继续对六国保持关注,并通知在齐的刺史令,让他尽快搞定田骈,扰乱稷下学宫。”
  “唯。”
  数日后,二月初一,楚国大朝。
  朝议上,令尹昭雎率先开口道:“大王,自我楚国都城从郢都迁到寿郢,同时与齐宋魏韩等大国相接。而我楚国接连遭到各国征伐,且国中动乱不休,臣每每思之,深感不安,以致彻夜难眠。
  兵法有云:衢地则合交。今我楚国都城寿郢,正合衢地之形,理当广结诸侯,以安人心。”
  “令尹所言极是。”熊槐用力点了点头。
  说罢,熊槐便将目光看向左徒屈原。
  熊槐准备让屈原亲自走一趟齐国,以加深与齐国的关系。
  其中原因有二,其一,屈原一向与齐国交好,曾多次前去齐国建交,让屈原去,必定马到成功。
  其二,屈原不仅是朝中重臣,同时也是变法的主持者,让屈原去齐国,不仅可以显示楚国的诚意,而且也可以示之以弱,让齐国以为主持变法的屈原亲自来访,可能楚国内部又出乱子了。
  当然,让屈原去齐国,也是因为现在楚国内部日趋稳定,即便屈原短时间内离开楚国,也不会出乱子。
  此时,坐在昭雎身侧的屈原,一见楚王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不动,心中一动,便知道楚王的意思了。
  屈原想了想,然后拱手道:“大王,齐国乃是实力不弱于我楚国的大国,须得重臣前往才能以示诚意,是故,臣请命出使齐国。”
  熊槐立即笑道:“可。”
  搞定了出使齐国的人选后,熊槐接下来直接看向中大夫左成吩咐道:“宋国,寡人之邻也,左卿曾多次出使宋国,这次前去与宋国交好的事情,寡人还是交给卿了。”
  左成立即应道:“请大夫放心。”
  接着,熊槐又看向三闾大夫屈署道:“三闾大夫,不久前魏国宗室魏齐来访,寡人思之,理应回访魏国,卿乃我楚国宗室重臣,这次回访魏国的事情就交给贤卿了。”
  “唯。”
  而后,熊槐又对襄成君疾道:“襄成君,寡人知道卿与韩王交好,这次出使韩国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唯。”
  确定交好各国的人选后,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后又道:“刚刚令尹说寿郢四通八达,同时与齐宋魏韩相接,寡人深以为然,且心中有所不安。
  现在,寿郢所有柱国率领的十万大军守卫,但是这十万大军终究不是专门用来守卫寿郢,一旦其他地方有事,这十万大军还是需要前往作战的。
  然而,一旦这十万大军离开寿郢,那寿郢就显得太过空虚了。”
  说着,熊槐看了看群臣,在群臣的注视中开口道:“是故,寡人打算从江淮地区再次征召两万大军,以守卫寿郢,国中虽有战事,但这两万大军轻易不可调动。
  至于这两万守卫寿郢大军的主将人选……”
  说着,熊槐将目光投向殿中群臣。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主将人选
  随着楚王的目光从殿中群臣身上一一扫过,群臣心中皆是一动。
  两万专门用来守卫寿郢的军队统领,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
  两万大军,这数量已经不少,而且专门用来守卫寿郢,非大王信任的大将不可。否则,一旦国家有事,大军全都出征在外,而国中就只有寿郢的这两万守军……
  而这样一个倍受大王信任的将领,一旦调任为将,或者要进行升迁,那就一定会是一路大军的主将,或者是朝中左右司马。
  如此,只要成了这两万大军的统领,就是一块最重要的跳板,未来出将入相完全不是梦。
  一时间,群臣前列的朝中重臣全都心中一热,然后开始思考起可以做这支大军统领的人选。
  而群臣中后侧的大臣,则纷纷将目光投向前方的重臣,只等重臣心中一动,然后他们就立即进行响应。
  就在楚王的目光还在注视着群臣,似乎还在疑惑间。
  此时,令尹昭雎主动推荐道:“大王,前陈城守昭应之子昭先,心在大王,意在报国,熟读兵书,通晓战事。之前平叛之战,昭先领兵率先攻入叛军左翼,有功。
  是故,臣以为将军昭先可当此重任。”
  “昭先!”熊槐点了点头。
  前陈城守昭应在六国伐楚之时,面对陈城失守的现实,主动承担起为大军撤离断后的任务,拼死阻击各国联军,最后在陈城被联军乱刀砍死。
  以昭应的功绩加上昭先之前立的功勋,以及令尹昭雎的举荐,让昭先担任守军主将,的确也合适。
  只是……
  这两万大军的主将,熊槐心中早已有了人选。
  是故,熊槐听昭雎说完,只是微微颔首,却没有答应下来。
  此时,与昭雎交好的大臣见大王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是略有迟疑。
  见此,数个大臣立即开口道:
  “大王,令尹所言极是,臣亦以为将军昭先可以为将。”
  “将军昭先熟知兵事,忠于大王,可以为将。”
  “臣附议!”
  “……”
  此时,司马景缺见群臣鼓动,而楚王还在犹豫,便立即直起腰来。
  殿中还在推举昭先的大臣一看司马景缺动作,只是略一迟疑,便停止了议论。
  司马的面子,他们还是要给的。
  此时,景缺开口道:“大王,先令尹景鲤之孙,麦君世子景枫,忠于君王,通晓兵事,之前平定叛逆有功,臣愿举荐将军景枫为将。”
  景缺话音一落,不愿失去这个至关重要位置的屈原,跟着开口道:“大王,将军屈恢夺取寿春城有功,且屈恢在江淮游历多年,熟知江淮之事,是以臣愿举屈恢为将。”
  “大王,臣以为将军景枫……”
  “大王,将军屈恢……”
  一时间,大殿中顿时充斥着鼓吹这三人的声音。
  此时,江淮贵族见昭景屈三族已经丢下颜面,开始内举不避亲,纷纷推荐各自的族人。众人见此,心中不禁一急。
  之前楚国都城在江汉之时,朝中重臣本来就多是江汉贵族,而不久前江淮之乱,已经导致江淮贵族实力大损,现在,若是这支由江淮子弟组成的军队,也交给江汉贵族来统领。
  这无疑是对江淮贵族的沉重打击。
  而且,不久前郑袖之死,江汉贵族已经打落了江淮贵族的颜面,若是这次守军主将也拱手让人,那江淮贵族的底子也丢了。底子面子全都丢了,那以后江淮贵族还怎么与江汉的贵族竞争?
  想到这,江淮贵族纷纷相互观望,以目示人。
  几个呼吸之后,前方的几个江淮贵族瞬间达成协议。
  接着,上将军昭浪起身道:“大王,之前钟离君面对叛逆的十五万大军,宁死不降,死守钟离,血战一月,这才保住钟离,截断寿县叛军与淮阴叛军的联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7/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